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技术.doc
《毕业设计(论文)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技术.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 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研究 学 生 姓 名 所在院、系(队) 专 业 学 号 申请学位级别 指导教师单位 指导教师姓名 技 术 职 务 二一年五月二十日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技术摘要随着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及移动技术的相互融合,中国的手机电视业务发展迅速,以手机电视为代表的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在奥运会期间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现在的热点话题。阐述了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基本简介、系统架构及主要特点,技术之一OFDM,CMMB芯片及其提供的服务,对CMMB标准、相比其他标准的优势、各种技术:信道传输技术、信源编码和解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C
2、MMB技术标准体系中的信道、复用、电子业务指南、紧急广播、数据广播5个关键标准作了详细介绍,给出CMMB国家规划、当前的产业化发展与组网建设情况说明CMMB的发展前景和优势,在不久的将来,CMMB移动多媒体技术必将成为中国主流的技术。关键词:移动多媒体广播,OFDM,CMMB,标准,发展,产业化Technique and Development of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AbstractThe basic introduction, system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MMB (China Mobile Mu
3、ltimedia Broadcasting)are described, technology-OFDM ,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other standard , CMMB chip and the services it provided . And then,five key standards of CMMB technique standard system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including the standards of channel,multiplexing,Electronic Service Guide (E
4、SG), emergent broadcasting and data broadcasting Finally,there are national planning about CMMB, the current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CMMB are explainedKey words :CMMB; OFDM; standard;development;industrialization 目录第一章 移动多媒体主流标准11.1概述国外四种手机电视标准11.1.1欧洲DVB-
5、H标准11.1.2美国MediaFLO标准21.1.3日本ISDB-T标准31.1.4 韩国T-DMB标准31.2 综述5第二章 CMMB技术标准、系统架构及优势82.1技术标准82.1.1 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82.1.2 复用102.1.3 电子业务指南112.1.4 紧急广播122.1.5 数据广播132.2系统架构132.3 CMMB相比其他标准的优势15第三章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OFDM173.1 OFDM173.2发展历史173.3应用情况183.4 OFDM的基本原理193.5优势与不足21第四章 移动多媒体普及和展望234.1节约频谱资源234.2移动便携接收和低功耗234
6、.3对多种标准的兼容性23参考文献25致谢26引言数字化是一场全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不断创新,如何将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技术与两者的业务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目前发展最快、最令人瞩目的领域,这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覆盖网开展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新媒体形式,移动多媒体广播的最大优势就是支持移动接收。在信号覆盖范围内,针对多种类型的移动终端,国际各标准组织或公司都相继提出了系统方案,例如DVBH,Media FLO等。我国于2006年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hina
7、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CMMB)系统,它是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套面向手机、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多种移动终端的系统,利用S波段信号实现“天地”一体覆盖、全国漫游,支持25套电视节目和30套广播节目,2006年10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俗称手机电视)行业标准,确定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CMMB规定了在广播业务频率范围内,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广播信道传输信号的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该标准适用于30MHz到3000MHz频率范围内的广播业务频率,通过卫星和/或地面无线发射电视、广播、数据信
8、息等多媒体信号的广播系统,可以实现全国漫游。实现随时随地提供广播影视节目和信息服务,满足当代社会“信息无处不在”的需求。CMMB 提供的服务根据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的特点和业务发展需要,CMMB业务平台主要由公共服务平台、基本业务平台、扩展业务平台等三个平台构成。 (1)公共服务平台是向用户提供公益服务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业务平台,主要由公益类广播电视节目和政务信息、紧急广播信息构成。CMMB公共服务平台播出的内容和开展的业务,为向合法用户提供的无偿服务。 (2)基本业务平台是向用户提供基本数字音视频广播服务和数据服务的业务平台,包括卫星平台和地方平台传送的数字音视频广播服务和数据服务。CMMB
9、基本业务平台向合法用户提供的服务,为有偿服务。 (3)扩展业务平台是根据用户不同消费需求向用户提供扩展广播电视节目服务和综合信息服务的业务平台。提供的服务主要由四方面构成,一是经营类的广播电视付费节目;二是经营类的音视频点播推送服务,利用系统闲置时间将用户订制的广播电视节目推送到用户终端;三是综合数据信息服务,主要有股票信息、交通导航、天气预报、医疗信息等;四是双向交互业务,主要有音视频点播、移动娱乐、商务服务等。目前,CMMB主要以音视频服务为主,扩展服务中综合信息、双向交互等服务将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渐推广应用。CMMB扩展业务平台向合法用户提供的服务,为有偿服务。CMMB发展状况为推动CMM
10、B的技术和产业发展,2006年广电总局成立了CMMB技术研究工作组,它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起草CMMB的各项技术规范、标准草案和有关技术文件;组织和推动关键技术、芯片、器件和设备的研发;进行各种技术测试、组网试验等工作,目前,工作组成员单位已超过160家,覆盖传输、终端、信源、协议、芯片等各个领域,具体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CMMB技术工作组的成员分布随着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CMMB目前已经初步具备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制播设备、发射设备、运营维护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测试仪器、芯片及器件等。第一章 移动多媒体主流标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数字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主要有4个:欧洲的DVBHt,美国的M
11、edia FLO,日本的ISDB-T标准和韩国的TDMB。欧洲DVB项目组于2002年秋开始制订手持终端标准,2004年2月完成,11月被E11SI接受并公布为DVBH标准。DVBH结合移动终端便携性的应用需求,在DVBT基础上改善了移动接收性能,在数据链路层采用时间分片技术,降低手持终端的平均功耗,便于进行平稳、无缝的业务交换。DVBH支持GSM,GPRS,WCDMA网络,兼容DVBT,实现了广电网和移动通信网的融合。2005年,美国高通公司正式推出了Media FLO标准。它源于该公司的分组数据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空中接口方案,专为手机终端接收广播式多媒体节目而设计,具有低功耗、高移动性能、
12、快速频道切换、高频谱效率等优点。其固有的局限性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不具备向下兼容性:缺乏现成的实验网络和成熟产品,商用化进程困难。2003年1月,韩国开始了基于DAB的TDMB标准的制定。2004年8月完成并提交到worldDAB论坛,同年l1月被批准,在2005年4月成为ITUR建议,并于同年7月获E11SI批准。TDMB同是在DAB基础上将视频节目以流模式复用到传输帧中,加外编码和交织后可向手机、PDA和便携电视等手持设备传送数字音视频节目。此外,DABIP使用IP与DAB增强包模式的结合开展视频和多媒体业务,得到了微软公司等的全力支持。英国电信最近使用DABIP平台对移动接收机发送音视频和
13、数据进行先导试验,将根据测试结果选择商用时间。韩国的TDMB则有很大不同,它继承了DAB简单实用的特点,对DAB主体未作太大修改。但由于DAB本身主要面向音频传输,TDMB套用其标准,频谱利用率低的缺点使其节目数过少,不能满足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对丰富节目源的需求。1.1概述国外四种手机电视标准 1.1.1欧洲DVB-H标准 DVB系列标准最早由DVB项目组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其地面广播版本DVB-T(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 是在90年代中期开发的,并于1997年2月获得ETSI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14、 Standards Institute 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的认可,成为欧洲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标准。目前全球已有59个国家和地区已使用或采用DVB-T标准:除了欧洲国家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新加坡等国。从整体应用情况来看,DVB-T技术已经非常成熟。DVB-H是完全基于DVB-T,并针对手持终端所开发的一项技术,使用该技术可以向使用电池的移动手持终端(包括手机)同时传送多个视频频道和音频频道。该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向移动手持终端提供数字电视广播业务时,所存在的功率消耗问题、移动环境中的性能问题以及网络设计的灵活性等问题。DVB-H的技术规范工作主要由DVB项目组实施。DVB-H技
15、术组在2002年9月正式启动, 2004年1月技术标准在技术组内部接受,2004年11月经ETSI批准成为欧洲的移动电视标准。 DVB-H服务已经在欧洲运行了,同时DVB-H将在今年年末在北美投入使用。DVB-H结合移动电话便携性的应用需求,改良了功耗和移动接收效果,在数据链路层采用时间分片技术,降低手持终端的平均功耗,并且便于进行平稳、无缝的业务交换。DVB-H支持GSM、GPRS、WCDMA网络,兼容于DVB-T,实现了广电网和移动通信网的融合。来自欧洲的DVB-H技术虽然相比T-DMB数据传输速率更高、能承载更多频道、可支持双向,但移动性稍差些,而且功率较高,需要更多的发射站,部署成本昂
16、贵,而且它所需较高频段在世界各地的授权问题还悬而未决(在中国更是如此),故商用步伐缓慢。1.1.2美国MediaFLO标准 MediaFLO:源于高通分组数据技术,2005年才正式推出,是高通公司主导的手机电视标准。MediaFLO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空中接口技术,专门为手机终端接收广播式多媒体节目而设计,具有低功耗、高移动性能、快速频道切换、高频谱效率等优点。该技术在给定的700MHz频率能传输高达50kW的功率,该公司计划在市内部署2或3部大功率发射机覆盖全市。高通的700MHz频谱会受到在55频道附近的大量模拟UHF电视台广播的妨碍,因为这么拥挤的条件会影响多达1.8亿名观众的收看质量。高通
17、早已开始同部分广播公司进行接触,但也许直到2009年末,也就是美国设定的向数字电视转换的最后期限,高通才能够组建一个全国性的网络。美国高通的MediaFLO基本局限于本地区推广,因为MediaFLO为独立的系统没有兼容性,缺乏现成的实验网络和成熟的产品,商用化不成熟,700MHz频谱牌照只限于美国,50kW高功率发射不利于环保。1.1.3日本ISDB-T标准 日本提出的“综合业务数字广播”ISDB-T OFDM系统采用MPEG-2传送比特复用,ISDB-T调制方式,使用的编码方式、调制、传输与DVB-T COFDM基本相同,可以说是经修改的欧洲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接收方面增加了部分接收和分层传输
18、,将整个6MHz频带划分为13个子带,每个子带432KHz,将中间一个用于传输音频信号,并大大加长了交织深度(最长达0.5秒),增加交织深度将引入长达几百毫秒的延迟影响频道转换和双向业务。ISDB-T概念覆盖了各种服务,因此系统不得不面对各种需求,而且一个业务可能和另一个业务是不同的。但是ISDB-T目前只有日本在使用。1.1.4 韩国T-DMB标准 韩国率先推出了商用移动电视服务,分别是T-DMB和S-DMB。T-DMB全称为数字多媒体广播(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是在数字音频广播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基础上发
19、展起来的技术。这种技术建立在欧洲厂商开发的尤里卡147数字音频广播(DAB)系统的基础上,做了一定修改后可以向手机、PDA和便携电视等手持设备播送空中数字视音频节目。另一种是S-DMB(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这是将数字视频或音频信息通过DMB卫星进行广播,由移动电话或其他专门的终端实现移动接收。韩国的S-DMB有两种:S-DMB系统A,该系统也是基于欧洲的DAB系统,传输技术采用OFDM, 业务的主要推动者韩国电信;S-DMB 系统E,传输技术采用CDM(code-division multiplexing),主要专利掌握在东芝手上, 业务的主要推动者是SKT公司。其中S-DMB系统A, 由于
20、其地面转发器(Gapfiller)工作频点较高(频率范围为2.605-2.630GHz), 需要组建密集型单频网(SFN), 其组网成本相当地高且OFDM抵抗多径干扰的优势并未得到体现,实际上并未得到使用。在韩国实际商业的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由SKT电信公司推动的S-DMB 系统E, 日本的卫星广播标准也采用此系统。 SKT电信公司于2004年3月史无前例地发射了专用卫星。该卫星是SKT和日本的移动广播公司共同拥有的,价值3.1亿美元。基于韩国的经验表明,为了更好接收到卫星信号,运营商不得不在每一个城市就构造数以百计的中继接收基站。虽然S-DMB赶在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服务开始前,率先开播了卫星数
21、字多媒体广播,但由于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价格更为便宜,因此很快就吸引了更多用户。韩国T-DMB正式运行于,提供免费服务。根据ETRI(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的报道,T-DMB拥有40万左右的用户,而S-DMB只拥有21万左右的用户,且还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目前韩国已开始向全球推销T-DMB,而非S-DMB用以迎合欧美以地面为主体的模式,期望T-DMB成为全球标准。目前试验T-DMB的国家包括德国、法国、中国等。英国和墨西哥等将于今年启动T-DMB试验。另外,印度最近也对T-DMB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T-DMB已
22、于2005年7月年获得ETSI批准, 目前还未获得国际电联ITU批准, 因此尚未成为正式的国际标准。T-DMB是一个开放的标准。其专利费政策也是与Eureka-147系统是一致的并遵循ETSI IPR政策。这意味着与现有IPR如MPEG-4 AVC和BSAC相关的专利费需另外支付,因为这些专利费与Eureka-147 DAB系统和服务标准不相关。韩国的T-DMB技术相比于欧洲的DVB-H主要有以下六大优势: 1) 较低的频道转换时间,T-DMB为1.5秒,而DVB-H则需要大约5秒钟; 2) 没有反应时间上的限制; 3) 每秒钟更高的帧数,DVB-H为15fps,而T-DMB则可以高达30fp
23、s; 4) 即使不是以IP为基础,也仍然可以提供流媒体点播的服务; 5) 使用较低频带2MHz,对电源和电路的要求也就更低(DVB-H使用8MHz); 6) 由数字音频广播DAB升级到T-DMB所需的资金投入更少。还有一个不容易注意的事实是DVB-H实际上笼罩在DVB-T的阴影下,数字电视运营商的注意力还主要在DVB-T上(技术的原因是两者不能完全兼容);而DAB运营商则把T-DMB视为新的推动力,心甘情愿地让T-DMB唱主角(技术的原因是两者能完全兼容)。这一贬一宠便使得二者的境遇有天壤之别。T-DMB存在一定的缺陷: (1) 相比DVB-H的16QAM而言,T-DMB采用了DQPSK调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移动 多媒体 广播 CMMB 技术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43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