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HSDPA无线资源利用率及扩容原则.doc
《中国移动HSDPA无线资源利用率及扩容原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HSDPA无线资源利用率及扩容原则.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移动HSDPA无线资源利用率及扩容原则China Mobile TD-SCDMA HSDPA Radio Resource UtilizationEfficiency and Capacity Expansion Principle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发布目录1.总体要求11.1.建议配置11.1.1.无线资源配置11.1.2.信道配置11.1.3.接入用户数说明21.2.适用范围22.影响TD-HSDPA网络利用率的相关指标32.1.HSDPA无线利用率的特点32.2.HSDPA无线利用率的相关指标33.HSDPA小区分类建议44.TD-HSDPA网络扩容建议54.1.HSDPA
2、建议指标54.1.1.未采用HSDPA空分技术54.1.2.采用HSDPA空分技术84.2.HSDPA扩容建议95.编制历史9前言TD-SCDMA HSDPA网络重点是要保证良好的覆盖效果、网络质量以及较好的用户感知,对于如何合理的定义HSDPA网络无线资源利用率以及正确评估等相关问题需要深入分析。2009年初,集团针对R4系统的无线资源利用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码资源占用比例表示业务信道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对于集团正在大力推动和发展的TD-SCDMA的数据业务,特别是由HSDPA系统承载的高速数据业务,其业务信道HS-PDSCH为共享信道,传输格式和调制方式均是动态调整方式,同时还受限于伴随信
3、道、用户平均速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宜再以业务信道利用率作为唯一的计算和评价标准,此外,数据业务的用户模型也相对较为复杂,因此,需要根据HSDPA的技术特点、结合用户体验和业务模型等多种因素重新定义一套更加全面、合理的系统指标,科学地评估HSDPA网络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并制定扩容标准或优化配置的方法。本原则由中移XX号文件印发。本原则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提出并归口。本原则由规范归口部门负责解释。本原则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本原则主要起草人:周兴围、徐德平1. 总体要求无线资源利用率是统计无线资源利用效率的一个指标,其对象可分为小区和网络,由于数据用户分布以及业务需求较为
4、集中,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小区级的HSDPA无线网络利用率,以便及时发现数据业务忙区进行必要的调整或扩容。1.1. 建议配置1.1.1. 无线资源配置根据TD-SCDMA业务的总体规划,按照TD-SCDMA“近期重点发展移动宽带业务和基于双模终端的话音业务”的市场定位,现有网络HSDPA载波及时隙配置如下:(1)上、下行时隙配比为2:4,其中HS-PDSCH时隙配置3个;(2)HSDPA载波数量为: 对于数据业务热点区域的3载频小区开启2个载频的HSDPA功能,配置6个HS-PDSCH时隙,最大可支持3.2Mbps小区吞吐率,每个客户最高下载速率可达到1.68Mbps; 其他区域每个小区开启1个
5、载频的HSDPA功能,配置3个HS-PDSCH时隙。1.1.2. 信道配置结合用户终端等级的情况以及实际调度中的控制信道的开销等因素,建议较为合理的配置如下图所示:1.1.3. 接入用户数说明目前不考虑多载波HSDPA技术,各载波相对独立,以下以单载波为例进行说明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1)在不考虑下行伴随信道的帧分复用情况下,接入用户数受限于下行伴随信道数量,最大为6个,平均每用户速率最大为267kbps,用户感知较好;(2)在考虑下行伴随信道的2倍帧分复用情况下: 接入用户数受限用户感知,建议按照8个用户考虑,此时每用户平均速率最大200kbps,用户感知较好,且与竞争对手基本一致; 若为满
6、足集团近期“当网络资源无法满足用户的申请速率时,应降速接入,严禁拒绝用户接入的网络侧设置”的策略,接入用户受限于下行伴随信道数量,最大为12个,平均每用户速率为133kbps,用户感知略差;(3)在考虑下行伴随信道的4倍帧分复用情况下: 上行伴随信道不复用:接入用户数受限于上行伴随信道数量,最大为14个,平均每用户速率为114kbps,用户感知略差; 上行伴随信道2倍帧分复用:接入用户数受限于下行伴随信道数量,最大为24个,平均每用户速率为67kbps,用户感知较差;1.2. 适用范围(1)暂不考虑HSUPA以及HSPA+引入后的影响,仅针对HSDPA系统,若根据TD-SCDMA网络的发展需要
7、引入HSPA增强技术时,将及时修正评价标准;(2)鉴于目前网络配置、终端性能等实际情况,暂不开启状态迁移功能。因此,会出现小数据量的用户会占用伴随信道的情况,浪费HSDPA系统资源的情况,待相关技术问题解决、实现该功能后将会一定程度上提高HSDPA整体利用率;(3)目前下行伴随信道的4倍帧分复用功能支持尚不成熟,且受限于GBR,所增加的接入用户数有限。因此,本建议按照下行伴随2倍帧分复用,上行伴随不考虑帧分复用,对于现HSDPA网络未实现该配置的应尽快进行调整。2. 影响TD-HSDPA网络利用率的相关指标2.1. HSDPA无线利用率的特点由于TD-HSDPA业务信道为HS-PDSCH,其本
8、质为共享信道,相对于R4业务的专用信道具有以下特征: 业务信道为共享信道,其业务信道的带宽不会导致用户接入的拥塞,但较小的速率会影响用户感受; 接入用户数量受限于伴随信道配置; 传输格式和调制方式通过AMC调整,单位码道上的承载速率不固定;因此,对于TD-HSDPA系统,采用R4系统的业务信道的忙时码资源利用率进行统计和评估存在一定片面性。2.2. HSDPA无线利用率的相关指标考虑到HSDPA系统码道占用与业务承载能力不一致、接入用户受限条件等因素,其统计指标和计算方法相对较为复杂,建议相关指标如下:(1)主要指标忙时接入用户数结合数据用户的业务体验,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实际接入用户数,并以此作
9、为HSDPA是否扩容相关指标中的主要指标。(2)重要指标忙时HSDPA业务信道利用率HS-PDSCH本质是共享信道,其传输格式和调制状态具有动态调整的特征,与数据流量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码资源利用率可以屏蔽HSDPA无线性能的差异,并且是网络资源的最本质的表征。因此,同R4系统一样,按照码资源利用率进行统计,衡量业务信道的忙闲程度,作为各指标中的重要指标,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忙时HSDPA业务信道码资源利用率=忙时HSDPA业务信道占用BRU数/HSDPA业务信道全部可用BRU数说明:(a)HSDPA业务信道占用BRU数可以根据HS-SCCH实际统计出的HS-PDSCH被调度的BRU数,
10、也可以按照采样的方式进行统计,但需要满足一定的采样精度;(b)HSDPA业务信道全部可用BRU数=16*每载波配置的HS-PDSCH时隙数*HSDPA载波数;(3)参考指标码道承载能力由于系统速率与码资源的不确定性,需考虑单位码资源的数据承载能力作为HSDPA网络性能的评价,供网络规划、优化中HSDPA性能的参考,并以此作为各指标中的参考指标,计算方法如下:忙时HSDPA码道承载能力=忙时HSDPA系统吞吐量/忙时HSDPA业务信道占用BRU数说明:忙时HSDPA系统吞吐量=小区HSDPA业务下行RLC层确认数据流量/统计时间。(4)辅助指标忙时上行伴随信道码道占用率目前业务模型主要以下行为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移动 HSDPA 无线 资源利用率 扩容 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6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