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锂电池充电管理系统设计.doc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锂电池充电管理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锂电池充电管理系统设计.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锂电池充电管理系统设计系 部: 电 子 信 息 系 专 业: 应 用 电 子 技 术 学 号: _ 学生姓名: _ _指导教师: _ _职 称: _ _2013 年 5月 2日 目录1摘要31.1 课题研究的背景41.2镍氢电池、镍镉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之间的差异41.3 课题研究的意义52 电池的充电方法与充电控6 2.1电池的充电方法和充电器6 2.1.1 电池的充电方法62.2 充电控制技术10 2.2.1 快速充电器介绍10 2.2.2 快速充电终止控制方法103锂电池充电器硬件设计133.1 AT89C51133.2 电压转换
2、及光耦隔离电路部分163.3 充电控制电路部分17 3.3.1 MAX1898充电芯片充电芯片充电芯片充电芯片174 锂电池充电器软件设计224.1程序功能224.2 主要变量说明224.3 程序流程图23致谢28参考文献291摘要本课题设计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在设计上,选择了简洁、高效的硬件,设计稳定可靠的软件,详细说明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单片机电路、充电控制电路、电压转换及光耦隔离电路,并对本充电器的核心器件MAX1898充电芯片、AT89C2051单片机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阐述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以C语言为开发工具,进行了详细设计和编码。实现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
3、性和经济性。 该智能充电器具有检测锂离子电池的状态;自动切换充电模式以满足充电电池的充电需要;充电器短路保护功能;充电状态显示的功能。在生活中更好的维护了充电电池,延长了它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充电器;单片机;锂电池;MAX1898Abstract: This topic design is one kind lithium ion battery charger which is based on Single Chip, in the design, it has chosen succinctly, the highly effective hardware, the design st
4、able reliable software, explained in detail systems hardware composition, including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electric circuit, the charge control electric circuit, the voltag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light pair isolating circuit, and to this battery chargers core component - MAX1898 charge c
5、hip, at89C2051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introduction. Elaborated systems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sign. Take the C language as the development kit,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design and the code. Has realized systems reliability, the stability, the security and the e
6、fficiency. The intelligence battery charger has the examination lithium ion batterys condition; The automatic cut over charge pattern meets when rechargeable batterys charge needs; Battery charger has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function; The charge condition demonstrations function. The battery charge
7、r has made the better maintenance rechargeable battery in the life,and lengthened the rechargeable batterys service life. Key words:Charger; SCM; Lithium battery; MAX1898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各种电气、电子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工业生产、控制、信息等重要数据都要由电子信息系统来处理和存储。而各种用电设备都离不开可靠
8、的电源,如果在工作中间电源中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将受到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对于由交流供电的用电设备,为了避免出现上述不利情况,必须设计一种电源系统,它能不间断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以安全和操作为目的可靠的备用电源。为此,以安全和操作为目的的备用电源设备上都使用充电电池。这样,即使电力网停电,也可利用由充电电池构成的安全和操作备用电源,从容地采用其他应急手段,避免重大损失的发生。而对于采用充电电池供电的用电设备,从生产、信息、供电安全角度来说,充电电池在系统中处于及其重要的地位。 同时,具体到生活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小型化、便携化也使得充电电池越来越重要,锂离子电池有较高的比
9、能量,放电曲线平稳,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可随充随放、快充深放,无记忆效应,不含镉、铅、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被称为绿色电池。基于这些特性,所以锂电池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锂电池充电器是为锂离子充电电池补充能源的静止变流装置,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用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指标。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是通过能量转换而获得电能的器件。二次电池是可多次反复使用的电池,它又称为可充电池或蓄电池。当对二次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实现向负荷供电,伴随吸热过程。对于二次电池,其性能参数很多,主要有以下4个指标: 工作电压:电池放电曲线上
10、的平台电压。 电池容量:常用单位为安时(Ah)和毫安时(mAh)。 工作温区:电池正常放电的温度范围。 电池正常工作的充、放电次数。 二次电池的性能可由电池特性曲线表示,这些特性曲线包括充电曲线、放电曲线、充放电循环曲线、温度曲线等。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可用特性的安全检测方式进行评估。二次电池能够反复使用,符合经济使用原则。对于市场上二次电池的种类,大致分为:铅酸(LA)电池、镍镉(NiCd)电池、镍氢(NiMH)电池和锂离子(Liion)电池。 1. 二次电池的性能比较 铅酸、镍镉、镍氢和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比较见表1-1。 2. 表1-1 铅酸、镍镉、镍氢和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比较 1.2镍氢电池、镍
11、镉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之间的差异 (1)重量方面 以每一个单元电池的电压来看,镍氢电池与镍镉电池都是1.2V,而锂离子电池为3.6V,锂离子电池的电压是镍氢、镍镉电池的3倍。并且,同型电池的重量锂离子电池与镉镍电池几乎相等,而镍氢电池却比较重。但锂离子电池因端电压为3.6V,在输出同电池的情况下,单个电池组合时数目可减少2/3从而使成型后的电池组重量和体积都减小。 (2)记忆效应 镍氢电池与镍镉电池不同,它没有记忆效应。对于镍镉电池来说,定期的放电管理是必需的。这种定期放电管理属于模糊状态下的被动管理,甚至是在镍镉电池荷电量不确切的情况下进行放电(每次放电或者使用几次后进行放电都因生产厂的不同有所
12、差异),这种烦琐的放电管理在使用镍镉电池时是无法避免的。相对而言,锂离子电池没有记忆效应,在使用时非常方便,完全不用考虑二次电池残余电压的多少,可直接进行充电,充电时间自然可以缩短。 记忆效应一般认为是长期不正确的充电导致的,它可以使电池早衰,使电池无法进行有效的充电,出现一充就满、一放就完的现象。防止电池出现记忆效应的方法是,严格遵循“充足放光”的原则,即在充电前最好将电池内残余的电量放光,充电时要一次充足。通常镍镉电池容易出现记忆效应,所以充电时要特别注意;镍氢电池理论上没有记忆效应,但使用中最好也遵循“充足放光”的原则,这也就是很多充电器提供放电附加功能的原因。对于由于记忆效应而引起容量
13、下降的电池,可以通过一次充足再一次性放光的方法反复数次,大部分电池都可以得到修复。 (3)自放电率 镍镉电池为15%30%月,镍氢电池为25%35%月,锂离子电池为2%5%。镍氢电池的自放电率最大,而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率最小。 ( 4)充电方式 锂离子电池已易受到过充电、深放电以及短路的损害。单体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压必须严格限制。充电速率(蓄电池的充电电流通常用充电速率C表示,C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例如用2A的电流对1Ah电池充电,充电速率就是2C;同样地,用2A电流对500mAh电池充电,充电速率就是4C)通常不超过1C,最低放电电压为2.73.0V,如再继续放电,则会损害电池。锂离子电池以
14、恒流转恒压方式进行充电。采用1C充电速率充电至4.1V时,充电器应立即转入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池充足电后,进入涓流充电过程。为避免过充电或过放电,锂离子电池不仅在内部设有安全机构,充电器也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以监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原理和充电控制。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设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能进行充电前处理,包括电池充电状态鉴定、预处理。 (2)解决充电时间长、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3)改善充电控制不合理,而造成过充、欠充等问题,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4) 通过加强单片机的控制,简化外围电路的复杂性
15、,同时增加自动化管理设置,减轻充电过程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从而使充电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大的灵活性,且成本低。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 (1)充分研究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寻找有效的充电及电池管理途径。 (2)使充电设备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和适时处理功能。 (3)实现充电器具备强大的功能扩展性,以便为该充电器的后续功能升级提供平台。 2 电池的充电方法与充电控 2.1电池的充电方法和充电器2.1.1 电池的充电方法 1.恒流充电 (1)恒流充电 充电器的交流电源电压通常会波动,充电时需采用一个直流恒流电源(充电器)。当采用恒流充电时,可使电池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可方便地根据充电时间来决定
16、充电是否终止,也可改变电池的数目。恒流电源充电电路如图2-1所示。图2-1 恒流电源充电电路 (2)准恒流充电 准恒流充电电路如图2-2所示。在此种电路中,通过直流电源和电池之间串联上一个电位器,以增加电路内阻来产生恒定电流。电阻值根据充电末期的电流进行调整,使电流不会超过电池的允许值。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此种充电电路被广泛应用充电器中。2. 恒压充电 恒压充电电路如图2-3所示。恒压充电是指每只单体电池均以某一恒定电压进行充电。当对电池进行这一充电时,电池两端的电压决定了充电电流。这种充电方式的充电初期电流较大,末期电流较小。充电电流会随着电压的波动而变化,因此充电电流的最大值应设置在充
17、电电压最高时,以免时电池过充电。 另外,这种充电方式的充电末期电压在达到峰值后会下降。电池的充电电流将变大,会导致电池温度升高。随着电池温度升高,电压下降,将造成电池的热失控,损害电池的性能。3. 浮充方式 在浮充方式中,电池以很小的电流(C/30C/20)进行充电,以使电池保持在满充状态。浮充方式广泛应用于电池作为备用电源或应急电源的电气设备中。常规浮充方式充电电路如图2-4所示。4. 分阶段充电方式 5. 在分阶段充电方式中,在电池充电的初始阶段充电电流较大。当电池电压达到控制点时,电池转为以涓流方式充电。分阶段充电方式是电池最理想的充电方式,但缺点是充电电路复杂和成本较高。另外,需增设控
18、制点的电池电压的监测电路。分阶段充电方式的简单示意图如图2-5所示。图2-5 分阶段充电的简单示意图 6. 快速充电 在用大电流短时间对电流充电时,需用电池电压检测和控制电路。该电路在电池充电末期实时检测电池电压和电池温度,并且根据检测参数控制充电过程。 (1)电池电压检测 在大电流充电末期,检测电池电压,当电池电压达到设定值时,将大电流充电转成小电流充电。采用小电流充电方式是为了保证电池充电容量。控制电路设置的充电截止电压必须比充电峰值电压低。 (2)V检测 电池充电过程的充电电流是通过检测电池充电末期的电压降来进行控制的,采用V控制系统的充电控制电路,当充电峰值电压确定后,若V检测电路检测
19、的电压降达到设定值,控制电路将使大电流充电电路分段。图2-6 充电电池、电池电压和充电时间的关系(3) 电池温度检测 电池在充电末期,负极发生氧复合反应产生热量,使电池温度升高。由于电池温度升高将导致充电电流增大,为控制充电电流,可在电池外壳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或电阻等温度检测元件。当电池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电池充电电路被切断。下面即给出了电池温度检测简图和电池温度与充电时间的关系图。 图2-7 电池温度检测简图 图2-8 电池温度和充电时间的关系 充电器的结构框图 早期的充电器是没有处理器的,它主要由充电器集成电路及电源部分组成,其内部结构较复杂,引脚也较多。一般的功能较完善的充电器结构框图如图2
20、-9 AA线右边所示。 2-9 充电器结构框图2.2 充电控制技术2.2.1 快速充电器介绍快速充电器的特点是对充电电池采用大电流充电。常用的充电电流值为0.32小时率电流。小时率电流值是由公式C(Ah)/t(h)规定的,其中C代表电池额定容量,t代表时间。例如用1小时率电流对5号锂电池快速充电,根据0.5(Ah)1(h)500(mA),即采用500mA的充电电流(一般慢速充电,选用10小时率电流)。 性能完善的快速充电器,其原理图如图 图2-10 快速充电器原理框图 其中的主控电路有多种类型: (1)定时型对电池进行定时充电,主控电路采用定时电路,定时时间可由充电电流决定。定时主控电路常设置
21、不同的时间以控制不同的小时率电流对电池按时间分挡充电,使用很方便。由于定时器制作容易,所以常用它自制定时快速充电器。自制时,为了充电安全,最好选大于5小时率的电流充电。 (2)电压峰值增量V型有的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端电压随充电时间的增长而上升,但充足电后端电压开始下降。设计主控电路时,利用该特性监测电池电压出现峰值之后的微量下降,以控制充电结束,达到自动充电的目的。这也称为V法。由于这种控制电路比较复杂,故不适于自制。 (3)其他主控电路主控电路除上述两种以外,还有温度监测和脉宽调制(PWM)控制电路。温度监测常用热敏电阻监测电池温度。当电池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立即停止快速充电,即使电池温度下降
22、后,充电器也不会启动工作。只有它复位(人工或自动)后,才能启动再次转人快速充电。 2.2.2 快速充电终止控制方法 充电控制技术是充电器系统中软件设计的核心部分。根据充电电池的原理,将锂电池的电压曲线分为三段,具体见图2-11. 图2-11 锂电池的充电特性由于锂电池的最佳充电过程无法用单一量实现,在这三段应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具体为:进入BC段之前,电池电量己基本用完,此时采用恒定的小电流充电。当进入BC段时,若采用恒流充电,电流过大会损坏电池,电流过小使充电时间过长,根据电压变化情况控制充电电流,使电池充电已满,若此时停止充电,电池会自放电。为防止自放现象发生,采用浮充维护充电方式,用
23、小电流进行涓流充电。在恒流充电状态下,不断检测电池端电压,当电池电压达到饱和电压时,恒流充电状态终止,自动进入恒压充电状态;恒压充电时,保持充电电压不变。由于电池内阻不断变大,导致充电电流不断下降,当充电电流下降到恒流状态下充电电流的1/10时,终止恒压充电,进入浮充维护充电阶段。电池在充满电后,如果不及时停止充电,电池的温度将迅速上升。温度的升高将加速板栅腐蚀速度及电解液的分解,从而缩短电池寿命、容量下降。为了保证电池充足电又不过充电,可以采用定时控制、电压控制和温度控制等多种终止充电的方法。 (1)定时控制该方法适用于恒流充电。采用恒流充电法时,根据电池的容量和充电电流,可以很容易的确定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单片机 智能 锂电池 充电 管理 系统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4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