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WLAN建设指导意见.doc
《中国联通WLAN建设指导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WLAN建设指导意见.doc(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联通WLAN建设指导意见目 录1 概述1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定义34 术语和缩略语45 中国联通WLAN业务描述65.1 业务需求描述65.2 业务分类75.2.1 按帐户类型分类75.2.2 按使用范围分类86 WLAN业务网网络组织106.1 总体网络架构106.2 总体逻辑结构116.2.1 WLAN终端设备116.2.2 WLAN接入系统116.2.3 PORTAL服务器136.2.4 Radius服务器156.3 组网方案176.3.1 组网原则186.3.2 IP地址管理206.3.3 WLAN接入设备编号规范206.3.4 频率配置217 WLAN
2、业务网支撑系统237.1 WLAN业务对支撑系统的总体要求237.1.1 省级支撑系统237.1.2 集团支撑系统247.2 业务实现方案257.2.1 省内业务实现方案257.2.2 国内漫游业务实现方案317.2.3 国际漫游业务的实现347.2.4 区域性业务的实现方案357.3 计费和结算367.3.1 计费方案367.3.2 结算方案397.4 WLAN业务网络对各系统要求407.4.1 PORTAL系统要求407.4.2 Radius系统要求418 WLAN业务网接入系统438.1 不同场景下的组网模式438.1.1 集中管理型AP设备组网448.1.2 独立控制型AP设备组网47
3、8.2 接入控制器系统要求508.2.1 接入控制器实现需求508.2.2 区分用户接入方式508.2.3 个性化页面推送支持518.2.4 IP 地址管理518.2.5 免认证访问的实现518.2.6 PPPoE认证518.2.7 接入控制器 和PORTAL 的交互518.2.8 接入控制器 和Radius 的交互528.3 安全性529 WLAN业务网系统接口549.1 WLAN终端与AP的接口549.2 WLAN终端与PORTAL的接口549.3 AP与无线控制器的接口549.4 AP与接入控制器的接口549.5 接入控制器与PORTAL的接口549.6 接入控制器与Radius的接口5
4、59.7 Radius与计费帐务系统的接口559.8 Radius与CRM系统的接口559.9 PORTAL与Radius的接口559.10 Radius与短消息业务平台的接口559.11 省Radius与WLAN漫游认证转发平台的接口569.12 认证计费协议参数56附录一 省份编码59附录二 AP设备部署原则61附录三 WAPI加密认证流程64前 言随着电信业重组的深化,宽带接入业务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发展WLAN业务,对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发展宽带战略,对于集团公司在全业务运营环境下树立宽带竞争优势,实现固网和移动业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联通可以借助WLAN来促进固网宽带和移动数据
5、业务的发展,提升客户体验,增强中国联通宽带业务的品牌优势,对提高宽带市场份额,拉动宽带用户增长和宽带业务收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统一规范各省级分公司WLAN业务网络建设,加强对省内WLAN业务网络建设的指导,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网络建设部根据中国联通WLAN业务发展需要,结合目前WLAN技术发展和网络建设现状,提出WLAN网络的建设指导意见,作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指导WLAN网络建设的依据。本指导意见的解释权、修改权归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网络建设部,本指导意见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1 概述本指导意见阐述了中国联通WLAN 业务网络建设总体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中国联通WLAN 业务描
6、述,系统总体架构,详细组网方案,支撑系统和接入系统,业务实现方案,计费和结算,PORTAL和Radius技术要求,不同场景下的组网模式,接入控制器以及系统接口要求。供中国联通内部使用,适用于和中国联通开展WLAN 业务相关的各项技术和业务规范,作为中国联通进行WLAN 网络建设的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Standard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and Physical Layer(PHY) Specifications. 1999 EditionISO
7、/IEC 8802-11: 1999 IEEE Std.802.112 Standard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Part11: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and Physical Layer(PHY) Specifications: High-Speed Physical layer Extension in the 2.4GHz Band. 1999 EditionISO/IEC 8802-11: 1999 IEEE Std.802.113 Remote Authenticati
8、on Dial In User Service (RADIUS), C.Rigney, S.Willens, A.Rubens, W.Simpson, June 2000. RFC 2865 IETF4 Radius Accounting, C.Rigney, June 2000. RFC 2866 IETF5 Best Current Practices for Wireless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WISP) Roaming. Wi-Fi Alliance6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 HTTP/1.0. T. Berner
9、s-Lee, R. Fielding, H. Frystyk. May 1996. RFC1945 IETF3 定义本文所定义的接入控制器作用是负责完成WLAN用户的接入认证功能的设备,可以利用各城市现有IP城域网中具备DHCP+WEB认证功能的BAS设备(或将现有IP城域网中BAS进行改造,使其支持DHCP+WEB认证功能),也可以新购WLAN设备产品体系中的接入控制设备。本文定义的WLAN接入设备主要分为集中管理型和独立控制型两种。集中管理型WLAN接入设备由“瘦”AP设备和无线接入控制器设备联合组成。“瘦”AP设备布放于WLAN热点覆盖区,上连接入中国联通IP城域网,AP和无线接入控制器
10、之间可以跨越二层或三层网络进行连接。无线接入控制器完成对自身以及AP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控制。独立控制型WLAN接入设备主要为独立控制型AP设备。独立控制型AP设备可以选择利用现有IP城域网中的BAS设备作为接入控制设备进行组网,独立控制型AP设备和BAS设备之间通过二层网络连接。独立控制型AP设备组网模式,在无线信号网络覆盖、无缝切换、管理、控制及维护等方面弱于集中管理型WLAN接入设备组网。本文所定义的AP设备要求能够通过本地和远端网管系统进行管理。4 术语和缩略语APAccess Point接入点BASBroadband Access Server宽带接入服务器CAPWAPControl a
11、nd 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s无线接入点的控制及维护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端口
12、地址转换PPPoEPPP over Ethernet以太网上传送PPP协议PVC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永久虚电路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远程用户拨号认证系统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IP电话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有线等效加密WLANWireless LAN无线局域网PORTALPORTAL门户WAPIWLAN
13、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架构WISPr:Wireless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roaming,是由WiFi-Alliance提出的协议规范,以满足用户在不同无线Internet服务提供商进行漫游使用WLAN服务的需求。WISPr Specification规定了实现WLAN漫游用户接入无线服务提供商的最佳鉴权认证的建议,包括接入方式、认证方式、以及安全建议。5 中国联通WLAN业务描述WLAN(无线局域网)业务是基于IEEE 802.11系列技术标准(目前主要是802.11a/b
14、/g)建设的WLAN网络,为用户提供无线宽带接入服务,用户使用具有WLAN无线模块的终端接入到中国联通WLAN网络,获得无线接入方式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和数据通信服务,用户侧终端分为两类终端,第一种为内置WLAN无线模块的终端,第二种为外置WLAN无线模块的终端,即采用终端+WLAN网卡方式。中国联通主要通过在公众热点地区(如机场、酒店、写字楼、会展中心等)部署WLAN网络,为客户提供可漫游的WLAN业务。同时,选择封闭/半封闭区域(如学校)进行WLAN网络部署,为客户提供区域性WLAN业务。中国联通WLAN业务开展方式包括:独立建设运营、与业主合作建设运营、与其他运营商进行漫游合作运营。5.1
15、业务需求描述(1) 业务定位WLAN接入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无线接入类型的数据业务,并且可以捆绑中国联通现有的各种数据业务(如MMS等)。中国联通开展WLAN宽带无线接入业务,是固网宽带接入和移动网数据业务的有效补充。对于固网宽带接入业务,WLAN可以为其提供无线方式的延伸,从而使固定宽带接入具备一定范围的移动性;对于移动网数据业务,WLAN 接入速率高于目前的移动网及3G网络数据业务接入速率,能有效缓解移动网络在热点区域的数据业务承载压力。中国联通WLAN业务面向的用户群体主要包括如下:个人客户中的高端商务人士,“亲情1+”的中高端用户,政企客户,校园、写字楼等半封闭区域的学生、教师和白领人士
16、等。(2) 多种计费方式WLAN业务要求能够支持基于时长和流量的多种计费形式,在未来市场环境成熟时,要求能够支持基于QoS的计费。(3) 用户漫游,认证和计费要求能够支持固话用户、联通手机用户、全国预付费卡用户及省内宽带用户在中国联通WLAN覆盖范围内的漫游识别、认证和计费。通过支持漫游用户的认证计费报文转发功能,实现用户在不同运营商WLAN覆盖网络之间漫游功能。(4) 安全的数据业务接入为用户提供安全的WLAN接入方式,保护合法用户的认证和数据信息,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5) 热点地区局部无缝切换能够支持WLAN业务用户在热点地区不同AP设备间的无缝切换而不中断用户数据连接。(6) 用户操作
17、简单WLAN用户能够通过中国联通提供的客户端软件简单方便地使用中国联通提供的WLAN网络接入业务。5.2 业务分类5.2.1 按帐户类型分类(1) 注册帐户类型注册帐户类型是指客户通过个人基本信息审核后,在CRM系统中开户,获得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注册帐户的客户基本信息存储在CRM系统,WLAN业务数据信息(如用户名、密码、业务类型等)由CRM系统生成并同步给WLAN认证计费系统。注册帐户的WLAN网络使用费计在客户选择的关联帐号上。中国联通客户可以选择宽带帐号、固定电话号码、手机号码作为关联计费帐号。注册帐户的用户名采用统一宽带帐号格式,即“用户名域名”。用户名部分尽量与现有业务统一,并且便
18、于用户记忆:如采用宽带用户名,固定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等。注册用户获取的密码可以有静态密码和动态密码两种。静态密码是指为方便客户的使用,在客户得到密码后如无变更密码的需要,可以一直有效使用的密码。动态密码是指出于使用安全的考虑,客户每次应用请求都需要申请临时分配的密码。动态密码在现阶段只对注册用户开放。申请动态密码的用户需要拥有中国联通移动手机号码。动态密码的有效期有一定的时长限制,如3个小时,过期失效,具体时长由WLAN认证计费系统配置。动态密码只在当次登陆有效,用户下线后失效。(2) 临时帐户类型 临时帐户是指客户不需要登记基本信息,通过预付费即可获得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临时帐户信息由WLA
19、N认证计费系统生成和管理。临时帐户具有一定面值,当帐户余额不足或帐户到期时,临时帐户将被删除。根据帐号获取方式的不同,将临时帐户分为以下2类:1) 预付费卡客户通过购买卡的方式获得帐号和密码。按照漫游区域,预付费实物卡分为全国漫游卡、省内漫游卡和区域卡。2) 通过短消息购买的临时帐号中国联通的手机预付费用户,发送短消息到WLAN业务平台,可购买临时帐号和密码。短消息内容应标注购买金额,计费帐务系统从手机帐号上扣除相应的资费。5.2.2 按使用范围分类(1) 漫游类业务漫游类业务是指用户在不同热点可通过同一帐号使用WLAN业务。根据漫游范围,可将漫游业务分为省内漫游业务、省间漫游业务和国际漫游业
20、务。1) 省内漫游业务:客户开通WLAN业务后,可在开户省内中国联通覆盖的热点(包括签署漫游协议的其他运营商热点)使用WLAN业务。省内业务采用统一的资费,各地市之间不结算。2) 省间漫游业务:客户开通省间漫游权限后,利用开户省提供的帐号,可在其他省份中国联通覆盖的热点使用WLAN业务。3) 国际漫游业务中国联通与国外运营商或中间商签署漫游协议后,双方用户可以利用已有帐户,在对方覆盖区域使用WLAN业务。(2) 区域性业务区域性业务是指WLAN帐号仅能在某一热点或某一指定封闭/半封闭区域使用。区域性业务采用预付费卡的形式实现。例如,在大学发行只能在校园区域使用的上网卡,在会展中心发行临时性上网
21、卡等。6 WLAN业务网网络组织6.1 总体网络架构中国联通WLAN业务网络主要由集团、省两级架构组成,其中集团平台中包含全国WLAN漫游认证转发平台、漫游结算平台及集团WLAN网管平台组成;省级WLAN业务网络由省级WLAN业务平台和WLAN接入网络两部分构成,其中省级WLAN业务平台包含:省级Radius系统、省级Portal服务器、省级WLAN网管系统以及需要对接的CRM系统、省级计费账务系统、短信平台等周边系统;WLAN接入网络为各省在热点地区部署的WLAN覆盖网络。中国联通WLAN网络详细结构如图6-1所示:图6-1 WLAN业务网络总体架构图6.2 总体逻辑结构中国联通WLAN业务
22、网络的总体逻辑结构如图6-2所示。图6-2 WLAN业务网络总体逻辑结构以下详细说明中国联通WLAN业务网络逻辑系统结构中各组成模块。6.2.1 WLAN终端设备用户可通过内置WLAN无线模块的终端(如PC、PDA、手机等)或终端+WLAN网卡的方式获得互联网接入服务和数据通信服务。目前WLAN网络卡主要支持IEEE 802.11a/b/g协议,后续应能支持IEEE802.11n协议,同时应能支持IEEE802.11i协议进行认证加密。6.2.2 WLAN接入系统WLAN接入系统主要由接入点设备AP和业务接入控制设备组成,完成 WLAN用户的接入控制,计费信息采集以及业务管理和控制。在图6-1
23、中由虚线框表示的WLAN接入认证点(Authenticator)是一个逻辑意义的WLAN用户认证功能模块,实现Radius Client的功能,负责和后台Radius系统进行交互。可以在AP或者接入控制器设备上实现。当采用802.1x认证机制时,WLAN接入认证点则由AP设备实现。6.2.2.1 用户无线接入AP是WLAN业务网络的小型无线基站设备,完成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接入,目前要求支持802.11b/g。建议后续支持802.11n,采用智能天线技术,通过多组独立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动态调整波束,保证让WLAN用户接收到稳定的信号,并可以减少其它信号的干扰。AP同时也是一种网络桥接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联通 WLAN 建设 指导 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4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