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验收指导意见.doc
《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验收指导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验收指导意见.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验收指导意见 (V0.1)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中国联通公司 目 录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验收测试方法与条件.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3.1 测试条件.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3.2 测试路线选取原则.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3.3 测试方法.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4 GSM 验收标准.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4.1 覆盖指标.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4.2 质量指标.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4.3 泄漏指标.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5
2、 WCDMA 验收标准.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5.1 覆盖指标.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5.2 质量指标.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5.3 HSPA数据业务速率指标.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5.4 泄漏指标.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6 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要求.32 6.1 施工单位现场质量自检表模板.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6.2 施工单位现场自检驻波比及馈线长度测试表模板.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6.3 监理单位检查驻波比及馈线长度测试表模板.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6.4 监理单位现场拍照报告模板.错误错误!未定
3、义书签。未定义书签。6.5 监理单位施工工艺检查模板.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6.6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验收文件模板.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验收指导意见 1 范围 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主要规定了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的验收指标和验收方法要求等内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1 3 开通前验收测试 开通前验
4、收是在工程实施阶段针对驻波比(天线、无源器件、馈线和馈线头)、天线口功率、干放性能、信源直放站及信源基站性能等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满足验收指标要求。3.1 验收指标要求 3.1.1 驻波比(天线、无源器件、馈线和馈线头)馈线头驻波比1.2;无源器件及天线波比1.4;故障定位和馈线长度测试驻波比1.2。3.1.2 天线口功率 在GSM900、GSM1800、WCDMA频段,天线口功率达到原设计要求;天线口发射功率15dBm/载波(电梯井等特殊场景的天线口最大发射功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测算,但必须满足国家环保标准要求)。3.1.3 GSM 直放站性能 3131 工作频带 1)GSM900 直放站信号源
5、的工作频带应满足以下要求:上行:909 915MHz,下行:954 960MHz;2)DCS1800 直放站信号源的工作频带应满足以下要求:上行:17451755 MHz,下行:18401850 MHz;3)为适应GSM900直放站信号源站点的特殊需要(如抑制移动信号或抑制干扰),要求宽带直放站信号源的带宽在26MHz范围内可调。3132 带内平坦度测试:在直放站信号源输入信号和增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直放站信号源输出端测试在直放站信号源有效工作带宽内的不同频率上最大和最小输出信号的差值(峰峰值)。要求GSM直放站信号源的有效带内平坦度(峰峰值)小于2dB。3133 噪声电平 分别在直放站信号
6、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上下行噪声电平(对于光纤直放站信号源,分别在中继端机的输入端和覆盖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上下行噪声电平)。要求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噪声电平到达施主基站(CDU端)的上行噪声电平小于-120dBm。设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噪声电平为PNR,从施主基站(CDU端)到直放站信号源输入端的信号损耗为LP,则要求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噪声电平:PNR xdBm+LP。3134 互调干扰 要求参见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并满足厂家招标时承诺的指标。3135 带外杂散波 要求参见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并满足厂家招标时承诺的指标。3136 带外抑制度 要求参见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并满足厂家招标时承诺的指标。测试直放
7、站信号源对工作带宽外所获得的信号增益的抑制程度。3137 接收信号功率 测试现场直放站信号源下行接收信号功率。测得的接收信号电平不能超过直放站信号源允许的最大输入功率,并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或与竣工文件相符。3138 输出信号功率 测试现场直放站信号源下行的输出信号功率。测得的输出信号功率不能超过直放站信号源的最大输出功率(ALC起控功率),并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或与竣工文件相符。3139 增益 线性状态下测试现场直放站信号源的实际上下行增益(输出信号功率-输入信号功率),并与设计文件的增益值比较是否一致,误差范围在10%内。需注意上下行链路平衡,要求上下行链路增益差在5dBm之内。31310 收
8、发信隔离度 室外无线直放站信号源收发信两端的隔离度I大于直放站信号源实际工作增益G+10dB。31311 输入端和输出端驻波比 分别在直放站信号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其至施主天线和覆盖天线的驻波比,其驻波比要求小于1.4。31312 输出光功率 分别在光纤直放站信号源中继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下行输出光功率,在覆盖端机的输入端测试上行输出光功率。要求输出光功率符合厂家提供的输出光功率值范围。31313 接收光功率 分别在光纤直放站信号源覆盖端机的输入端测试下行接收光功率,在中继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上行接收光功率。要求接收光功率符合厂家提供的接收光功率值范围。31314 远程监控功能 对于远程监控功能的直
9、放站信号源和干放,测试其远程监控功能的性能指标。要求远程监控功能符合联通直放站监控要求和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要求,并能够接入统一的网管。31315 施主天线处信号纯度测试 要求施主天线处测试到的GSM最强扇区信号场强与次强扇区信号场强相差至少10dB。3.1.4 WCDMA 直放站性能 3141 工作频带 WCDMA直放站信号源的工作频带应满足以下要求:上行:1940 1955MHz,下行:2130 2145MHz。3142 带内平坦度测试:在直放站信号源输入信号和增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直放站信号源输出端测试在直放站信号源有效工作带宽内的不同频率上最大和最小输出信号的差值(峰峰值)。要求WCD
10、MA直放站信号源的有效带内平坦度(峰峰值)小于3dB,并满足厂家招标时承诺的指标。3143 噪声电平 分别在直放站信号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上下行噪声电平(对于光纤直放站信号源,分别在中继端机的输入端和覆盖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上下行噪声电平)。要求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噪声电平到达施主基站(CDU端)的上行噪声电平小于-108dBm。设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噪声电平为PNR,从施主基站(CDU端)到直放站信号源输入端的信号损耗为LP,则要求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噪声电平:PNR xdBm+LP。3144 互调干扰 要求参见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并满足厂家招标时承诺的指标。3145 带外杂散波 要求参见国家或行业有关标
11、准;并满足厂家招标时承诺的指标。3146 带外抑制度 要求参见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并满足厂家招标时承诺的指标。测试直放站信号源对工作带宽外所获得的信号增益的抑制程度。3147 接收信号功率 测试现场直放站信号源下行接收信号功率。测得的接收信号电平不能超过直放站信号源允许的最大输入功率,并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或与竣工文件相符。3148 输出信号功率 测试现场直放站信号源下行的输出信号功率。测得的输出信号功率不能超过直放站信号源的最大输出功率(ALC起控功率),并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或与竣工文件相符。3149 增益 线性状态下测试现场直放站信号源的实际上下行增益(输出信号功率-输入信号功率),并与设计
12、文件的增益值比较是否一致,误差范围在10%内。需注意上下行链路平衡,要求上下行链路增益差在5dBm之内。31410 收发信隔离度 室外无线直放站信号源收发信两端的隔离度I大于直放站信号源实际工作增益G+10dB。31411 输入端和输出端驻波比 分别在直放站信号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其至施主天线和覆盖天线的驻波比,其驻波比要求小于1.4。31412 输出光功率 分别在光纤直放站信号源中继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下行输出光功率,在覆盖端机的输入端测试上行输出光功率。要求输出光功率符合厂家提供的输出光功率值范围。31413 接收光功率 分别在光纤直放站信号源覆盖端机的输入端测试下行接收光功率,在中继端机的
13、输出端测试上行接收光功率。要求接收光功率符合厂家提供的接收光功率值范围。31414 远程监控功能 对于远程监控功能的直放站信号源和干放,测试其远程监控功能的性能指标。要求远程监控功能符合联通直放站监控要求和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要求,并能够接入统一的网管。31415 施主天线处信号纯度测试 要求施主天线处测试到的WCDMA最强扇区导频RSCP与次强扇区导频RSCP相差至少10dB。3.1.5 GSM 干线放大器性能 3151 工作频带 同3131节。3152 带内平坦度测试 同3132节。3153 噪声电平 同3133节。3154 互调干扰 同3134节。3155 带外杂散波 同3135节。315
14、6 带外抑制度 同3136节。3157 接收信号功率 同3137节。3158 输出信号功率 同3138节。3159 增益 同3139节。3.1.6 WCDMA 干线放大器性能 3161 工作频带 同3141节。3162 带内平坦度测试 同3142节。3163 噪声电平 同3143节。3164 互调干扰 同3144节。3165 带外杂散波 同3145节。3166 带外抑制度 同3146节。3167 接收信号功率 同3147节。3168 输出信号功率 同3148节。3169 增益 同3149节。3.1.7 GSM 信源基站性能 按照现行行业标准。3.1.8 WCDMA 信源基站性能 按照联通现行企
15、业标准。3.2 验收测试方法 3.2.1 驻波比(天线、无源器件、馈线和馈线头)测试方法 3211测试内容包括:各天线、无源器件、馈线、馈线头在GSM900、GSM1800、WCDMA频段的驻波比,各段馈线长度和故障定位。3212测试频率设置为WCDMA频段。3213测试前要求具备以下条件:1)测试前确认被测系统中主机已停止发射,被测馈线和天线不带电;2)测试前必须先进行校准仪器仪表;3)测试前估计馈线的长度;4)检查驻波测试仪的跳线是否完好;5)测试时接头不宜拧过紧;6)测试前断开处加负载;7)每一个测试点完成测试后须恢复原状,并确认质量良好;8)Site Master测试长度必须在仪器规定
16、范围内。3214测试主要采用SiteMaster仪表进行,仪表参数设置如下:1)频率域测试方式,输入测量起始频率f1、终止频率f2;2)在DTF方式下AID菜单中正确设置被测馈线测试信号的相对传播速率(Relative Propagation Velocity);3)设置相应频段馈线的插入损耗;4)测试长度时,设置测量起始距离d1、最大距离d2。3215采用故障定位的方式对天馈系统的每一个节点进行驻波比测试,记录驻波比测试结果和馈线长度,并输出驻波比测试图。有关记录形式可参见联通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的附件1。3.2.2 天线口发射功率测试方法 3221测试利用频谱仪对各天线口的发射功率
17、进行测试,在天线口功率超出量程范围时可以经过衰减器衰减后再进行测量。测试过程中应观察频谱仪上显示的被测信号波形,用频谱仪的标记读出信号波形的最大值(峰值)即为天线口功率。3222测试前应检查器件与器件之间接头是否牢固或者过紧。3223测试时频谱仪的参数设置要求如下:1)分辨率宽度(RBW)为300KHz;2)扫频宽度(SPAN)52MHz 3)扫描时间(SWT)100ms;4)幅度刻度10dB/格;5)参考电平(REF)调到屏幕上信号幅度低于顶刻度5-10dB左右。3223 对于测试时信源尚不具备开通条件的室内分布系统,应通过模拟发射及模拟信号源功率接入室内分布系统,测试每个天线口的输出功率以
18、及室内模拟信号场强测试,以验证工程结果与设计目标是否符合。3.2.3 GSM 直放站测试方法 3.2.3.1现场测试需要的基本仪表 频谱仪(带扫频源)、信号发生器、环形器(或耦合器)、衰减器、site master(最好带功率计功能)。若测试光纤直放站信号源,还需要光功率计。3.2.3.2现场测试的环境条件 温度:50C450C(室内型),-300C+550C(室外型)。湿度:85%(室内型),95%(室外型)气压:70106kPa。测量信号标准阻抗为 50 欧姆。标准输出负载是一个能承受被测设备输出功率的 50 欧姆非辐射性电阻负载。周围无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及机械振动。各仪表仪器必须
19、在当年通过国家三级计量标准检测(附有计量检测证明),在使用前均经过严格校正。3.2.3.3 基本工作频带、带内平坦度现场测试方法 调节频谱分析仪为扫频输出状态,扫频信号输出端口(RF OUT)经衰减器A(衰减值应保证频谱仪经衰减后可以输出不使待测直放站信号源输出饱和的信号Lin)连接到待测直放站信号源的输入端口,待测直放站信号源输出端口经衰减器B(衰减值应保证大于待测直放站信号源最大输出功率与频谱仪最大输入功率的差值)连接到频谱仪输入端口(RF IN),如图所示:首先调测待测直放站信号源。若待测直放站信号源为宽带直放站信号源,则设置待测直放站信号源带宽的上下截止频率为GSM下行工作频带范围95
20、4和960MHz,中心频率为957MHz。若待测直放站信号源为载波选频直放站信号源,而且选频模块数目不少于2个,则分别设置待测直放站信号源其中两个选频模块的中心频率为GSM下行工作频带范围954和960MHz。然后调测频谱仪的扫频输出信号。调频谱仪扫频信号信号输出的中心频率为957MHz,扫频宽度为52MHz,调节其输出电平,使待测直放站信号源输入端口处的信号电平为Lin。(在频谱仪自环的方式下调测输出扫频信号)将衰减器B的输出信号接入频谱仪的RF IN输入端口,观察测试结果。调频谱仪中心频率为957MHz,分辨率宽度(RBW)为300KHz,扫频宽度(SPAN)、视频宽度(VBW)、扫描时间
21、(SWT)、输入衰减(ATT)调适当,幅度刻度调到10dB/格,参考电平(REF)调到使屏幕上的信号幅度低于顶刻度5-10dB左右。对于宽带直放站信号源,用频谱仪上的标记读出下降2dB的频点f1和f2即为被测直放站信号源实际工作频带的上下截至频率;对于载波选频直放站信号源,用频谱仪上的标记读出最低频处输出信号波形下降1dB的上截至频率f1和最高频处输出信号形下降1dB的下截至频率f2即为被测直放站信号源实际工作频带的上下截至频率。(应符合1.1的要求)同时观测有效工作频带内的最大和最小电平之间的差值即为带内平坦度DA dB(峰峰值)。以上为对待测直放站信号源下行工作频带的测试,将待测直放站信号
22、源的输入输出端口对调,并相应调节频谱仪的中心频率至913 MHz,则可对待测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工作频带进行测试。测试完毕后,记录测试数据,将被测直放站信号源的原有设置还原。3.2.3.4实际工作频带、带内平坦度现场测试方法 测试连接方式与3.2.1.3.4节一致,不对待测直放站信号源原有设置进行任何改变,依然调频谱仪扫频信号信号输出的中心频率为957MHz,扫频宽度为52MHz,调节其输出电平,使待测直放站信号源输入端口处的信号电平为Lin。将衰减器B的输出信号接入频谱仪的RF IN输入端口,用频谱仪上的标记读出下降2dB的频点f1和f2,|f1-f2|即为被测直放站信号源实际工作状态下相应的2
23、dB带宽。观测实际工作频带内的最大和最小电平之间的差值即为带内平坦度DA dB(峰峰值),从而得到实际的工作频带的带内平坦度的值。根据相同的原理测试上行的实际工作频带、工作带宽和带内平坦度。3.2.3.5 带外抑制度现场测试方法 测试连接方式与3.2.3.3节一致。将待测直放站信号源增益调到最大,调频谱仪扫频信号信号输出的中心频率为957MHz,扫频宽度为52MHz,调节其输出电平,使待测直放站信号源输入端口处的信号电平为Lin。若待测直放站信号源为载波选频直放站信号源,而且选频模块数目不少于2个,则分别设置待测直放站信号源其中两个选频模块的中心频率为GSM下行工作频带范围954和960MHz
24、。将衰减器B的输出信号接入频谱仪的RF IN输入端口,频谱仪的中心频率也调到f0,其他参数均调适当,从频谱仪上读出输出信号的带内信号电平Lo(dBm),然后在有效工作频带外100KHz、400KHz、600KHz、800KHz、1MHz、5MHz、频率点处读出相应的信号电平Lx。带外抑制度A=Lo Lx(dB)。根据相同原理测试直放站信号源上行带外抑制度。测试完毕后,记录数据,将被测直放站信号源的原有设置还原。3.2.3.6 噪声电平现场测试方法 现场在线测试无法测试噪声系数,只能粗略测试经直放站信号源后的上下行信号的底噪声。以下分别对上下行噪声电平的测试方法做介绍。3.2.3.6.1 上行噪
25、声电平现场测试方法 在待测直放站信号源与施主天线之间加入一个环形器(或耦合器)。从上行方向看,待测直放站信号源的上行输出信号直通到衰减器一端,而与施主天线端是隔离的。从下行方向看,施主天线的接收信号直通到待测直放站信号源的输入端,而与衰减器一端是隔离的,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若加入的是耦合器,可以不加衰减器,则待测直放站信号源接耦合器输入端,频谱仪直接接耦合器的耦合端,施主天线接耦合器的直通端)。调频谱仪中心频率为直放站信号源上行中心频率913MHz,扫频宽度(SPAN)为30MHz,分辨率宽度(RBW)为300KHz、视频宽度(VBW)、扫描时间(SWT)、调适当,输入衰减(ATT)尽量调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联通 室内 分布 系统 验收 指导 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4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