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未来演进论文36911.doc
《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未来演进论文369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未来演进论文36911.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未来演进摘要时分一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作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即将全面商用化。TDSCDMA未来的增强和演进是目前热点问题之一,各种方案不断提出,但还没有一个结合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根据采用的关键核心技术不同,文章提出了TDSCDMA增强和演进的4阶段论:第一阶段为当前的TDSCDMA阶段:第二阶段是TDSCDMA短期演进,即HsxPA阶段(包括HSDPA、HSUPA和HSPA演进);第三阶段是长期演进阶段:最后一阶段是基于TDSCDMA的时分双工(TDD)超3G(B3G)或者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阶段。详细描
2、述了演进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新技术在演进过程的使用。关键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高速数据分组接入;高速上行分组Click here and input title in EnglishAbstract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a home-grown standard for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is already mature and ready for com
3、mercial deploy ment.The enhancement and evolution of TD-SCDMA systems is a hot topic these days.Many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posed,but there are no integrated solutions that can jointly consider the development both in the short term and in the long term.This paper discusses four evolution phases fo
4、r TD-SCMA enhancement and evolution,which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Key technologies.Phase l is about the existing TD-SCDMA system.Phase 2 is the short term evolution of the system,i.e.the period of HsxPA,including evolution of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
5、cess(HSUPA) and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HSPA).Phase 3 is the Long Term Evolution(LTE).Phase 4is the Beyond 3G(B3G)/Fourth Generation(4G)mobile communication Time Division Duplex(TDD)system,based on TD-SCDMA.Key characters for every Evolution phase are discussed,as well as the new technologies adopt
6、ed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such as Multiple lnput Multiple Output(MIMO) an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Keywords WiMAX; CDMA;TD-SCMA;HSDPA;HSUPA;LTE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 课题背景11.2 国内外发展现状21.3 本文研究内容2第2章 TD-SCDMA移动通信发展过程32.1 TD-SCDMA第1阶段42.1.1 单载波技术42.1.2 多载波技术42.2 TDSCDMA第2阶
7、段52.2.1 单载波技术52.2.2 多载波技术62.2.3 MIMO与HSxPA的结合62.2.4 分布式天线系统技术62.2.5 MBMS技术72.2.6 TDSCDMA和BWA的融合72.3 TDSCDMA LTE阶段82.3.1 LTE单载波系统82.3.2 LTE正交多载波技术92.3.3 MIMOOFDMA技术92.3.4 灵活的动态频率选择机制92.3.5 无线Mesh92.3.6 点对点通信技术112.4 基于TDSCDMA的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12第3章 移动通信发展及演进走向分析143.1 中国3G决策已经明朗143.2 发展3G是移动通信产业的主流15第4章 自主创新在3
8、G演进中的延续与强化16 4.1 预测3G的演进途径及目前预计的困难 16 4.2 自主创新在现代通信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 16 4.3 中国3G的演进路线及有利的成长环境 164.4 自主创新取得的优异成绩及未来发展的前景 17结论18致谢19参考文献20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在目录上点右键“更新域”,然后“更新整个目录”。打印前,不要忘记把上面“Abstract”这一行后加一空行第1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时分一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是由中国提出的时分双工(TDD)模式的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3GPP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TD-SCDMA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无
9、线通信技术,如上行同步码分多址、智能天线、联合检测、软件无线电、接力切换和动态信道分配技术等1。TDD模式不需要对称频带,无线资源在上下行间可以灵活分配,更适合于数据传输这样的非对称业务,在无线频带资源起来越短缺的今天,逐渐成为B3G/4G系统研究的焦点。在中国,频分双工(FDD),包括宽带码分多址(WCDMA)和CDMA2000模式,总共分得90MHz频带带宽,而TDD模式分得了155MHz的带宽,反映出中国政府对TD-SCDMA的大力支持,并预示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与WCDMA和CDMA2000系统相比,TD-SCDMA有其技术上的优势,但缺乏商用经验。而在未来的演进过程中,TD-SCDM
10、A与WCDMA具有很好的兼容性,这为未来在多系统之间进行切换和漫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TD-SCDMA与WCDMA使用的都是3GPP提出的核心网版本,这种天然的结合使两种系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可以相互补。从商业和投资的角度来看,核心网只占总系统投资的30%左右,所以,在未来演进过程中,TD-SCDMA与WCDMA的兼容依然是研究的重点。虽然与CDMA2000系统的体系结构有较大的差异,但为了全球通信服务的普遍性和用户的方便性,与CDMA2000系统的兼容也成为商业和技术研究关注的焦点。TD-SCDMA在热点覆盖地区峰值速率可达2Mb/s,在中速移动环境下可达384kb/s,在高速移动环境下可
11、达144kb/s.然而随着移动移动业务的高速增长,TD-SCDMA的2Mb/s的峰值速率将无法满足需求。同时,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估计,新的B3G蜂窝系统可提供的100Mb/sGb/s的峰值速率预计将在2015年实现。与CDMA2000采用3载波的技术相似,TD-SCDMA也有单载波和多载波系统之分,采用多载波可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但也会加大系统的复杂度。另一方面,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融合也进行得如火如茶。TD-SCDMA与无线局域网(WLAN)的融合可以在室内环境或热点地区提供54Mb/s的峰值速率,有效地弥补了TD-SCDMA热点地区的覆盖。随着以IEEE802.16
12、系列标准为基础的无线城域网技术(一般称为WIMAX)的发展,TD-SCDMA与WIMAX的融合也已进入正式规划日程当中,并成显现今技术讨论的焦点。WIMAX可以在20MHz的带宽下提供75Mb/s的峰值速率,为TD-SCDNA系统起到了强有力的补充效果,尤其是IEEE802.16e的提出,使融合系统在移动速度支持上得到很大改善。1.2 国内外发展现状3GPP从2004年11月开始着手其长期演进计划(LTE),LTE的目标是增大蜂窝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容量,提高吞吐量,降低成本并减少服务时延,同时改善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新的体验和感受。LTE的发展将在现有3G规划频带上,以成熟的B3G新技术为基
13、础,向B3G/4G系统平滑过渡,并保持通信系统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性。中国政府出资发展TDD未来演进系统,并致力于B3G/4GTDD系统中空中接口和新网络构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其目标是对3G网络的全网覆盖,并提供100Mb/s1G/s的峰值速率。通过采髟多输入多输出(MIMO0)多天线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载波技术,第一个发布版本在20MHz的带宽内在下行传输中可以实现100Mb/s的速率,在上行可达50Mb/s的传输速率,同时,频带利用率可达2bps/Hz5bps/Hz。由于TDD系统的众多优点,TD-SCDMA演进 LTE/B3G TDD将势在必行。1.3 本文研究内容本文论述了T
14、DD系统由TD-SCDMA到TDD未来演进系统的演进过程。由于TDD未来演进系统到2015年才能实现商用,并且TD-SCDMA到TDD未来演进系统数据速率的跨度很大,所以在TD-SCDMA到TDD未来演进系统过程中必将存在一些过渡阶段。TD-SCDMA的演进从引入新技术角度和峰值速率角度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又有着不同的技术层次:TD-SCDMA单载波和多载波阶段、HSx PA TDD的单载波和多载波以及与无线宽带技术融合阶段、LTE TDD单载波和多载波阶段、TDD未来演进阶段(TDD B3G/4G)。第2章 TD-SCDMA移动通信发展过程TD-SCDMA的演进目标是提供更高速率的
15、服务,降低时延和成本,改善覆盖范围和容量。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将引入许多先进的技术,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OFDM、MIMO和多载波技术等,其中许多革命性技术在演进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峰值速率不断提高的根本动力。在TD-SCDMA演进的过程中,随着用户业务需求的不断扩大,单载频系统中的部分小区(例如繁华地带)可能会出现业务量过大而无法承受的情况,因此必须考虑使用新的技术方案石料对系统进行扩容。系统扩容可以通过小区分裂或者增加载频等方式来实现。相对于前者来说,后者对网络规划、设计等影响较小,且成本更低。因此,引入多载波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系统容量不足的问题。
16、通过引入HsxPA(包括HSDPA 和HSUPA,还有增强技术HSPA+)能够进一步地提高上下行链路数据业务的吞吐量,HsxPA时代最显著的技术是AMC和HARQ。图2-1 TD-SCDMA演进及4阶段演进论MIMO和OFDM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频谱效率,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快速傅立叶变换/快速傅立叶逆变换FFT/IFFT的实现使OFDM技术在系统中实现的复杂程度大大降低。随着MIMO多天线技术的发展,在通信链路中引入了空域的概念,与时域、频域和码域一起获得集或复用增益,使通信系统的容量成倍增加,从而从本质上提高了传输速率。但MIMO技术更适于平坦信道,而在宽带无线通信中大
17、爽是频率选择性信道,这时,OFDM与MIMO的结合,恰好利用了OFDM的循环前缀(CP)技术,克服多径影响,把频率选择性信道改造为平坦信道,再应用MIMO技术,传输增益显著3。如上所述,从TD-SCMA到TDD未来演进时代的演进过程如图2-1所示,演进过程大体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不同层次:分别是单载波/多载波TD-SCDMA系统、单载波/多载波HsxPA系统、LTE系统和基于TD-SCDMA的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即TDD B3G/4G)。2.1 TD-SCDMA第1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包括单载波和多载波的TD-SCDMA,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CDMA、上行同步、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动态信道分配
18、等,核心网基于3GPP标准的R4版本,单载波极限速率为2Mb/s,而对于N载波技术,理论极限速率可以达到N2Mb/s。2.1.1 单载波技术TD-SCDMA阶段就是现在的TD-SCDMA系统,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动态信道分配、软件无线电、上行同步码分多址技术、接力切换、低码片速率、多时隙、可变扩频、自适应功率调整和3GPP提出的高层协议和核心网。TD-SCDMA核心网采用R4版本。TD-SCDMA与WCDMA系统有很好的兼容性,并且满足了国际电联和3GPP提出的3G系统的指标要求,实现了3G的的各种场景环境。由于采用TDD模式,上下行链路使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上下行链路的空间物理特性相似
19、,可以采取一些自适应无线信号处理技术,同时实现上下行链路间的灵活切换。这一模式的优势是,在上下行链路间的时隙分配可以被一个转换点改变,满足不同的业务。TD-SCDMA与联合检测相结合,在传输容量方面有显著增益。通过引进智能天线,容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智能天线凭借其天线定向性和智能性减小了区内和小区间的干扰,能够提供更好的通信质量,提高系统容量,并且扩大小区的覆盖范围。2.1.2 多载波技术多载波技术是相对单载波技术而言的,就是在一个小区中配置多个载频。若将每个载频视为一个逻辑小区,则多载波小区实际上等效于将原来独立的多个单载波小区合并到一起,并将公共信道进行合并,这样就形成了一大体上多载波小区
20、,从面而大大提高系统的业务承载能力。多载波技术的提出是从发展的角度看待网络容量的演变,这将有利于TD-SCDMA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在不考虑频率间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多载波TD-CDMA系统的容量将会是单载波系统容量的N倍(N为载波数)。然而由于小区内载频间的混叠干扰,系统容量将会小于N倍单载频系统的容量。2.2 TDSCDMA第2阶段TDSCDMA演进的第二阶段主要包括引入高速数据分组接入(HSDPA)和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同时需要考虑和其他无线宽带接入系统的融合,共同支撑高速数据业务的传输,比如TDSCDMATwimax在核心网的融合等。此时采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AMC、HARQ、
21、快速分组调度(FPS)等,核心网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对于单载波HSDPA/HSUPA来说,理论极限速率为2.8MB/s,对于3载波HSDPA/HSUPA来说,理论极限速率为8.4MB/S;当与wimax融合时,其理论极限速率可达75MB/S(20MHZ带宽时)。2.2.1 单载波技术HSxPA可以在现有TDSCDMA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演进,在无线接入网络相应地修改,使得下行传输速率提升到每载波2.8MB/S,其中网络架构及核心网络保持不变。HSxPA是一种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传输技术,是对普通传输技术的一种补充。它通过采用高阶调制方式和快速重传机制增加系统
22、吞吐量,减少传输时延,提高峰值速率。HSxPA与普通传输技术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对信道质量变化进行补偿。普通传输技术通过快速功率控制维持恒定的数据速率,适合实时数据的传输,例如话音业务。在HSxPA中,所有用户的下行总发射功率传输过程中维持恒定。假定每个用户的功率保持恒定,则离基站近的用户路损较小,干扰较低,从而信道容量更高。离基站远的用户信道容量相对较低,HSxPA通过改变编码调制方式,以及HARQ机制来使数据速率随信道容量的变化而变化。显然,这种方式不能用于承载实时业务,但对数据业务则非常合适。在信道质量良好的情况下,HSxPA的理论峰值速率可以达到2.8MB/s。如果捆梆多个载波提供HS
23、xPA的话,理论峰值可以达到N2.8MB/s(N为载波个数)。在这个阶段里,根据3GPP的R5版本,基于全IP的核心网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引入IMS以提供基于IP的服务质量(Qos)。2.2.2 多载波技术在TDSCDMA系统中,由于每个载波带宽只有1.6MHz,所以即使使用5个下行时隙,TDD HSxPA也只能达到2.8MB/s的下行速率。而FDD的理论值速率能达到14.4MB/s,WLAN能达到54MB/S。与它们相比,TDSCDMA有不错的频谱效率,然而单个用户的峰值速率则远远不够。若采用多载波的与HSxPA,允许用户同时在多个载波上收发数据,则在3个载波的情况下,数据被分配到3个载波上
24、同时传输,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8.4MB/s。随着载波个数的增长,峰值速率还可以继续增长。这种方案的好处是,既可以达到很高的峰值速率,又可以实现灵活的配置。录所在地区的数据业务需求不是很大时,可以只使用一部分载波捆绑实现HSxPA业务。随着需求的增长,可以通过网络重新规划,使用更多的载波提供HSxPA业务。对于WCDMA,如果要在10MHz的带宽内提供HSDPA,要求上、下行的5MHz带宽分别都是连续的。而TDSCDMA则可以使用6个分离的1.6MHz载波。在载波资源受限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优势。2.2.3 MIMO与HSxPA的结合在通信系统中,通过采用多天线技术、在空域上实现空间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DSCDMA 移动 通信 技术 发展 未来 演进 论文 3691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6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