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CDMA网IP综合承载与分组域组网规范.doc
《中国电信CDMA网IP综合承载与分组域组网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CDMA网IP综合承载与分组域组网规范.doc(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电信CDMA 网IP综合承载与分组域组网规范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二二三年四月目 录编制说明34缩略语31业务承载需求11.1电路域承载需求11.2分组域承载需求21.3无线侧承载需求31.4业务网络承载需求41.5支撑系统承载需求62承载总体方案62.1组网原则62.2目标组网结构72.3总体路由组织92.4VPN/VRF规划设计102.5PE-CE互联总体要求242.6CE-CE总体互联要求253软交换承载设计273.1与MGW互联要求293.2与MSCe互联要求303.3与OMC网管互联要求303.4网络安全方案304分组域组网设计314.1CE与PE(VPN)互联要求334.2CE
2、与互联网(163/城域网)互联要求334.3CE-PDSN互联要求344.4CE-与AAA互联要求364.5R-P网络设计384.6VPDN组网要求404.7VR VPN组网要求424.8IT系统互联要求434.9DNS互联要求444.10IP网管系统互联要求444.11网络安全方案465网元互联模式汇总476增值业务平台承载设计497QOS部署方案528资源分配548.1IP地址规划方案548.2AS号规划748.3设备命名规范76编制说明本文档为中国电信CDMA网IP综合承载与分组域的组网技术规范。本规范对CDMA网IP综合承载的组网原则、目标组网结构、路由组织、VPN拓扑结构、QOS部署
3、策略、网络安全,各类网元的互联要求、资源分配、IP地址规划、网管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规定。同时,本规范对分组域的R-P网络设计、P-I组网、VPDN组网、VR VPN组网、IP网管管理、网络安全等内容进行了规定。CDMA网IP综合承载和分组域相关工程设计与本规范内容存在不符的以本规范内容为准,相关设计需要比照本规范进行修订。CDMA网IP综合承载与分组域的工程建设应比照本规范执行。在相关工程建设结束后,集团公司会正式下发本规范的修订版。本规范由中国电信集团网络运行维护事业部进行解释说明。4 缩略语本文中将使用下列缩略语,除非文中特别说明,否则意义如下;对于未说明的缩略语,应做业界标准或惯例理解。A
4、AA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鉴权、授权、计费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EV-DOEvolution - Data Only,全称为CDMA 1x EV-DOCDMA2000 1x演进3G第一个阶段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tation Identity国际移动台标识L2TP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二层隧道协议PCFPacket Control Function分组控制功能PDSNPacket Data Serving Node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5、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FAForeign Agent拜访代理HAHome Agent归属代理LNSL2TP Network ServerL2TP网络服务器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QoS Quality of Service 业务质量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P-I网络PDSN-InternetPDSN与所有数据通信节点之间的网络,如PDSN与其他路由器之间的网络R-P网络Radio-PDSN介于无线网络(
6、特指PCF)和PDSN之间的网络VPDNVirtual Private Dail-up Network虚拟拨号专用网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IPsecIP SecurityIP安全协议LACLayer 2 tunnel protocol Access Concentrator第二层隧道协议访问集中器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链路控制协议IPCPIP Control ProtocolIP控制协议1 业务承载需求1.1 电路域承载需求1. 电路域组网结构CDMA电路域逻辑上仍保持三层结构:骨干层、省层面和本地网。骨干层分为
7、TDM 平面和软交换平面。TDM 平面由TMSC1 组成,十大区设置方式保持不变;软交换平面利已有固网软交换的SS 和TG,八大区设置方式保持不变。省层面TMSC2 功能保持不变,省会新建MGW,成对设置,兼做网内软交换T2汇接局功能,与TMSC2 设置直达中继,实现软交换与TDM 之间长途话务的互通。软交换网络基于CN2 承载,现有TDM 网络承载方式不变。2. 网元设置MSCe以省为单位设置,初期集中在省会城市,为保证安全性,同一城市的多个MSCe设置在不同机房。MGW以本地网为单位分散设置,MGW 的设置与覆盖区域内BSC的设置容量和位置相协调。HLR与覆盖区域一致的MSCe 设置于同一
8、城市;HLR对省内各本地网采用分区覆盖方式。3. 本期承载的电路域流量电路域接口模型如下图所示:图表1.1-1 电路域接口模型MGW-MGW、MSCe-MSCe、MSCe-MGW之间的流量采用IP方式承载,其他电路域流量如MSC-HLR、MSC-SSP等仍然采用TDM的方式进行承载。使用IP承载的C网电路域接口如下:接口类型功能信令/媒体xx/39接口MSCe与MGW/MRFP之间的网关控制接口信令yy接口MGW和MGW之间的媒体承载接口媒体zz接口MSCe与MSCe之间的呼叫控制接口信令电路域MGW之间采用完全扁平的组网方式,由于大部分的话务均是本地话务,因此同城MGW间必须要有直达的链路,
9、实现媒体流的高效互通。1.2 分组域承载需求1. 分组域网络结构分组域网络结构保持骨干和省两级结构。骨干分组域网络结构保持不变,新建集团AAA,骨干LNS 设备承接新用户业务。DNS分为公网DNS和私有地址DNS,利用CN2的DNS。省内新建分组域PDSN。新建的AAA 实现与集团AAA互联。新建AAA 与原来的AAA 实现互通。2. 网元设置PDSN 应集中设置在省会城市,PDSN上连163网络和CN2 网络,实现对所有分组业务用户的接入;老PDSN 若设备性能及厂家后续支撑能力等条件均达到规范要求下可搬迁作为备份设备;AAA 应集中设置在省会城市,新建AAA 完成新用户(电信新发展用户及转
10、网老用户)的认证和计费。3. 本期承载的分组域流量分组域接口模型如下图所示:图表1.2-1 分组域接口模型PDSN的PI接口,用于访问165、163网以及业务平台。PDSN与AAA、DNS、LNS之间能够互访。1.3 无线侧承载需求BSC-MGW、BSC-BTS仍然采用TDM的方式进行承载,PCF(1X)/RNC(EVDO)到PDSN之间采用IP方式承载。无线侧接口模型如下图所示:图表1.3-1 无线侧接口模型PCF/RNC以本地网为单位分散设置,本期承载的无线侧流量:接口类型功能信令/媒体A10无线接入网和分组核心网之间的开放接口,用于传输PCF和PDSN之间的Data业务媒体A11无线接入
11、网和分组核心网之间的开放接口,用于传输PCF和PDSN之间的信令信令A12(EVDO专用)A12接口连接AN_AAA,完成AN级的认证功能信令A13(EVDO专用)A13接口用于不同AN间切换时AT相关信息的交换信令1.4 业务网络承载需求中国电信CDMA 业务网络基于CN2 承载,使用单独的VPN,由移动业务管理平台(ISMP)对各类业务进行统一管理。各类业务分为两大类:全国层面业务和省层面业务。IP承载网需要对上述两类业务进行承载。序号业务平台名称全国层面数量省层面数量建设方案1 NMSC1利旧电信扩容2 ISAG ROUTER1利旧电信扩容3 全国WAP门户1利旧电信扩容4 JAVA下载
12、平台1新建5 全国MMS互通网关1新建6 ENUM-DNS1新建7 BREW1在电信侧新建1套,过渡期承载新用户,目标承载全网用户。同时利旧原有联通1套,过渡期承载老用户。8 定位平台1利旧联通现有平台并扩容9 Unija1利旧联通现有平台10 彩E1利旧联通现有平台11 ISMP31新建10套,替换2套,利旧扩容电信19套12 ISAG31新建10套,利旧扩容电信21套13 WAP GW31新建14 MMS31新建15 短信中心34+41电信侧新建34套,同时利旧原联通41套16 短信业务网关31新建25套,利旧扩容电信6套17 省级WAP门户31新建1. 全国层面业务网元的承载通过VPN方
13、式承载的网元及业务包括:集团移动业务中心、ISAG Router 和全国门户、全国层面按照目标架构新建标准JAVA 下载引擎、数字版权管理DRM 引擎、全国炫铃平台SPMC、全国流媒体引擎、MMS 互通网关、ENUM-DNS 等网元,同时还要承载从联通获取的网元设备,包括全国智能网平台、定位平台、BREW 平台、彩E 平台。2. 省层面业务网元的承载承载的网元及业务包括:省层面原则上需按照目标架构新建炫铃平台、智能网、WAP 网关、MMS引擎、短信业务网关等,由省ISMP 统一进行业务管理。部分试点省按目标架构建设省流媒体引擎支撑移动全球眼业务。由于移动通信业务发展迅速,IP承载网需要有较高的
14、可扩展性,方便今后发展新业务,业务承载原则为:为非漫游用户由归属地的移动业务管理平台ISMP鉴权,由归属地的业务引擎提供服务;漫游用户“就近接入、归属地鉴权”,服务则根据业务而定;对CP/SP发起的业务,在CP/SP的归属移动业务管理平台ISMP完成对CP/SP的认证鉴权。1.5 支撑系统承载需求支撑系统包括网管系统、计费系统等。这些系统主要设备都集中在省中心,根据情况可选择通过延伸交换机或者直接接入CE;在各本地网可能会有少量采集设备,建议接入当地的CE路由器,经CN2与省会的服务器进行通信。2 承载总体方案2.1 组网原则IP承载网的组网原则:1. 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目标是: 大容量
15、、具备QoS能力、可运营、可管理、可赢利的移动业务核心平台,并具备对不同业务实施灵活计费的策略能力以及实现接入技术的无关性,满足个人用户、企业客户对移动分组业务在语音、视频、互联网访问、游戏、定位等应用方面的需求。2. IP承载网具备承载移动通信网分组域和电路域的各类业务的能力,其建设将遵循宽带化、扁平化的总体思路。移动核心网元优先直接接入CE或PE,优先采取光纤直驱方式连接,中间不经延伸交换机。3. 高可用性组网原则,核心网网元与承载网链接,必须具备快速倒换的能力,满足500毫秒倒换能力;核心承载网内部,必须支持快速倒换能力,IGP满足300毫秒收敛速度;移动核心网络之间,端到端满足1秒快速
16、倒换能力。4. 承载网具备QOS保障能力,以轻载为主,同时具备移动业务差异化承载的需要。 5. 安全原则,分组域、电路域、IT等各专业VPN必须隔离,承载平台必须能防范DDOS攻击,在条件成熟后,在PI互联网接口引入DPI策略控制。6. IP承载网的就近接入原则:核心网元就近接入同机房CE,网元互联接口优先采用10GE、GE、FE以太接口。7. 具备IPv6承载能力,满足移动网络对IP6业务的支持,在条件成熟,启用IPv6试点。2.2 目标组网结构移动通信IP承载网总体架构:1. 移动通信IP承载网主要通过CE+CN2 网络,CE负责CDMA核心网元汇聚,CN2网络负责各业务VPN的长途承载。
17、2. 以地市为单位,省会城市分别新增四台CE设备,地市分别新增两台CE设备,用于BSC/PCF/MGW/MSCE的汇聚,包括各地市新建RNC网络、软交换设备的汇聚,CE设备两两一组分设在不同的机房。3. 以省为单位,CE兼作PI路由器,承载新增的PDSN、HA等网元设备、AAA系统,同时连接163和CN2网络。4. 以全国为单位,还需承载国际漫游结算AAA、DNS系统、国际漫游网关等系统等。5. CDMA核心网各项业务承载网络主要基于CE+CN2采用VPN来实现,对于大城域网,可采用专网或者依托城域网进行承载。整体承载架构如下图所示:图表2.2-1 整体承载架构图CDMA移动网络各个系统通过承
18、载网实现互联互通,承载网在CN2网络中为每个系统分配单独的VPN,为每个系统提供独立的逻辑通道,比如RP网络VPN、PI网络VPN、C网软交换VPN等。VPN共分为:分组域PI-VPN、分组域RP-VPN、移动软交换VPN、综合IP网管VPN、移动软交换网管VPN、ITVPN。其中RP-VPN以省为单位,移动软交换VPN同时承载信令和媒体。省会的PDSN通过防火墙上联ChinaNet网,为用户提供高速的互联网接入。整体承载的逻辑如下图所示:图表2.2-2 整体承载逻辑示意图2.3 总体路由组织遵循全网统一规范部署、简洁等组网原则、满足中国电信CDMA移动IP承载网可运营、可管理高可用性的原组网
19、需求,设计要点如下:1. CE统一按PE的部署模式,CE与CE之间启用MPLS/LDP/MP-BGP协议,核心满足提供L2/L3 VPN业务能力,针对CDMA不同业务/应用提供差异化承载能力。2. 对省中心CE,核心承载网IGP协议优先采用ISIS协议;考虑到新省承载平台和LT分组域网络平台对接,新承载平台互联接口启用基于VRF 静态路由协议(LT侧网络不需要启用VRF)。3. 对本地网承载平台,IGP优先采用ISIS协议,并部署快速收敛的特性。4. 省/本地网承载平台,采用MP-iBGP 全网状网peer方式。大城域网或没有CE的本地网采用级联方式,建议选用省中心的四台CE中的两台兼做承载平
20、台核心的VRR,负责VPNv4路由反射。5. 省承载平台与CN2 PE采用BGP协议实现各VPN Option A对接,在PE和CE均支持BFD的条件下,使用BFD+BGP方式;本地网承载平台与CN2 PE间采用光纤直连,优先采用BFD+静态协议,实现VPN Option A对接。6. 为实现快速倒换,CE和C网核心网元根据验证测试情况启用静态+BFD协议, CE/PE采用双RD设计,同一对PE的同一个VPN,分配不同的RD。7. VPN路由策略总体原则:采用粗汇总路由实现热备份路由,细路由实现流量流向调节。8. PE-CE若采用IPv4 EBGP连接,要求如下:a) 设备支持情况下,启用BF
21、D实现快速故障发现;b) 关闭AS-Override;c) 关闭send-community extended(缺省Standard);d) PE侧vrf里分发静态路由,不分发直联路由;e) 除特殊需求外,CE只允许发送汇总路由,不允许发送明细路由。f) EBGP连接不做MD5认证;g) 关闭Dampen(为加速收敛);h) EBGP ebgp-multihop 2;i) Timer设置: keepalive设为30s,hold time设为90s;j) 打开BGP 多路径maximum-paths 8。9. PE-CE若采用静态路由,要求如下:a) PE侧vrf里分发静态路由,不分发直联路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电信 CDMA IP 综合 承载 分组 组网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