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升压站设计标准.doc
《风电场升压站设计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场升压站设计标准.doc(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风电场升压站设计标准1 目的本设计标准根据国家电力工程及电气专业的规范、标准与有关规定,结合风电场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风电场升压站的设计标准,以加强集团公司风电场升压站工程的建设标准化,同时保证设计深度及质量,在技术上做到可靠、适用和先进。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全资或控股建设的电压为35220kV新建风电场升压站的设计。3 引用标准和文件3.1 电气一次部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9-199235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2008标准电压G
2、B 156-200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27-2008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0-1996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311.1-1997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 16434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 19963-2005-Z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 392-2009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 5390-2007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8-2005220500kV变电所所用电
3、设计技术规程DL/T 5155-2002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056-2007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1993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2006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 5222-2005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风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DL/T 5383-2007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1985 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国家发改委2005年)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3.2 电气二次部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
4、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GB 14285-2006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 63-1990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6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149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2004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202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044-200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083.3 土建部分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056-2007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8-200
5、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DL/T 5143-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10-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8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建筑地基处理技
6、术规范JGJ 79-20023.4 概算部分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2007)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第一册 建筑工程(2006年版)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第三册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2006年版)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第一册 建筑工程 上下册(2006年版)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第三册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2006年版)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第五册 加工配制工程(2006年版)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第六册 调试工程(2006年版)电力建设工程工期定额(2006年版)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06年版)电力建设工程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上下册(2006年版)电力建设工程装置性材料综合预算价格变电
7、工程(2006年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价格水平调整办法(电定总造200714号)电网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价格水平调整系数以及各地区工资性补贴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4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中的术语定义与下列标准中的规定相同:电工术语 基本术语GB/T 2900.1-1992电工术语 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电抗器GB/T 2900.15-1997电工术语 高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GB/T 2900.19-1994电工术语 高压开关设备GB/T 2900.20-19945 一般规定5.1风电场升压站的设计,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输出条件,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5
8、.2风电场升压站设计应做到规划统一、布局简洁、造型协调、整体性好、生产及生活方便。5.3电气设备应尽可能选取常用类型及型号、建筑结构的类型及材料品种应合理并简化,以利采购、备料、加工、施工和运行。6 风电场升压站设计的主要内容(1)风电场接入系统的方式;(2)风电场电气主接线;(3)提出风电场短路电路计算成果和主要电气设备选择;(4)风电场和升压站过电压保护和接地;(5)电气设备布置及照明;(6)风电场接入系统的继电保护、系统远动、系统通信设计;(7)风电场控制、保护、测量和信号;(8)升压站控制、保护、测量和信号;(9)交直流控制电源系统;(10)升压站通信系统;(11)升压站站址选择;(1
9、2)站区规划及总平面布置;(13)建构筑物;(14)升压站消防;(15)概预算编制。7 接入系统设计风电场的接入系统设计是由电力部门的规划及计划专业进行设计的,应根据接入系统设计及审批的相关文件,进行下列各项工作。7.1 掌握电网规划掌握地区电网规划和对风电场周边电网情况的分析,特别是电网负荷发展的预测结果。(1)了解风电场所在地区电力系统的用电要求,负荷特性、网络结构、电源组成、供电经济指标等;(2)了解该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及电力发展规划,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电源建设推论出风电场建设的迫切性;(3)确认报告结论中的接入系统方式,从送出线路、输电电压等级、线路落点,及风电场开发顺序,细化升压站的
10、电气主接线,掌握风电场接入系统的地理位置接线图。7.2 确认接入系统方案在明确了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送出电力的回路、落点、潮流、保护及通信等)的基础上,应进行下列工作:(1)根据功率潮流及电压水平计算,特别是风电场大风月运行方式时,风电场升压站高压母线电压水平的计算情况,这组数值宜作为主变主抽头的选择依据;(2)分析调压调相计算成果,复核升压站无功补偿方案,计算风电场投产年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并复核无功补偿分组容量,推荐无功控制更为灵活的补偿装置;(3)了解报告中稳定计算的内容,确认系统关于升压站的安稳措施设计;(4)确认报告中提出的风电场投产后有关电网10年左右的短路电流水平,复核升压站各级
11、电气设备的性能参数;(5)了解报告中的工频过电压计算内容(一般在330kV及以上电压系统进行专题研究)。7.3 确认系统对风电场的相关要求(1)根据风电场规划容量、分期建设情况等约束条件,理解报告中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消化并掌握对风电场升压站电气主接线的要求。(2)全面理解报告提出的对升压站主要电气设备参数和风电机组电气性能要求,核实并修改风电场初设文件的有关内容(包括后续的标书设计有关内容)。7.4 确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1)了解系统风电稳控系统控制策略,配合做好与稳控相关的保护及通讯的要求。(2)对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中的风电场子项工程,应了解稳定计算内容和专题研究(必要的稳定计
12、算摇摆曲线),确认风电场是否装设功率控制系统或切机装置,当风电场规模较大时,是否装设一套工角测量装置以观察动态特性。7.5 复核无功补偿型式选择及容量配置复核风电场无功补偿方案及主变的调压方式,具体内容是:(1)风电场大风方式潮流计算,其正常方式和系统各种(N1)方式下,风电场升压站母线的电压波动,是否包罗在主变压器主抽头各档调压范围内(Uo81.25%),并满足潮流计算要求。(2)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及分组容量的计算。无功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及类型选择。7.6 风电场电气设计(技施阶段)输入接口的依据和边界条件技施阶段电气设计是全面落实接入系统设计各条结论意见的过程,应做到:(1)技施设计总说明
13、应明确升压站出线的电压等级、回路数、出线方向、每回路输送容量、导线截面等;(2)电气主接线图中应明确本期工程和最终规模的界限;(3)电气技施图各卷册的说明应符合初步设计审批文件或相关接入系统的要求和有关标准规范。7.7 接入系统设计对电气主接线提供的资料和要求(1)接入系统设计应提供升压站出线的电压等级、回路数、出线方向、每回路输送容量和导线截面,并明确升压站接入系统的关口计量点位置;(2)接入系统设计应确认升压站升高电压侧电气主接线的形式,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和型式,变压器各侧的额定电压、阻抗、调压范围及各种运行方式下通过变压器的功率潮流,各级电压母线的电压波动值和谐波含量值;(3)系统对风
14、电场有功功率的要求: 电网故障或特殊运行方式下要求降低风电场有功功率,直至将风电场解列,确保电力系统安全; 当电网频率过高时,如果常规调频电厂容量不足,可降低风电厂有功功率,直至将风电场解列; 风电场的瞬时出力不得高于额定出力; 风电场最大功率变化率满足下表之规定;风电厂装机容量(MW)10min最大变化量 (MW)1min最大变化量(MW)3010330150装机容量/3装机容量/101505015注:该规定适用于风电场的正常停机。因风速降低(或者超出最大风速)而发生的停机可以超出最大变化率。 风电场具备出力预测能力和必要的技术手段,并按照电力调度部门要求提供出力预测; 风电场具备有功功率控
15、制能力,以适应运行中电力调度部门对风电场输出功率以及功率变化率的要求。(4)系统对无功补偿装置的形式、数量、容量和运行方式的要求: 风电场应配置无功电压控制系统,根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控制并网点电压; 风电场应能在其出力容量范围内,控制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在额定电压的97%107%范围内; 风电场升压站主变压器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切换可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根据电网调度部门的指令进行调整。(5)短路电流计算或系统的归算电抗值。注明最大、最小运行方式的正、负、零序电抗值等;(6)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及接地点的选择(包括集电系统侧,是选在母线段还是主变低压侧);系统内过电压数值及限制内过电压措施
16、(指330及500kV系统);(7)为保证大系统的稳定性,提出对机组的特殊要求。如低电压穿越能力: 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具有在并网点电压跌落至20%额定电压时能够保持并网运行625ms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在发生跌落后2s内能够恢复到额定电压的90%时,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具备度过故障期后,有功功率能够以至少10%额定功率/秒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故障前出力的能力; 风电场运行频率,要求在低于49.5Hz时能够运行30min,高于50.2Hz能够运行2min。8 电气一次设计8.1 风电场及升压站的分期和最终建设规模根据前期设计报告的结论、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
17、以及与有关政府部门达成的协议,确认本期建设规模和最终可能达到的装机容量。一般规划的单一风电场在200MW左右,考虑到省级发改委的批准权限,宜按50MW装机容量来递增,更大规模的风电场视其审批程序及项目公司建设资金的投入方式而定。在技施设计阶段,具体做法上,有下列几种:(1)工程上分为两期,但设计上,仅将全场升压站的共用部分和本期工程搞完,非共用范围按投资和施工分阶段,这种情形适用于不连续投资的项目;(2)工程上分为两期,但土建上,一次施工全部搞完(包括升压站及风电场的接地网及设备基础),甚至连主要电气设备也同时订货,如主变压器、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等,这种情形适用于连续投资的项目。实
18、际上这是工程进程在受各种边界因素制约,如地方电网的接受能力、各级发改委的规划统筹及地方行政的支持等;(3)工程上分为多期(三期或更多期),此种情况从升压站场地上宜完成平整(挖、填方)任务,近期按上述(1)或(2)的做法执行,主要视资金投入情况。8.2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组织严密的统一体,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和变电所按照他们各自在电力系统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分工完成整个系统的发电、变电和输配电的任务。设计风电场的主接线时,应该考虑到它是电力系统总体的一部分,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项基本要求说明如下:8.2.1可靠性首先根据风场自身的特性以及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风电
19、场电气主接线力求简单、灵活,便于风机频繁并网或脱网,即或发生故障,也把它限制在风场范围内,不致扩大到并网点以外的系统。这是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但风电场自身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要求是不高的。衡量风电场主接线可靠性的标志是:(1)断路器检修时能否不影响供电由于一年中冬季或春季是风场的大风月,夏季是小风期,完全有时间进行电气设备的正常检修,目前各级配电装置中的断路器为SF6或真空断路器,断路器的性能和质量有了很大进步,设备本身的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其故障率是很低的,而且检修时间都是很短的,。因此基本能做到正常检修不影响供电,除非是事故检修。(2)风电场全部停运的可能性风场全部机组停运的可能性会有的
20、,受两方面影响:受风速的限制,风速过大或小均会停机。系统安全自动化方面对风场机组如低电压穿越能力都提出明确要求,同时明确在系统发生N1运行时(系统主干线路过负荷时),需要切除部分风电场时,采取跳主变高压侧断路器;在系统发生N2运行时(主网要失稳的情况),需要切除大部分风电场时,采取跳风场送出线路侧断路器。(3)主接线中各组成元件,一次设备(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的故障率和继电保护二次设备的故障率的综和,才是可靠性的保证。目前我国风电场所采用的电气设备(一次、二次及通信等)均接近国际市场的水平,这种技术进步为风电场主接线的可靠性提供了较好的保证。8.2.2灵活性灵活性指风电场适应不同时期各种
21、不同运行工况要求的能力,主接线应满足调度灵活性、检修灵活性和扩建灵活性。(1)为了调度的目的,可以灵活的操作,投入或切除线路、变压器、或机组,满足系统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调度要求;(2)为了检修的目的,可以方便的停运断路器、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3)为了扩建的目的,可以容易地从初期过渡到最终接线,实现在扩建过渡时,无论在一次和二次装置等所需的改造工程量为最小。8.2.3经济性风电场的主接线在满足可靠性、灵活性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1)投资省:主接线应力求简单,以节省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和电压互感器以及相关的二次设备和控制电缆;(2)占地面积少:主接线的设计要为尽可能减少配电
22、装置布置占地面积创造条件;(3)电能损失少:经济合理的选择主变压器的型式(双绕组或三绕组)、容量、台数,要避免因重复变压而增加电能损失。8.3 各级电压配电装置的基本接线设计(1) 风电场集电线路侧 集电线路侧的接线风电场集电线路侧(35kV或10kV)接线一般是单母线分段,分段数宜与主变压器台数一致,各段母线间设置了联络开关,这主要是考虑主变检修时便于其母线段风机电能的送出,这一点在小风月也可用来使某台主变退出运行,以节约一台主变的空载损耗。单母线接线的优点是: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装置。每个母线段根据近年来的实践,特别是每段母线连接49.9MW装机容量时,集电线
23、路宜采用35kV电压级。集电回路数三回左右。下面细述风机与箱变之间的连接:根据风机布局、风力发电机组的容量以及电机的出口电压(机组出口电压为0.69kV),通常风电场采用二次升压方式,一次升压采用风力发电机组与箱变(美式)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该接线电能损耗少、接线简单、操作方便,且任何一台风机故障不影响其它风机运行,具有很好的灵活性;经一次升压后,通过集电线路将各台机的电能汇集起来,就近接入升压站,进行二次升压送入电力系统。 发-变单元接线的设备配置发电机变压器之间设置了框架式空气断路器,其保护配置满足机组的各种继保要求,诸如:电流速断、过电流、过负荷、低电压保护及各种机械的超越限保护。因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场 升压 设计 标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45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