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PON的FTTH宽带光接入网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基于EPON的FTTH宽带光接入网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EPON的FTTH宽带光接入网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庆邮电大学高等函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EPON的FTTH宽带光接入网设计 入学年月 2011年3月 姓 名 廖 文 浩 学 号 321104861079 专 业 通 信 工 程 所属科站 川 邮 站 指导教师 马 晓 强 完成日期 2013 年 3 月 1 日【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对通信网络的交换和传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骨干网传输速率和交换能力的提高使得接入网成了整个通信网络的瓶颈。当前ADSL是我国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提供普通上网业务、网吧业务、视频会议和企业专线业务,但随着IPTV和VOD等新型业务的发展,对接入
2、承载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当前主流的ADSL带宽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具有高带宽和高稳定性等优点的光纤到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成为了大势所趋。 本设计针对光纤到户接入技术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通过对FTTH概念的介绍,详细分析了包括多业务传送平台系统,点到点以太网系统以及无源光网络技术,通过对以上光纤到户实现技术的对比,得出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二 、本设计阐述了光纤到户接入实现的主要手段PON,并对PON的基本结构和分类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几种接入技术的比较,得出了目前EPON是最为适合我国的国情,并且能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的接入技术。三 重点介绍了EPON系统的参考结构、复用
3、原理、协议栈、帧结构及对外接口(为基于EPON的FTTH光纤到户接入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四、结合光纤到户接入技术和EPON原理(以及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原则。本设计介绍了A小区光纤到户建设的实例。 【关键词】无源光网络 EPON FTTH.目 录第1章 绪论41.1 FTTH的研究背景41.2 FTTH技术发展的现状41.3 FTTH技术的发展前景5第2章 PON技术的研究72.1 PON的定义72.2 PON的基本结构72.3 PON的分类82.3.1宽带PON(BPON)82.3.2 以太网PON(EPON)92.3.3 吉比特PON (GPON)92.4 几种PON接入技术的比较1
4、02.5 PON的应用环境与发展趋势112.5.1 PON的应用环境112.5.2 PON的发展趋势112.6 EPON的参考结构122.7.2 EPON下行复用技术142.8 EPON的协议栈152.9 EPON的帧结构162.10 EPON的对外接口172.11 PON技术接入方式182.11.1 FTTx定义18第3章 FTTH光纤到户技术研究203.1 FTTH的概念203.2各种光纤到户实现技术的分析203.2.1多业务传送平台系统203.2.2点到点有源以太网系统213.2.3无源光网络技术223.2.4光纤到户实现技术总结22第4章 FTTH光纤到户建设实例234.1 建设简介2
5、34.1.1 建设地点234.1.2 建设业务及其规模234.2 工程设计方案234.2.1 网络结构234.2.2 OLT设备的选择和安装254.2.3 ONU设备的选择和安装254.2.4 光分纤盒及光分路器的选择和安装264.2.5 光缆布放及纤芯选择264.2.7 FTTH配线光缆264.3 EPON接入业务配置274.3.1 EPON接入业务配置组网274.3.2 EPON数据规划274.3.3 EPON业务配置流程284.3.4 EPON业务配置操作步骤294.4 光功率预算324.6 工作量及设备统计34总结35第1章 绪论1.1 FTTH的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大众对
6、一通信网络日益增长的需求对网络的传输速度和交换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骨干网传输速度和交换能力提高计算机的速度使得接入网已成为在通讯网络中的瓶颈。虽然ADSL已成为一种主流宽带接入技术但ADSL却无法提供高清晰度或交互式视频服务。与其他的接入技术相比光纤接入的带宽能力是无法比拟的若在通信网络中使用光纤代替铜缆可以带来很多优势消除电信网络的瓶颈降低维护的成本易于业务整合提供新的业务,提高信号传送质量和可靠性等诸多好处。对于每个家庭超过100兆字节的带宽FTTH被广泛认为是一个理想的综合接入解决方案。目前一些国家都已开始进行对光纤到户的研究和商业开发。根据对国内及机遇。国际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发展FT
7、TH将成为未来4-5年内,将成为促进光纤到户中国电信业发展的一个新的1.2 FTTH技术发展的现状目前FTTH在国际市场上己经开始得到较大规模的商用,技术方面也趋于成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及市场价值。FTTH 建设在许多国家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其中日本是全球FTTH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2002年1月日本用户数仅为1.2万户2004年8月底已飞增至160万户,占宽带接入总数的10%到2006年第二季度末,日本的光纤用户数高达631万户,其在宽带用户市场中的份额就已经占到23.4%,仅次于ADSL,成为日本第二大用户宽带接入技术,使日本一举成为世界头号光纤用户大国。2010年3月底达到1980万
8、户,据推测到2011年末日本的FTTH用户将达到2430万户。 韩国从2003年开始发展实地试验,2004年韩国提出了为期6年的BCN计划,该计划投入804亿美元建设遍及全国的通信网络。2010年FTTH普及率超过53.5%,世界排名第一:2010年底FTTH用户数达980万,世界排名第三。 北美FTTH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至2010年12月已经有2064万个家庭通达光纤,占北美家庭数的超过万的20%。超过700万的家庭用光纤连接到互联网电话和CATV等业务。2010年底北美的用户数超过700万。2010年北美宽带用户的下行速率平均增长了34%。 欧洲在2010年FTTH用户及家庭覆盖增速上升。
9、欧洲老牌运营商正越来越多的参与FTTH建设,几乎都已经推出或计划部署大规模的FTTH网络。欧盟36个国家包括俄罗斯有近810万FTTH/B用户。FTTH/B家庭/建筑物覆盖数近3300万如果不包括俄罗斯在内, FTTH/B用户数为390万,家庭/建筑物覆盖数为2230万我国FTTH产业发展前景良好,虽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FTTH产业进展相对缓慢,但已经开始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电信运营商对FTTH发展的兴趣越来越浓,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如武汉、杭州、上海等都己经纷纷开展了FTTH/B试点。1.3 FTTH技术的发展前景FTTH/B将在我国得到大规模的发展,理由主要有: (1)极大的技术
10、优势:光纤接入的带宽能力是其他接入方式无法媲美的,一根常规单模光纤的可用带宽至少可达30000GHZ,而最好的同轴电缆的带宽不超过1GHZ,微波的带宽不超过300GHZ,光纤在带宽上相比其他的传输媒质的优势至少高出了两个数量级,光纤的高带宽性特质,使得各种宽带业务和多媒体业务都成为了可能,从而给各运营商提供了新的增值点和利润光纤的另外一个优点是抗干扰性和极高的稳定性,光纤信道接近于理想信道,不易受外界的干扰,误比特率低,从而延伸了传输的距离,减少了中继站的建设,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 (2)FTTH本快速下降:之所以FTTH得不到大规模的推广,其最主要的障就是设备、材料的成本过高,但是随着近年来光
11、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通信产品价格不断下降,FTTH的成本也因此得到进一步的下降。近年来,光通信产品价格迅速下跌,光模块的价格与往年相比,己经由10002000元跌落到目前的200300元。此外,光纤价格也在不断下降:PON产品的成本从原来的2500元/线下降到目前的1500元/线,同时,随着FTTH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扩大, FTTH的建设成本还将进一步的下降,而ADSL等目前在广泛应用的接入方式的成本下降的潜力已经不大了,如果FTTH的成本和使用费用能够和ADSL接近甚至达到相同的水平,那无疑FTTH/B将扫清在我国大规模发展和应用的障碍,取代ADSL成为我国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 (3)
12、我国潜在市场需求旺盛:随着我国商业大客户对网络带宽、稳定性需求越来越高。而各家运营商也充分意识到了该领域市场的潜力,已逐步将开发和服务重心都转移到了IPTV(网络电视)、VOD(视频点播)等新型业务方面,而当前比较主流的ADSL式的带宽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如远程学习、数字电视、视频点播等业务至少需要7Mbit/s的带宽,而高清晰数字电视)HDTV,更是需要至少20Mbit/s的带宽,因此在我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据电信行业的权威人士推算:如果未来我国FTTH用户数量按1亿计算的话,那么通讯设备和终端的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元,电信运营行业收入每年将近1500亿元,连带的辐射作用(对器件、芯片、光纤
13、光缆、材料、业务应用的拉动)每年有5001000亿元,总计每年拉动市场20002800亿元。总之,在未来10年内我国FTTH市场总规模将有可能超过10000亿元.第2章 PON技术的研究2.1 PON的定义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无源光纤网络)。PON是指 光配线网 中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OD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是OLT和ONU之间的光传输物理通道,通常由光纤光缆、光缆连接器、光分路器以及安装这些器件的配套设备组成。PON网络由包括光线路终端(OLT ,用户端的光网络单元(ONU)。在OLT与ONU之间
14、的光配线网(ODN)包含了光纤以及无源分光器或者藕合器.2.2 PON的基本结构PON的基本模型如图2.1所示,局端设备通常称为光线路终端(OLT),用户端设备称为光网络单元(ONU),连接两者之间的部分称为光配线网(ODN).局端作为业务提供点对上与各业务主干网相连,对下与所覆盖区域里的众多用户进行链接。这样OLT与ONU之间的ODN就应该是点对多点的星型或树型网络。ODN一般由分支节点和连接分支节点的光纤光缆组成,分支节点是实现接入网点到多点的关键。OLT和ONU之间的双向通信可以采用空分、波分和时分等方式实现。空分方式实际上就是双纤方式,时分和波分为单纤方式,通常采用1310nm/155
15、0nm波分方式。还可以采用波分方式实现同一条物理光纤上传送模拟视频光信号来提供模拟视频业务无源光网络的ODN中分支节点是一种简单的无源光分路器,它只是简单的将光功率进行分配和合并。PON中实现点对多点靠的是复杂光传输系统技术。PON中有多种实现点对多点的方法,如时分多址(TDMA)、波分多址(WDMA)、副载波多址(SCMA)和码分多址(CDMA)等,其中最主要的是TDMA。所有从传输系统的角度来看,PON也被称为点对多点光接入系统。2.3 PON的分类从目前宽带接入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来看,PON领域中最重要的三种接入技术分别为宽带PON(BPON)、以太网PON(EPON)和吉比特PON(G
16、PON).2.3.1宽带PON(BPON)BPON以前也称为APON(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它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一些大型网络运营商同它们的主要设备供应商组成的全业务接入联盟,为应用于宽带接入的PON设备定义的一个通用标准。该标准以ATM作为传输协议,速率为155Mbit/s的PON系统技术规范,即APON。BPON系统技术规范后来被ITU-T采纳制定为ITU-TG.983系列标准:这是业界的第一个提供宽带接入的PON。随着网络业务种类和流量的迅速发展:APON标准后来发展到可支持622Mbit/s的传输速率:并增加了动态带宽分配、保护等功能,:能提供以太网接入、视频发送、高速租用线路等
17、业务。2001年底:APON更名为宽带无源光网络,BPON,:表示是可以提高宽带业务接入的PON:以避免让人觉得只能提供ATM业务接入的误解。BPON能提供以太网接入、视频分配、高速租用线等宽带业务:目前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已经开始商用:在日本己经敷设了约50万线。然而,目前实际BPON的业务适配提供却很复杂,业务提供能力有限:数据传送速率和效率不高:成本较高,其市场前景由于ATM的衰落而变得很不确定。从长远的业务发展趋势看,BPON的可用带宽任然不够,无法满足网络和业务的长远发展需要。 2.3.2 以太网PON(EPON)EPON的标准号为IEEE 802.3ah。由IEEE EFM(Ether
18、net in the first mile)研究小组制定完成:并于2004年6月IEEE协会正式通过。其基本原则为在APON类似的结构上和802.3协议的基础上:通过较小的修改:实现在用户接入网上:传输以太帧:即以Ethernet技术代替ATM技术作为链路层办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06年6月:正式发布EPON国标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编号为YD/T 1475-2006。由于EPON是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具有较大的成本及性能优势。首先:EPON提供了多业务支持可以提供数据、租用线、电话、IPTV和CATV等多种典型业务。其次:EPON保持了以太网适应通信
19、网IP化发展的优势:还能通过TDM over IP技术兼容传统的电信网:较好的支持TDM业务。最后:在传送效率、传送距离和传送速率方面都有很高的性能指标。2.3.3 吉比特PON (GPON)2001年,在IEEE积极制定标准的同时,全业务接入网络,FSAN,组织开始发起制定速率超过1Gbit/s的PON网络标准-GPON。随后,ITU-T也介入到这一新标准的制定工作中来,并于2003年1月通过两个有关GPON的新标准G.984.1和G.984.2,速率提高到2.5Gbit/s,。按照这一标准的规定,GPON可以提供的1.244Gbit/s下行速率以及所有标准的上行速率。传输距离至少达到20k
20、m,具有高速高效传输的特点。而且,GPON还在传输汇聚层采用了一个全新的标准GFP,这是一种可以透明高效地将各种数据信号封装进现有网络的、开放的、通用的标准信号适配映射技术,可以适应任何用户信号格式和任何传输网络制式,全面体现了业务提供商对业务提供的灵活要求,而BPON和EPON对每种特定业务都需要提供特定的适配方法。由于采用GFP映射,GPON的传输汇聚层本质上是同步的,并使用SDH标准的125us帧,因而使得GPON可以直接支持TDM业务。2.4 几种PON接入技术的比较 APON技术的核心部分采用ATM技术。利用ATM的集中和统计复用特性,提供从窄带到宽带等各种业务,不仅支持可变速率业务
21、,也支持时延要求较小的业务,具有支持多业务多比特率的能力。APON的对称速率(155.52Mbit/s)和非对称速率(下行662.08Mbit/s,上行155.52Mbit/s)。传输距离最大20km,支持的光分路比在32-64之间。APON技术具备综合业务接入、Qos服务质量保证等独有的特点,由于标准化时间较早,己有成熟商用化产品等等优点。当然APON技术也存在利用ATM信元造成的传输效率较低带宽受限、系统相对复杂、价格较贵需要进行协议之间的转换等缺点。 EPON和GPON的基本差别就是标准化,前者往往指非标设备,后者指符合IEEE802.3ah规范的设备技术的核心部分采用以太网技术。在EP
22、ON/GEPON中,根据IEEE802.3以太网协议,传送的是可变长度的数据包。由于以太网适合携带IP业务,与APON相比,极大地减少了传输开销。EPON/GEPON能够提供高达1Gbit/s的上下行带宽。传输距离最大10-20km。支持的光分路比大于16。EPON融合了PON和以太网的优点,系统结构更简化,标准宽松,成本更低。1Gbit/s的高速宽带且易于升级。与现有的以太网兼容,无需协议转换:具有同时传输TDM、IP数据和视频广播的能力等优点。随着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等新的IP服务质量(Qos)技术的采用,也可提供一定的Qos保证。EPON/GEPON技术目前仍难以支持实时业务的服务
23、质量,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与电信级的服务相比仍有差距。 GPON技术针对1Gbit/s以上的PON标准,除了对更高速率的支持外,还是一种更佳、支持全业务、效率更高的解决方案。引入通用成帧协议(GFP),能将任何类型和任何速率的业务进行原有格式封装后经由PON传输,而且GFP帧头包含帧长度指示字节,可用于可变长度数据包的传递,大大提高了传输效率。因此能更简单、通用、高效地支持全业务。GPON提供1.244和2.488Gbit/s的下行速率和所有标准的上行速率。传输距离可达20KM(逻辑60KM)。支持的光分路比在64-128之间。与EPON力求简单的原则相比,GPON更注重多业务和Qos保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EPON FTTH 宽带 接入 设计 本科 毕业设计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