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无源器件知识.doc
《光无源器件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无源器件知识.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光无源器件知识一、光无源器件(1) 连接器插头。使光纤在转换器或变换器中完成插拔功能的部件称为插头,连接器插头由插针体和若干外部机械结构零件组成。两个插头在插入转换器或变换器后可以实现光纤(缆)之间的对接;插头的机械结构用于对光纤进行有效的保护。插针是一个带有微孔的精密圆柱体,其主要尺寸如下:外径 2.4990.0005mm外径不圆度 0.0005mm微孔直径 1260.5m微孔偏心量 1m微孔深度 4mm 或 10mm插针外圆柱体光洁度 14端面曲率半径 20-60mm插针的材料有不锈钢、全陶瓷、玻璃和塑料几种。现在市场上用得最多的是陶瓷,陶瓷材料具有极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性和抗腐蚀能力,但
2、价格也较贵。塑料插头价格便宜,但不耐用。市场上也有较多插头在采用塑料冒充陶瓷,工程人员在购买时请注意识别。插针和光纤相结合成为插针体。插针体的制作是将选配好的光纤插入微孔中,用胶固定后,再加工其端面,插头端面的曲率半径对反射损耗影响很大,通常曲率半径越小,反射损耗越大。插头按其端面的形状可分为3类:PC型、SPC型、APC型。PC型插头端面曲率半径最大,近乎平面接触,反射损耗最低;SPC型插头端面的曲率半径为20mm,反射损耗可达45dB,插入损耗可以做到小于0.2dB;反射损耗最高的是APC型,它除了采用球面接触外,还把端面加工成斜面,以使反射光反射出光纤,避免反射回光发射机。斜面的倾角越大
3、,反射损耗越大,但插入损耗也随之增大,一般取倾角为8o9o,此时插入损耗约0.2dB,反射损耗可达60DB,在CATV系统中所有的光纤插头端面均为APC型。研磨类型曲率半径插损回损PC球面研磨最大,接近平面最低SPC200.2dB45dBUPCAPC斜8研磨最小0.2dB60dB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的元器件,又称为“活接头”,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光纤连接器是光系统中使用量最大的光无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通信、局域网(LAN)、光纤到户(FTTH)、高质量视频传输、光纤传感、测试仪器仪表等。现在已经广泛应用的
4、光纤连接器,其种类众多,结构各异。但细究起来,各种类型的光纤连接器的基本结构却是一致的,即绝大多数光纤连接器一般由两个插针和一个耦合管三个部分组成光纤连接器的基本性能要求光学性能光纤连接器的光学性能要求包括插入损耗、回波损耗、光学不连续、串音、环境光敏感性、带宽(仅指多模)等,其中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是两个最基本的参数。互换性、重复性光纤连接器是通用的无源元器件,对于同一类型的光纤连接器,一般都可以任意组合使用、并可以重复多次使用,由此而导入的附加损耗一般小于0.2dB。机械性能光纤连接器的机械性能包括轴向保持强度、端接保持力、连接和分离力(力矩)、撞击、扭转、光缆保持力、抗挤压、外部弯曲力矩、
5、振动、冲击、静态负荷等,对于各种光纤连接器使用情况的不同,要求的重点不同。机械耐久性是指光纤连接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插拔次数,目前使用的光纤连接器一般都可以插拔l000次以上。环境性能环境性能主要有:高温、温度冲击、潮湿、砂尘、臭氧暴露、腐蚀(盐雾)、易燃性等。部分常用光纤连接器不同适配器的特点:ST-兼容连接器1986年首次推出的ST-兼容连接器是带定位键、接触型中等损耗连接器,但无抗拉或抗扭转结构。ST-兼容连接器的安装采用旋转插入方法,安装容易、快捷,但要求在面板上有较大的空间。FC型光纤连接器FC型光纤连接器最早是由日本的NTT公司研制的,采用旋转插入方法,要求在面板上留有大的空间;是带
6、定位键、接触型,有抗拉或抗扭转结构的连接器。FC型连接器的改进型,即FC/APC,插针对接端面呈球面(PC),与原来的FC型相比,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其它特性基本相同,外部结构也没有改变。SC型光纤连接器1988年开始使用的SC型连接器也是由日本的NTT公司研制的。其外壳为矩型玻璃纤维塑料件;插针由精密陶瓷制成,耦合管为金属开缝套管,尺寸与FC型相同,端面处理采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插入方法是“推入/推出”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是带定位键、接触型,有抗拉和抗扭转结构的一种连接器;插拔操作方便,插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度高。SC型连接器可以实现
7、双工,使光纤不容易颠倒,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NTT公司已将这种连接器开发成一个系列型产品,包括单体型、双体F(扁平)型、H(高密度)型、高密度四孔型等。MT-RJ型连接器MT-RJ来源于NTT公司开发的MT连接器,其外壳和锁紧机构类似RJ,通过小型套管两侧的导向销对准光纤,为便于与光接收机/发射机相连,连接器端面光纤为双芯(间隔0.75mm)排列设计,是主要用于数据传输的高密度光连接器。标准大小的MT-RJ型可以同时连接两条光纤,有效密度增加了一倍。MT-RJ型接口的光电设备传输速率仅为1Gbps。LC型连接器LC型是一种带定位键、接触型、中等损耗、有抗拉和抗扭转结构的连接器。套管直径为1
8、.25mm,只有ST-兼容连接器、SC型连接器中套管直径的一半,大大提高了光配线架中光纤连接器的密度。是一种单工SFF连接器,但能够通过使用一个卡夹变成双工连接器。LC型接口的光电子设备传输速度能够达到10 Gbps。Volition型连接器来源于3M公司的Volition型双工连接器是一种插头和插座系统(图12)。Volition型具有一个典型的结构特性:V型槽代替了套管。采用V型槽来对准光纤:在插座中,光纤固定在精密塑料V型槽内。在插头中,定制的光纤自由浮动,插头中的光纤轻松插入插座的V型槽中,通过光纤挠曲产生的压力而使互连的光纤接触。MU型连接器MU连接器(图13)是由日本的NTT公司在
9、SC型连接器基础上,研制开发出来的,尺寸仅为SC型连接器的1/2。该连接器采用1.25mm直径的套管和自保持机构,能实现高密度安装。MU型是一种带定位键、接触型、中等损耗、有抗拉和抗扭转结构的连接器,它是一种能够装成双工、三工或四工的光纤连接器。MTP/MPO型连接器MTP/MPO型连接器有624根光纤在一个模塑的合成套管内。这些连接器减小了附件和面板的尺寸。MPO连接器由两个插头和一个插座构成。插头上装配有MT连接器套管,各插头可以灵活地插入插座或拔出,操作简单方便。将套管端面研磨成8度斜面,并使光纤端面稍稍突出于该斜面。这种工艺的优点是8度斜面能有效抑制回程反射光;而光纤端面突出可以使光纤
10、端面紧密接续,并能有效抑制接续损耗变化。 2.光纤跳线光纤主要分为两类: 1.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一般光纤跳线用黄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为蓝色;传输距离较长。用来连接单模的光设备。2.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一般光纤跳线用橙色表示,也有的用灰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用米色或者黑色;传输距离较短用来连接多模的光设备。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的区别:单模光纤只有单一的传播路径,一般用于长距离传输,多模光纤有多种传播路径,多模光纤的带宽为50MHz500MHz/Km,单模光纤的带宽为2000MHz/Km,光纤波长有850nm,1310nm和1550nm等。850
11、nm波长区为多模光纤通信方式;1550nm波长区为单模光纤通信方式;1310nm波长区有多模和单模两种;850nm的衰减较大,但对于23MILE(1MILE=1604m)的通信较经济。光纤尺寸按纤维直径划分有50m缓变型多模光纤、62.5m缓变增强型多模光纤和8.3m突变型单模光纤,光纤的包层直径均为125m,故有62.5/125m、50/125m、9/125m等不同种类。光缆外套标识,50/125, 62.5/125为多模,9/125(G652)为单模 光纤可磨接后用100/200倍放大镜察看,一个小黑点的是单模,大一点有双环的是多模。纤芯在熔接机内也能分辩出,在熔接机显示器看中间是空的是单
12、模,看上去一体的是多模。简单的用途区别:多模一般应用在园区内较近的地方之间;单模传输距离较远,一般应用在电信领域。单模传输与多模传输在光纤通信理论中,光纤有单模、多模之分,区别在于:1. 单模光纤芯径小(10m m左右),仅允许一个模式传输,色散小,工作在长波长(1310nm和1550nm),与光器件的耦合相对困难2. 多模光纤芯径大(62.5m m或50m m),允许上百个模式传输,色散大,工作在850nm或1310nm。与光器件的耦合相对容易而对于光端模块来讲,严格的说并没有单模、多模之分。所谓单模、多模模块,指的是光端模块采用的光器件与何种光纤配合能获得最佳传输特性。一般有以下区别:1.
13、 单模模块一般采用LD或光谱线较窄的LED作为光源,耦合部件尺寸与单模光纤配合好,使用单模光纤传输时能传输较远距离2. 多模模块一般采用价格较低的LED作为光源,耦合部件尺寸与多模光纤配合好光纤跳线的作用:A光纤跳线用来做从设备到光纤布线链路的跳接线。是直接可用的。有较厚的保护层,一般用在光端机和终端盒之间的连接。是用来连接光设备的;像连接光纤交换机上的SFP口(前提交换机装上了SFP模块)、光端盒、光电转换器(收发器)B尾纤又叫猪尾线,只有一端有连接头,而另一端是一根光缆纤芯的断头,通过熔接与其他光缆纤芯相连,常出现在光纤终端盒内,用于连接光缆与光纤收发器(之间还用到耦合器、跳线等)。跳线同
14、网线的作用是一样的都起到连接与传输的作用。区别:是网线连接的是电口的设备;光纤跳线连接是光口设备2002年9月,ISO/IEC 11801正式颁布了新的多模光纤标准等级,将多模光纤重新分为OM1、OM2和OM3三类,其中OM1指目前传统62.5m多模光纤,OM2指目前传统50m多模光纤,OM3是新增的万兆光纤。光纤使用注意光纤跳线两端的光模块的收发波长必须一致,也就是说光纤的两端必须是相同波长的光模块,简单的区分方法是光模块的颜色要一致。一般的情况下,短波光模块使用多模光纤(橙色 的光纤),长波光模块使用单模光纤(黄色光纤),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光纤在使用中不要过度弯曲和绕环,这样会增加
15、光在传输过程的衰减。 光纤跳线使用后一定要用保护套将光纤接头保护起来,灰尘和油污会损害光纤的耦合。 光纤与光缆的结构1.1.1 光纤1.定义: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狭义的说,光纤是一种约束光并传导光的多层同轴圆柱实体介质光波导,又称光介质传输线。2. 作用:光纤的主要作用是传导光,将传输的光信号从一地如实地传到另一地,实现光信号的长距离异地传输。3.光纤典型结构光纤的典型结构是一种细长多层同轴圆柱形实体复合纤维。自内向外为:纤芯(芯层)-包层-涂覆层(被覆层)。核心部分为纤芯和包层,二者共同构成介质光波导,形成对光信号的传导和约束,实现光的传输,所以又将二者构成的光纤称为裸光纤。涂覆层又称被覆
16、层,主要对裸光纤提供机械保护,可分为一次涂层和二次涂层,图1-1-1。纤芯(芯层):光纤的纤芯主要由具有高折射率(记为n1)的导光材料制成,如:SiO2光纤芯层材料多为SiO2-GeO2。它的作用是传导光,使光信号在芯层内部沿轴向向前传输;包层:光纤的包层由低折射率(记为n2)导光材料制成(折射率较纤芯低),如:SiO2光纤包层材料多为SiO2B2O3或SiO2P2O5。它的作用是约束光。由于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满足n1n2光传导条件,光波在芯包界面上可发生全反射,使大部分的光能量被阻止在芯层中,从而导致光信号沿芯层轴向向前传输。涂覆层(被覆层):光纤涂覆层是为保护裸光纤、提高光纤机械强度和抗
17、微弯强度并降低衰减而涂覆的高分子材料层。一般情况下涂覆层有二层,内层为低模量高分子材料,称为一次涂层;外层为高模量高分子材料,称为二次涂层:一次涂层:又分预涂层和缓冲层两层,常用材料有硅酮树脂、紫外固化炳烯酸酯UV等;二次涂层:其结构有三种,它们是紧套结构、松套结构、带状结构。常用材料有尼龙PA12、聚乙烯PE、硅橡胶、聚酰胺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丙烯,聚脂等。裸光纤涂覆高分子材料的原因:(1)裸光纤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它是一种脆性易碎材料,抗弯曲性能差,韧性差,为提高光纤的微弯性能,涂覆一层高分子涂层。(2)光纤拉丝成形时,表面存在缺陷微裂纹的几率很小,但如遇到空气中的水,将
18、会发生水合反应使Si-O键断裂,产生Si-OH基,会引起光纤出现裂纹,如本身已存在微裂纹,则使裂纹发生扩展,最终使光纤强度降低或断裂。克服的方法是在裸光纤表面涂一层高分子材料阻止水分子与SiO键接触。 O H H SiOSiSi- -O-SiSi-OH+ O-SiSiOH H (1-1-3)(3)裸光纤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羟基,羟基是光纤固有吸收衰减的主要成因。为降低光纤的吸收衰减必须涂高分子材料阻止水份的侵入。(4)二氧化硅是一种脆性易碎材料,如将若干根这样的裸光纤集束成一捆,相互间极易产生磨损,导致光纤表面损伤而影响光纤的传输性能。为防止这种损伤采取的有效措施就是在裸光纤表面涂一层
19、高分子材料。4.光纤的基本结构光纤的基本结构主要根据一次涂层与二次涂层的相对位置划分。通常有三种:紧套结构、松套结构、带状结构。紧套光纤:紧套光纤基本结构为二次涂层与一次涂层紧密相贴,两层间无空隙,一次涂覆光纤在二次涂层内不能自由移动,二层挤在一起且各层同心。紧套光纤具有体积小和较好的机械强度特点,但外界环境变化时,易受影响,即温度特性差。这种结构的光纤使用场合较少。常用涂覆材料有硅酮树脂,紫外固化炳烯酸酯UV等;松套光纤(光纤松套缓冲管):松套光纤基本结构为二次涂层与一次涂层间有一定的空隙,一次涂覆光纤在充有光纤防水油膏的二次涂层内可自由移动。二次涂层为一松套塑料管,常用涂覆材料:PBT聚对
20、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乙烯等。光纤松套管内含有212根一次涂覆光纤,松套缓冲管隔离外部应力及温度变化对光纤的作用,松套管内填充的光纤防水油膏对光纤起机构保护和阻水两方面的作用,松套光纤具有更好的机械特性和温度特性,但直径较粗,其所占空间相对较大,光纤光缆原料使用量增加。带状光纤(光纤带):将若干根一次涂覆光纤(424)有规则的平行排列并用聚乙烯或聚酯等高分子树脂涂覆成二次涂层,粘接成带状后叠带而成的光纤,这种光纤称之为带状光纤。带状光纤有二种结构:包封型和边缘粘结型,图1-1-2。适合作高密度光缆的缆芯,可减小缆芯尺寸,又增加纤芯数,是用户光缆首选结构。包封型光纤带的结构特点包封型结构采用杨氏模
21、量较低的树脂作内层,模量较高的树脂作外层,因此它具有较好的抗微弯作用和抗侧压作用,二者可兼顾,机械性能优越,但叠带后,占据的体积大,对下道工序有一定的要求,套塑时松套管的外径增大,高分子原材料用料增加,使产品成本有所增长。边缘粘结型光纤带结构特点这种结构的光纤带高分子原料用料少,叠带后体积小,套塑松套管外径相应减小,节约用料,降低光缆的生产成本。1.1.2光缆1.定义: 光缆是由若干根这样的光纤经一定方式绞合、成缆并外挤保护层构成的实用导光线缆制品。2.作用:光缆内的加强件及外保护层等附属材料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光纤并提供承缆、敷设、储存、运输和使用要求的机械强度、防止潮气及水的侵入及环境、化学的
22、侵蚀和生物体啃咬等。3. 光缆的基本组成光缆主要由二部分构成:缆芯和护套。缆芯:由涂覆光纤和加强件构成,有时加强件分布在护套中,这时缆芯只有涂覆光纤。涂覆光纤又称芯线,主要有紧套光纤,松套光纤,带状光纤三种。它们是光缆的核心部分,决定着光缆的传输特性。加强件的作用是承受光缆所受的张力载荷,一般采用杨氏模量大的镀锌或镀磷钢絲或芳纶纤维,或经处理的复合玻璃纤维棒等材料。护套:护套的作用是保护缆芯、防止机械损伤和有害物质的侵蚀,对抗侧压能力、防潮密封、耐腐蚀等性能有严格要求。其结构一般为:内护套铠装层外护层三层。内护套:位于铠装层与缆芯之间的同心层,起机构保护与铠装衬垫作用。常用的内护套有PE、PV
23、C护套;铠装层:在内护套与外护层之间的同心层,主要起抗压或抗张的机构保护作用。铠装层通常由钢絲或钢带构成。钢带铠装层的主要作用是抗压,适用于地下埋设的场合。钢絲铠装层的主要作用是抗拉,主要用于水下或垂直敷设的场合。在海底光缆中,为防止渔具及鱼类对光缆的损伤,也有采用钢带和钢丝联合构成铠装层的情况。常用钢带和钢丝的材料都是由低碳钢冷轧制成。为防止腐蚀,要求铠装钢带必须有防蚀措施,如预涂防蚀漆或镀锌或镀磷等,而铠装钢丝则使用镀锌或镀磷钢丝、涂塑钢丝、挤塑钢丝等。外护层:在铠装层外面的同心层,主要对铠装层起防蚀保护作用。常用的外护层有PE、PVC和硅橡胶护套。护套的类型有四种:金属护套,橡塑护套,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源 器件 知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