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器设计.doc
《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器设计.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系 别: 专 业: 班 号: 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 设计(论文)题目: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器设计指 导 教 师: 设 计 地 点: 起 迄 日 期: 2010.5.4-2010.7.3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 电气自动化 班级 一、课题名称: 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器设计 二、主要技术指标: (1)检测范围:0100%LEL (2)报警准确度:5%LEL (3)工作电压:AC220V15% (4)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安全可靠 (5)探测波长范围为0220m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 (1)该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模块划分为数据采集、键盘控制、报
2、警等模块子函数。(2)本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报警器、单片机控制电路、LED控制电路及相关的控制管理软件组成。用户终端完成信息采集、处理、数据传送、功能设定、本地报警等功能。终端由中央处理器、输入模块、输出模块、通信模块、功能设定模块等部分组成。(3)系统可实现功能。当人员外出时,可把报警系统设置在外出布防状态,探测器工作起来,当有人闯入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将探测到动作,设置在监测点上的红外探头将人体辐射的红外光谱变换成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比较电路送至门限开关,打开门限阀门送出TTL 电平至AT89C51单片机,经单片机处理运算后驱动执行报警电路使警号发声1。(4)红外线具有隐
3、蔽性,在露天防护的地方设计一束红外线可以方便地检测到是否有人出入。此类装置设计的要点:其一是能有效判断是否有人员进入;其二是尽可能大地增加防护范围。当然,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追求的重要指标。至于报警可采用声光信号。 四、主要参考文献:_1 吴政江. 单片机控制红外线防盗报警器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2 宋文绪.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 余锡存.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4 唐桃波, 陈玉林. 基于AT89C51的智能无线安防报警器 J. 电子设计应用, 2003, 5(6): 49515 李
4、全利.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4.6 薛均义, 张彦斌. MCS-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7 徐爱钧, 彭秀华. 单片机高级语言C51应用程序设计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6.8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9王明亮等. 广播.电视调频发送技术,上、下册.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10 陈汝全. 电子技术常用器件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11 康光华,陈大钦.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6.第四版.12苏长赞. 红外线与超声波遥控.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13 李建民.单片机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江汉大学学报,1996.614 张琳娜,刘武发传感检测技术及应用中国计量出版社,199915 沈德金,陈粤初MCS-51系列单片机接口电路与应用程序实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16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7 李志全等.智能仪表设计原理及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6学 生(签名) 2010 年 5 月 7 日 指 导 教师(签名) 2010 年 5 月10 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0 年 5 月 10 日 系 主 任(签
6、名) 2010 年 5 月 12 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器设计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因而对防盗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设计就是为了满足现代住宅防盗的需要而设计的家庭式电子防盗系统。就目前市面上装备主要有压力触发式防盗报警器、开关电子防盗报警器和压力遮光触发式防盗报警器等各种报警器,但这几种比较常见的报警器都存在一些缺点。而本设计中所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能以
7、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变为电压信号,同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既可用于防盗报警装置,也可用于制动控制、接近开关、遥测等领域。二、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设计研究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无线智能防盗报警器。该防盗报警器通过以AT89C51单片机为工作处理器核心,外接热释电红传感器,它是一种新颖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件,能够以非接触方式探测出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同时能有效的抑制人体辐射波长以外的红外光线与可见光的干扰。平时传感器输出低电平,当有人在探测区范围内移动时输出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此高电平输入单片机,作为单片机的外部触发信号处理,经单片机内部软件编程处
8、理后,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驱动声光报警电路开始报警。三、 主要研究(设计)方法论述:1、文献资料法:学习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借鉴,并适当加以深化。2、实验法:通过PLC控制污水处理,进行编程,执行;。3、讨论研究法:通过对设计中研究内容实现方法的讨论,来确定本设计实现的最佳方法。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设计归纳和小结,深化本设计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时间(迄止日期)工 作 内 容5.4-5.5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指导学生选题,初步查找,收集相关资料.5.6-5.15由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制定毕业论文相关计划.5.16-6.1学生应完成开题报告,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指
9、导教师将开题报告电子版统一提交至系里留档.6.1-6.10完成论文(设计)初稿,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6.10-6.20据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对论文(设计)进行修改6.20-7.3完成论文的最终定稿,交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并准备论文(设计)答辩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2010 年 5 月 10 日六、系部意见: 系主任签名: 2010年 5 月 11 日基于AT89C51红外防盗报警器的设计目录摘要Abstract第1章 前言.9第2章 基础知识介绍. .10 2.1 红外技术.112.1.1 红外技术定义112.1.2 红外技术的发展史.122.1.3 红外技术的影响.122
10、.1.3 红外技术的发展趋势.13 2.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简单介绍 .13 2.3 PIR的原理特性.14 2.4 AT89C51单片机简单概述.14 2.4.1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15 2.4.2AT89C51单片机管脚说明.16第3章 方案设计.173.1 总体设计思路 .173.2 具体电路模块设计 .17 3.2.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原理 .18 3.2.2 放大电路的设计 .18 3.2.3 时钟电路的设计 .19 3.2.4 复位电路的设计.19 3.2.5 发光二极管报警电路的设计.20 3.2.6 声音报警电路的设计.20 3.3 系统硬件电路的选择及说明.20 3
11、.4 软件的程序实现.21 3.4.1主程序工作流程图.22 3.4.2中断服务程序工作流程图.22第4章 软件仿真.23第5章 结束语24答谢辞 .24参考文献 25附录一 设计编程程序26附录二 单片机控制的红外防盗报警器原理图28 附录三 单片机控制的红外防盗报警器PCB图.29 附录四 Proteus仿真原理图30摘 要(居中、宋体三号黑体)本系统采用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它的制作简单、成本低、安装比较方便,而且防盗性能比较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安全可靠。这种防盗器安装隐蔽,不易被盗贼发现,同时它的信号经过单片机系统处理后方便和PC机通信,便于多用户统一管理。本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
12、设计两个部分。硬件部分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红外探头电路、驱动执行报警电路、LED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处理器采用51系列单片机AT89C51,整个系统是在系统软件控制下工作的关键词 单片机;红外传感器;数据采集;报警电路AbstractThe system uses a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making it simple and low cost, mo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security is relatively stable performance,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h
13、igh sensitivity, safety and reliability.This anti-theft device installed hidden and difficult to be thieves discovered that while it processed the signal through the SCM system and PC,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to facilitate the unified management of multiple users.The design includes two parts,
14、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Hardware consists of MCU control circuit, infrared sensor circuit, driv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larm circuit, LED control circuit components.Processor with 51 series AT89C51, the whole system i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system software to work.Keywords SCM; infrared se
15、nsor; data acquisition; alarm circuit第1章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因而对防盗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设计就是为了满足现代住宅防盗的需要而设计的家庭式电子防盗系统。就目前市面上装备主要有压力触发式防盗报警器、开关电子防盗报警器和压力遮光触发式防盗报警器等各种报警器,但这几种比较常见的报警器都存在一些缺点。而本设计中所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并将其
16、转变为电压信号,同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既可用于防盗报警装置,也可用于制动控制、接近开关、遥测等领域。有一个安定、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社会气息是人们的基本要求,在无人看守的家庭、银行、仓库、商店、重要财经部门等一些重要的部门实施自动监测报警的要求就变得更必要、更重要了,它会使家庭、银行等重要部门的财产免受损失。针对这一要求人们研制了一系列自动报警系统。如有门磁式、触摸式、红外线监测等自动报警系统,报警器为人们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市场上的报警器大部分都是用于一些大公司财政机构。价格高昂,一般人们难以接受。如果再设计和生产一种价廉、性能灵敏可靠的防盗报警器,必将在防盗和保证财产安全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17、。由于红外线是不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等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也以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等特点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红外技术已经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它是不可见光,因此用它作防盗监控报警器,具有良好的隐蔽性,白天和黑夜均能使用,而且抗干扰能力强防盗报警系统是用物理方法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值班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是预防抢劫、盗窃等意外事件的重要设施。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18、,就能通过声光报警信号在安保控制中心准确显示出事地点,使于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本设计正是基于此,设计了主动式、被动式红外防盗报警系统。第2章 基础知识介绍2.1 红外技术2.1.1 红外技术定义红外技术是研究红外辐射的产生、传播、转化、测量及其应用的技术科学。红外技术的内容包含四个主要部分:1.红外辐射的性质,其中有受热物体所发射的辐射在光谱、强度和方向的分布;辐射在媒质中的传播特性-反射、折射、衍射和散射;热电效应和光电效应等。2.红外元件、部件的研制,包括辐射源、微型制冷器、红外窗口材料和滤光电等。3.把各种红外元、部件构成系统的光学、电子学和精密机械。4.红外技术在军事上和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19、。由此可见,红外技术的研究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既有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背景特性,又有红外元、部件及系统;既有材料问题,又有应用问题。与红外线相关的技术还有:探测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光电子技术;先进材料技术2.1.2 红外技术的发展史 自从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FW赫歇尔发现红外辐射至今,红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从那时开始,红外辐射和红外元件、部件的科学研究逐步发展,但发展比较缓慢,直到1940年前后才真正出现现代的红外技术。当时,德国研制成硫化铅和几种红外透射材料,利用这些元、部件制成一些军用红外系统,如高射炮用导向仪、海岸用船舶侦察仪、船舶探测和跟踪系统,机载轰炸机探测仪和火控系统
20、等等。其中有些达到实验室试验阶段,有些已小批量生产,但都未来得及实际使用。此后,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国竞相发展。特别是美国,大力研究红外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目前,美国将红外技术应用于单兵装备、装甲车辆、航空和航天的侦察监视、预警、跟踪以及武器制导等各个领域。红外技术发展的先导是红外探测器的发展。1800年,FW赫歇尔发现红外辐射时使用的是水银温度计,这是最原始的热敏型红外探测器。1830年以后,相继研制出温差电偶的热敏探测器、测辐射热计等。在1940年以前,研制成的红外探测器主要是热敏型探测器。19世纪,科学家们使用热敏型红外探测器,认识了红外辐射的特性及其规律,证明了红外线与可见光具有相同
21、的物理性质,遵守相同的规律。它们都是电磁波之一,具有波动性,其传播速度都是光速、波长是它们的特征参数并可以测量。20世纪初开始,测量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吸收、发射和反射光谱,证明了红外技术在物质分析中的价值。30年代,首次出现红外光谱代,以后,它发展成在物质分析中不可缺少的仪器。40年代初,光电型红外探测器问世,以硫化铅红外探测器为代表的这类探测器,其性能优良、结构牢靠。50年代,半导体物理学的迅速发展,使光电型红外探测器得到新的推动。到60年初期,对于13、35和813微米三个重要的大气窗口都有了性能优良的红外探测器。在同一时期内,固体物理、光学、电子学、精密机械和微型致冷器等方面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片机 红外 防盗 报警器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44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