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倒车雷达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倒车雷达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倒车雷达设计.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绪 论1.1 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车辆的不断增多,由此产生的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其中倒车事故由于发生的频率极高,已引起了社会和交通部门的高度重视。倒车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倒车镜有死角,驾车者目测距离有误差,视线模糊等原因造成倒车时的事故率远大于汽车前进时的事故率,尤其是非职业驾驶员以及女性更为突出。而倒车事故给车主带来的许多麻烦,有鉴于此,汽车高科技产品家族中,专为汽车倒车泊位设置的“倒车雷达”应运而生,倒车雷达的加装可以解决驾驶人员后顾之忧,大大降低倒车事故的发生。 超声波倒车雷达全称叫“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是汽车泊车安全辅助装置
2、,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解除了驾驶员泊车和启动车辆时前后左右探视所引起的困扰,并帮助驾驶员扫除视野的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倒车雷达的原理与普通雷达一样,是根据蝙蝠在黑夜里高速飞行而不会与任何障碍物相撞的原理设计开发的。通过感应装置发生超声波,然后通过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以及障碍物的距离、大小、方向、形状等。只不过由于倒车雷达体积大小及实用性的限制,目前其主要功能仅为判断障碍物与车的距离,并做出提示。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一般认为,关于超声波的研究最初起始于1876年F.Galton的气哨实验,这是人类首次有效产生的高频声波。在
3、之后的三十年中,超声波仍然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东西,由于当时电子技术发展缓慢,对超声波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超声波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法国人Langevin使用一种晶体传感器在水下发射和接收相对低频的超声波。他提出的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检测水中是否存在潜艇并进行水下通信。1929年,Sokolov首先提出用超声波探查金属物内部缺陷的建议。相隔2年,1931年Mulhauser获准一项关于超声检测方法的德国专利,不过他并未做更多的工作。4年之后,1934年sokolov首次发表了关于在液体槽子里用穿透法作实物试验的结果,他用了各种方法做了实验,用来检测穿过试件的超声能量,其中
4、之一是用简单的光学方法观察液体表面由超声波形成的波纹。德国人Bergrnann在他的论著ULTRASONIC中,详细的论述了有关超声波的大量早期资料,该论著一直被认为是该领域的经典之作。美国的Firestone首次介绍了脉冲回波探伤仪,使超声波检测技术发展到了更重要的阶段。在各种系统中,这是最成功的一种,因为它有最广泛的通用性,其检测结果也最容易解释。这种方法除可用于手工检测外,还可与采用先进技术的自动系统联用,自第一种脉冲回波仪器问世以来,根据相同的原理,有无数种其他仪器得到了发展,并有许多改进和精化。目前,在超声无损检测中,脉冲回波系统仍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八十年代后期,由于计算机技术和
5、高速器件的不断发展,使超声波信号的数字化采集和分析成为可能。目前国内也相继出现了各类数字化超声波测距设备,并已成为超声波检测的发展方向。厦门大学的某位学者研究了一种回波轮廓分析法。该方法在测距中通过两次探测求取回波包络曲线来得到回波的起点,通过这样处理后超声波传播时间的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也有大量的文献研究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小波变换理论来提高传输时间的精度。这些处理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国内外在超声波检测领域都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式超声波测距系统的发展速度很快。国内近几年也相继出现了许多数字式超声波仪器和分析系统。随着测距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超声测距系统功能要求越来越高
6、,单数码显示的超声测距系统会带来较大的测试误差。进一步要求以后生产的超声测距仪能够具有双显及内带有单板机的微处理功能。随后具有检测,记录,存储,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多项功能的智能化检测分析仪相继研制成功。超声仪研制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其中,煤炭科学研究院研制的 2000A 型超声分析检测仪,是一种内带微处理器的智能化测量仪器,全部操作都处于微处理器的控制管理之下,所有测量值,处理结果,状态信息都在显像管上显示出来,并可接微型打印机打印。其数字和波形都比较清晰稳定,操作简单,可靠性高,具有断电存储功能,其串口可以方便用户对仪器的测试数据进行后处理及有关程序的开发。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设计新颖合理,功能
7、齐全,在仪器设计上有重大突破和创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3 课题研究内容本文介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倒车雷达系统,由单片机控制,计算超声波自发射至接收的往返时间,利用声波在空气中的传输速度,从而得到实测距离。再根据障碍物与车尾的距离远近情况发出警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设计及系统运行调试。1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包括:(1)单片机系统电路(2)显示电路(3)超声波发射电路(4)超声波接受电路2软件程序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超声波发射子程序、超声波接收中断程序以及显示子程序等;3选择器件、焊接电路及运行调试主要包括:超声波发射与接收调试、显示调试及总体系统调试等。2 超声波测
8、距原理2.1 超声波传感器介绍超声波由于其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传播距离较远等优点,而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超声波测距主要应用于倒车雷达、建筑施工工地以及一些工业现场,例如液位、井深、管道长度等场合。利用超声波检测往往比较迅速、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能达到工业实用的要求,因此在测控系统的研制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超声传感器是一种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所需频率的超声能或是把超声能转变为同频率的其他形式的能的器件。目前常用的超声传感器有两大类,即电声型与流体动力型。电声型主要有:1 压电传感器;2 磁致伸缩传感器;3 静电传感器
9、。流体动力型中包括有气体与液体两种类型的哨笛。由于工作频率与应用目的不同,超声传感器的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名称也有不同,例如在超声检测和诊断中习惯上都把超声传感器称作探头,而工业中采用的流体动力型传感器称为“哨”或“笛”。压电传感器属于超声传感器中电声型的一种。探头由压电晶片、楔块、接头等组成,是超声检测中最常用的实现电能和声能相互转换的一种传感器件,是超声波检测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压电材料分为晶体和压电陶瓷两类。属于晶体的如石英,铌酸锂等,属于压电陶瓷的有锆钛酸铅,钛酸钡等。其具有下列的特性:把这种材料置于电场之中,它就产生一定的应变;相反,对这种材料施以外力,则由于产生了应变就会在其
10、内部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场。所以,只要对这种材料加以交变电场,它就会产生交变的应变,从而产生超声振动。因此,用这种材料可以制成超声传感器。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压电晶片。当压电晶片受发射电脉冲激励后产生振动,即可发射声脉冲,是逆压电效应。当超声波作用于晶片时,晶片受迫振动引起的形变可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是正压电效应。前者用于超声波的发射,后者即为超声波的接收。超声波传感器一般采用双压电陶瓷晶片制成。这种超声传感器需要的压电材料较少,价格低廉,且非常适用于气体和液体介质中。在压电陶瓷上加有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的交流电压时,根据压电效应,就会使压电陶瓷晶片产生机械变形,这种机械变形的大小和方向在一定范围
11、内是与外加电压的大小和方向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在压电陶瓷晶片上加有频率为 f0交流电压,它就会产生同频率的机械振动,这种机械振动推动空气等媒介,便会发出超声波。如果在压电陶瓷晶片上有超声机械波作用,这将会使其产生机械变形,这种机械变形是与超声机械波一致的,机械变形使压电陶瓷晶片产生频率与超声机械波相同的电信号。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实际上是利用压电晶体的谐振来工作的,超声波发生器内部结构如图2.1所示。图2.1 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结构图它有两个压电晶片和一个共振板,当它的两极外加脉冲信号,其频率等于压电晶片的固有振荡频率时,压电晶片将会发生共振,并带动共振板振动,便产生超声波。反之,如果两电极间未
12、外加电压,当共振板接收到超声波时,将压迫压电晶片作振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信号,这时它就成为超声波传感器。压电陶瓷晶片有一个固定的谐振频率,即中心频率 f0。发射超声波时,加在其上面的交变电压的频率要与它的固有谐振频率一致。这样,超声传感器才有较高的灵敏度。当所用压电材料不变时,改变压电陶瓷晶片的几何尺寸,就可非常方便的改变其固有谐振频率。利用这一特性可制成各种频率的超声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的内部结构由压电陶瓷晶片、锥形辐射喇叭、底座、引线、金属壳及金属网构成,其中,压电陶瓷晶片是传感器的核心,锥形辐射喇叭使发射和接收超声波能量集中,并使传感器有一定的指向角,金属壳可防止外界力量对压电陶瓷晶片及
13、锥形辐射喇叭的损坏。金属网也是起保护作用的,但不影响发射与接收超声波。2.2 超声波传感器的特性超声波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有频率特性和指向特性。一、频率特性, 图 2.2是超声波发射传感器的频率特性曲线。图2.2 超声发射传感器频率特性其中,f040KHz 为超声发射传感器的中心频率,在 f0处,超声发射传感器所产生的超声机械波最强,也就是说在 f0处所产生的超声声压能级最高。而在 f0两侧,声压能级迅速衰减。因此,超声波发射传感器一定要使用非常接近中心频率 f0的交流电压来激励。另外,超声波接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与发射传感器的频率特性类似。曲线在 f0处曲线最尖锐,输出电信号的幅度最大,即在 f0
14、处接收灵敏度最高。因此,超声波接收传感器具有很好的频率选择特性。超声接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曲线和输出端外接电阻R 也有很大关系,如果R很大,频率特性是尖锐共振的,并且在这个共振频率上灵敏度很高。如果 R较小,频率特性变得光滑而具有较宽得带宽,同时灵敏度也随之降低。并且最大灵敏度向稍低的频率移动。因此,超声接收传感器应与输入阻抗高的前置放大器配合使用,才能有较高得接收灵敏度。二、指向特性实际的超声波传感器中的压电晶片是一个小圆片,可以把表面上每个点看成一个振荡源,辐射出一个半球面波(子波),这些子波没有指向性。但离开超声传感器的空间某一点的声压是这些子波迭加的结果(衍射),却有指向性。2.3 超声
15、波测距的原理以及实现超声测距从原理上可分为共振式、脉冲反射式两种。由于应用要求限定,在这里使用脉冲反射式,即利用超声的反射特性。超声波测距原理是通过超声波发射传感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时刻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原理如图2.3所示。常温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C=340m/s,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 t,就可以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S),即:S=C*t/2=C*t0 (2.1)图2.3 超声波测距原理其中,t0=(T1+T2)/2,t0就是所谓的渡越时间。在超声波测量系统中,频率取得太低,外界的杂音干扰
16、较多;频率取得太高,在传播的过程中衰减较大。故在超声波测量中,常使用 40KHz 的超声波。目前超声波测量的距离一般为几米到几十米,是一种适合室内测量的方式。由于超声波发射与接收器件具有固有的频率特性,具有很高的抗干扰性能。距离测量系统常用的频率范围为 25KHz300KHz 的脉冲压力波,发射和接收的传感器有时共用一个,或者两个是分开使用的。发射电路一般由振荡和功放两部分组成,负责向传感器输出一个有一定宽度的高压脉冲串,并由传感器转换成声能发射出去;接收放大器用于放大回声信号以便记录,同时为了使它能接收具有一定频带宽度的短脉冲信号,接收放大器要有足够的频带宽度;收/发隔离则使接收装置避开强大
17、的发射信号;记录/控制部分启动或关闭发射电路并记录发射的瞬时及接收的瞬时,并将时差换算成距离读数并加以显示或记录。3 系统硬件设计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汽车防撞报警电路系统由单片机及外围电路、超声波发射部分、超声波接收部分、数据显示部分构成,加报警电路以此构成倒车雷达。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如图3.1所示。超声波接收器障碍物显示器单片机报警电路超声波发射器图3.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3.2 单片机最小系统3.2.1 单片机的选择在系统的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系统核心器件就成为能否成功完成设计任务的关键,而作为控制系统核心的单片机的选择更是重中之重。目前各半导体公司、电气商都向市场上推出了形形色色的单片机
18、,并提供了良好的开发环境。一般来说,选择单片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单片机的基本性能参数。例如指令执行速度、程序存储器容量、I/O引脚数量等。2单片机的存储介质。对于程序存储器来说,Flash存储器和OTP(一次性可编程)存储器相比较,最好是Flash存储器。3芯片的封装形式。如DIP(双列直插)封装,PLCC(PLCC有对应插座)封装及表面贴附等。4芯片的功耗。比如设计并口加密狗时,信号线取电只能提供几毫安的电流,选用STC单片机就是因为它能满足低功耗的要求。5供货渠道是否畅通、价格是否低廉。6芯片保密性能好、单片机的抗干扰性能好。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STC89C52作为本系统的控制部件
19、。3.2.2 STC89C52简介STC89C52是一种带8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 )的低电压,高性能COMOS8的微处理器,该器件采用ATMEL搞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如下图3.2所示。STC89C52图3.2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2STC89C52引脚具体介绍如下: 主电源引脚(2根)VCC(Pin40):电源输入,接5V电源GND(Pin20):接地线 外接晶振引脚(2根)XTAL1(Pin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单片机 倒车 雷达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40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