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毕业论文CDMA通信原理及系统仿真.doc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CDMA通信原理及系统仿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工程毕业论文CDMA通信原理及系统仿真.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设计CDMA通信原理及系统仿真姓 名: 王丰雷 学 号: 080720 班 级: 121803 专 业: 通信工程 所在系 : 电子信息工程系 指导老师: 王鲁杰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CDMA通信原理及系统仿真 姓名 王丰雷 届 2012 系别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 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 王鲁杰 职称 学生 下达任务日期 2012 年 3月 5 日 一、毕业设计内容及要求1、该设计项目的主要功能CDMA技术是当前无线电通信,尤其是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CDMA概念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基于扩频通信的调制和多址接入方案,编码调制与解调在通信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地址码的选择直
2、接影响到CDMA系统的容量,抗干扰能力,接入和切换等性能。CDMA系统中有两个序列的PN码:长码:242-1(r=42);短码:215-1(r=15)。在前向信道中PN码标识基站,长码扰码,短码正交调制;在反向信道中PN码标识用户,长码扩频,短码正交调制。在CDMA通信系统中可以用64阶Walsh函数进行前向扩频以区分前向码分信道,还可以用64阶Walsh函数进行前反向正交调制。CDMA系统的反向信道调制采用的是正交非相干解调;CDMA系统的前向信道调制采用的是正交相干解调。通过毕业设计工作对MATALB软件进行熟悉和了解,对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部分及其内部的CDMA模块用法和
3、参数设置进行熟悉,熟悉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重点掌握卷积编码、块交织和码扩展等相关编码技术,并能将这些技术应用实际系统设计,提高自己对CDMA通信系统知识的认识。具体包括:(1)了解CDMA 系统物理层过程; (2)了解训练系列的组成;(3)了解CDMA系统中常用码序列;(4)掌握CDMA系统各种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5)掌握mltlab的基本操作(6)对以上部分模型进行仿真,给出仿真结果;(7)以正确的格式撰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设计说明书;2、设计环境(场地及硬件条件)要求计算机 3、参考资料及软件要求 参考文献: 1大话TD-SCDMA左飞 人民邮电出版社 2TD-SCDMA
4、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第3版) 罗建迪 汪丁鼎 肖清华 朱 东照人民邮电出版社 3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原理/设备/仿真实践中兴通讯NC 教育管理中心 人民出版社 4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王华奎 李艳萍 张立毅 王鸿斌 李鸿燕 清华大学出版社 53G技术与基站工程杜庆波 罗文茂 人民邮电出版社软件要求MATLAB的编程和仿真环境4、课题的其他要求 (1)了解课题的相关知识。(2)调研,比较国内外相关方面的课题。(3)设计方案要进行技术分析,以选择较为合理的方案。(4)提出设计方案的改进措施。(5)完成相关实验的测量,并完成数据分析。(6)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与有关的叙述说明和计算,内
5、容完整、计算正确。(7)书写工整。计算公式和引用数据要正确,并说明其来源。(8)设计说明书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意图,图面布局合理,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和有关规范。5、提交材料要求 (1)写开题报告。(2)设计说明书包括题目、目录、摘要、前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毕业设计小结、附录。其中正文应包括理论分析、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结果与讨论。 (3)答辩时要准备内容如下:一、关于毕业设计的说明报告。二、准备回答答辩委员会教师提问的材料:关于本课题的已有研究成果、观点、方案,本人的研究成果、观点、方案;设计方案或论文的主要依据;重要的引文、文献、技术方案;对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思考与展望,本次研究尚
6、存在的问题,预计如何研究。三,答辩的辅佐用品准备,如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底稿及其说明的纲要,答辩问题纲要及主要参考资料,多媒体演示文稿,必要的挂图等。答辩时间和内容要求:学生向答辩小组报告自己毕业设计的简要情况,时间约20分钟,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约10分钟。报告内容如下:一、课题任务、目的与意义;二、所采用的原始质料或指导文献等;三、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四、成果、结论和第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 二、毕业设计进度计划及检查情况记录表序号起止日期计划完成内容实际完成内容检查日期检查人签名112周学习相关基础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检查日期:年 月 日签字:236周确定毕设具体的内容,并学习相关的
7、理论知识检查日期:年 月 日签字:3710周完成所有相关仿真检查日期:年 月 日签字:41112周撰写论文检查日期:年 月 日签字:51314周修改论文检查日期:年 月 日签字:61516周课题总结,确定最终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日期:年 月 日签字: 目录第一章绪论1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概况11.2 CDMA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21.3 CDMA系统的特点与优势21.3.1 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址方式21.3.2 CDMA多址技术的优点3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4第二章基本理论分析52.1 CDMA技术基础52.1.1 CDMA技术基本原理52.1.2 扩频通信系统62.1.3 CDMA码序列
8、82.1.4 卷积编码、块交织92.2 CDMA系统的物理层技术112.2.1CDMA2000物理层112.2.2 WCDMA物理层132.2.3 TD-SCDMA系统的物理层142.3本章小结14 第三章CDMA在不同训练序列下的调制解调过程153.1调制解调的概念153.2 CDMA信道调制153.2.1 反向信道的调制163.2.2 前向信道的调制163.2.3 CDMA系统干扰分析173.3本章小结14第四章CDMA通信系统中基于SIMLINK的系统仿真264.1 SIMLINK简介264.2 QPSK调制解调系统仿真284.3 本章小结30第五章 总结31参考文献32致 谢33CDM
9、A通信原理及系统仿真摘要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要传送的具有一定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息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再经载波调制发送出去。接受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受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 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对CDMA通信系统进行仿真,得到基带信号源与通过CDMA通信系统的接收信号的时间波形图。仿真结果表明,在噪声的背景下,在接收端能够完整地恢复出个路信号,从而实现CDMA通信系统的多路复用。证明了CDMA通信系统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本文对CDMA系统原理部分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系统理论模型,对部分计算模型进行仿真,具体工作内容
10、如下:第一、分析CDMA 系统物理层过程和训练系列的组成;第二、对部分计算模型进行仿真,给出实验结果。关键词:CDMA; 通信原理; 系统仿真; matlab CDMA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and System SimulationAbstractCDMA technology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pread spectrum technology, will need to transfer information and data with a certain bandwidth, the bandwidth is muc
11、h larger than the information with a high-speed bandwidth, modulated pseudo-random code, and then sent by the carrier modulation.Simulink simulation software for the use of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simulation, the base-band signal sources and the adoptionof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receive the
12、time signal waveform diagram.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absence of background noise, at thereceiving end be able to restore the integrity of the various signal, in order to achieve multiplexing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es the correctness of simulation model.
13、In this paper,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principle part of the research, including systems theory model, it is estimated part of mathematic model simulation, specific work as follows: First, the analysis of CDMA physical layer proces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raining series; Second , on the part
14、 of the simulation model,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giveKey words: CDMA ; conmmunication principle ; system simulation ; matlab 第一章 绪论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概况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量急剧增长的信息时代。计算机、互联网、各种通信技术迅速兴起,给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对应,人们对通信业务有了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的要求,这对通信业务的容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对通信网传递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移动通信出现于
15、20世纪初,但真正发展却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从那时起,移动通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代,即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和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技术以其巨大的宽带潜力和无与伦比的传输性能在通信领域,在长距离大容量通信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更大系统容量、更好的通信质量,而且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及为用户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及多媒体等在内的多种业务技术仍然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1。1.模拟移动通信系统(1G)从1946年美国使用150MHz单工无线电话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发展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这种移动通信系统发送的信号都是模拟的,所以被称为模拟移动通信系
16、统。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微处理器的大量应用,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呈现出应用范围形式丰富的多样化局面。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移动通信系统是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模拟移动通信系统虽然获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出很多不足,如系统容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频谱利用率低、业务种类受限制、安全保密性能差及设备价格高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是采用新一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G)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发达国家就已开始研制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数字移动通信得到了发展和应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由于采用了多种数字技术,使得系统具有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可提
17、供多种形式的服务、与ISDN兼容性强等优点。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由于采用了多种数字技术,使得这种系统具有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可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与ISDN兼容性强等优点。由于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容量大、保密性强、移动台体积小、能提供国际漫游等特点,世界各国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资金投入。3.现代移动通信系统(3G)3G系统与2G系统有根本的不同,3G系统采用CDMA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而2G系统通常采用的是TDMA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与前两代系统相比,3G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业务,其设计目标是提供比第二代系统更大的系统容量、更好的通信质量,而且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
18、无缝漫游及为用户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及多媒体等在内的多种业务。目前,国际电联接受的3G无线接口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WCDMA、CDMA2000与TD-SCDMA。CDMA是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的缩写,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基础。CDMA系统以其频率规划简单、系统容量大、频率复用系数高、抗多径能力强、通信质量好、软容量、软切换等特点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1.2 CDMA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 CDMA技术的出现源自于人类对更高质量无线通信的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战争的需要而研究开发出CDMA技术,其思想初衷是防止敌方对己方通讯的干扰,在战争期间
19、广泛应用于军事抗干扰通信,后来由美国高通公司更新成为商用蜂窝电信技术。1995年,第一个CDMA商用系统(被称为IS-95)运行之后,CDMA技术理论上的诸多优势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从而在北美、南美和亚洲等地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应用。 CDMA技术的标准化经历了几个阶段。IS-95是CDMA ONE系列标准中最先发布的标准,真正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的第一个CDMA标准是IS-95A,这一标准支持8K编码话音服务。其后又分别出版了13K话音编码器的TSB74标准,支持1.9GHz的CDMA PCS系统的STD-008标准,其中13K编码话音服务质量已非常接近有线电话的话音质量。随着移动通信对数据业务需
20、求的增加,1998年2月,美国高通公司宣布将IS-95B标准用于CDMA基础平台上。IS-95B可提供CDMA系统性能,并增加用户移动通信设备的数据流量,提供对64Kb/s数据业务的支持。CDMA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在2G阶段,CDMA增强型IS-95A与GSM在技术体制上属于同一时代产品,提供大致相同的业务。但CDMA技术有其独到之处,在通话质量好、掉话少、低辐射、健康环保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在2.5G阶段,CDMA2000 1X RTT与GPRS在技术上已有明显不同,在传输速率上CDMA2000 1X RTT高于GPRS,在新业务承载上CDMA2000 1X RTT比GPRS成熟,可
21、提供更多的中高速率的新业务。为了能够在未来的全球化标准的竞赛中处于领先位置,各个国家、地区、标准化组织及公司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技术标准。在所有提案中以欧洲的W-CDMA技术和美国的CDMA2000技术最为看好,同时,中国的TD-SCDMA技术由于其本身的技术先进性得到了中国政府、运营商和产业界的支持,也很受瞩目。我国提出的TD-SCDMA建议标准与欧洲、日本提出的W-CDMA和美国提出的CDMA2000标准一起被列入该建议,成为世界三大主流标准之一。1.3 CDMA系统的特点与优势1.3.1 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址方式在无线通信环境的电波覆盖区内,如何建立用户之间的无线信道的连接,是多址接入方式的问
22、题。因为无线通信具有大面积无线电波覆盖和广播信道的特点,网内一个用户发射的信号其他用户均可接受,所以网内用户如何能从播发的信号中识别出发送给本用户地址的信号就成为建立连接的首要问题。多址接入方式的数学基础是信号的正交分割原理。无线电信号可以表达为时间、频率和码型的函数,即可写作 (1.1)其中,是码型函数,为时间和频率的函数。以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的不同划分来建立的多址接入方式,被称为频分多址方式(FDMA);以传输信号存在的时间不同划分来建立的多址接入方式,被称为时分多址方式(TDMA);以传输信号码型的不同划分来建立的多址接入方式,被称为码分多址方式(CDMA)。图1.1分别给出了FDM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工程 毕业论文 CDMA 通信 原理 系统 仿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