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里矿杨杰讲堂三菱FX系列PLC教学教案.doc
《朔里矿杨杰讲堂三菱FX系列PLC教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朔里矿杨杰讲堂三菱FX系列PLC教学教案.doc(2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朔里矿杨杰讲堂三菱FX系列PLC教学教案本教案用于培训三菱FX系列PLC,培训内容:1、三菱FX系列硬件结构及附属设备组成、性能、安装接线、维护及保养等;2、三菱FX系列编程软件的使用(旧版本FX,新版本GX8.3);3、三菱FX系列基本指令(置位、复位、上升沿脉冲、下降沿脉冲、堆栈、取反、主控、步进阶梯等)、功能指令(传送、比较、四则运算、程序流程、循环移位、数据处理、时钟、BIN和BCD码、模拟量模块指令(2AD、4AD、2DA、4DA、4DA-PT)特殊模块等)、软元件(输入、输出、辅助继电器、计时、计数、高速计数、状态等)的用法、用途讲解及实际操作练习;4、三菱FX系列编程思路技巧及快
2、速提高;5、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6、三菱FX、GX模拟仿真软件的应用学习;7、N网络、RS串行通讯、PLC与PLC间通讯讲解;8、全部授课内容均在计算机或PLC上实际操作;9、交流提升机电控系统主控台电气工作原理;10、直流提升机电控系统主控台电气工作原理(西门子PLC);11、JTDK-ZN-01SP交流提升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处理手册;12、ZTDK-ZN-01SP 直流提升机电控系统。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学习资料矿井维修电工培训班培训教材培训目标:通过培训,让现场人员对PLC系统能摸、能编、能试,充分掌握设备性能,设备有事时才能心中有底,能修敢修,
3、工艺变化或技术革新时可以自主修改程序或开发系统,使新设备充分发挥效益,降低故障率并快速判断处理故障,减少对设备厂家或设计部门的依赖。专题名称:专题一 1-2章“PLC基本应用”总结与探讨教学任务完成继电器对比讨论、及PLC-电动机Y启动程序等项目的方案完善、创新试探等任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总体把握:1-2章教学单元所涉及的知识点、技能点。技能目标培养:对PLC-电动机Y启动等控制项目的方案完善、创新试探、安装调试能力。教学重点PLC内含的虚拟继电器与传统的电磁继电器对比讨论。教学难点PLC-电动机Y启动程序等项目的方案改进完善、创新试探等。教学方案或教学思路采用“任务驱动、实践主导、依托项目、
4、拓展能力、教学做一体”的特色教学方案。本专题“教、学、做”过程安排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顺序时间分配了解实际提出任务(1.1)了解本教学单元的实际应用(1.2)提出本教学单元总结探讨的教学任务、目标及要求约3分钟举例引导突破难点(2.1)对比讨论1PLC内含的虚拟继电器与传统的电磁继电器对比讨论内部组成(线圈地址触点)对比接线关系对比约10分钟(2.2)基本创新任务1改进完善PLC-电动机Y启动程序的实现方案举例引导实操过程演示及要点提醒约15分钟(2.3)对比讨论2主控指令与公共指令功能对比讨论举例讨论约10分钟实践试探解决重点(3.1)*下达基本创新任务、并提出自拟创新任务要求约2分钟(3.
5、2)完成基本创新任务:完善方案、接线、编程、调试约45分钟(3.3)完成自拟创新任务:自拟方案、接线、编程、调试总结提高能力拓展(4.1)实况点评:就实操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点评(4.2)*课外作业:写单元学习心得约5分钟主要教学内容【说明】本专题的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详见:PLC课件.专题一。一、了解实际,提出任务我们在1-2章中所讲的PLC的I/O电路,以及电动机点动控制、长动控制、Y-启动控制等等,涉及到PLC应用技术的基础,在实践中应重点关注2个要素:(1)操作的顺序;(2)方案的改进完善。操作顺序不当,很难有结果;在这一点上,大家经过近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应该有所体会。至于方案的完
6、善,本单元所有的任务,老师都只讲基本方案,不够完善,就是要留给大家一个空间,让大家不断地去完善基本方案、不断地试去探新方案,通过这个途径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完成了1-2章教学单元的学习任务之后,有必要进行一次单元的总结、探讨,以进一步进行知识点、技能点的归纳整合训练,温故而知新,以将本单元乃到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二、对比讨论1PLC内含的虚拟继电器与传统的电磁继电器(1)内部组成(线圈地址触点)对比(2)接线关系对比 (3)类型对比三、基本创新任务1改进完善PLC-电动机Y启动程序的实现方案1. 举例引导【基于项目2.1】PLC-电动机长动控制
7、【主要步骤】1)工序及I/O分配图2)编程3)调试(1) 工序及I/O分配图启钮短时1KM1.KMy1:电机Y启动 T37计时始T37计时到 KM1.KMy/0.KM1:电机/运行(2) 编程【讨论1】Y启时,主控Y.0、星形Y1与启动定时器应为正相关,还是负相关?(3) 调试2. 实操过程演示实操过程演示内容:(略)。四、对比讨论2主控指令与公共指令功能对比讨论举例讨论:略。五、创新任务清单基本创新任务1:改进完善PLC-电动机Y启动程序的实现方案。基本创新任务2:将PLC-电动机Y启动程序改用“主控指令”来实现。自拟创新任务:例如,对PLC-电动机Y启动程序增加信号指示功能,等等。【注】对
8、基本创新任务,老师举例引导,但方案不完善,应由学生来补充完善,并完成接线、编程、调试等试探工作;对自拟创新任务,应由学生自拟任务要求、自拟解决方案,并完成接线、编程、调试等试探工作。六、主要实操步骤、及依据实操步骤(1)接线(2)编程(3) 硬模拟调试或纯仿真调试实操依据I/O分配图、接线图、及接线回路示意图。工序要求图、I/O分配图、及梯形图。工序要求图、I/O分配图、接线图、接线回路示意图、及梯形图等【注】纯仿真调试免接线。工序要求图、I/O分配图、接线图、梯形图:(略)。七、创新试探的主要步骤(1)完善方案/或自拟方案(2)接线(3)编程(4)硬模拟调试/或纯仿真调试。八、实况“点评”最
9、后,就学生在实操训练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点评。【课外作业】课后大家要写一个1-2章的单元学习心得。专题名称:专题二 第3章“PLC经典编程法应用案例”总结与探讨教学任务完成PLC-电动机正反转等控制项目的方案改进完善、创新试探等任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总体把握:3章教学单元所涉及的知识点、技能点。技能目标培养:运用经典编程法编写以电动机为控制对象的基本控制程序的能力、及PLC-电动机正反转等控制项目的方案完善、创新试探、安装调试能力。教学重点按钮互锁。教学难点PLC-电动机Y启动程序等项目的方案改进完善、创新试探。教学方案或教学思路采用“任务驱动、实践主导、依托项目、拓展能力、教学做一体”
10、的特色教学方案。本专题“教、学、做”过程安排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顺序时间分配了解实际提出任务(1.1)了解本教学单元的实际应用(1.2)提出本教学单元总结探讨的教学任务、目标及要求约3分钟举例引导突破难点(2.1)基本创新任务1改进完善PLC-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程序的实现方案举例引导实操过程演示及要点提醒约25分钟实践试探解决重点(3.1)*下达基本创新任务、并提出自拟创新任务要求约2分钟(3.2)完成基本创新任务:完善方案、接线、编程、调试约60分钟(3.3)完成自拟创新任务:自拟方案、接线、编程、调试总结提高能力拓展(4.1)实况点评:就实操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点评(4.2)*课外作业:写
11、单元学习心得约5分钟主要教学内容【说明】本专题的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详见:PLC课件.专题二。一、了解实际,提出任务我们在第3章中所讲的PLC-电动机长动+点动控制、-正反转控制等等,所涉及的是PLC的基本应用,在实践中应重点关注其实现方案的改进完善。本单元所有的任务,老师都只讲基本方案,不够完善,就是要留给大家一个空间,让大家不断地去完善基本方案、不断地去试探新方案,通过这个途径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完成了第3章学习任务之后,有必要进行一次单元的总结、探讨,以进一步进行知识点、技能点的归纳整合训练,温故而知新,以将本单元乃到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2、。二、基本创新任务1改进完善PLC-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程序的实现方案1. 举例引导【基于项目3.2】PLC-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主要步骤】1)工序及I/O分配图2)编程3)调试(1) 工序及I/O分配图正转钮P1短时1KM11态.:电机正转 ;之后,反转钮P2短时1KM1/0态.KM21态.:电机切换为反转 。 (2) 编程【讨论1】反钮X2与“正钮X1所控制的Y1”为正相关,还是负相关?(3) 调试2. 实操过程演示实操过程演示内容:(上机实际操作)。三、创新任务清单基本创新任务1:改进完善PLC-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程序的实现方案。基本创新任务2:修改PLC控制程序,以使电动机正转5秒之后自动切换
13、到反转。自拟创新任务:例如,对PLC-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增加信号指示功能,等等。【注】对基本创新任务,老师举例引导,但方案不完善,应由学生来补充完善,并完成接线、编程、调试等试探工作;对自拟创新任务,应由学生自拟任务要求、自拟解决方案,并完成接线、编程、调试等试探工作。四、主要实操步骤、及依据实操步骤(1)接线(2)编程(3) 硬模拟调试或纯仿真调试实操依据I/O分配图、接线图、及接线回路示意图。工序要求图、I/O分配图、及梯形图。工序要求图、I/O分配图、接线图、接线回路示意图、及梯形图等【注】纯仿真调试免接线。工序要求图、I/O分配图、接线图、梯形图:(略)。五、创新试探的主要步骤(1)完善
14、方案/或自拟方案(2)接线(3)编程(4)硬模拟调试/或纯仿真调试。六、实况“点评”最后,就学生在实操训练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点评。【课外作业】课后大家要写一个第3章的单元学习心得。专题名称:专题三 第4章“PLC基于工序的编程法案例”总结与探讨教学任务完成PLC-交通灯、机械手等控制项目的方案改进完善、创新试探等任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总体把握:第3章教学单元所涉及的知识点、技能点。技能目标培养:运用基于工序的切换法、步进法编写复杂工序设备控制程序的能力、及PLC-彩灯、交通灯等控制项目的方案完善、创新试探、安装调试能力。教学重点用PLC的SFC顺序功能图表示设备工序的控制流程。教学难点
15、设备的初始化程序。教学方案或教学思路采用“任务驱动、实践主导、依托项目、拓展能力、教学做一体”的特色教学方案。本专题“教、学、做”过程安排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顺序时间分配了解实际提出任务(1.1)了解本教学单元的实际应用(1.2)提出本教学单元总结探讨的教学任务、目标及要求约3分钟举例引导突破难点(2.1)基本创新任务1改进完善PLC-彩灯控制程序,使之能定时自动切换举例引导实操过程演示及要点提醒约25分钟(2.2)基本创新任务2改进完善PLC-交通灯控制程序,使之午夜只亮黄灯举例引导实操过程演示及要点提醒(2.3)对比讨论1切换编程法与步进编程法对比讨论举例讨论实践试探解决重点(3.1)*下
16、达基本创新任务、并提出自拟创新任务要求约2分钟(3.2)完成基本创新任务:完善方案、接线、编程、调试约60分钟(3.3)完成自拟创新任务:自拟方案、接线、编程、调试总结提高能力拓展(4.1)实况点评:就实操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点评(4.2)*课外作业:写单元学习心得约5分钟主要教学内容【说明】本专题的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详见:PLC课件.专题二。一、了解实际,提出任务我们在第4章中所讲的PLC-交通灯、机械手等控制项目,涉及到PLC应用技术的高端,在实践中应重点关注3个要素:(1)操作的顺序;(2)方法的运用;(3)方案的完善。操作顺序不当,很难有结果;在这一点上,大家经过近段时间的实践操
17、作,应该有切身的体会。方法运用不当,也难以有结果;如彩灯、机械手的控制程序如采用经验法编程,就很难有结果,如采用基于工序、基于工作过程的切换法来编程,就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至于方案的完善,本单元乃至本课程所有的任务,老师都只讲基本方案,不够完善,就是要留给大家一个空间,让大家不断地去完善基本方案、不断地试去探新方案,通过这个途径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完成了第4章教学单元的学习任务之后,有必要进行一次单元的总结、探讨,以进一步进行知识点、技能点的归纳整合训练,温故而知新,以将本单元乃到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二、基本创新任务1改进完善PLC-彩灯控制
18、程序,使之能定时自动切换1. 举例引导【基于项目4.1】PLC-彩灯的顺序控制【主要步骤】1)工序及I/O分配图2)编程3)调试(1) 工序及I/O分配图PLC开启之后彩灯1-彩灯4每隔1秒循环点亮.。(2) 编程(3) 调试2. 实操过程演示实操过程演示内容:(上机实际操作)。三、创新任务清单基本创新任务1:改进完善PLC-彩灯控制程序,使之能定时自动切换达8盏之多。基本创新任务2:改进完善PLC-交通灯控制程序,使之午夜只亮黄灯。自拟创新任务:例如,使彩灯使按分支、并行等多种花样循环点亮,等等。【注】对基本创新任务,老师举例引导,但方案不完善,应由学生来补充完善,并完成接线、编程、调试等试
19、探工作;对自拟创新任务,应由学生自拟任务要求、自拟解决方案,并完成接线、编程、调试等试探工作。四、主要实操步骤、及依据实操步骤(1)接线(2)编程(3) 硬模拟调试实操依据I/O分配图、接线图、及接线回路示意图。工序要求图、I/O分配图、SFC顺序功能图、及梯形图。工序要求图、I/O分配图、接线图、接线回路示意图、及梯形图等工序要求图、I/O分配图、接线图、SFC顺序功能图、梯形图:(略)。五、创新试探的主要步骤(1)完善方案/或自拟方案(2)接线(3)编程(4)硬模拟调试。六、实况“点评”最后,就学生在实操训练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点评。【课外作业】课后大家要写一个第4章的单元学习心得。
20、第一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第一节 PLC的产生和特点及其应用方向一、 PLC的发展史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在继电顺序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通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汽车制造工业竞争激烈,为了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在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首先公开招标,对控制系统提出的具体要求基本为:a。 它的继电控制系统设计周期短,更改容易,接线简单成本低。b。它能把计算机的功能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结合起来。但编程要比计算机简单易学、操作方便。c。系统通用性强。1969年
21、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上述要求,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PLC,并在GM公司汽车生产线上首次试用成功,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其后日本、德国等相继引入,可编程序控制器迅速发展起来,但是主要应用于顺序控制,只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其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随着电子
22、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PLC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更多地具有计算机的功能,所以又简称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但是为了不和PERSONAL COMPUTER混淆,仍习惯称为PLC。目前PLC已经在智能化、网络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并且现今已出现SOFTPLC,更是PLC领域无限的发展前景。二、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功能特点1 逻辑控制 PLC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够进行与、或、非等逻辑运算,可以代替继电器进行开关量控制,故它可替代继电器进行开关量控制。 2 定时控制 为满足生产控制工艺对时间的要求,PLC一般提供时间继电器,如FX1S提供T0T63共64个计时器。
23、并且计时时间常数在范围内用户编写程序时自己设定:接通延时、关断延时和定 时脉冲等方式。并且在PLC运行中也可以读出、修改,使用方便。3 计数控制 为满足计数的需要,不同的PLC提供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计数器。如FX1S提供16位增量计数C0C15(一般用)、C16C31(保持用),32位高速可逆计数器C235C245(单相单输入)、C246C250(单相双输入)、C251C255(双相双输入)共26个定时器。用脉冲控制可以实现加、减计数模式,可以连接码盘进行位置检测,且在PLC运行中也可以读出、修改,使用方便 4 步进顺序控制 步进顺序控制是plc最基本的控制方式。是为有时间或运行顺序的生产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朔里矿杨杰 讲堂 三菱 FX 系列 PLC 教学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4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