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网络优化工程参数优化工程技术指标.doc
《GSM网络优化工程参数优化工程技术指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SM网络优化工程参数优化工程技术指标.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GSM网络优化工程参数优化工作技术标准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二八年十二月目 录1.前言- 1 -2.无线参数的优化要求- 1 -2.1无线参数设置的准确性要求- 1 -2.1.1同站同邻频小区- 1 -2.1.2邻小区同频- 1 -2.1.3邻区数据一致性- 1 -2.1.4小区LAC归属错误- 1 -2.2无线参数优化中重点关注的参数类型- 2 -2.2.1小区选择参数- 2 -2.2.2小区重选参数- 5 -2.2.3切换参数- 6 -2.2.4功率控制参数- 8 -2.3无线参数的分场景优化- 9 -2.3.1参数分场景优化的原理- 9 -2.3.2参数优化的场景分类- 9 -2
2、.3.3分场景参数优化的基本原则- 10 -2.4分场景的参数优化案例- 11 -2.5密集城区- 12 -2.5.1最坏小区数量较少,但整体掉话率比较高- 12 -2.5.2切换成功率较低、由于切换带来的掉话也较多- 13 -2.6一般城区- 13 -2.6.1网络在城郊接合部分的掉话率较高- 13 -2.6.2配置绑定BCCH的小区容易出现寻呼溢出的现象- 14 -2.7郊区或农村- 15 -2.7.1用户脱网与隐性关机现象- 15 -2.7.2农村基站之间切换成功率低- 16 -3.室内覆盖系统的参数优化- 16 -3.1避免室内覆盖和室外宏基站信号干扰- 16 -3.2避免终端在室内覆
3、盖和室外宏站信号间的频繁切换- 17 -4.GPRS网络优化配置- 17 -4.1GPRS网络优化配置原则- 17 -4.2GPRS优化配置建议- 17 -5.天馈系统的优化要求- 19 -5.1天馈线优化常见参数- 19 -5.1.1天线性能参数- 19 -5.1.2天线优化参数- 21 -5.2发现天馈问题的辅助判断依据- 23 -5.2.1掉话、指配失败率高- 23 -5.2.2干扰严重- 23 -5.2.3弱覆盖- 23 -5.2.4扇区话务不均衡- 23 -5.2.5天馈线安装不当- 24 -5.2.6天线被建筑物阻挡- 24 -5.2.7天线选型不合理- 24 -5.2.8天馈线进
4、水- 25 -5.2.9天线损坏- 26 -5.2.10天线位置或方向偏移- 26 -5.3天线的安装方式的选择- 26 -5.3.1天线的支撑、安装方式- 26 -5.3.2各种天线支撑方式所受的制约条件- 27 -5.3.3施工难度、建设周期分析- 27 -5.4天线安装方式的要求- 28 -5.4.1全向天线- 28 -5.4.2定向天线- 29 -5.4.3天线的隔离要求- 29 -5.5馈线安装方式和要求- 31 -5.6跳线的安装方式和要求- 32 -5.7天馈系统的防雷接地安装要求- 32 -6.参考标准- 33 -1. 前言无线参数优化调整是指对正在运行的系统,根据实际无线信道
5、特性、话务量特性和信令流量承载情况,通过调整网络中局部或全局的无线参数来提高通信质量,改善网络平均的服务性能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的过程。实际上,无线参数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无线资源,通过业务量分担的方式使全网的业务量和信令流量尽可能均匀,以达到提高网络平均服务水平的目标。参数的设置与无线电覆盖、干扰、切换成功率等都有密切关系。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大量的无线参数是基于小区或局部区域设置的,而区域间的参数通常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在作参数调整时必须考虑到区域的参数调整对其他区域尤其是相邻区域的影响,否则参数的调整会发生很强的负面影响。此外,当网络中局部区域出现问题时,首先需确定是否由于设备故障
6、造成,只有在确定网络中的问题确实是由于业务原因引起时,才能进行无线参数的调整。为加强对参数优化工作的指导与管理,总部运维部特编制本技术标准,作为分公司在进行全面参数优化工作时的技术参考。另外,天馈系统的整改工作对下半年网络优化工作的效果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总部虽然已经组织过全国大规模的天馈整改工作,但从实际检查的情况来看,现网仍然存在大量的天馈系统整改不彻底的情况,针对这种问题,总部将天馈系统整改规范纳在本技术标准中,要求各分公司在下半年网优会战的同时,对现网存在的天馈系统问题进行彻底的整改。同时,要求各分公司提高重视程度,严格按照总部规定的各项进度管理要求掌控本阶段的各项工作进度。2. 无线
7、参数的优化要求2.1 无线参数设置的准确性要求各小区的邻区参数及小区基本属性类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的整体运行质量,在本次无线参数优化工作中,各分公司必须首先做好各类基础无线参数的准确性核查工作。同时,无线参数设置的准确性检查将纳入总部在本次优化工程会战的验收考核以及09年对日常网络优化工作的考核中。重点做好以下四类无线参数准确性的核查工作:2.1.1 同站同邻频小区分公司在进行频率规划、翻频以及参数优化阶段,都要关注对同一站址不同小区间存在同频或邻频的问题进行排查,避免现网因同站同邻频小区导致的严重干扰,影响用户接入或导致切换失败等问题的出现。2.1.2 邻小区同频分公司在关注同站同邻频
8、问题的同时,也要关注邻小区同频的问题,避免现网邻频小区同频导致的干扰,影响用户接入或导致切换失败等问题的出现。2.1.3 邻区数据一致性由于08年追加工程中,新建基站数量较大,原有基站邻区关系参数调整较为频繁。各分公司必须结合工程建设情况,及时更新基站的邻区参数,确保存在邻区关系的小区之间数据设置保持一致,同时,及时清除多余的邻区关系。避免由于邻区参数设置不一致导致的切换失败,甚至由于无法实现切换而导致掉话等问题。2.1.4 小区LAC归属错误由于08年追加工程中,新建基站数量较大,必然会存在LAC区的重新划分问题。因此,必须合理规划LAC区域的划分,保证各小区归属的LAC区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9、。尽量减少由于工程上勘查的基站地理位置和实际地理位置不一致造成的小区LAC归属错误,否则将在这类小区的覆盖区域内出现大量不必要的跨区切换,产生大量的跨区切换信令,甚至引起切换掉话。2.2 无线参数优化中重点关注的参数类型根据此次优化工程会战的工作目标,下半年网络优化工程会战参数优化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与双频网小区选择、小区重选、切换、话务均衡、室内外覆盖相互切换区域功率控制、切换门限等参数的优化。2.2.1 小区选择参数手机开机后会与网络进行联系,选择一个合适的小区,从中提取控制信道的参数和其它系统消息,完成小区选择过程。在GSM规范中,规定了小区选择的依据参数即路径损耗准则,与允许的最低接入
10、电平(Rxlev_access_min)有关。其中::为手机实际接收到的电平: 为手机接入系统时所需的最小接入电平:为手机接入系统时可使用的最大发射功率:为手机所具有的最大输出功率手机所选择的小区的C1必须大于0,同时还要判断该小区是否被禁止接入、小区的优先级等因素。在满足C1标准的前提下,手机将选择优先级高的小区。在GSM900与DCS1800共存的情况下,为了使双频手机能够尽可能接入DCS1800系统,可以通过设置小区的CBQ (CELL_BAR_QUALIFY)和CBA(CELL_BAR_ACCESS) 值,来控制小区选择的优先级。在DCS1800连续覆盖的情况下,设置DCS1800小区
11、的优先级为“正常”,GSM900为“低”,即手机接入DCS1800网络的优先级要高于GSM900网络,同时为了确保手机接入的DCS1800网络质量较好,在设置DCS1800网络的RXLEV_ACCESS_MIN参数时应区别对待,该值在市区一般设置在-95dbm,而GSM900网络的值通常为-100dbm。2.2.1.1 控制信道最大功率电平(MS_TXPWR_MAX_CCH)定义移动台与BTS的通信过程中,其发射功率是受网络控制的。网络通过功率命令(PowerCommand)对移动台进行功率设置,该命令在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上传送,(SACCH有两个头字节,一个是功率控制字节,另一个
12、是时间提前量)。移动台必须从下行的SACCH中提取功率控制头,并以其规定的发射功率作为输出功率,若移动台的功率等级无法输出该功率值,则以能输出的最相近的发射功率输出。由于SACCH是随路信令,它必须与其它信道如SDCCH、TCH等组合使用。因此网络对移动台的功率控制实际上是在移动台接收SACCH以后才开始。移动台在收到SACCH前使用的功率(即在发送RACH时使用的功率)则由控制信道最大功率电平(MS_TXPWR_MAX_CCH)决定。设置及影响控制信道最大功率电平是关系移动台接入成功率和邻信道干扰的重要参数,可以由网络操作员设定。该参数设置过大(指移动台输出的功率)时,在基站附近的移动台会对
13、本小区造成较大的邻信道干扰,影响小区中其它移动台的接入和通信质量;反之,若该参数设置过小(指移动台输出的功率)则使在小区边缘的移动台接入成功率降低。控制信道功率电平的设置原则为:在确保小区边缘处移动台有一定的接入成功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移动台的接入电平。显然,小区覆盖面积越大,要求移动台输出的功率电平越大。该参数一般的设置建议为5(对应GSM900移动台)和2(对应GSM1800移动台)。在实际应用中,设定该参数后,可以通过实验方式,即在小区边缘做拨打试验,在不同的参数设置下测试移动台的接入成功率和接入时间以决定提高或降低该参数的数值。2.2.1.2 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RXLEV_AC
14、CESS_MIN)定义为了避免移动台在接收信号电平很低的情况下接入系统(接入后的通信质量往往无法保证正常的通信过程),而无法提供用户满意的通信质量且无谓地浪费网络的无线资源,在GSM系统中规定,移动台需接入网络时,其接收电平必须大于一个门限电平,即:移动台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RXLEV_ACCESS_MIN或简称 RXAM)。设置及影响RXLEV_ACCESS_MIN通常建议的数值应近似于移动台的接收灵敏度 。 由于 RXLEV_ACCESS_MIN还影响到小区选择参数C1,因此灵活地设置该参数对网络业务量的平衡和网络的优化至关重要。对于某些业务量过载的小区,可以适当提高小区的RXLEV_
15、ACCESS_MIN,从而使该小区的C 1和C 2值变小 ,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随之缩小 。但 RXLEV_ACCESS_MIN的值不可取得过大,否则会在小区交界处人为造成“盲 区”。2.2.1.3 小区禁止限制(CellBarQualify,CBQ)定义对于小区重叠覆盖的地区,根据每个小区容量大小、业务量大小及各小区的功能差异,一般都希望移动台在小区选择中优先选择某些小区,即设定小区的优先级,这一功能可以通过设置参数“小区禁止限制”(CBQ)来实现。设置及影响在通常情况下,所有的小区应设置优先级为“正常”,即CBQ0。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微蜂窝应用、双频组网等,运营者可能希望移动台优先进入某种
16、类型的小区,此时网络操作员可以将这类小区的优先级设为“正常”,而将其它小区的优先级设为“低”。移动台在小区选择过程中,只有当优先级为“正常”的合适小区不存在时(所谓合适是指各种参数符合小区选择的条件,即C10且小区没有被禁止接入等),才会选择优先级较低的小区。2.2.2 小区重选参数在空闲模式时,手机停留在所选的小区中,当手机从当前小区转移到另一个小区,就需要进行小区重选。对双频手机而言,由无线信道质量引起的小区重选以参数C2作为标准,C2是基于参数C1及经验值而形成的。作为标准,C2是基于参数C1及经验值而形成的。 当,;当,对非服务小区,当,;,对服务小区,其中:用于设置经验值修正重选参数
17、,是临时偏移,在规定的时间内起作用,是计数器。手机重选C2值大的小区,根据C2算法,通过设置CRO、TO、PT等参数调整C2值,使DCS1800的C2值大于GSM900,使DCS1800小区信号强度在低于GSM900一定值的情况下,通过参数设置使双频手机重新选择到DCS1800小区。在双频网边界区,为了更好的让手机从GSM900网络进入DCS1800网络,可以对边界DCS1800小区做些调整,属于同位置区的DCS1800小区TO设置为1,PT设置为0,而不属于同位置区的DCS1800小区则将小区重选滞后参数设置为8-10dB。而在全覆盖双频网络内,DCS1800的CRO需要看各个城市的无线环境
18、而定,总体来说要比前期的设置稍低,通常在6-10左右,考虑话务均衡时,可适当减小该值。2.2.2.1 小区重选滞后(CellSelectionHysteresis)定义移动台进行小区重选时,若原小区和目标小区属不同的位置区,则移动台在小区重选后必须启动一次位置更新过程。由于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通常在相邻小区的交界处测量得到的两个小区的C2值会有较大的波动,从而使移动台频繁地进行小区重选。尽管移动台两次小区重选的间隔时间不会小于15秒,但对位置更新而言15秒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它不但使网络的信令流量大大增加、无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并且由于移动台在位置更新的过程中无法响应寻呼,因而使系统的接通率
19、降低。为了减小这一问题的影响,GSM规范设立了一个参数,称为小区重选滞后。要求邻区(位置区与本区不同)信号电平必须比本区信号电平大,且其差值必须大于小区重选滞后规定的值,移动台才启动小区重选。设置及影响选择合适的小区重选滞后电平对网络优化有重要的意义。小区重选滞后通常建议设置为100或101(即重选滞后电平为8dB或10dB)。在下列情况下建议作适当的调整:l 当某地区的业务量很大,经常出现信令流量过载现象,建议将该地区中属于不同LAC的相邻小区的小区重选滞后参数增大。l 若属于不同位置区的相邻小区其重叠覆盖范围较大时,建议增大小区重选滞后参数。l 若属于不同LAC的相邻小区在邻接处的覆盖较差
20、,即出现覆盖的“缝隙”时,或这种邻接处地理位置处于高速公路等慢速移动物体较少的地区,建议将小区重选滞后参数设置在26dB之间。2.2.3 切换参数通常在通话过程中,当有更合适的小区出现时,手机会切换到该小区,以保持良好的通话质量。切换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可以利用切换来调整双频网间的话务流向。在双频网中确保两网间的切换流程和利用切换使得手机尽可能的驻留在一个网内进行通信,尤其是驻留在DCS1800网络上是一个重点。由于厂家设备不同其切换算法也有差异,因此切换优化应紧密结合设备的实现机制来进行,但总的思路基本上是一致的。双频网络多采用分层小区结构,基于该类结构的切换算法,在处理方式上考虑了小区优先级
21、、失败惩罚、乒乓效应的消除、小区内连续切换的防止、速度敏感性、流量控制等问题。在双频分层网络中让DCS1800系统具有比GSM900系统更高的优先级,使手机更容易切换到DCS1800系统,通话也尽可能将手机保持在DCS1800小区,实现负荷分担。这些参数主要有:小区所在层的设置、小区优先级的设置、层间切换容限、层间切换迟滞和门限等参数,还有一些其他参数,比如多频段指示等。层间切换容限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每个城市无线网络环境不同,双频网的传播衰耗也不一样,这个门限通常也是一个经验值,在尽可能的保持总体切换次数不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调整切换门限使得手机尽可能的驻留在DCS1800网络。就某省会城市为例
22、,层间切换门限如下:源小区目标小区切换容限值GSM900宏蜂窝DCS1800宏蜂窝-4DCS1800宏蜂窝GSM900宏蜂窝12另外双频网络切换还需要考虑到速度原因,DCS1800网络一般采用蜂窝结构,其紧密程度较GSM900网络更加紧凑,因此对移动台的速度较为敏感。在市区一些快速路段当移动台在连接状态下的速度达到一定门限后,通常时速达到100公里后,就应强制其切换进入GSM900小区,从而减少切换次数,提高通信质量。2.2.3.1 多频段指示(Multiband_Reporting)2.2.3.2 定义在单频段的GSM系统中,移动台向网络报告邻区测量结果时,只需报告一个频段内信号最强的6个邻
23、区的内容。当多频段共同组网时,运营者通常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希望移动台在越区切换时,优先进入某一个频段。因此希望移动台在报告测量结果时不仅根据信号的强弱,还需根据信号的频段。参数“多频段指示 (Multiband_reporting)”即用于通知移动台需报告多个频段的邻区内容。2.2.3.3 设置及影响多频段指示(Multiband_reporting)的取值范围是03。在多频段应用的环境下,它的取值与各个频段中的业务量有关。一般在设置时可以参考下列原则: 各频段的业务量基本相同,运营者对频段无选择性时,应设置多频段指示为“00”。 各频段的业务量明显不同,运营者希望移动台能优先进入某一频段,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SM 网络 优化 工程 参数 工程技术 指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