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计费模型3.0流程与功能 part2.doc
《中国电信计费模型3.0流程与功能 part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计费模型3.0流程与功能 part2.doc(1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系统流程与功能系统流程与功能主要从厂商角度来梳理计费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1.1 目标系统部署架构1.2 核心流程与功能1.2.1 数据采集1.2.1.1 概述1. 数据采集是指计费系统正确采集各类计费业务数据的过程。2. 数据采集分为全国计费结算中心采集、省级计费结算中心采集和本地计费帐务中心采集三级管理。3. 数据采集的方式分为在线采集(ONLINE采集)、联机采集、离线采集三种方式。1). 在线采集是指采集系统通过ONLINE方式接收预付费网元发起的事件认证申请并在授权后返回事件允许的通话时间或使用量给预付费网元,并接收预付费网元在事件结束后送过来的事件流的数据采集方式。在线采集交
2、互的是通信信令和事件流,计费系统通过在线采集网关与预付费网元实现在线采集。2). 联机采集是指计费系统直接通过网络实现联网采集计费原始数据的采集方式,联机采集采集的可以是文件流或者事件流,它和在线采集的区别在于不存在事件认证授权的过程。3). 离线采集是通信网元将与通信费用有关的使用记录转储到永久存储介质上然后计费系统从这些介质上获取计费原始数据的采集方式,离线采集采集的是原始数据文件。4. 采集的数据源业务范围包括:固话业务、移动业务、智能网业务、数据业务、内容服务业务等。1.2.1.2 业务处理流程采集处理中各种采集方式与网元及数据处理的处理关系如下图所示:在线采集网关与预付费网元、在线采
3、集网关与数据处理是实时双向交互消息与数据的过程。后付费采集与网元及介质之间的数据流是单向的,与后续数据处理流程也是单向的数据交换的过程。1.2.1.2.1 在线采集处理流程在线采集是指在线计费接收到在线控制网元设备的信用控制请求,进行服务批价和余额操作后,将信用控制应答下发给网元设备的功能,如下图所示:1.2.1.2.2 联机采集处理流程联机采集是指计费系统直接通过网络实现联网采集后付费数据源的采集方式。联机采集处理流程描述完成联机采集的过程,包括采集任务管理、采集上传/下发、数据校验、记录采集日志、提交数据处理等正向处理过程,还包括回退处理逆向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联机采集处理过程由任务管理
4、器根据配置参数自动调度执行,实现采集、上传下发、根据校验规则进行数据校验、记录采集日志、提交数据处理等活动自动执行。1.2.1.2.3 离线采集处理流程离线采集是通信网元将与通信费用有关的使用记录转储到永久存储介质上然后由计费系统从这些介质上获取原始使用数据的采集方式,是联机采集的补充方式。离线采集处理流程包括读验介质预览处理、数据提交、格式化处理、内部审验处理、提交数据处理等正向过程,还包括预览不通过及审验不通过回退处理的异常处理过程,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离线采集处理流程由于是人工处理的过程,因此在处理流程中数据源的验证、登记、签收是处理流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采集管理流程中的重点关注点。
5、1.2.1.3 业务功能1.2.1.3.1 采集参数设置1. 采集源相关参数的配置包括采集点、交换机和数据源等参数等配置。2. 设定采集点可以采集的交换机和数据源种类。3. 配置各中采集数据源的在文件库中的存储位置。1.2.1.3.2 在线采集1. 在线采集一般通过在线采集网关实现。2. 在线采集网关完成与预付费网元之间数据处理的通信消息交互,接收预付费网元的事件发起申请,对预付费网元的事件进行认证授权,给预付费网元返回数据处理反算出来的通话时长。3. 预付费网元根据在线采集网关授权的通话时长控制客户的通话时间。通话结束后给在线采集网关发送事件流。4. 接收预付费网元完成的事件流,传递给预处理
6、引擎和批价引擎进行计费扣费。5. 在线采集网关被动的接收预付费网元各种消息和数据,并同步反馈响应消息。1.2.1.3.3 联机采集1. 采集任务管理:1). 计费系统维护联机采集任务表,管理有多少种数据需要采集,各类数据采集的采集周期,用于系统自动调度进行数据采集,同时用于校验各类数据的采集完整性和及时性。2). 采集任务可以根据数据源的变化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行灵活的配置。2. 联机采集可以分为实时联机采集和定时联机采集两种方式。一般实时联机采集采集的是事件流,而定时联机采集采集的是文件流。3. 联机采集已经成为数据采集的主要方式,它通过与各种交换机、数据平台、智能网平台等设备进行连接实现固
7、话、小灵通、数据接入、数据内容服务、智能网等各种业务数据的采集。1.2.1.3.4 离线采集1. 离线采集是联机采集的补充方式,实现在无法联机自动采集的情况下的人工数据采集方式,离线采集包括从各种介质上和网络文件系统中读取文件采集方式及人工录入方式。离线采集的数据源包括各种交换机和平台的数据源,还包括各类代收费的数据源。2. 离线采集时提供对原始数据内容进行预览的功能。预览是指调用数据处理中的预处理功能对原始文件进行处理生成处理后的临时数据和统计信息以供采集人员确认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预览是采集人员执行离线采集数据交接和验证制度的重要手段。3. 针对离线采集给采集人员设置采集权限,控制其
8、可以采集的采集点。1.2.1.3.5 采集频度1. 要求系统能够支持从交换机或网元实时或定期采集原始话单。2. 对于移动业务,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欠费风险,要提高原始话单采集频度,采集频度不能大于5分钟。1.2.1.3.6 采集传送1. 采集传送是联机采集和离线采集的一个重要过程,采集传送过程中既要保证传送的效率同时要保证传送的正确性。2. 为了保证采集传送的效率,需要对采集的文件采用相关压缩算法对文件进行压缩以降低文件传输对网络的压力。3. 为了保证采集传送的正确性和校验性,在采集传送的过程中,需要对文件增加校验码,用于文件传输后进行校验,保证文件在传输过程中文件内容没有发生变化。1.2.1.
9、3.7 采集数据校验1. 在每个文件采集传送后,根据文件的校验码对该文件进行自动校验稽核。2. 联机采集程序采集文件后,根据采集的结果与联机采集系统提供的日志信息进行稽核。按文件稽核以下内容:采集点、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按天或者时间段稽核文件数量、文件总字节数等,该部分稽核要求联机采集系统提供上述内容以便于进行稽核。3. 系统将根据采集的文件以及日志逐步形成基于采集的基础统计分析数据,主要统计要素包括:采集点、交换机、采集周期(时间段)、采集文件个数、采集文件大小。同时采集系统每一段时间将本次采集的信息与历史采集信息进行对比校验,形成差异分析,对于超过一定值的采集数据可以认为采集异常,形成报表
10、,以供确认。1.2.1.3.8 采集异常处理1. 预付费采集过程中:当消息交互的量超过设定阀值时进行告警、当交互的事件流的量超过设定阀值时进行告警、对事件授权时间超过设定阀值时进行告警。2. 离线采集过程中的异常处理:1). 对无法读取的数据以及在预览过程中发现异常的介质返回交换部门处理。2). 在预览过程中对按照设定格式无法解析的数据块称软坏块,当预览过程中出现软坏块的数据时,脱采程序能够提示其出现的位置,并对软坏块数据原封不动保存到异常文件库,并并提示采集人员。对软坏块的数据进行格式分析,并反馈交换部门。3). 对同一采集点或数据源的预览后统计数据与同期比变化幅度超过设定阀值给予告警。3.
11、 对重复采集和漏采集的文件给予告警。4. 对采集传送过程中传输中断的情况给予告警。采集传送过程中对目标文件库的存储量超过设定阀值的情况给予告警。5. 对采集传送后校验不通过的文件给予告警,记录日志,供采集人员做回退处理。1.2.1.3.9 采集监控1. 对联机采集的情况进行监控,监控线路连通情况、传输速率、应用本身状态、待传输文件状态等。1.2.1.3.10 采集日志记录1. 将采集的结果进行日志记录,包括采集成功日志和采集异常日志,供下一步的数据处理和采集回退使用。2. 对于预付费采集,事件本身就是其采集日志,计费系统记录预付费事件的所有相关属性,具体可以参见数据模型分册事件模型。3. 对于
12、后付费采集,采集成功日志记录的内容包括:区域标识、交换机标识、采集机标识、格式码、文件号、文件名、原始文件名、文件大小、计费起始时间、计费终止时间、话务类别、区域类型、去重标识、初始化带标志、联机标志、操作时间、操作员人员、预处理标志、帐务周期标识;采集异常日志记录的内容:区域标识、交换机标识、采集机标识、格式码、文件号、文件名、原始文件名、文件大小、异常原因、联机标志、操作时间、操作员人员、帐务周期标识。4. 对后付费采集日志进行统计:按采集点、营业区统计、本地网统计,用于确认各个采集点是否已将文件全部采集完毕。1.2.2 数据交换1.2.2.1 概述随着3G移动牌照发放日益临近以及异地业务
13、的开展,对于省级漫游业务、国际漫游业务、不同制式国际漫游业务、全国性SP增值业务、异地充值、异地缴费等业务,省计费结算中心和全国计费结算中心之间需要高频传递文件,纵向必须打通,具体要求参照移动业务全网运营交换机制和流程管理的研究。以下是概要介绍目前正在使用数据交换完成的部分项目和部分数据交换发展的新内容.随着全国性大客户的增加,单个计费点已不能完成计费的所有工作。全国性大客户计费帐务的处理由总部计费系统实现,各省计费结算中心需要将客户的话单按照总部集中计费子系统和异地缴费流程机制的研究的要求上传给全国计费结算中心进行二次批价、优惠、帐务处理以及客服保障等等。异地缴费主要实现集团客户和其它客户能
14、够在各省缴纳费用和撤销等操作,并要求各省新版计费系统和总部集中计费子系统自动实现异地缴费的对帐和平帐操作。具体流程参见总部集中计费子系统和异地缴费流程机制的研究。为了防止恶意欠费,拜访省计费系统按照高额规则生成高额话单文件,由全国计费结算中心转发给归属省计费系统,进行高额控制。在全国计费结算中心和省计费结算中心的数据交换中,采用TAP3(国际漫游清算G网协议)的错误回退机制,进行数据交互。1.2.2.2 业务流程全国计费结算中心和省计费结算中心计费系统的数据交换,涉及:网内移动业务包括省际漫游语音业务、国际漫游语音业务、边界漫游、不同制式国际漫游业务、国际GPRS业务、增值业务、短信国际漫游业
15、务以及高额处理等;集团VIP集中计费,其中总部承担集中计费功能,要求各省公司新版计费系统中具备相应功能(已建省级大客户一点收费系统的省应将该系统融合到新版计费系统中)以及异地缴费业务。1.2.2.3 业务功能下面分别描述上传省省计费结算中心和全国计费结算中心的数据交换总体处理流程、全国计费结算中心和下发省省计费结算中心的数据交换总体处理流程、总部集中计费子系统与省计费结算中心的数据交换总体流程以及高额处理流程。1.2.2.3.1 全国计费结算中心接收省计费结算中心上传话单文件的总体处理流程上传省省计费结算中心和全国计费结算中心的基本处理流程如下:1. 对于省际漫游语音来访话单文件、国际漫游语音
16、来访话单文件、边界漫游调帐话单文件、不同制式国际漫游来访话单文件、国际GPRS来访话单文件、短信国际漫游来访话单文件以及ISMP来访话单文件要求省计费结算中心按要求定时或定量生成话单文件上传给全国计费结算中心。2. 全国计费结算中心接收到文件后,进行文件级错误校验。3. 文件级错误校验通过后,系统接收文件,并及时进行错误处理。4. 全国计费结算中心接收正常话单文件,并进行如下处理:1). 全国计费结算中心根据已计费的漫游话单文件,按照业务类别以及结算规则,进行费用分摊结算,并在规定时间生成相应的漫游结算报表,完成漫游结算。结算业务主要包括:省际漫游语音业务、国际漫游语音业务、边界漫游业务、不同
17、制式国际漫游业务、国内漫游GPRS业务、国际漫游GPRS业务、增值业务、短信国际漫游业务。2). 同时全国计费结算中心及时转发省际漫游出访话单文件给漫游归属省。省际漫游出访话单文件包括省际漫游语音出访话单文件、国内漫游GPRS出访话单文件以及增值业务出访话单文件。3). 全国计费结算中心及时转发给边界漫游调帐话单文件给拜访省。4). 全国计费结算中心对国际漫游来访话单进行标准批价,将国际漫游来访话单转换为TAP3或CIBER格式,在规定的时间内传给国际运营商或国际清算中心。国际漫游来访话单文件包括国际漫游语音来访话单文件、不同制式国际漫游来访话单文件、国际GPRS来访话单文件、短信国际漫游来访
18、话单文件。1.2.2.3.2 省计费结算中心接收全国计费结算中心下发话单文件的总体处理流程全国计费结算中心和下发省省计费结算中心的基本处理流程如下:1. 全国计费结算中心接收到国际运营商或国际清算中心的国际漫游语音出访话单文件、不同制式国际漫游出访话单文件、国际GPRS出访话单文件、短信国际漫游出访话单文件,把TAP3或CIBER文件转换成移动业务全网运营交换机制和流程管理的研究要求的话单格式,并及时下发给归属省。漫游归属省需及时接收全国计费结算中心转发的省际漫游语音出访话单文件。拜访省需要及时接收全国计费结算中心转发的边界漫游调帐话单文件。2. 下发省省计费结算中心接收到文件后,及时进行文件
19、级错误校验处理。3. 文件级错误校验通过后,系统接收文件,并及时进行错误处理,错误处理流程如下:1). 自动对话单文件每条话单记录按话单级校验标准进行逐条判断,并按移动业务全网运营交换机制和流程管理的研究中省计费结算中心错误话单文件的命名规则和格式要求生成错误话单文件。2). 全国计费结算中心接收到错误话单文件后,对错误话单文件进行解码,若不能解码,则生成错误话单文件不能解码的通知文件,并下发给下发省省计费结算中心;若能解码,则生成错误话单文件回执文件给下发省省计费结算中心进行确认。3). 下发省省计费结算中心收到错误话单文件回执文件进行解码,若能解码,则保存错误话单文件回执文件进行备案,若不
20、能解码,则生成通知文件给全国计费结算中心。下发省省计费结算中心在规定的时间内若没收到全国计费结算中心的错误话单文件回执文件,也生成通知文件给全国计费结算中心。4). 错误话单文件解码通过后,全国计费结算中心逐条检查错误检查错误话单文件的记录,对于错误记录进行判断是否是严重错误:若是严重错误,更正错误,若严重错误能够更正,则系统更正严重错误,整个错误话单文件检查完后,对于更正后的话单重新生成话单文件,并重新下发给下发省省计费结算中心。若不能更正的错误话单,则下发省省计费结算中心生成不可更正的严重错误话单文件备案,并同时生成不可更正通知文件给下发省的省计费结算中心;若不是严重错误,若对返回的情况有
21、争议,则上传省进行争议处理,并生成争议通知给下发省省计费结算中心,若无争议,则生成通知文件给下发省省计费结算中心。4. 下发省省计费结算中心接收正常话单文件,并进行如下处理:1). 归属省接收全国计费结算中心下发的正常话单文件,并转入计费帐务系统进行优惠处理、出帐和收费。2). 归属省根据接收的业务结算记录每月生成结算报表,和全国计费结算中心进行对帐。1.2.2.3.3 总部集中计费子系统与省计费结算中心的总体交换流程1. 对于集团客户各种业务,要求省计费结算中心新版计费系统按要求定时或定量生成话单文件上传给全国计费结算中心;每种话单文件格式的详细描述参见第5章。2. 全国计费结算中心接收到文
22、件后,要及时处理。如有拒收则拒收处理流程参见总部集中计费子系统和异地缴费流程机制的研究。3. 文件名或文件级错误校验通过后,系统接收文件,及时进行错误处理,错误处理流程参见总部集中计费子系统和异地缴费流程机制的研究。4. 全国计费结算中心通过总部集中计费子系统接收正常话单文件,结合客户数据和产品数据进行批价、出帐、帐单加载、生成数据中间层等计费处理,要求数据处理是自动实时处理的过程。 1.2.2.3.4 高额处理流程1.2.2.3.4.1 国内高额处理流程1. 省计费结算中心新版计费系统对省际话单进行费用检测,若超过设定的阀值,则对该用户的当日费用进行累计,根据高额告警级别表,判断用户的告警类
23、型(1:一般2:告警3:严重),省计费结算中心新版计费系统定时上传高额报告给全国计费结算中心。2. 全国计费结算中心接收各省上传的省际高额报告;3. 全国计费结算中心对省际高额报告经过检错处理;若为文件级错误,则生成拒收文件,下发给上传省新版计费系统;4. 上传省新版计费系统根据拒收原因,重发该高额报告;5. 全国计费结算中心若检测到话单级错误,则生成对应的错误文件,下发给上传省;6. 上传省新版计费系统根据错误原因,重发该高额报告;7. 全国计费结算中心在规定的时限内将高额报告下发给归属省新版计费系统,归属省新版计费系统确认;8. 全国计费结算中心每日定时下发拜访省新版计费系统上传高额文件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电信计费模型3.0流程与功能 part2 中国电信 计费 模型 46 流程 功能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