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课程设计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doc
《FM课程设计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M课程设计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通信专业课程设计二(论文) 课 程 设 计(论 文) 设计(论文)题目: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本设计为课程设计 该设计程序源码已删除 如需要请联系QQ:670301276 非诚勿扰 目 录第1章 绪论-2-1.1 课程设计的目的-2-1.2 课程设计的要求-2-第2章 调制解调系统设计-3-2.1 FM调制模型的建立-3-2.2 调制过程分析-4-2.3 FM解调模型的建立-5-2.4 解调过程分析-6-2.5 高斯白噪声信道特性-7-2.6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9-第3章 仿真实现-12-3.1 MATLAB源代码-12-3.2 仿真结果-19-第4章 总结-24-参考文献-25-
2、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第1章 绪 论本课程设计用于实现FM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在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调制过程是一个频谱搬移的过程,它是将低频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频位置。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即是将已调制的信号还原成原始基带信号的过程。信号的接收端就是通过解调来还原已调制信号从而读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因此信号的解调对系统的传输有效性和传输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调制与解调方式往往决定了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FM信号的解调采用相干解调法,这种方式被广泛应用在载波通信和短波无线电话通信中。1.1 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防真的课程设计,掌握通信原理中模拟信号的调制和
3、解调、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数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模拟信号的抽样、量化和编码与信号的最佳接收等原理。应用原理设计FM调制解调系统,并对其进行防真。1.2 课程设计的要求要求能够熟练应用MATLAB语言编写基本的通信系统的应用程序,进行模拟调制系统,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系统的建模、设计与仿真。所有的仿真用MATLAB程序实现(即只能用代码的形式,不能用SIMULINK实现),系统经过的信道都假设为高斯白噪声信道。模拟调制要求用程序画出调制信号,载波,已调信号、解调信号的波形,数字调制要求画出误码率随信噪比的变化曲线。 第2章 调制解调系统设计通信的目的是传输信息。通信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信息源发送
4、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对于任何一个通信系统,均可视为由发送端、信道和接收端三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信息源发送设备信 道接受设备信息源噪声源发送端接收端信道 图2.1 通信系统一般模型信息源(简称信源)的作用是把各种信息转换成原始信号。根据消息的种类不同信源分为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发送设备的作用产生适合传输的信号,即使发送信号的特性和信道特性相匹配,具有抗噪声的能力,并且具有足够的功率满足原距离传输的需求。信息源和发送设备统称为发送端。发送端将信息直接转换得到的较低频率的原始电信号称为基带信号。通常基带信号不宜直接在信道中传输。因此,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需将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调制)到适合信道传
5、输的频率范围内进行传输。这就是调制的过程。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后,具有将信号放大和反变换功能的接收端将已调制的信号搬移(解调)到原来的频率范围,这就是解调的过程。信号在信道中传输的过程总会受到噪声的干扰,通信系统中没有传输信号时也有噪声,噪声永远存在于通信系统中。由于这样的噪声是叠加在信号上的,所以有时将其称为加性噪声。噪声对于信号的传输是有害的,它能使模拟信号失真。在本仿真的过程中我们假设信道为高斯白噪声信道。调制在通信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调制可以把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所希望的位置上去,从而将调制信号转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或便于信道多路复用的已调信号。另一方面,通过调制可以提高信
6、号通过信道传输时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它还和传输效率有关。具体地讲,不同的调制方式产生的已调信号的带宽不同,因此调制影响传输带宽的利用率。可见,调制方式往往决定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在本仿真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用调频调制方法进行调制。调制过程是一个频谱搬移的过程,它是将低频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频位置。而解调是将位于载频的信号频谱再搬回来,并且不失真地恢复出原始基带信号。在本仿真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用非相干解调方法进行解调。2.1 FM调制模型的建立图2.2 FM调制模型其中,为基带调制信号,设调制信号为: (2-1)设正弦载波为: (2-2)2.2 调制过程分析在调制时,调制信号的频率去控制载波的频率的变化
7、,载波的瞬时频偏随调制信号成正比例变化,即 (2-3)式中,为调频灵敏度()。这时相位偏移为 (2-4)则可得到调频信号为 (2-5)调制信号产生的M文件:dt=0.001; %设定时间步长t=0:dt:1.5; %产生时间向量am=15; %设定调制信号幅度可更改fm=15; %设定调制信号频率可更改mt=am*cos(2*pi*fm*t); %生成调制信号fc=50; %设定载波频率可更改ct=cos(2*pi*fc*t); %生成载波kf=10; %设定调频指数int_mt(1)=0; %对mt进行积分for i=1:length(t)-1 int_mt(i+1)=int_mt(i)+m
8、t(i)*dt;end sfm=am*cos(2*pi*fc*t+2*pi*kf*int_mt); %调制,产生已调信号图2.3 FM调制2.3 FM解调模型的建立 调制信号的解调分为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两种。相干解调仅仅适用于窄带调频信号,且需同步信号,故应用范围受限;而非相干解调不需同步信号,且对于NBFM信号和WBFM信号均适用,因此是FM系统的主要解调方式。在本仿真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用非相干解调方法进行解调。 图2.4 FM解调模型非相干解调器由限幅器、鉴频器和低通滤波器等组成,其方框图如图5所示。限幅器输入为已调频信号和噪声,限幅器是为了消除接收信号在幅度上可能出现的畸变;带通滤波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FM 课程设计 调制 解调 系统 设计 仿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42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