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联通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建设指导意见.doc
《天津联通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建设指导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联通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建设指导意见.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津联通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建设指导意见(讨论稿)天津联通网络优化中心二九年二月目 录一、 总则3二、 总体要求3三、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431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432 信源和分布系统的选取533 分布系统设计原则及步骤634 站点勘查和机房选择835 系统间干扰936 有源系统监控要求10四、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1041 满足W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改造要求如下:1042 干线放大器使用原则1043 无源器件的选取与改造1044 馈线改造1045 电梯覆盖的改造1146 天线布局的改造11五、 技术指标要求1151 WCDMA技术指标1152 GSM技术指标1253 干放及RRU的功率预留1254
2、上下行链路平衡1255 天馈线系统的驻波比要求1356 网络性能指标13六、 中继、接口要求13七、 供电系统13八、 防雷和接地14九、 附录1491 传播特性1492 名词术语1593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文件格式1594 器件设备指标191、 总则1、 为了指导中国联通天津分公司室内分布系统的工程设计和建设,特制定本指导意见。2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中国联通天津分公司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和原室内分布系统系统改造中GSM900/1800、3G(WCDMA)、WIFI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的工程设计。3、设计应切合实际,兼顾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应进行多种覆盖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
3、益和社会效益。4、室内分布系统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设计指导意见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及集团公司的有关规范。5、本设计指导意见未尽事宜参照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及集团公司下发的规范。6、在特殊条件下,执行本设计指导意见中的个别条款有困难时,设计中应充分论述理由,提出采取措施的报告,报主管部门审批。2、 总体要求1、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信号源、多频段合路器、信号分布系统三个部分。2、设计应满足服务区的覆盖质量和用户容量的需求,并考虑室内、室外网络的协调发展。3、室内分布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对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和原GSM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必须满足GSM和WCDMA、WI
4、FI业务发展需要;新建或改造的WCDMA分布系统的主干应选择光纤布放方式。4、室内分布系统应实现目标覆盖区域内信号的均匀分布,避免信号的外泄;避免与室外信号过多的切换,避免室外基站布局过多的调整。5、室内分布系统所采用的不同厂家的器件必须能够互联,以利于择优选型及统一维护。6、室内分布系统应做到结构简单,工程实施容易,不影响目标建筑物原有的结构和装修。7、室内分布系统拓扑结构应易于迭加与组合,方便后续维护调整。8、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必须经过现场模拟测试。9、所有覆盖区域内提供HSDPA接入,重要场所提供HSUPA接入。10、设计方案应考虑长远发展异频组网的需求,建设初期可以采取室内外同频规划。1
5、1、对于低层覆盖和大厅覆盖,建议采用小功率天线,避免出现信号泻漏。12、对于电梯覆盖,建议由同一小区覆盖,将切换区域设置在电梯厅,避免设置在电梯内产生产生切换掉话。13、对于高层覆盖,尽量采用小功率多天线覆盖,如果物业允许,天线尽量在办公区域,对于周围楼宇密集的区域,注意窗边和走廊的天线摆放,避免对其他楼宇产生影响。14、对于楼层较高的室内覆盖,建议高低分区覆盖。15、避免出现将天线直接布放在电梯口,出现电梯内外信号差过大,出现进入电梯通话断续的现象。16、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文件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1)建筑物内现网无线信号环境测量报告(2)室内分布系统天线布置及走线图(3)模拟测试结果(4)
6、 信号分布系统链路计算(上下行),方案原理图。(5)信号源设置方案(6)频道配置方案(7)供电系统方案、监控方案3、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31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1、组网方式室内分布系统主要包括:信号源、多频段合路器、信号分布系统三个部分。依据实际建筑物和网络状况,合理选择组网方式将是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的关键。2、室内分布系统分类(1)射频无源分布系统:射频无源分布系统主要由合/分路器、功分器、耦合器、馈线、天线等组成。无源分布系统因为没有有源设备,所以故障率低、可靠性高、且容易扩展。(2)射频有源分布系统:射频有源分布系统主要由干线放大器、合/分路器、功分器、耦合器、馈线、天线等组成。有源系统中的有
7、源设备可以有效补偿信号在传输中的损耗,从而延伸覆盖范围,受信号源输出功率影响较小。(3)光纤分布系统:光纤分布系统是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由覆盖端机(主单元、接口单元)、远端覆盖单元、天线、光分/合路器件组成。由于光纤损耗小,适合于长距离传输,该系统适用于大型写字楼、酒店、地下隧道、居民楼等室内覆盖场景。(4)分布式基站分布系统(DBS):分布式基站分布系统是采用分布式基站(BBU+RRU)作为分布式信源,配合射频无源分布系统组成。由于分布式基站采用的光纤损耗小,适合于长距离传输,同时避免了直放站系统对码分多址系统的干扰,该系统适用于大型写字楼、酒店、地下隧道、居民楼等室内覆盖室内覆盖场景。(
8、5)泄漏电缆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分布系统是将信号通过泄漏电缆传输,并将信号泄漏到所需覆盖区域。泄漏电缆其外导体的一系列开口就是一系列的缝隙天线起到辐射和接收信号作用。它适用于公路隧道、铁路隧道、过江隧道、地下长廊等。32 信源和分布系统的选取1、信源方式的选取在室内覆盖系统信源选取时,需要从容量及覆盖两个方面加以考虑,选取时遵循如下原则:(1)对于高话务密度和大覆盖规模的场景,优先选用宏基站+RRU或分布式基站作为信号源(单个RRU的容量与单个宏小区的容量等同)。(2)对于中等话务密度和中等覆盖规模的场景,优先选用微蜂窝作为信号源;(3)鉴于WCDMA 网络需慎重使用直放站的原则,对于低话务密度
9、、小规模覆盖且较为封闭的场景,通过成本投资分析和对网络影响的估算后可选用直放站作为信号源(可充分利用室外宏基站的容量);(4)对于WCDMA 室内分布系统,在存在光纤传输资源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分布式基站。2、分布系统的选取在室内覆盖系统的分布类型选取时,需要遵循如下原则:(1)根据覆盖面积选取合适的分布系统7 对于覆盖面积较小,所需布放天线的数量较少的场景,优先选用无源分布系统,即除信源设备为有源设备外,天馈线系统均由无源器件构成;8 对于覆盖面积中等,所需布放天线的数量中等的场景,优先选用分布式基站室内分布系统;可以视具体情况,少量使用有源分布系统,即含有干线放大器的分布系统;9 对于覆盖面
10、积较大,所需布放天线数量较多的场景,优先选用分布式基站室内分布系统。(2)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的分布系统1 对于单一建筑物内部结构简单、墙体屏蔽较小、楼层较低的场景优先选用无源分布系统;2 对于分散的一组建筑物内部结构简单、墙体屏蔽较小、楼层较低的场景优先选用光纤分布系统或者分布式基站系统;3 对于建筑物内部结构复杂、墙体屏蔽较大、楼层较高的场景优先选用分布式基站室内分布系统;4 对于建筑物内部结构狭长的特别区域可选用泄漏电缆分布系统。3、信源方式与分布系统的综合选取对于信源方式与分布系统的选取,我们需综合考虑覆盖面积、建筑结构、信源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最终采用即可达到所需的覆盖要求又可合理控制
11、成本的分布系统。现就一般情况总结如下:(1)微型建筑物(6000m2 以下)对于微型建筑物,如餐饮娱乐、地下停车场等,优先采用微蜂窝,根据网络具体情况可采用小功率射频直放站无源分布系统。(2)小型建筑物(600012000m2)对于小型建筑物,如大型超市、小型办公楼、小型医院等,可分为两种情况:如建筑物内部建筑结构单一,对射频信号的传输衰减较小,则宜采用微蜂窝无源分布系统;如建筑物内部建筑结构复杂,对射频信号的传输衰减较大,则可考虑对网络环境的影响后采用分布式基站无源分布系统或者光纤分布系统。(3)中型建筑物(1200060000m2)对于中型建筑物,如大型写字楼、中型酒店、大型医院、机场等,
12、优先采用分布式基站无源分布系统,可以根据实际的网络状况和话务量状况,谨慎选用有源分布系统。(4)大型建筑物(60000m2 以上)对于大型建筑物,需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分布系统类型。如大型酒店和综合性楼宇,优先采用分布式基站无源分布系统,可以根据实际的网络状况和话务量状况,选用有源分布系统和光纤分布系统。(5)特大型建筑物1 对于超高型电梯宜采用定向天线分布或泄漏电缆分布系统;2 对于公路铁路隧道,信源可以根据周围网络环境灵活采用直放站、微蜂窝;长度在1000m以下的宜采用射频分布系统;长度1000m以上的宜采用泄漏电缆分布系统;3 对于城市地铁,信源采用蜂窝与分布式基站结合的方式,分布系统
13、需结合有源分布系统和泄漏电缆分布系统进行覆盖,如地铁隧道和站台采用泄漏电缆分布系统;地铁入口采用天线分布系统等。33 分布系统设计原则及步骤1、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区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 满足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对微波辐射的要求。(2) 满足第五章网络技术指标要求。2、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区设计宜遵守以下设计步骤:(1)确定覆盖区域及相应业务指标要求(2)容量测算与小区划分(3)无线模拟测试(4)天线布局(5)天线口功率设置及覆盖预测(6)功率分配及系统结构设计(7)频率规划和干扰分析(8)有源器件的监控方案分析(9)调整室内分布系统方案(10)确定最终方案3、室内分布系统应
14、同时满足各个系统的信号覆盖需要;射频同轴电缆(以下简称馈线)路由方案设计应避免重复走线,并尽可能使馈线的布放长度最短。4、信号分布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必须满足GSM、WCDMA和WIFI业务发展需要,如果是现有分布系统的改造必须满足原有系统接入要求。(1)不同系统无线信号相互之间的干扰应不影响各通信系统的工作性能。(2)支路部分必须能够共用,干线部分的改造应尽量少,原则上避免在合路以后引入干线放大器(以下简称干放)。(3)信号分布系统的功率分配、链路损耗至少应满足GSM、WCDMA、WIFI 无线通信系统共同使用的要求。(4)室内分布系统中的有源器件应满足GSM基站增加载频
15、、WCDMA增加载波、WIFI增加AP等扩容需求,同时为引入多频段合路器(插损)预留至少2dB 的功率余量。5、干放的使用(1)尽量减少干放的使用。(2)覆盖面积小于5000平方米的室内分布系统考虑采用大功率蜂窝设备作为信号源,避免干放的使用,采用无源分布方式;覆盖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室内分布系统,建议采用射频拉远设备,避免干放的使用,采用无源分布方式。(3)干放严禁串联使用,直放站再接干放是干放串联另一种形式,也需要避免。(4)干放增益需可调,步长不大于1dB;干放上下行增益差异不超过3dB。(需核实差异是3或5)(5)干放设计时需要考虑放大器增益和底噪的平衡,需要给出基站和放大器的底噪
16、抬升计算以及功率回退设计。6、信号源的设置(1)信号源的设置应从投资、容量、可扩展性等方面综合考虑。(2)对于写字楼、酒店、大中型场馆等明显有话务量需求的场景,建议依据话务量需求高低,选择微蜂窝、宏蜂窝、分布式基站等可以解决容量问题的信源。(3)对于独立地下车库、连接通道等话务量需求较小的场景,可以从减少建设成本的考虑出发,在充分考虑直放站对码分系统底噪抬升的影响,选用光纤直放站或射频直放站作为信源。7、多频段合路器多频段合路器视具体方案,分为前段合路和天线末端合路两种,设计中多频段合路器应满足引入GSM、WCDMA、WIFI系统的频段和隔离度要求,对于原有系统的改造,还需要支持与原有系统频段
17、和系统间隔离度要求。34 站点勘查和机房选择1、勘测前的准备工作(1)充分调查覆盖目标区域的网络环境、用户群体的类型、社会地位、消费行为;(2)搜集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以及相关地型、结构资料,明确建筑结构;(3)与建设方联系,初步确定传输方式、作为信号源的微蜂窝(或宏蜂窝、直放站)的可能位置。(4) 明确覆盖要求,如覆盖范围及覆盖等级等。2、所需工具及文件1 测试手机(或其他测试仪表)2 手提电脑(测试分析软件)3 指北针、GPS4 所测建筑物的平面图5 数码相机(记录大楼外观图)6 地图7 皮尺或测距仪3、勘测项目说明:本原则中将建筑物按楼层定义为低层、中层、高层、超高层几个部分。17 层为
18、低层,821 层为中层,2239 层为高层,40 层以上为超高层。勘测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基本信息:(参见室外站)经纬度等;2 楼宇类型:酒店(星级)/超市卖场/办公楼/写字楼/医院/会展中心/机场/车站等;3 面积:建筑面积、分布系统面积,层数(地上/地下)和相应面积;4 分布系统类型:电分布/光分布等5 信号源:微蜂窝、直放站、基站等等;6 分布系统施工设计资料:系统图、天线图、机房图,馈线等元器件类型和数量以及分布和路由;7 用户情况:密度/流动性;8 环境描述:拍照要求(正脸,名字/全貌/);(2)室内覆盖勘察与方案制定流程图如下图所示:(3)提交勘测报告勘测完成后应向建设方提供
19、详尽的勘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含以下方面:2 介绍覆盖目标情况(如建筑物性质、地点、经纬度、楼层数、各楼层功能、面积、电梯数量、人流量等);3 覆盖目标的无线环境测试情况(包括室内无线环境测试、信源待安装的位置、空间引入的最佳信号、周围基站的详细信息等);4 其他竞争网络在目标区域的覆盖情况;5 测试结果分析。4、机房要求GSM、WCDMA系统基站信号源设备、WIFI系统路由器设备应优先选择安装在自有机房(设备间或宏站站址)内;分布式基站的射频单元(RRU)优先安装在弱电竖井内;安装位置可以视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各个通信系统宜共用机房。机房为非通信专用房屋时,应根据设备重量、尺寸及排列方式等对楼面
20、荷载进行核算以便决定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35 系统间干扰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各通信系统间的干扰控制。除了设置必要的保护频带外,工程设计中还应合理利用空间隔离或加装滤波器来满足隔离度要求。36 有源系统监控要求对于有源分布系统,需要提供针对有源器件的监控方案。4、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41 满足W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改造要求如下:1、增加WCDMA信源,和GSM信源信号合路后,馈入原有分布系统;2、更换不满足WCDMA要求的合路器、功分器、耦合器以及天线;3、更换不满足WCDMA要求的馈线;4、根据功率预算适当增加天线数量,合理增加分布天线;5、覆盖和容量要求参照新建分布系统原则。42 干线放
21、大器使用原则1、应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尽量减少干放的使用,对于WCDMA系统可以采用RRU替代干放的使用;2、严禁干放串联使用;3、干放使用时应根据设备特点和系统设计特点,作相应的功率预留,建议有8dB左右的功率预留。43 无源器件的选取与改造1、原有分布系统中不支持800M2500M的无源器件全部更换为支持全频段的器件;2、在进行无源器件更换时还应注意其它技术参数,最好与更换前保持一致,如天线的增益、功分器耦合器的插损等;3、新采用的无源器件必须支持800M2500M的工作频段。44 馈线改造1、主干馈线中的8D/10D馈线全部更换,超过30米更换为7/8馈线,30米以下可以更换为1/2馈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 联通 室内 分布 系统 设计 建设 指导 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40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