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数字城管管理解决方案.doc
《移动数字城管管理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数字城管管理解决方案.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移动数字城管方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目 录1.前言11.1参照规范11.2术语表11.3背景22.本省各地市移动城管业务开展情况23.需求分析34.数字城市管理平台建设54.1系统框架图54.2基础设施54.2.1网络与通信系统54.2.2存储与备份系统64.2.3呼叫中心系统64.2.4视频监控系统64.2.5大屏显示系统74.2.6机房、配电74.3数据库结构设计74.3.1数据库组成84.4系统功能介绍94.4.1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94.4.2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94.4.3协同工作子系统94.4.4地理编码子系统94.4.5位置服务子系统104.4.6监督指挥子系统104.4.7综合评价子系
2、统114.4.8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114.4.9应用维护子系统114.5展示层124.5.1外网网站124.5.2WAP网站124.5.3大屏幕展示124.6移动城管项目建设124.6.1网络与通信134.6.2视频监控144.6.3无线数据采集154.6.4呼叫中心174.6.5短信服务184.6.6人员位置服务195.工作流程205.1管理流程规划205.2业务角色规划205.3业务流程规划236.相关规范说明266.1相关接口规范266.2安全性规范276.2.1应用安全276.2.2网络安全281. 前言1.1 参照规范1、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3、2、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3、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地理编码;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政府信息化解决方案模板;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 信息采集系统通信框架规范;6、扬州市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议书;7、诸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技术建议书。1.2 术语表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释义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定位服务又叫做移动位置服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4、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通讯协议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域网络1.3 背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专业名称叫“万米单元网格化城市管理”,又简称为“城管通”,这缘于2004年底北京市东城区推出的“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这种管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再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将路名牌、井盖、垃圾站、城市雕塑等城市部件逐一编码后,定位在每个大致1万
5、平方米的单元网格中。手持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城市监督员在各自负责的网格单元内巡查,发现问题或接到居民举报即可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城市监督中心利用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精确定位、快速处置和对城市监督员的科学管理。“移动城管通”业务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终端(含城管通终端应用软件)和政府内部办公系统,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监督、管理和预警的整体业务解决方案。2. 各地市移动城管业务开展情况目前省内各地政府陆续进行数字城市管理项目的规划、
6、建设。当地政府对数字城市管理的设计规模不同,分公司不同程度的参与了项目的建设。其中郑州开展最早,新乡、安阳、许昌等分公司也都参与了当地城管项目的建设。城管通项目由政府主导,根据省内外各地城管建设规模及公司参与程度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种模式:1、完全政府投资建设,公司提供无线通信等方面服务。该模式下城管项目均为政府拨预算,以统一招标或拆分招标的形式,投资建设城市管理平台,进行软件开发和硬件等设施建设,然后租用通信公司线路和手机终端。例如扬州等南方城市。2、其他运营商承建系统,政府租赁公司无线等方面服务。其他运营商负责项目全部的投资费用,政府支付平台使用费及我公司无线方面的服务费。目前郑州、安阳均采用
7、这种模式:联通投资建设包括软件、集成、机房、装修、线路等部分;公司不涉及平台开发,只提供无线通信、定位等服务,包括城管通手机终端配备、MAS短信提醒、呼叫中心语音直联以及GPS、LBS数据制作。3、公司为城管项目主要承建方。公司负责投资开发软件系统,以及建设系统所需防火墙、路由器、城管通专用移动终端、MAS、数据库等软硬件设备,提供包括机房到各责任单位的网络、语音、互联网专线等网络通信资源。政府以租用的方式支付给公司费用。目前新乡采用这种合作模式。3. 需求分析根据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CJJ/T106-2005)的要求,通过数字城市建设,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的职能
8、转变和管理创新。数字城市的建设贯穿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通过体制创新,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高效能服务。从发展的角度,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规划城市、管理城市,才能实现城市管理的新突破,为城市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建立全时段、全区域覆盖的城市管理体系是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管理平台管理模式是指运用空间网格技术,在管理模式上形成市、街道、社区、单元网格四个层次,实现分级、分层管理。以社区为单位,每个社区由1-2名城市监督员负责对所分管的单元网格实施全时段监控。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城市管理存在的
9、突出问题,全面整合政府职能,组建信息指挥中心(下设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监督中心是城市管理信息的集散中心、监控中心和评价中心,通过直属信息监督员的信息报告,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对全区的城市管理实现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并对社会公众举报的问题处理完后通过短信、网站、语音进行反馈;指挥中心是城市管理的指挥调度派遣中心,根据城市管理信息中心传送的信息,统筹协调调度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及时处理城市管理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城市监督指挥中心工作平台收集城市监督员、社会公众报送的相关问题信息,通过监督指挥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对各类问题信息接收、分类,保证问题信息能及
10、时准确地受理并传递到相关专业部门,完成信息收集、立案、处理、反馈、评价等操作。城市监督员使用城管通专用移动终端可以将所辖范围内发现的问题部件、事件通过移动网络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传送给城市管理平台,由城市管理平台进行任务派遣到专业部门处理;城市监督员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实时同步更新任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另外,城市管理平台也可以通过定位服务远程监督城市监督员的工作状态。 社会公众可以利用城市管理平台通过语音、短信、WEB方式向城管部门反应问题,由城管部门协调派遣专业部门处理。4. 数字城市管理平台建设4.1 系统框架图体统框架图系统总体框架建筑在层次模型之上。底层是物理层和基础支撑层,是支
11、持系统运行必要的系统硬件和环境;数据层包含了本系统的数据库群;业务应用层实现了数字城市管理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功能,面向系统管理员、监督员、监督指挥部门、各专业单位、各级领导和综合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展示层提供给各类用户的直观展示和使用界面。业务流程和相关规范是本系统建设、运行的必要保障。4.2 基础设施4.2.1 网络与通信系统城市管理平台网络与通信系统建设是整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其主要目的就是为覆盖全区范围并在其上的各种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提供网络支持,保证系统的正确连通、正常运行。目前建设的网络系统主要是连接市城市管理平台监督指挥中心、相关专业单位部门及可能涉及街道社区,同时提
12、供Internet的接入。4.2.2 存储与备份系统服务器群集是一组协同工作并运行群集服务的独立服务器。服务器群集为资源和应用程序提供高可用性、故障恢复、可伸缩性和可管理性。服务器群集允许客户端在出现故障和计划中的暂停时,依然能够访问应用程序和资源。如果群集中的某一台服务器由于故障或维护需要而无法使用,资源和应用程序将转移到可用的群集节点上。服务器群集能够为多数关键任务应用程序提供足够的可用性。群集服务可以对应用程序和资源进行监控,并能够自动识别和恢复众多故障状况。这为在群集中管理工作负荷提供了灵活性,并且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用性。4.2.3 呼叫中心系统呼叫中心系统主要是支持呼叫中心功能的硬件
13、平台,呼叫中心系统是利用电话形式接受市民以及工作人员的投诉信息的系统平台。呼叫中心系统应分别支持数据和语音业务,可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应能够满足多个话务员的日常工作。呼叫中心系统应性能稳定,并具有可扩展性,易使用易维护。呼叫中心应设在市城市管理平台监督指挥中心内,主要是通过电话形式接受社会公众举报,向社会公众反馈问题处理情况。4.2.4 视频监控系统城市管理项目的视频监控系统,是一个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一方面利用数字城管专用有线网络,将交通部门、公安部门分散、独立的图像采集点进行联网。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安装部署3G无线监控系统,实现跨部门、跨地域、全范围内的统一监控、统一存
14、储、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建立视频监控系统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掌握所监视路口、路段周围的市政、环卫、交通、治安情况等,为城市管理决策者提供一种全新、直观的管理工具,提高工作效率。4.2.5 大屏显示系统大屏幕监督指挥系统设在监督指挥中心,实现信息实时监控,便于监督指挥中心和各级领导更加清楚地了解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状况。可通过大屏幕直观地掌握各个区域的城市部件信息、事件信息、业务办理信息、综合评价信息等全局情况,还可以对每个网格、城市监督员、部件等个体的情况进行查询。4.2.6 机房、配电计算机和网络主干设备对交流电源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对交流电的电压和频率,对电源波形的正弦性,对三相电源的对称性,对
15、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等各项指标都要求保持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机房的供配电应满足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778-2000的规定,其供配电系统的电源频率为50 Hz,电压为220 V或380 V,需要提供的电源相数为三相五线或三相四线制,单相为单相三线制。供配电系统容量应该按照机房所配备设备情况确定,同时考虑系统扩展、升级的可能,预留 备用容量。计算机网络机房的负荷等级应该设为一级负荷,供配电系统应该按照一类供电方式设计,即为提高机房设备的供配电系统可靠性,在配电设备前端增加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达到供电可靠不间断,质量稳定无干扰。4.3 数据库结构设计本系统包括与城市管
16、理相关的多个数据库的建设,涉及内容和领域广泛。既包括各种类型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比如:基础地理数据库、城市部件数据库、地理编码空间数据库等。 又包括数字城市管理业务库的建设,比如:组织结构数据库、流程定义数据库、上报问题数据库、评价指标数据库等。如何将它们有机地进行组织,有效地进行存储、管理和检索应用,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系统数据库的建设是整个系统建设的核心,只有将各类数据库的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数据库在系统应用和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数据库是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根据应用的需要,以多种组织形式建设城市管理数据库群。4.3.1 数据库组成数据库由三大部分组成:空间数据库、支撑
17、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包括:(1)基础地理数据库。建立矢量数据图和栅格数据图组成的基础空间数据库。(2)城市部件数据库。根据城市部件的分类分项,建立城市部件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还将扩展城市管理数据库。(3)地理编码数据库。建立涉及万米单元网格、城市部件、城市属性关联的标准地理编码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包括:(1)组织机构数据库。建立涉及城市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信息数据库。(2)流程定义数据库。围绕流程定义,包括相关的业务定义、表单定义、权限定义等等。(3)上报问题数据库。随着城市管理系统的运转,根据上报问题生成业务相关的数据(含空间信息),比如事件分布数据、城市部件损坏分布图等。(4)评
18、价指标数据库。根据各项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和科学的数学模型,建立评价指标数据库。支撑数据库包含元数据内容。4.4 系统功能介绍4.4.1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无线数据采子系统实现城市监督员使用移动终端对现场信息采集与传送。城市监督员使用相应功能的信息采集器在所划分的区域内巡查,将城市部件、事件的相关信息报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同时接受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领导的工作派遣与调度。4.4.2 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设立呼叫中心联系内外各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窗口,主要工作是受理来自城市管理监督员、社会公众的城市管理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审核,记录问题发生定位,立案后传递给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因此,“呼叫
19、中心受理” 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呼叫中心坐席工作人员提供问题受理、登记、立案、定位和转发等功能,并实现与市级呼叫中心的信息交互工作。4.4.3 协同工作子系统进入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平台,不同类型用户登录后,具有的权限不同,可以操作的内容也不同。协同工作子系统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办公自动化,图、文、表、业务管理一体化,实现基于工作流的城市管理信息指挥中心各专业部门之间协同工作,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免维护性。4.4.4 地理编码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是网格化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系统采用了地理编码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地理编码服务提供地址匹配等相应的功能接口,实现资源信息与地理位置坐
20、标的关联,建立起地理位置坐标与给定地址的一致性,在空间信息支持下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应用。系统通过对自然语言地址信息的语义分析、词法分析,自动和标准地址库匹配,确定出精确的地理坐标。空间数据库的内容包括行政区划库、地名库、道路库、门址院落库、楼座名库、小区库、城市部件库等数据库,并通过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可以进行相应的扩充。系统提供了城市管理新模式必不可少的地址查询、地址匹配功能,可以根据监督员和社会公众举报的城市问题地址,快速转换成地图上的X、Y坐标,为各个专业部门处理问题提供准确的位置图;又可以根据无线数据采集器发来的地图位置X、Y坐标,生成标准的地址描述信息(包括地址、万米单元、城市问题
21、类型和编号等),实现城市问题的快速定位和传输。系统把通用的门址院落、楼座等信息融入城市管理的实际应用,同时也将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作为地理编码系统重点编码、匹配、定位的内容。针对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工作特点,不但把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中创新的万米单元网格数据、城市部件数据纳入地理编码数据库中;还在地理编码数据库中加入了专门采集的道路两旁兴趣点(如邮局、餐厅等)信息,为社会公众举报城市问题提供简洁的快速寻址定位工具。4.4.5 位置服务子系统人员位置服务系统是利用GPS或LBS定位技术,提供实时定位服务。使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能够实时了解城市管理监督员的位置,一方面便于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对城市
22、管理监督员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也能够进行精准调度,并快速响应任务。使得整个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和准确化。4.4.6 监督指挥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包括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实现信息实时监控,便于城市管理监督部门、城市管理指挥部门和各级领导更加清楚地了解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状况。可通过大屏幕直观地掌握各个区域的城市部件信息、事件信息、业务办理信息、综合评价信息等全局情况,还可以对每个网格、城市监督员监督员、部件等个体的情况进行查询。结合城市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大屏幕系统的显示区域可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包括地图显示区、案卷滚动信息区和详细信息显示区。其中地图信息区主要显示全市整体地图具体包括行政区
23、划图、单元网格图、部件分布图、城市管理事件分布图、城市监督管理人员位置分布图和当前办理的城市管理事件处理情况和评价信息。案卷滚动信息区能够实时统计反映全市所有网格在办案卷数;滚动显示正在办理的每个案卷基本信息;详细信息区是指单个问题、网格的详细信息,包括监督员位置、案卷办理情况、综合评价结果等。监督指挥的软件支撑部分由三部分组成,具体包括系统管理模块、通讯管理模块和显示控制模块三部分。系统管理是系统的控制台,负责对大屏幕显示的内容及相关操作进行控制。通讯管理模块是负责系统管理模块和显示控制模块之间数据和命令进行通讯,目的是将控制台发出的命令提交给显示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是监督指挥的显示终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数字 城管 管理 解决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4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