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论文.doc
《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论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研究生多媒体通信技术课程报告题 目: 多媒体同步技术 学 号 姓 名 院(系、所) 一、 背景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巨容量存储技术、计算机处理能力、用户界面以及信息压缩技术的发展和改进, 使得在用户操作环境内使用不同的媒体成为现实.这些媒体可以组合在一起提供非常广泛的应用, 如教学、广告、娱乐以及可视电话和会议电视等在多媒体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多媒体数据的表现, 这是指将各种类型的媒体按照某种关系同时和或顺序地表现出来. 多媒体数据主要有3 种类型: 静态、动态和混型。静态型是指以不同空间方位排列的文本和图象组成的电子文件, 是与时间无关的媒体对象. 动态型数据是指语音讲解、视频图象或动画等
2、依赖于时间的媒体。混合型是由静态和动态类型数据构成的复合表现形式。在多媒体应用中, 为了加深对某一目标对象的理解, 往往需要对某些媒体执行诸如加速、减慢、重复或重新生成组合等交互性操作, 从而要求多媒体系统中不同媒体之间具有独立性、共存性、集成性和交互性.另外, 各种媒体经由不同传输路径时, 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延迟和误差, 从而破坏了媒体间的协调性。多媒体对象的表现不仅包括静态的( 即在某一时间段上表现保持不变) , 如以不同空间方位排列的文本、图像或图形, 而且包括动态的即时变的表现类型, 如音频和视频, 动态和静态的复合, 如带语音注解的文献. 这种复合表现形式在多媒体应用环境中更普遍,
3、表现是多媒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 是需要一定时空的一次活动. 多媒体对象在整个表现过程中与时间有关, 同时在每个表现点上又与空间相关。多媒体对象表现的基本思想是以时间为主线来安排活动的开始、中断、继续、终止等操作, 仅在合成对象上附加各自的空间特性( 置、大小等) 。 可见, 多媒体对象表现的关键是确定多媒体对象在时间上的顺序, 即多媒体的时间同步。多媒体技术需要同时处理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在多媒体系统所处理的信息中,各个媒体都与时间有着或多或少的依从关系。系统中各媒体在不同的通信路径上传输,将分别产生不同的延迟和损耗,造成媒体之间协同性的破坏,因此,媒体同步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4、多媒体系统中有一个核心系统(即多媒体操作系统)就是为了解决声音、图像、文字等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解决多媒体信息的时空同步问题。二、 多媒体同步概念与要求我们一般的,称维持一个或者多个的多媒体时间顺序的过程为多媒体同步过程。多媒体通信的同步是在整个多媒体通信过程中的,而不仅仅是在多媒体显示过程中才有的。多种媒体的相互关系可以总结为一下三种:内容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多媒体同步主要是以上三种关系的确定。不难看出,在这3种同步关系中,时间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种,在实际应用中时间关系也是考虑得最多的一种关系。实际上,多媒体同步指的就是各类媒体在事件发生时间顺序的确立。多媒体的同步类型可以分为三种:上
5、层同步,中层同步和底层同步。同步的要求主要是:多媒体通信同步、多媒体表现同步、多媒体交互同步、时延抖动和时延。根据多媒体同步体系结构中的不同层次的同步要求,在实现系统中表现为不同的多媒体同步。上层同步也称为表现级同步或交互同步、应用层同步,即用户级同步。在这一级,用户可以对各个媒体进行编排,由此决定何种媒体何时以何种时空关系表现出来;中层同步是信息合成同步,即不同媒体类型的数据之间的合成,所以,合成同步又称为“媒体之间的同步”。这层同步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媒体数据,侧重于它们在合成表现时的时间关系的描述。媒体之间的同步,除了数据的开始点和结束点必须保证以外,从开始点到结束点的整个过程中均要求保持同
6、步;底层同步即系统同步,也称为媒体内部同步。该层同步是要完成合成同步所描述的各媒体对象内数据流间的时序关系,要根据具体多媒体系统性能参数来进行。三、 多媒体时间同步关系多媒体的同步就是指各个媒体间的发生时间顺序的关联问题,这就不得不去面对一个时间的先后关系问题。3.1 媒体间的时间顺序关系图3.1两个对象中的关系媒体类型可以分为连续媒体和离散媒体。连续媒体就是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占有一定的时间,并且媒体的每个单元的播放时间相同。离散媒体包括文字和静态图像等,它们不占有时间域,表现为显示或不显示两种状态,它们不随时间变化,但在具体应用时,同样可以赋予时间特性。图3.1表示的是两种媒体对象中的典型的七
7、种时间关系,其他的时间关系都是由这其中关系直接或间接组合。主要关系:A在B之前无混叠;A在B之前有混叠A先结束;A和B同时发生但是A先结束;A和B同时发生同时结束;A刚完成,B接着发生;B先发生,A先结束;B先发生A和B同时结束。3.2 媒体间的时间同步媒体中的时间同步主要分为两步:媒体对象的内部同步和媒体对象间的同步。媒体对象内部同步主要是指一种连续媒体各个单元之间的时间关系,比如视频中图像信号的发送,每个帧之间的时间关系,如图3.2:图3.2媒体对象间的同步指不同媒体对象之间的时间关系。如图3.3描述的就是一种视频(包括图像、声音)各个不同媒体对象间的关系。图3.3从同步建立的时间来区分,
8、同步可以划分为实时同步和综合同步两种。实时同步是指在动态的过程中两媒体间时刻要保持同步的关系状态。所谓综合同步是指将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离散的,也可能是连续的)按照人为给定的时间顺序即同步关系进行播放的过程。四、 多媒体同步模型4.1 层次同步模型层次同步模型主要由两项基本操作构成:串行同步和并行同步。层次模型的同步都是基于这两种操作而言的。层次模型的特点是,并发的同步都是同时进行的也是同时结束的,在现实中大部分都会不能达到这种要求,所以在层次模型中就引入了“延时”的概念。延时的对象可以解决串行同步中各个多媒体对象中不连续性,以及并行的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的问题。但是这种同步依然有无法描述的
9、情况。4.2时间间隔同步模型时间间隔同步模型考虑同步对象之间的时间延迟关系。两个对象之间的时间关系有多种分类方法。在这种模型中,一个媒体对象播映所持续的时间称为一个时间间隔。图3.1表明的也是一种分类方法。在上述的七种关系基础上,时间间隔模型又定义了10标准操作:四种一元操作(图4.1),五种二元操作(图4.2),一种三元操作(图4.3)。一元操作:图4.1二元操作:图4.2三元操作:图4.3时间间隔模型可以处理那些不能预测持续时间的情况,因此也可用于处理用户交互操作,它对媒体对象的内容做了一个很好的抽象。但该方法不能对偏移进行描述,也不能对媒体对象子单元间的时间关系作直接描述。4.3 时序P
10、etri网模型时序Petri网(TimedPetriNetS)模型是由Petri网加上时间说明扩展而成的。这种同步关系模型易于集成时间独立媒体对象和交互式对象,易于集成对偏移QOS的描述,但该方法对媒体对象内容的抽象不好,媒体对象被分成了许多子对象,此外描述较为复杂。4.4 时间轴模型时间轴模型,所有的单个媒体对象都被放到一个代表真实的全局的时间轴上,各个对象互相独立,删除其中的某个对象不会影响到其他对象的同步,因而易于维护,如图4.4所示。图4.4 时间轴模型时间轴模型用途十分广泛,很多系统都采用这种形式描述多媒体对象的同步关系。但由于同步是定义在固定的时间点上,因此当对象包含有不能预测持续
11、时间的子单元时,情况就会比较复杂,那么在实现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时间轴上的每个媒体单元必须保证时刻与时间轴同步,由此来保证它与其它对象之间的同步;(2)时间轴上的每个媒体单元的播放时间必须是已知的,不能出现媒体单元时间不可知的情况。五、 多媒体同步方法多媒体同步是多媒体通信技术中最关键的部分,所以国内外有很多相关研究定义各种各样的同步方法,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主要提出三类的同步方法。5.1 分层同步法在这种同步方法中,多媒体对象被看成一棵树,而树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了分支的串行或并行表现。分层同步主要基于两种同步操作:一种是串行同步动作,另一种是并行同步动作川。动作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媒体 通信 技术研究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4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