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CMIMS网络试点总体技术要求.doc
《中国移动CMIMS网络试点总体技术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CMIMS网络试点总体技术要求.doc(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CM-IMS网络试点总体技术要求V5.0.0二九年五月目录一、CM-IMS试点技术总体原则5二、CM-IMS试点阶段划分及测试重点6(一)阶段一:分省单厂家测试阶段6(二)阶段二:多厂家兼容性测试阶段7三、试点用户建议及业务要求8(一)CM-IMS试点网络业务开放范围8(二)CM-IMS试点网络支持的业务81、多媒体电话业务82、统一Centrex业务93、IMS多媒体彩铃业务94、融合一号通业务95、多媒体会议业务106、点击拨号业务107、消息业务11(三)业务互通需求111、语音和视频业务互通需求112、统一Centrex业务互通需求113、多媒体彩铃互通需求114、多媒体会议业务12
2、5、消息业务12四、试点网络总体结构12(一)试点网络架构图12(二)网元设备功能要求131、CS、PS、承载网网元功能要求132、IMS网元设备功能要求13(三)接口要求191、本次试点标准化接口要求:192、其他接口要求21五、组网21(一)省间组网要求22(二)省内组网要求221、核心网设备222、业务平台233、计费网关234、OMC23六、ENUM Server和DNS24(一)IP专网DNS系统241、DNS配置原则242、DNS功能要求24(二)CMNET DNS系统251、DNS配置原则252、DNS功能要求25(三)ENUM Server系统25(四)ENUM DNS Ser
3、ver解析机制:261、省内用户的解析262、省外用户的解析27七、码号资源28(一)IMS用户标识及其编码原则281、私有用户标识IMPI282、公有用户标识IMPU303、公有业务标识PSI32(二)网络设备标识编码原则331、接入控制模块332、会话控制模块333、互通模块334、用户接入控制功能实体34(三)IP地址的分配341、网络设备的IP地址342、用户终端的IP地址35八、互通与路由35(一)互通351、IMS网内互通352、与本网PLMN网络互通353、与铁通PSTN网络互通364、与其他运营商PLMN/PSTN网络互通36他网PLMN/PSTN网络先通过被叫IMS用户所在地
4、市的铁通关口局互通,再通过铁通PSTN与被叫所在地市的移动关口局互通,再通过本网PLMN与IMS网络MGCF互通。37(二)路由371、去话流程372、来话流程39九、接入系统要求40(一)LAN41(二)WLAN41(三)xDSL接入网41(四)EDGE/TD-SCDMA数据卡接入41(五)PON42一、终端42(一)SIP 座机42(二)PC客户端43(三)POTS话机45一一、承载方案及要求49(一)承载网络要求49(二)业务接入要求50(三)用户接入要求53(四)QoS要求54一二、网管55一三、计费55(一)话单采集56(二)话单格式56(三)计费网关56(四)计费系统架构57(五)
5、计费原则58(六)结算原则59一四、业务开通59(一)功能要求60(二)接口要求61(三)开通原则62(四)接入侧业务开通63一五、质量要求63(一)多媒体电话业务质量要求63(二)统一Centrex业务质量要求65(三)多媒体彩铃业务质量要求65一六、安全65(一)业务层65(二)核心网661、鉴权机制662、拓扑隐藏66(三)承载网66一七、试点各阶段设备部署方式67(一)IMS网络设备67(二)业务平台67(三)承载网设备67(四)终端68(五)计费网管68一八、编制历史68一、 CM-IMS试点技术总体原则CM-IMS试点的目的是为CM-IMS现网大规模商用进行必要的准备,确保中国移动
6、2009年具备全业务运营的网络能力。本次CM-IMS试点建议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验证:1)CM-IMS跨省大规模组网能力;2)CM-IMS多媒体业务提供能力,重点验证多媒体话音及补充业务、企业统一Centrex、多媒体彩铃、多媒体会议、即时消息(企业)和融合一号通(被叫)等业务;3)CM-IMS对多种接入和终端的控制能力;4)主要厂家IMS网络设备、业务平台和终端的成熟度以及不同厂家设备的兼容性;5)网管系统和业务支撑系统对CM-IMS的支撑能力。本次试点的技术总体原则如下:1、 CM-IMS试点网络主要以3GPP R7版本的IMS国际标准为基础,针对集团用户、家庭用户和个人用户的需求对IM
7、S网络架构进行优化,涉及CM-IMS核心网、业务平台、接入及终端设备。2、 CM-IMS核心网采用分省方案进行组网,各省独立部署IMS网络并进行运营和维护。CM-IMS网络与中国移动PLMN网络互通,与其他网络的互通均通过中国移动PLMN网络实现。3、 CM-IMS业务平台包括多媒体电话业务、统一Centrex业务、多媒体彩铃业务、融合一号通业务、多媒体会议业务和消息业务。4、 试点用户分配单独的号段。本次试点中使用的用户IP地址均为私有地址。5、 本次试点支持的接入方式包括LAN、WLAN、xDSL、EDGE/TD-SCDMA数据卡和PON。6、 终端类型包括SIP硬终端、PC客户端、通过I
8、AD/AG接入的POTS话机、IP PBX和通过SIP GW接入的TDM PBX。7、 CM-IMS核心网设备和业务平台承载在IP专网上,试点用户通过CMNET接入。8、 本次试点要求CM-IMS网络支持网元管理及网元性能参数统计,并能够与中国移动网管系统对接。9、 本次试点要求CM-IMS网络支持离线计费,并能够与业务支撑系统对接。10、 本次试点要求支持试点省间的漫游及游牧场景,不要求漫游或游牧至非试点省的IMS用户接入。二、 CM-IMS试点阶段划分及测试重点(一)阶段一:分省单厂家测试阶段本阶段CM-IMS核心网采用分省单厂家组网。除多媒体彩铃业务平台外,同一省的CM-IMS核心网与业
9、务平台都采用同一厂家组网。业务包括:多媒体电话业务、多媒体彩铃业务及面向集团客户的统一Centrex业务(含融合VPMN)。本阶段试点要求验证:1)各试点省之间多媒体话音及补充业务的互通性;2)各试点省之间多媒体彩铃业务的互通性;3)对同一省内集团客户统一Centrex业务进行试点验证。本阶段打开的接口包括:Mw接口、Gm接口(部分打开,每个试点省IMS网络至少完成与两款SIP硬终端和一款定制PC客户端的兼容性测试)。接入方式包括:WLAN、LAN、xDSL和PON。终端类型包括:SIP硬终端、PC客户端、IAD/AG接入POTS话机和SIP GW接入PBX。本阶段对离线计费话单格式和Rf接口
10、功能进行验证。本阶段对IMS网元性能测量参数一致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二)阶段二:多厂家兼容性测试阶段本试点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一阶段试点的三个业务(统一Centrex业务、多媒体电话及补充业务、多媒体彩铃业务)具备商用条件。在此前提下,进行更深入的兼容性测试,并对更多的IMS业务进行试点验证。本阶段CM-IMS组网与阶段一保持一致。本阶段重点验证各试点省CM-IMS网络省间互通能力以及与运营支撑相关的计费、网管和业务发放能力。在以上功能验证基础上,还可对多媒体会议业务、即时消息(企业)和融合一号通业务(被叫)进行试点验证。本阶段打开的接口包括:Mw接口、ISC接口、Gm接口(全部打开,即完成
11、全部类型终端的兼容性测试),同时力争打开Sh接口。本阶段的接入方式包括:WLAN、LAN、xDSL、PON和EDGE/TD-SCDMA数据卡。本阶段终端类型包括:SIP硬终端、PC客户端、IAD/AG接入POTS话机、IP PBX和SIP GW接入TDM PBX。本阶段对IMS网元计费能力、话单正确性和BOSS系统业务发放接口进行验证。本阶段要求对OMC网元管理功能进行验证,并验证OMC接入中国移动网管系统,对IMS网管功能进行验证。三、 试点用户建议及业务要求(一)CM-IMS试点网络业务开放范围中国移动CM-IMS试点网络业务的开放范围为试点省份的部分集团、家庭和个人客户。(二)CM-IM
12、S试点网络支持的业务1、 多媒体电话业务包括点到点语音业务,点到点视频业务,以及呼叫转移、呼叫等待、呼叫保持、呼叫限制、主叫号码显示隐藏等在内的补充业务。 具体业务特征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_多媒体电话业务规范。2、 统一Centrex业务统一Centrex业务是由IMS网络提供的继承传统Centrex业务基本属性的实时会话业务,并对其进行了功能增强。具体包括以下业务特征:群内呼叫、群外呼出,群外呼入、补充业务、话务台、以及固定移动融合VPMN业务等。 具体业务特征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_统一Centrex业务规范。融合VPMN业务建议采用以下两种方案之一:1)SCP升级支持SIP
13、接口方案;2)新建统一Centrex业务平台,支持CAP接口。如果采用方案二,试点期间原则上建议采用现网入网的SCP厂家建设统一Centrex业务平台,同时总部会进一步推进其他厂家统一Centrex业务平台的测试和后续工作。3、 IMS多媒体彩铃业务IMS多媒体彩铃业务属于被叫定制的业务,在呼叫建立前,被叫振铃过程中,主叫将接收到被叫预设的包含了多种多媒体信息的回铃,而不是传统的单调回铃音或简单的音乐彩铃。试点期间建议采用GateWay方案实现IMS多媒体彩铃业务。试点二阶段,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对Early Session方案进行测试。具体业务特征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_个人多媒体
14、彩铃业务规范。4、 融合一号通业务融合一号通业务的主要业务特征是手机、固定电话和PC软终端同号,对外的一号通号码可以是手机或固定电话号码,当这些终端做主叫时对外显示统一的手机或固定电话号码,做被叫时则同振或顺振。l 主叫融合一号通:当一号通用户作为主叫时,对外显示的一号通号码为统一的手机或固定电话号码,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试点阶段不验证主叫一号通业务。l 被叫融合一号通:当一号通用户作为被叫时,一号通业务绑定的手机、固定电话和PC软终端可以同振或顺振,由用户自行设定。具体业务特征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_融合一号通业务规范。5、 多媒体会议业务多媒体会议是提供了音频、视频、数据协同三大功能
15、具有多方控制能力的综合型会议,其中数据协同包括了对消息会议、应用共享、电子白板、文件传输、网页共享等应用。试点阶段只验证音频和视频会议,不验证数据协同功能。具体业务特征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_多媒体会议业务规范。6、 即时消息业务消息业务包括:即时通信业务(IM,Instant Message)、呈现业务(Presence)、群组和列表管理业务。具体业务特征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即时消息、群组管理和状态呈现业务系列规范。(三)业务互通需求1、 语音业务互通需求试点一阶段,IMS域用户需要与2G CS域、3G CS域、PSTN网络的用户进行语音的通话。 多媒体电话业务中的补充业务与现
16、有网络中的补充业务可以互通,但受现有网络本身能力的限制,互通能力将不会是完全互通,而是有限能力的互通。2、 统一Centrex业务互通需求群外用户可以是2G CS域、3G CS域、PSTN网络的用户,IMS域用户可以与其进行语音或视频的通话。试点阶段要求语音互通。群内用户可以是IMS域内各种接入方式下的用户,也可以是CS域内的用户,通过与CS网络配合支持跨网络的融合VPMN业务。3、 多媒体彩铃互通需求多媒体彩铃业务可以与2G CS域、3G CS域、PSTN网络当前提供的类似业务进行有限能力的互通。被叫用户所在网络的彩铃平台向主叫用户播放音频彩铃。试点阶段IMS用户和3G CS用户仅支持音频彩
17、铃互通。4、 多媒体会议业务多媒体会议是提供了音频和视频两大功能具有多方控制能力的综合型会议。多媒体会议系统应支持2G CS域、3G CS域和PSTN用户接入实现语音会议。详细要求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多媒体会议业务系列规范。5、 即时消息业务即时消息业务的寻呼模式可以与2G/3G CS域和PS域提供的SMS业务、MMS业务互通。四、 试点网络总体结构(一)试点网络架构图图:试点网络架构图(二)网元设备功能要求1、 CS、PS、承载网网元功能要求核心网CS域、PS域及承载网设备无新增功能,均采用现网设备。智能网需升级支持融合VPMN业务,具体要求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_统一Cent
18、rex总体技术要求。2、 IMS网元设备功能要求CM-IMS试点涉及的功能实体包括会话控制功能实体(S-CSCF、I-CSCF、BGCF、P-CSCF)、用户数据功能实体(HSS、SLF)、互通功能实体(MGCF、IM-MGW)、媒体资源功能实体(MRF)、用户接入控制功能实体(SBC)、业务服务器(AS)、ENUM/DNS服务器、计费网关(CG)和网管功能实体(OMC)。各省相应的物理设备由该省试点厂家提供。具体功能要求简要描述如下。(1) 会话控制功能实体(a)S-CSCFS-CSCF在IMS核心网中处于核心的控制地位,负责对UE的注册鉴权和会话控制,执行针对主叫端及被叫端IMS用户的基本
19、会话路由功能,并根据用户签约的IMS触发规则,在条件满足时进行到SIP AS/IM-SSF/OSA SCS的业务路由触发。详细功能要求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_CSCF/BGCF设备规范。(b)I-CSCFI-CSCF是IMS域的边界点,其主要功能包括指派S-CSCF和拓扑隐藏。详细功能要求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_CSCF/BGCF设备规范。(c)BGCFBGCF用来选择出口PSTN(或CS域)网络。如果BGCF能够确定出口PSTN(或CS域)网络与其位于同一网络,BGCF将选择一个专门负责与该PSTN(或CS域)互通的MGCF;如果出口为另一个网络,BGCF将转发会话信令给所选网络
20、的另一个BGCF。BGCF在选择与PSTN(或CS域)相连时,会利用本地配置的管理信息。详细功能要求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_CSCF/BGCF设备规范。(d)P-CSCFP-CSCF作为IMS网络的第一个入口点,提供注册和注销、鉴权和授权、信令压缩、媒体授权、信令路由、数据管理、紧急呼叫、QoS、计费等功能。详细功能要求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_CSCF/BGCF设备规范。(e)设备设置原则在试点省内,P-CSCF、S-CSCF、I-CSCF和BGCF功能实体合设为同一物理设备。(2) 用户数据功能实体(a)HSSHSS是IMS用户归属网络中存储用户信息的核心数据库,主要用来存储IM
21、S用户标识、用户鉴权信息、用户的业务触发信息等数据。详细功能要求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_HSS-SLF设备规范(b)SLF当IMS网络中配置了多个HSS时,SLF负责接受来自I-CSCF或S-CSCF的查询请求,并返回HSS的地址给I-CSCF/S-CSCF。详细功能要求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_HSS-SLF设备规范(c)设备设置原则在试点省内,HSS和SLF功能实体合设为同一物理设备。HSS中只存储IMS用户及业务数据,与HLR相互独立。(3) 互通功能实体(a)MGCFMGCF用于IMS域与CS域的互通,负责完成控制面信令流的互通(PSTN/CS侧ISUP/BICC协议与IMS
22、侧SIP协议的交互和互通),并控制IM-MGW完成用户面媒体流的互通。详细功能要求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_MGCF设备规范。(b)IM-MGWIM-MGW负责在MGCF的控制下完成IMS用户面IP承载与CS域承载之间的转换,并提供编解码转换和承载资源管理能力。详细功能描述参见中国移动CM-IMS试点_IM-MGW设备规范。(c)设备设置原则在试点第一阶段,试点省新建独立的MGCF和IM-MGW物理设备;在试点第二阶段,试点省采用现网软交换设备MSC Server和MGW升级改造支持MGCF和IM-MGW功能,可以采用现网软交换关口局或软交换汇接局设备进行升级改造。(4) 媒体资源功能实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移动 CMIMS 网络 试点 总体 技术 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