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9850的信号发生器毕业论文.doc
《基于AD9850的信号发生器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AD9850的信号发生器毕业论文.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名称 基于AD9850的信号发生器 摘要基于AD9850的正弦信号发生器主要包括 DDS频率合成器(AD9850)和 SPCE061A。正弦信号发生器利用最新的频率合成技术,实现了1KHz10MHz的正弦波输出,可以输出调制度可调的AM信号,FM信号, PSK,ASK信号。采用了超宽带、超低噪声的高速运放,提高了输出电压的幅度。整个系统以SPCE061A为控制中心,有很高的精确度和稳定度。在软件设计中,通过SPCE061A对频率控制字的设置,可以实现相应频率的信号。输出信号频率稳定,无明显失真。关键字:DDS 数字频率合成 SPCE061A 信号发生器 AbstractThe sine s
2、ingle generator mainly consists of DDS frequency synthesizer(AD9850),SPCE061A and Man-Machine-Interface Module(including keybroad and LED). This sine single generator, based on the DDS new technique, can generate a sine wave with a frequency ranging from 1KHz to 10MHz. The system can also output an
3、AM signal with FM signal ,PSK or ASK signals. Applying the low noise, high speed ,wide pass band Op Amp, the output voltage amplitude is increased. In the whole system, SPCE061A is controller center, which provides a high precision and stabilization. In software design, by seting frequency control c
4、odes with SPCE061A, relevant frequency single can be produced. The output single frequency is stable and has little distortion. Keyword: DDS SPCE061A Single generator 目 录 摘要III目 录V第一章 绪论11.1课题背景11.2信号发生器的发展11.3信号发生器的分类21.4 基本性能2第二章 主要器件简介32.1 DDS技术32.1.1 概述32.1.2 DDS技术的发展现状32.1.3 具体运行32.1.4 AD9850简介
5、42.1.5 AD9850各引脚功能52.2 SPCE061A简介6第三章:方案论证83.1 主控制器的选择83.2 正弦信号的产生83.3 输出电压放大93.4 FM调频电路93.5 AM调幅电路103.6 二进制PSK和ASK信号的产生103.7硬件与软件接口方案103.8 软件控制功能方案11第四章 硬件电路设计134.1正弦信号产生134.2 带负载输出144.3 正弦调制信号的产生144.4 AM调幅信号的产生144.5 ASK、PSK的产生15第五章 软件设置165.1软件功能的实现165.2软件流图175.2.1 主程序175.2.2 FM信号的实现185.2.3 键盘扫描流程图
6、185.3 信号频率控制字196.1测试仪器与方法216.1.1 测试仪器216.1.2 测试方法:216.1.3 指标测试216.2 波形显示236.3 结论23参考文献24谢辞25附录A26附录B27附录C28第一章 绪论1.1课题背景在信号发生器中,常常需要输出频率可预置、步长可变、步进可调的信号。所以常常需要用到频率合成技术。常用的频率合成技术(FS,Frequency Systhesis)有模拟锁相环、数字锁相环,小数分频锁相环等,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是随着数字集成电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合成技术。它从相位的概念出发进行频率合成,采用了数字采样存储技术,具有相位
7、精确、频率分辨力高、转换时间短等优点,是近年来新的FS技术,DDS专用芯片在从测量设备到无线和卫星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使用一个内置高性能数模转换器(DAC)以将参考频率转换成受极精细频率控制的采样正弦波。在参考时钟的控制下,相位累加器对频率控制字进行线性累加,得到的相位码对波形存储器寻址,使之输出相应的幅度码,经过数模转换器得到相对应的阶梯波,最后经低通滤波器得到连续变化的所需频率的波形。其采用全数字式实现频率合成。直接对参考时钟进行抽样和数字化,然后通过数字计算技术进行频率合成。因此它具有转换速度快,频率分辨率高,输出相位持续,可编程、体积小易于集成、功耗低等优点,是其他频率合成技
8、术无法比拟的。 目前传统的方法往往采取压控振荡器或分立模块组成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简称DDS) 等方式产生,这些方式存在的缺点是频率准确度不高、频率范围较窄、调整不方便、电路复杂,可靠性也差。而今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已有多种DDS芯片可供选择。为此,本文介绍了用美国Analog Devices公司的AD9850芯片,设计实用信号源的方法本次设计一个正弦信号发生器,使用凌阳公司的SPCE061A单片机作为CPU,同时又结合DDS芯片AD9850技术,产生1K10MKHz频率可调的正弦信号,正弦信号频率设定值可断电保存;采用宽频放大技术,产生载波频率可设定的FM和AM信号;调制信号
9、为1KHz的正弦波,调制信号的产生采用DDS技术,利用二进制基带序列码,在固定载波频率下进行数字键控,产生ASK,PSK信号。系统操作简单,快捷,且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高。能产生任意波形并达到很高的频率。但成本较高。1.2信号发生器的发展信号发生器是一种最悠久的测量仪器,早在20年代电子设备刚出现时它就产生了。随着通信和雷达技术的发展,40年代出现了主要用于测试各种接收机的标准信号发生器,使信号发生器从定性分析的测试仪器发展成定量分析的测量仪器。同时还出现了可用来测量脉冲电路或用作脉冲调制器的脉冲信号发生器。由于早期的信号发生器机械结构比较复杂,功率比较大,电路比较简单,因此发展速度比较慢。直到
10、1964年才出现第一台全晶体管的信号发生器。自60年代以来信号发生器有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函数发生器,这个时期的信号发生器多采用模拟电子技术,由分立元件或模拟集成电路构成,其电路结构复杂,且仅能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和三角波等几种简单波形,由于模拟电路的漂移较大,使其输出的波形的幅度稳定性差,而且模拟器件构成的电路存在着尺寸大、价格贵、功耗大等缺点,并且要产生较为复杂的信号波形则电路结构非常复杂。自从70年代微处理器出现以后,利用微处理器、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硬件和软件使信号发生器的功能扩大,产生比较复杂的波形。这时期的信号发生器多以软件为主,实质是采用微处理器对DAC的程序控制,就可以
11、得到各种简单的波形。软件控制波形的一个最大缺点就是输出波形的频率低,这主要是由CPU的工作速度决定的,如果想提高频率可以改进软件程序减少其执行周期时间或提高CPU的时钟周期,但这些办法是有限度的,根本的办法还是要改进硬件电路。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和信号处理等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数字化技术在电子测量仪器中的应用,使原有的模拟信号处理逐步被数字信号处理所代替,从而扩充了仪器信号的处理能力,提高了信号测量的准确度、精度和变换速度,克服了模拟信号处理的诸多缺点,数字信号发生器随之发展起来。1.3信号发生器的分类研究或调整电子电路及设备时,为测定电路的一些电参量,如测量频率响应、噪声系数,为电压表定度
12、等,都要求提供符合所定技术条件的电信号,以模拟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待测设备的激励信号。当要求进行系统的稳态特性测量时,需使用振幅、频率已知的正弦信号源。当测试系统的瞬态特性时,又需使用前沿时间、脉冲宽度和重复周期已知的矩形脉冲源。并且要求信号源输出信号的参数,如频率、波形、输出电压或功率等,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精确调整,有很好的稳定性,有输出指示。信号发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种类繁多。首先,信号发生器可以分通用和专用两大类,专用信号发生器主要为了某种特殊的测量目的而研制的,如电视信号发生器、脉冲编码信号发生器等。这种发生器的特性是受测量对象的要求所制约的。其次,信号发生器按输出波形又可分为正弦波信号
13、发生器、脉冲波信号发生器、函数发生器和任意波发生器等。再次,按其产生频率的方法又可分为谐振法和合成法两种。一般传统的信号发生器都采用谐振法,即用具有频率选择性的回路来产生正弦振荡,获得所需频率。但也可以通过频率合成技术来获得所需频率。利用频率合成技术制成的信号发生器,通常被称为合成信号发生器。 信号源可以根据输出波形的不同,划分为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矩形脉冲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和随机信号发生器等四大类。正弦信号是使用最广泛的测试信号。这是因为产生正弦信号的方法比较简单,而且用正弦信号测量比较方便。正弦信号源又可以根据工作频率范围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种。1.4 基本性能(1) 可以产生输出频率范
14、围为1KHz10MHz的正弦波(2) 输出信号频率稳定度:优于10-4;(3) 输出电压幅度:在50欧姆负载电阻上的电压峰-峰值Vopp1V。(4) 失真度:用示波器观察时无明显失真。 第二章 主要器件简介2.1 DDS技术2.1.1 概述一个基本的DDS电路包括电子控制器、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频率参考源(通常是晶振)、计数器和数模转换器(DAC)。要使DDS系统工作需要两个操作阶段:我们称之为编程和运行。 本次设计采用SPCE061A实现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产生出所需要的信号波形,不仅大大提高信号源的分辨率,而且可以有效的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缩小了产品体积。2.1.2 DDS技术
15、的发展现状随着无线电技术迅速发展,雷达、导航、宇宙飞行、导弹及空间探索工作的开展,需要高精度、高稳定的频率标准源。目前,作为频率标准源的有石英晶体振荡器、氢原子振荡器等。近几十年来,频率标准源的准确度和稳定度有很大提高,但原子频标造价昂贵,石英晶体也是稀有金属,并且这些频率标准基本上都只能输出单一频率,而目前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往往需要获得大量的高稳定度频率。如果大量高稳定频率都用原子标频或石英晶体,不但造价惊人,而且体积庞大,在实际应用中极不方便。因此在实践中,人们利用各种频率合成技术产生出了符合实际生产需要的各种频率的信号。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数字式频率合
16、成技术。它是1971年美国学者J.Tierncy,C.M.Rader和B.Gold提出来的从相位概念出发合成所需波形的一种新的全数字频率合成技术。近20年间,随着技术和器件水平的提高,其优势日益明显,DDS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DDS技术的主要优点是相对带宽很宽、频率转换时间极短(可小于20ns)、频率分辨率很高、全数字化结构便于集成、输出相位连续、频率、相位和幅度均可实现程控。因此,能够与计算机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软件的作用。作为应用,现在已有DDS产品用于接收机本振、信号发生器、通信系统、雷达系统、跳频通信系统等。自8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研制DDS产品,随着基础电路制造工艺的逐步提高,通
17、过采用先进的工艺和低功耗的设计,DDS的工作速度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并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以AD公司的产品比较有代表性。如AD7008,AD9850,AD9851,AD9858,AD9953等,其系统的时钟频率从30MHZ到1GHZ不等。这些芯片还具有调制功能,如AD7008可以产生正交调制信号,AD9852也可以产生ASK,PSK,线性调频以及调幅信号。芯片内部采用了优化设计,大多采用了流水技术,提高了相位累加器的工作频率,进一步提高了DDS芯片的输出频率。通过利用流水技术在保证相位累加器工作频率的前提下,相位累加器的字长可以设计得更长,如AD9953的相位累加器达到了32位。同时为了抑制
18、杂散,这些芯片大多采用了随机抖动法提高无杂散动态范围。虽然DDS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目前可以产生多通信信号的仪器数量很少而且价格非常昂贵,在现代的通信对抗和无线电监测研究中,人们多使用的是基于DDS技术的任意波形发生器,使用前需将所需波形的数据输入仪器,过程非常繁琐,信号参数改变时需重新产生和输入数据,操作也不很方便,使DDS技术的使用受到了限制。2.1.3 具体运行a).编程在编程这一阶段里,电子控制器把数据载入至存储器中。数据的每一个单元是一个用来表示当前时刻信号幅度的二进制数。存储器中这些数据的排列(数组)构成一张振幅表,表示每一时刻当前波形的振幅。举个例子,在一张振幅表中,前一半的
19、数全为0,后一半全为波形振幅的最大值(100%),这些数据就表示“方波”了。任何波形都可以通过简单地改变这些数据来产生。b). 运行在运行这一阶段中,计数器(可以称之为相位累加器)受频率参考源的指示,每一个脉冲自增。相位累加器的输出(相位)通常就是数组中依次输出的各个数据。最后会被DAC依次转换成模拟波形。为了产生周期波形,电路被设计成每一个波形周期的时间片读取振幅表中的一个数据。举个例子,如果参考频率是1MHz,而且振幅表中包含1000个数据,以自增1的方式读完整个振幅表需要1000 / 1 MHz = 1 ms,所以最后输出波形的频率为1/(1 ms) = 1 kHz。系统能产生更高的输出
20、频率通过简单地增加相位自增速度,从而使计数器能更快地读完一遍振幅表。在上面的那个例子中,相位自增的幅度是1,所以如果自增的幅度设为2,则输出波形的频率将提高一倍。为了能较好地控制频率,可将标准的相位自增幅度设为10。这样微调输出频率。举个例子,如果将相位自增幅度提至11则会增加10%的输出频率。当将相位自增幅度减至9时,输出频率会相应地减小。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输出频率,需用计数器和DAC拥有较多的位数。c).执行细节实际执行中通常在32位的相位累加器和相位自增中设置查找表在大小为2的n次方。通常计数器的高位8或10比特用作查找表的索引(查找表的大小通常为256或1024)。剩余的低位比特可被作
21、为参数或索引,用来窜改查找表中邻近的数据。经常用线性插值法来实现。频率源通常由一个1MHz至100MHz的晶振产生。 最高频率产生的方式取决于查找表的大小和(频率源的)频率。为了能产生清晰的波形,(查找表中)必须拥有最少的采样点。如果相位自增幅度太大,计数器阅遍查找表太快从而导致输出信号的失真。 DDS的实现有软件与硬件两种。由于DDS的实时性,软件的实现通常只用于声音频率的产生。2.1.4 AD9850简介AD9850 采用先进的CMOS 工艺, 其功耗在3.3V 供电时仅为155mW,温度范围为-4080, 采用28 脚SSOP 表面封装形式。图中层虚线内是一个完整的可编程DDS系统,外层
22、虚线内包含了AD9850的主要组成部分。AD9850内含可编程DDS系统和高速比较器,能实现全数字编程控制的频率合成。可编程DDS系统的核心是相位累加器, 它由一个加法器和一个N位相位寄存器组成,N为32;每来一个外部参考时钟,相位寄存器便以步长M递加;相位寄存器的输出与相位控制字相加后可输入到正弦查询表地址上;正弦查询表包含一个正弦波周期的数字幅度信息, 每一个地址对应正弦波中 0360范围的一个相位点;查询表把输入地址的相位信息映射成正弦波幅度信号, 然后驱动DAC 以输出模拟量。相位寄存器每过2N/M个外部参考时钟后返回到初始状态一次, 相应地正弦查询表每经过一个循环也回到初始位置, 从
23、而使整个DDS系统输出一个正弦波。输出的正弦波周期TO = Tc2N/M,频率fout = Mfc/2N ,Tc、fc 分别为外部参考时钟的周期和频率。AD9850采用32位的相位累加器将信号截断成14 位输入到正弦查询表,查询表的输出再被截断成10 位后输入到DAC, DAC输出两个互补的电流。DAC满量程输出电流通过一个外接电阻RSET调节, 调节关系为ISET = 32 (1.248V/ RSET) , RSET的典型值是3.9k。AD9850在接上精密时钟源和写入频率相位控制字之后就可产生一个频率和相位都可编程控制的模拟正弦波输出, 此正弦波可直接用作频率信号源或经内部的高速比较器转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AD9850的信号发生器 毕业论文 基于 AD9850 信号发生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43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