TOPSwitchⅡ的开关电源设计.doc
《TOPSwitchⅡ的开关电源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OPSwitchⅡ的开关电源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TOPSwitch 的开关电源设计 1 引言 功率开关管、PWM控制器和高频变压器是开关电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开关电源一般均采用分立的高频功率开关管和多引脚的PWM集成控制器,例如采用UC3842MOSFET是国内小功率开关电源中较为普及的设计方法。 90年代以来,出现了PWM/MOSFET二合一集成芯片,他大大降低了开关电源设计的复杂性,减少了开关电源设计所需的时间,从而加快了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 二合一集成控制芯片多采用3脚,4脚,5脚,7脚和8脚封装,其中美国功率集成公司于97年推出的三端脱线式TOPSwitch 系列二合一集成控制器件,是该类器件的代表性产品。2 TOPSw
2、itch 器件简介 TOPSwitch系列器件是三端脱线式PWM开关(Threeterminal Offline PWM Swtich)的英文缩写。TOPSwitch系列器件仅用了3个管脚就将脱线式开关电源所必需的具有通态可控栅极驱动电路的高压N沟道功率的MOS场效应管,电压型PWM控制器,100kHz高频振荡器,高压启动偏置电路,带隙基准,用于环路补偿的并联偏置调整器以及误差放大器和故障保护等功能全部组合在一起了。 TOPSwitch 系列器件是TOPSwitch的升级产品,同后者相比,内部电路做了许多改进,器件对于电路板布局以及输入总线瞬变的敏感性大大减少,故设计更为方便,性能有所增强。其
3、型号包括TOP221TOP227,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1。 TOPSwitch 是一个自偏置、自保护的电流占空比线性控制转换器。由于采用CMOS工艺,转换效率与采用双集成电路和分立元件相比,偏置电流大大减少,并省去了用于电流传导和提供启动偏置电流的外接电阻。 漏极 连接内部MOSFET的漏极,在启动时,通过内部高压开关电流源提供内部偏置电流。源极 连接内部MOSFET的源极,是初级电路的公共点和基准点。 控制极 误差放大电路和反馈电流的输入端。在正常工作时,由内部并联调整器提供内部偏流。系统关闭时,可激发输入电流,同时也是提供旁路、自动重启和补偿功能的电容连接点。 控制电压 控制极的电压Vc给控
4、制器和驱动器供电或提供偏压。接在控制极和源极之间的外部旁路电容CT,为栅极提供驱动电流,并设置自动恢复时间及控制环路的补偿。在正常工作(输出电压稳定)时,反馈控制电流给Vc供电,并联稳压器使Vc保持在4.7V。在启动时,控制极的电流由内部接在漏极和控制极之间的高压开关电流源提供。控制极电容CT放电至阈值电压以下时,输出MOSFET截止,控制电路处于备用方式。此时高压电流源接通,并再次给电容CT充电。通过高压电流源的接通和断开,使Vc保持在4.75.7V之间。 带隙基准 TOPSwitch 内部电压取自具有温度补偿的带隙基准电压。此基准电压也能产生可微调的温度补偿电流源,用来精确地调节振荡器的频
5、率和MOSFET栅极驱动电流。 振荡器 内部振荡器通过内部电容线性地充电放电,产生脉宽调制器所需的的锯齿波电压。为了降低EMI并提高电源的效率,振荡器额定频率为100kHz。 脉宽调制器 流入控制极的电流在RE两端产生的压降,经RC电路滤波后,加到PWM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振荡器输出的锯齿波电压比较,产生脉宽调制信号,该信号驱动输出MOSFET实现电压型控制。正常工作时,内部MOSFET输出脉冲的占空比随着控制极电流的增加而线性减少,如图2所示1。 栅极驱动器 栅极驱动器以一定速率使输出MOSFET导通。为了提高精确度,栅极驱动电流还可以进行微调逐周限流。逐周限流电路用输出MOSFET的导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OPSwitch 开关电源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4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