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发展状况.doc
《激光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发展状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光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发展状况.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本文概述了激光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发展状况,介绍了其特点和用途。通过对大气信道通信特点的分析,激光波长选择分析,编码方式分析,结合实际设计出一个基于无线激光通信的语音传输装置。大气信道分析主要围绕大气信道的衰减、散射、湍流影响展开;波长分析则与目前较为成熟的红外光通信相比较 ,展示出红色激光用于通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编码方式分析则比较了几种常用的激光通信编码,本文选择了较简单且高效的PPM调制来实现通信编码。另外,对PPM编码的实现方法讨论则有较新颖的地方。关键词:激光通信 大气信道 PPM ABSTRACT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basic princip
2、les of laser communic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describe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uses. Through the atmosphere channel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analysis, the laser wavelength selection analysis, coding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design of a laser 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
3、quipment for voice transmission. The analysis of atmosphere channel mainly describes the decay, scattering, turbulence influence of, Wavelength analysis is to show the superiority and feasibility of red laser compared with the mature IR communication, coding analysis makes a comparison of several co
4、mmonly used laser communication code and choose PPM modulation to achieve the communication code for its simplicity and efficiency.In addition,the discuss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PPM encoding has new areas.Key words: laser communications atmospheric channel PPM目 录摘 要1ABSTRACT1第一章 绪论11.1 激光通信的概述1
5、1.2 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11.3 激光通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21.3.1 国外发展现状21.3.2 国内发展现状21.4 激光通信技术用于语音传输的目的和意义3第二章 大气信道分析33.1 大气吸收33.2 大气散射43.3 大气衰减43.4 背景光53.5 大气湍流效应5第四章 波长选取分析74.1 红光与红外74.2 红光实验9第五章 硬件系统设计125.1 系统总体框图125.2 发射端设计125.2.1 激光器的选择125.2.2 半导体激光器调制方式和发射天线选择145.3 调制方式155.3.1 调制方式介绍155.3.2 PPM165.3.3 我的DPPM实现方法175.4 接受
6、端设计185.4.1 光接受端185.4.2 接收端的噪声分析185.4.3 光探测器的选择20第六章 软件设计226.1 ATMEGA16应用到的主要特性236.2 ADC转换246.3 连续转换的实现25参 考 文 献28致 谢29第一章 绪论1.1 激光通信的概述1960年激光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许多学科的发展,其中也包括通信领域。激光以其良好的方向性、相干性及高亮度性等特点成为光通信的理想光源。将激光应用于通信,掀开了现代光通信史上崭新的一页,成为当今信息传递的主力军。激光通信是以激光光束作为信息载体的一种通信方式,和传统的电通信一样,它可分为有线激光通信和无线激光通信两种形式。其中,有
7、线激光通信就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光纤通信。无线激光通信也可称为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它直接利用激光在大气或太空中进行信号传递,可进行语音、数据、电视、多媒体图像等信号的高速双向传递。根据使用情况,无线激光通信可分为:点对点、点对多点、环形或网络状通信。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点对点的通信。大气激光通信是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的一个分支,它以近地面大气作为传输媒介,是激光出现后最先研制的一种通信方式。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主要由光源、调制器、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及附加的电信发送和接收设备等组成。根据所用光源的不同,大气激光通信系统大致可分为半导体激光通信系统、气体激光通信系统和固体激光通信系统。半导体激光器体积小
8、,重量轻,灵活方便,但光束发散角稍大,适合于近地面的短距离通信。气体激光通信系统的体积和重量都较大,但其通信容量也大,光束发散角较小,适合于卫星间通信和定点之间的大容量通信。1.2 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寻找更高频率的信息传载体,以实现更大容量地传输信息的目的。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的问世,由于激光所具备的良好的光束特性(单色性好、方向性强、功率密度大等),引发了人们探索以激光光波为载体的通信,即激光通信。激光通信包括激光大气通信(激光无线通信)和光纤通信(激光有线通信)两种形式。激光大气通信,是激光在大气空间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激光大气通信的发送设备主要由激光器、光调制器、光学发射天线(
9、透镜)等组成;接收设备主要由光学接收天线、光检测器等组成信息发送时,先转换成电信号,再由光调制器将其调制在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上,经光学天线发射出去。信息接收时,光学接收天线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聚焦后,送至光检测器恢复成电信号,在还原为信息。大气激光通信的容量大,保密性好,不受电磁干扰。但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受雨、雾、雪、霜等天气影响,衰耗要增大,故一般用于边防、海岛、跨越江河等近距离通信,以及大气层外的卫星间通信和深空通信。早期的激光大气通信所用光源多数为二氧化碳激光器、氦氖激光器等。二氧化碳激光器输出激光波长为10.6微米,此波长正好处在大气信道传输的低损耗窗口,是较为理想的通信光源。从70年代末
10、到80年代中期,由于在技术实现上难以解决好全天候、高机动性、高灵活性、稳定性等问题,激光大气通信的研究陷入低潮。90年代初,俄罗斯研制成功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并开始了激光大气通信系统技术的实用化研究。不久便推出了10千米以内的半导体激光大气通信系统,并在莫斯科、瓦洛涅什、图拉等城市应用。在瓦涅什河两岸相距4千米的两个电站之间,架设起了半导体激光大气通信系统,该系统可同时传输8路数字电话。在距离瓦洛涅什城200千米以及在距莫斯科不远的地方,也开通了半导体激光大气通信系统线路。随着半导体激光器的不断成熟、光学天线制作技术的不断完善、信号压缩编码等技术的合理使用,激光大气通信正重新焕发出生机。1.
11、3 激光通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1.3.1 国外发展现状随着骨干网的基本建成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出现,以及近年来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技术、自适应变焦技术、光学天线的设计制作及安装校准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自由空间光通信的研究重新得到重视。在国外,FSO(Free-Space Optical Columniation )系统主要在美英等经济和技术发达的国家生产和使用。到目前为止,FSO己被多家电信运营商应用于商业服务网络,比较典型的有Terabeam和Airfiber公司。在悉尼奥运会上,Terabeam公司成功地使用FSO设备进行图像传送,并在西雅图的四季饭店成功地实现了利用FSO设备向客户提供10OMb
12、/s的数据连接。该公司还计划4年内在全美建设100个FSO城市网络。而Airfiber公司则在美国波士顿地区将FSO通信网与光纤网(SONET)通过光节点连接在一起,完成了该地区整个光网络的建设。1.3.2 国内发展现状200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成功地研制了国内首套综合功能完善的激光星间链路模拟实验系统,该系统可模拟卫星间激光链路瞄准、捕获、跟踪、通信及其性能指标的测试。所研制的激光星间链路模拟实验系统的综合功能、卫星平台振动对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及对光通信关键单元技术的攻关研究有创新性,其技术水平为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项研究已进入工程化研究阶段。上海光机所研制出了点对点155M大
13、气激光通信机样机,该所承担的“无线激光通信系统”项目也在2003年1月份通过了验收,该系统具有双向高速传输和自动跟踪功能,其传输速率可达622Mb/s,通信距离可以达到2km,自动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为0.1mrad,响应时间为0.2s。中科院成都光电所于2004年在国内率先推出了10M码率、通信距离300m的点对点国产激光无线通信机商品。桂林激光通信研究所也在2003年正式推出FSO商品,最远通信距离可达8km,速率为10155M。武汉大学于2006年在国内首先完成42M多业务大气激光通信试验,2007年3月又在国内率先完成全空域FSO自动跟踪伺服系统试验,这为开发机载、星载激光通信系统和地面
14、带自动目标捕获功能的FSO系统创造了条件。另外在光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以太网光无线通信、USB接口光无线通信、大气激光传输、大气光通信收发模块和信号复接/分接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多项成果。1.4 激光通信技术用于语音传输的目的和意义 信息传输是当今信息社会的一大特征,例如: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都是信息交流的方式,它们都离不开信息的传输,而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例如:报纸、书籍、电话、网络等都是以信息交流为目的,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而存在的。从当初的烽火传信到现代的激光通信,通信技术在不断发展。人与人异地交流的方式也在不断发展,我们需要更快速、更准确、更大量的交流方式,据估计,纽约时报一周的内容比18
15、世纪的人一生所接受到的资讯量还多。激光通信技术因其速度快、容量大、更节能环保等优点而应用到语音传输,日本NTT公司已成功测试了一种光纤,每条每秒可传输14兆位,即每秒传输2660张CD或者2亿1千万部电话,激光通信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上有巨大优势,在未来必将发挥更巨大的作用。第二章 大气信道分析3.1 大气吸收光通过大气时,大气分子在光波电场作用下产生极化,并以入射光的频率作受迫振动。光波为了克服大气分子内部阻尼力要消耗能量,这个能量的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表现为大气分子的吸收。当入射光的频率等于大气分子的固有频率时,发生共振吸收,吸收出现极大值。因此分子的吸收特性强烈地依
16、赖于光波的频率。对可见光和红外光来说,分子的散射作用很小,但是分子的吸收效应对任意光波段都是不可忽略的。3.2 大气散射 大气微粒的直径很宽,从10-4微米至数十微米。对于直径从0.110um的粒子。可采用单粒子散射理论,即瑞利(Rayleigh)散射和米耶(Mie)散射来近似分析大气的散射。大气中除了大气分子外,还有大量直径在0.032000um之间的固态和液态微粒,它们是尘埃、烟粒、微水滴、盐粒以及有机微生物等。其中大多数固态微粒不但直接使大气浑浊(称为霾),而且也是水蒸气的凝结中心。由于这些微粒在大气中的悬浮呈胶溶状态,所以通常称为大气气溶胶。经过测试表明,气溶胶微粒对激光的瑞利散射作用
17、可以不考虑,而主要考虑米耶散射作用。米耶散射使用于如小雨、雾滴、霾等球形粒子。米耶散射系数由下式确定: (1)式中,N(r)为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1/);r为粒子半径(cm);Qs为散射效率,即为粒子散射的能量与入射到粒子几何截面上的能量之比,是粒子的相对尺度Xr=2r/和复数折射率m=n-ik的函数。n和k分别为复数折射率的实部和虚部。当粒子在半径r1和r2之间存在连续分布时,米耶散射系数由下式求得: (2)式中,n(r)为单位体积中半径分布在r,r+dr的粒子数。工程上计算大气散射系数的常用公式为: (3)式中,为大气散射系数;V为能见度(km);q为与能见度密切相关的常数,具体取值为:q
18、=1.6(V50km);q=1.3(6kmV50km);q=0.585V1/3(V6km)。式(3)显示出米耶散射系数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当光的波长远大于散射粒子尺寸时,就产生瑞利散射。其散射系数为:其中, N为单位体积内粒子数;为波长; n为媒质的折射率。3.3 大气衰减大气的吸收和散射的共同影响表现为大气衰减,用大气透射率来度量,单色波的大气透射率可表示为:水平均匀传输时: 斜程传输时: 其中,()为波长时的大气透射率; z为传输距离;为总的衰减系数,它是波长和海拔高度的函数;,这里为散射系数, 为吸收系数;为天顶角; H为垂直高度。若初始光通量为,传输距离z后的光通量I(z)为: (4)
19、在空-地激光传输中,大气衰减效应与大气粒子密度密切相关,当海拔高度逐渐升高时,高空处的大气衰减效应远远小于地面附近的衰减。如前所述,当海拔高度超过20 km时,大气的粒子浓度已经很低,对激光的衰减效应非常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不同海拔高度处的大气衰减系数不同。3.4 背景光与光纤通信不同,背景光噪声是影响无线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强背景光影响下,背景光电流引起的散弹噪声使接收机灵敏度降低,并引起探测器的饱和。在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太阳是主要的背景光干扰源,因此在系统实际应用中应考虑太阳光辐射的影响。太阳光在大气层外的辐照度为1340W /m2,由于部分波长的光衰减,到达地面处时其值在晴
20、朗天气下变成1000W /m2。超过90%的光是直射到地面的,这时背景光功率非常高,而在非直射情况下,其强度将大大降低。太阳辐照度光谱主要集中在400750 nm可见光范围内,峰值在500 nm左右。对于目前常用的激光器波段,太阳光在800 nm处的辐射强度约为峰值的在1550 nm处的辐射强度约为峰值的1/10,而在处于620750 nm的红光波段太阳辐射强度约为峰值的3/5。3.5 大气湍流效应所谓激光的大气湍流效应,实际上是指激光信号在折射率起伏场中传输时的效应。大气的折射率随空间和时间作无规则的变化,将使激光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随机地改变其光波参量,使光束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出现所谓光束截面
21、内的强度起伏闪烁、光束的弯曲和漂移(亦称方向抖动)、相位起伏、光束弥散畸变以及空间相干性退化等现象,统称为大气湍流效应。它会使激光信号受到随机的寄生调制而呈现出额外的大气湍流噪声,使接收信噪比减小,使激光雷达的探测率降低、漏检率增加;使模拟调制的大气激光通信噪声增大;使数字激光通信的误码率增加。光束方向抖动则将使激光偏离接收孔径,降低信号强度;而光束空间相干性退化则将使激光外差探测的效率降低等。大气湍流折射率谱模型。由于光波在空间传播过程中的闪烁主要依赖于空间折射率谱。实际的大气湍流谱的形式很复杂,经多次对湍流谱进行修正得到了Rytov方法中用到的湍流谱,在Rytov近似下,把包含湍流内外尺度
22、的影响的湍流谱形式上记为:式中k =,为湍流的内尺度。但在惯性子区间内,当波数k大于某临界波数时,其均匀湍流谱表示为:而当仅考虑内尺度影响时用Tatarskii湍流谱给出:在仅考虑外尺度影响时选用常用的Vonkarman湍流谱修正式:第四章 波长选取分析4.1 红光与红外在此处我选取三种不同波段的光做比较:红光波段635nm、近红外波段780nm和中红外波段1550nm。背景光。由上一章中背景光的分析可知,对于近红外的红光和短波红外来说,背景光对它们的影响差别并不明显。另外太阳光对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的影响取决于接收机的峰值响应波长和太阳光在接收机处的入射角.调整和优化链路设计很容易减小背景光对通
23、信链路的影响。大气吸收。大气吸收使激光的功率衰减,吸收特征依赖于光波频率,但光束质量不发生改变。研究表明水分子对1300-1400 nm波段的光表现出强吸收,另外其它大气分子对不同波长光束的吸收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有些波长的光波表现出强烈的吸收,光波几乎无法通过;而对于某些区段(称为“大气窗口”)则呈现弱吸收。吸收在大气衰减中处于次要位置,在进行设计时只要选择避开位于大气强吸收处的工作波长就可以忽略激光束传输过程中由于大气吸收导致的功率损耗。红光和红外波段的激光波长均不在大气强吸收范围内。大气散射。由分子引起的散射用Rayleigh模型描述,其影响只对波长小于400nm的光才显著。这里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激光 通信 基本原理 国内外 发展 状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9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