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基于Simulink的TDMA技术的仿真.doc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Simulink的TDMA技术的仿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论文)基于Simulink的TDMA技术的仿真.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 2014 学年第 2 学期 电子信息工程 学院(系、部) 通信工程 专业 B11-123 班级课程名称: 移动通信 设计题目: 基于simulink(Matlab/simulink)的TDMA通信系统仿真 完成期限:自16 周至 18 周共 3 周内容及任务1设计内容1) 设计一个基于Simulink 的TDMA系统的仿真模型,画出组成框图,说明工作原理;2) 给出模型中的各模块的参数及相应的仿真波形,并进行简单的波形与图形分析2设计任务 1) 完成TDMA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设计2) 完成基于Simulink 的TDMA系统的仿真和参数的测试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内容16周
2、周一任务分配和讨论。16周周一至16周周三TDMA系统的理论学习16周周四至17周周一仿真软件的学习和熟练使用17周周一至17周周五TDMA系统的仿真和参数的设定17周周五至18周周三调试和分析18周周四周五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主要参考资料1、通信原理 樊昌信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2、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著3、MATLAB仿真技术与应用 张德丰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4、现代通信系统仿真教程(第2版) 陈树新等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基于simulink(Matlab/simulink)的TDMA通信系统仿真 一 设计的目的与任务要求1. 学习使用计算机建立通信系统仿真模型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学会利用仿真的手
3、段对于实用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算法进行实际验证;2.用simulink设计一个通信系统,加深对通信原理和simulink的理解,并完成TDMA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设计3.完成基于Simulink 的TDMA系统的仿真和参数的测试,且通过系统仿真加深对通信课程理论的理解二设计内容1) 设计一个基于Simulink 的TDMA系统的仿真模型,画出组成框图,说明工作原理;2) 给出模型中的各模块的参数及相应的仿真波形,并进行简单的波形与图形分析三TDMA系统的原理及Simulink建模环境简介电通信中,在相同的时间、空间和频域内,不同的信号可以与各自的对象进行信息交换,依靠的是多址技术.时分多址(T
4、DMA)是一种利用时隙分离,在相同的频域内传输多路信号的多址技术.本文利用Matlab/ Simulink 对TDMA 技术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对通信原理中多址技术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可以为通信建模仿真提供一定的参考.1. 时分多址(TDMA)技术时分多址,简称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 是通信技术中基本多址技术之一,TDMA 应用在北美数字式先进移动电话系统(D-AMP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个人数字蜂窝系统(PDC)中,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中也有应用.时分多址是将通信信道在时间上分割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
5、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无论是帧还是时隙都互不重叠的)。利用时分多路转换开关使每个时隙中传输一路信号.在频分双工(FDD)方式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帧分别在不同的频率上,在时分双工(TDD)方式上,上、下行帧都在相同的频率上。时分双工中,各个移动台在上行帧内只能按指定的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为了保证在不同的传播试验情况下,个移动台到达基站处的信号不会重叠,通常上行时隙内必须有保护间隔,在间隔内不传送信号。基站按顺序安排在预订的时隙中向各移动台发送信息。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不同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终端的信号而不混扰.同时,基站发向多个移动终端的信号都按顺序安排在预定的时隙中传输
6、,各移动终端只要在指定的时隙内接收,就能在合路的信号中把发给它的信号区分并接收下来.可见,时分多址技术的主要技术要求就是准确同步,即在指定的时隙内完成接收和发射任务。2.simulink仿真介绍 Simulink是Matlab的重要组成部分,是Matlab环境下对动态系统的建模,仿真,和分析的软件包。它提供图形用户界面,用户可以用鼠标操作,从模板库中调用标准模板,将他们适当的连接起来,已构成动态系统模型。Simulink与用户交互接口是基于的模型化图形输入,从而可使用用户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系统建模的构建。)Simulink模块库 模块库有各个模块组成,整个Simulink模块库包含有若干模块组
7、。例如: 常用模块组:Commonly Used Blocks。 连续模块组:Continuous。 非连续模块组:Discontinuties。 离散模块组:Discrete。 逻辑与二进制操作模块组:Logic and Bit Operations。 寻表操作组:Lookup Tables。 等,用户可以自定义模块组。模块作为仿真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其基本操作包括选定、复制、移动、调整、删除、标志和连接等。2 Simulink模块基本操作为:创建一个正弦信号的仿真模型。 步骤如下:(1) 在MATLAB的命令窗口运行simulink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的图标,就可以打开Simulink模块
8、库浏览器(Simulink Library Browser) 窗口,如图1所示。(2) 单击工具栏上的图标或选择菜单“File”“New”“Model”,新建一个名为“untitled”的空白模型窗口。 (3) 在上图1的右侧子模块窗口中,单击“Source”子模块库前的“+”(或双击Source),或者直接在左侧模块和工具箱栏单击Simulink下的Source子模块库,便可看到各种输入源模块。 (4) 用鼠标单击所需要的输入信号源模块“Sine Wave”(正弦信号),将其拖放到的空白模型窗口“untitled”,则“Sine Wave”模块就被添加到untitled窗口;也可以用鼠标选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设计 论文 基于 Simulink TDMA 技术 仿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