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运行维护规程移动通信网络分册总则篇(可编辑).doc
《中国联通运行维护规程移动通信网络分册总则篇(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运行维护规程移动通信网络分册总则篇(可编辑).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联通运行维护规程移动通信网络分册-总则篇 运行维护规程移动通信网络分册总则篇(试行)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3第二章 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组织体系及职责界面4第一节 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组织体系4第二节 总部、各省级分公司、专业、部门间的工作关系4第三节 维护界面划分5第四节 各级移动网络运行维护机构岗位及人员配置7第三章 移动通信网络设备运行维护基本制度9第一节 机房安全管理制度9第二节 值班和交接班制度10第三节 维护作业计划制度12第四节 技术档案和原始记录资料管理制度12第五节 备品备件、仪器仪表及工器具管理制度14第六节 重要通信保障和通信应急
2、预案制度15第七节 测试制度16第八节 数据备份制度18第九节 验收制度19第十节 巡检制度20第十一节 网络运维成本管理制度21第十二节 网络设备互联互通管理制度22第十三节 保密管理制度23第四章 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24第一节 网络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24第二节 维保服务的管理25第三节 代维服务的管理25第五章 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26第六章 移动通信网络运行调度管理27第一节 网络调度基本制度27第二节 电路调度管理制度27第三节 软件管理制度28第四节 局数据管理制度29第五节 割接管理制度30第六节 重大网络调整管理31第七章 移动通信网络设备运行维护质量管理32第一节
3、基本规定32第二节 质量统计与分析32第三节 质量考核评定34第八章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管理35第一节 网络优化目的35第二节 网络优化职责35第三节 网络优化工作要求36第四节 网络优化资料管理37第九章 移动通信网络网管及运维支撑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37第十章 移动通信网络设备操作安全管理38第一节 帐号、密码、操作权限的管理38第二节 网络设备的防病毒管理40第十一章 故障管理41第十二章 客户申告障碍的协调处理41附录1:缩略语41附录2:关键流程41总则本运行维护管理规程移动分册(以下简称“本分册”)是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规章制度,是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有限公司(以下
4、简称移动网络公司)各省级分公司(以下简称各省级分公司)制定本省移动通信网运行维护相关规定时的主要依据。移动网络公司各级运行维护部门(以下简称各级移动网络运行维护部门)应根据本分册,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以满足运行维护操作过程的实际需要。 本分册适用于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的运行维护工作,包括无线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和配套设备等。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运行维护工作的基本任务保证移动通信网络设备正常运行,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机房环境条件符合标准。及时、准确排除移动通信网络各种网络设备故障,缩短故障历时。优化移动通信网络,全面提升网络质量。在保证移动通信网络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使用运行
5、维护成本。加强移动通信网固定资产管理,合理调整网络设备配置,提高网络设备的利用率。建立业务响应机制,强化对市场前端的支撑响应,提升用户满意度。实现网络设备运行维护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等文档的规范管理。采用新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完善运维支撑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各省级分公司在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中应以本分册中的有关规定作为工作依据,本分册中没有涉及的内容以相关文件为准。本分册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有限公司。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组织体系及职责界面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组织体系移动网络公司各级运行维护部门按照“集中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管理”的原则,开展移动网络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和生产工作。采用
6、“三级维护管理、三级技术支撑”的运维管理体系,即“总部、省级分公司、地市级分公司”的三级维护组织体系和“省级分公司、设备厂家、总部”的三级技术支撑体系。移动网络公司各省级分公司、各地市级分公司(以下简称各地市级分公司)应根据公司整体管理模式设立省内移动通信网络设备运行维护管理部门、生产机构和岗位,并合理配备移动通信网络设备运行维护人员,确保运行维护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移动网络公司负责移动核心网、无线网设备以及为移动网单独提供服务的相关设备(如机房、基站、铁塔、空调、电源及各类相关网管、监控系统等)的运行维护,并负责由其新建的所有系统的运行维护。保障移动网络维护质量,并为主体公司应急通信提供移
7、动专业支撑。总部、各省级分公司、专业、部门间的工作关系总部、各省级分公司、专业、部门各司其责,承担其所负责范围内的网络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各级网络运行维护部门应按照全程全网的统一要求,遵循“区域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的管理原则,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时限开展运维工作。对于跨省/地市的生产操作,应由上级网管生产部门或其授权的省/地市承担生产操作的组织、协调职责。对于跨专业/部门的生产操作,应按照以下原则确定承担生产操作组织、协调职责的专业/部门:按照业务网、承载网、基础设施的先后顺序,由排列在前的专业维护部门承担生产操作的组织、协调职责。基础设施包括线路和动力与环境专业。按照长途(含国际)、本地、
8、接入的先后顺序,由所涉及的、排列在前的部门承担生产操作的组织、协调职责。跨主体公司和移动网络公司的生产操作流程详见附录2。维护界面划分移动网络公司与主体公司维护界面的划分 移动网络公司与主体公司维护界面的划分:移动通信网局房设备与动力环境设备:以移动通信网局房配电设备为界,动力机房至移动通信网局房配电设备第一受电端子间的电力线(含第一受电端子)由主体公司负责维护,该端子以后部分由移动网络公司负责维护。移动通信网局房设备与传输网:以移动通信网局房设备的DDF/ODF为界,DDF/ODF外侧设备由主体公司负责维护,DDF/ODF(含)内侧设备由移动网络公司负责维护。移动通信网络基站设备与传输网:以
9、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侧DDF/ODF为界,DDF/ODF外侧设备由主体公司负责维护,DDF/ODF(含)内侧设备由移动网络公司负责维护。移动通信网与IP承载网:以移动通信网CE设备为界面, CE设备的外侧设备由主体公司负责维护,CE设备(含)内侧设备由移动网络公司负责维护。GPRS网络与互联网:以GPRS网络接口设备为界面,接口设备的外侧设备由主体公司负责维护,接口设备(含)内侧设备由移动网络公司负责维护。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各专业管理的具体设备及配套设施根据系统结构及技术特点上的差别将移动专业划分为移动TDM交换专业、移动软交换专业、移动智能网专业、移动分组专业、无线专业、基站配套维护专业、移动网
10、管与运维支撑系统专业等。移动TDM交换专业主要涉及MSC/VLR、GMSC/IGW、TMSC、HLR/AUC、HSTP、LSTP、与信令网配套的传输设备(DXC)SCP、SMP、SMAP、VOMS、独立SSP/IP、SACP、PDSCP等设备和配套设备。移动分组专业主要涉及SGSN、GGSN、CG、DNS、CE和防火墙等设备。无线专业主要涉及BSC、OMCR、BTS(含用于室外覆盖的微蜂窝、BBURRU等)、天馈系统、码型转换器(TC)、PCU等设备。基站配套维护专业主要涉及铁塔、基站通信电源、机房空调、机房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移动网管与运维支撑系统专业主要涉及移动网管及支撑系
11、统的软硬件及相关配套设备,包括:网管及支撑系统主机硬件设备、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应用软件及相关的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拨号设备等)、存储备份设备(磁盘阵列、磁带库、光盘等)、安全设备(入侵检测设备 、补丁服务器、防病毒服务器及软件、网管配套使用的 VPN 接入设备等)、时间服务器、 DDF/ODF 架及相关连接光电缆等。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各专业维护界面的划分 无线专业和移动TDM交换专业的界面划分以A接口为界面,A接口以下设备(包括BSC、BTS等设备)由无线专业维护,A接口以上设备由TDM移动交换专业维护,设备结构特殊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界面划分。无线专业和软
12、交换网专业以A接口为界面,A接口以下设备(包括BSC、BTS等)由无线专业维护,A接口以上设备由软移动交换专业维护。智能网专业与移动交换专业的界面划分以移动智能网和移动TDM交换专业设备之间中继电路或信令链路为界,智能网专业维护到配线架的智能网端子。无线专业和移动分组专业的界面划分以Gb接口划分,Gb接口内侧由移动分组专业维护,Gb接口外测由无线专业维护。设备结构特殊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界面划分。移动网管与运维支撑系统专业与移动专业内部其它专业的界面划分以各专业设备或平台的网管数据采集端口为分界点,数据采集端口由相关专业负责维护,端口以外包含网管设备和线路等系统由移动网管与运维支撑系统专业负
13、责。增值业务平台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运行维护责任界面划分以移动通信网络接入设备的端口为界,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及其接入设备归移动通信网络各专业维护,增值业务平台及增值业务平台至接入设备线缆归增值业务平台维护部门维护。租用其它运营商的网络资源或向其它运营商出租网络资源时,应遵照与其签署的租用或出租协议划分维护责任,并应符合国家通信主管部门的规定。各级移动网络运行维护机构岗位及人员配置移动网络运行维护岗位及人员配置依据值维分开的原则,即设备的值班人员和移动专业运行维护人员在各级运行维护机构中必须分别配置,改善运行维护人员配置结构,加强全网运行维护队伍的力量。各级移动网络运行维护岗位分为管理岗位和生产岗
14、位,以下所有岗位的编制均以各级移动网络运行维护部门不采用设备代维方式为前提。各省级分公司运行维护部门应设置交换设备(包括TDM交换设备、软交换设备、智能网设备)、分组设备、无线设备、基站配套设备、网管与运维支撑系统维护岗位以及运行维护管理、网络分析等岗位。具体岗位如下:部门主管运维的经理或副经理。运行维护主管:各省可根据需要设置,负责协助经理或副经理完成对全省交换、无线设备和公共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以及网络调度工作。技术主管:解决无线和交换系统问题,负责领导技术支持中心,进行网络分析、协助进行网络调度。交换专业原则上应设置运行维护管理岗、网络调度岗、局数据管理岗、网络分析及考核岗、网络优
15、化岗、交换运行维护岗等相关岗位。分组专业原则上应设置运行维护管理岗、网络调度岗、局数据管理岗、网络分析及考核岗、网络优化岗、分组运行维护岗等相关岗位。无线专业原则上应设置运行维护管理岗、频率资源和数据管理、网络分析及考核岗、网络优化岗、无线运行维护岗等相关岗位。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原则上应设置运行维护管理岗、网管数据管理岗、统计分析及考核岗、网管建设管理岗等相关岗位。各地市级分公司运行维护部门应设立交换设备(包括TDM交换设备、软交换设备、智能网设备)、分组设备、无线设备、基站配套设备及网管与运维支撑系统的维护岗位及运行维护管理、局数据维护、网络分析、值班监控人员等管理和生产岗位。各省独立TMS
16、C、STP、SCP、GPRS分组网设备应该有专人维护,应在相关专业运行维护人员配置原则的基础上合理增加维护人员。一级网设备和二级网络设备均由设备所在地的省会或地市分公司负责设备的值守和维护。交换专业原则上应设置网络优化岗、交换设备运行维护岗、监控岗等相关岗位。分组专业原则上应设置网络优化岗、分组设备运行维护岗、监控岗等相关岗位。无线专业岗位人员应设置网络优化岗、无线设备运行维护岗(包括基站、BSC、RNC、室内分布系统、天馈系统等的运行维护及基站巡检)、监控岗等相关岗位。网管及支撑系统专业原则上应设置网管及支撑系统运行维护岗(包含综合网管及终端、运维支撑系统、设备厂家网管及操作终端、各类远程监
17、控系统及DCN网络等)、监控岗 机房值班人员 等相关岗位。机房必须作到无人职守,设立网管中心或集中操作维护中心,按集中维护配备值班人员。在网管中心或集中操作维护中心按专业分别配置值班监控人员进行7X24小时值班。网络规模较小的地市公司,无线设备机房值班可与交换设备机房值班合设。移动通信网络设备运行维护基本制度机房安全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必须包括: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维护作业计划制度、保卫及防火制度、安全保密制度等。按照指导实际的原则,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安全保密制度、机房防火防汛等应急处理流程应张贴上墙设备机房实行封闭式管理。本机房工作人员进出所管理的机房时,需佩戴出入证。出入机房必须严格履行登记
18、审批制度。凡外部人员进入机房必须,履行入室登记手续并由相关人员陪同。进机房,须遵守机房相关管理规定,在机房现场不得随意操作维护终端及运行设备,不得随意翻阅机房资料及拍照、录像。综合值守人员应综合值守人员及门卫必须接受防火培训。严格履行登记审批制度必须持有上级有关部门的批准,履行入室登记手续并由陪同集中监控中心应实行7X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值班岗位,遵守值班纪律,认真完成相关作业计划、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时、准确、完整地填写值班日志和各种规定的记录文档,按规定进行交接班,遵守值班纪律。未经上岗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单独承担值班工作和独立操作。保持生产现场整洁,不应将与生产无关的
19、物品带入机房。遵守故障处理规定,发现异常时应准确、迅速处理,并立即按照规定上报,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推诿故障处理工作、拖延故障处理时间;严禁任意关闭告警信号和删除告警信息。严格遵守通信纪律和安全保密制度。当有两人以上同时值班时,应指定一人为值班长,负责值班期间的全面工作。不得人为切断和私人占用业务电交班人员应事先做好交班准备,填好值班日志表。交接班人员应将交接内容逐项检查核实并确认无误,双方在交接班日志上签字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岗。交班期间处理值班事宜的原则。交班前未处理完的故障/事故,应以交班人员为主、接班人员协助共同处理,直至故障/事故消除或处理告一段落后再继续交班;交班过程中发生故障/事故
20、,应以接班人员为主、交班人员协助共同处理,直至故障/事故消除或处理告一段落后再继续交班。因漏交或错交而产生的问题由交班人员承担责任,因漏接或错接而产生的问题由接班人员承担责任,交接双方均未发现的问题由双方共同承担责任。交接班内容。上级指示、通知及有关单位联系事项。网络设备、环境设备的运行情况。业务处理、故障、调单、设备变动及未完成的工作。工具、仪表、资料是否齐全定位。待处理事项。维护作业计划制度各级移动网络运行维护部门应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基于现有网络针对党、政、军等重要单位所采取的以保证网络运行质量和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为目标的通信保障服务如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的国际、国内大型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到
21、全国各地视察外国元首、政要来访重大国务活动、大型等通信保障服务。数据备份工作完成后,应在存储体上贴好标签,放置在规定位置,并填写相关记录。数据备份存储体必须保存在设备现场,由专人管理,保持整齐干净,不得随意取放。系统数据和用户数据还应采用设备现场和异地双重备份。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数据备份执行情况。备份验证制度备份工作完成后,应采取措施对备份数据进行验证,确保备份数据准确、有效。计费数据备份后,应立即检查存储体上的文件是否齐全,文件大小是否与设备上的文件一致,检查结果做好记录。系统数据备份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在试验机上进行有效性验证。验收制度设备的验收主要包括工程设备初验和工程终验。运行
22、维护部门应参加网络设备的选型、工程设计会审、工程随工、验收工作的全过程。各级移动网络运行维护部门应严格执行工程验收制度,依据设计文件和工程合同规定的系统技术指标和其他质量条款逐条、逐项进行验收,验收测试应有工程随工人员评定意见。对于尚待解决的工程遗留问题,应划清责任界限,形成备忘录由建设方、随工人员和厂商的相关当事方主管共同签署,并限期解决;对逾期未能处理的工程遗留问题,维护使用部门必须如实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汇报。不合格的工程不予验收。设备初验合格并经运行维护部门签字确认后,交付试运行。试运行期一般为3至6个月。试运行期间,运行维护部门承担监管责任,处理日常运维事务,对于试运行期间出现的工程质
23、量问题,由建设部门负责解决。设备终验合格后,正式移交运行维护部门维护。工程设计、竣工资料、验收记录等资料必须经工程、维护以及相关设备厂商的人员签字认可,并登记汇编成册,妥善保管。要保证资料与实际相符,当设备有变动时,资料也应随之变动。这类资料主要包括:网络总体资料及文档:工程设计资料。机房的地理图、平面图。机房设备布置图、走线图。中继链路图、槽路表。局数据、传输线配置及链路数据(如链路使用的基群代号、端口分配情况、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等)。本系统网络结构框图、数据资料。电源系统、电缆分布图、地线系统图。基站资料和数据。设备技术、文档资料及原始记录:各类设备、仪器说明书、原理图及布线图。设备软件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联通 运行 维护 规程 移动 通信 网络 分册 总则 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7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