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浙江公司WLAN网络优化合路指导原则.doc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WLAN网络优化合路指导原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浙江公司WLAN网络优化合路指导原则.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移动浙江公司WLAN网络优化合路指导原则浙江移动省网优中心二O一零年十月九日目 录1概述32WLAN网络的建设现状32.1室内分布系统合路32.2室外分布系统合路42.3室内放装建设方式52.4室外布放建设方式62.5其他建设方式83WLAN网络室内合路的问题和要求93.1多系统合路优点93.2多系统合路的要求103.3多系统合路需要解决的问题104WLAN多系统合路覆盖优化分析114.1多系统合路共覆盖分析114.2天线密度和功率135WLAN多系统合路覆盖干扰优化分析135.1WLAN多系统合路引起的干扰风险分析135.2WLAN多系统合路覆盖互干扰理论分析总结145.3WLAN多系统
2、合路覆盖互干扰解决方案146WLAN典型覆盖场景指导原则156.1宿舍楼156.2教学楼176.3图书馆186.4会展中心206.5写字楼216.6酒店(会议室)226.7商场(咖啡茶座)236.8商场246.9密集/普通居民区256.10医院266.11乡镇266.12各场景WLAN建设建议281 概述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系统(以下简称WLAN系统)是利用CMNET作为核心承载网络,基于IEEE802.11系列技术提供数据无线接入业务的网络。中国移动WLAN系统根据服务的覆盖范围分为区域性WLAN系统设备和省内WLAN系统设备。区域性设备包括全国RADIUS认证服务器、PORTAL服务器、AS
3、等相关设备,省内设备包括AC、AP、交换机、天馈等网络接入设备,服务本省的RADIUS认证服务器、PORTAL服务器、AS、WAG/PDG等设备也为省内设备。为了规范中国移动浙江公司WLAN网络优化工作,提高WLAN系统的服务质量,提高优化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浙江移动省网优中心结合集团公司WLAN网络建设指导原则特制定本管理规定,作为中国移动浙江公司WLAN优化的依据。本管理规定适用于中国移动浙江公司WLAN系统各省内设备组成部份。各级优化管理部门应认真执行本规定。本管理规定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省网优中心。2 WLAN网络的建设现状WLAN接入设备主要为独立控制型A
4、P设备。目前WLAN网络建设根据AP设备布放的不同方式分为室内合路型、室内放装型、室外分布型,和室外布放共四种方式。2.1 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室内分布系统合路是将WLAN信号通过合路器与GSM/TD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各系统信号共用天馈系统进行覆盖。l 方案描述室内分布合路主要采用2.4GHz室内合路型大功率AP。一般GSM/TD信号是在天馈系统主干进行馈入,AP通过合路器将WLAN信号馈入天馈系统的支路末端。根据实际的覆盖区域情况,天线可选择室内全向吸顶天线或定向天线。该方案示意图如图2-1所示。 l 方案特点该建设方式GSM/TD/WLAN共用分布系统基础设施,综合建设投资较小,建设周期短,无
5、线信号覆盖面积较大,信号分布均匀;需要按GSM/TD/WLAN联合覆盖需求统一规划、设计、优化分布系统,满足各系统的无线覆盖要求;实现大容量覆盖难度较大。l 适用场景该方案适用于室内覆盖面积较大,已有或未来需建设分布系统的场景,例如:宿舍楼、教学楼、机场、写字楼等。l 注意事项该方案一般不在AP和分布系统之间增加干放设备。为避免不同频点AP之间的干扰,不建议将多个AP合路到一个支路中。在WLAN信号覆盖的重叠或邻接区域,可以考虑采用定向天线来降低干扰。分布系统的设计应同时满足GSM/TD/WLAN各系统的覆盖要求,特别是将WLAN馈入已有分布系统时,应考虑原有分布系统能否满足WLAN覆盖的要求
6、,是否需要进行改造,同时应注意对GSM/TD无线覆盖的影响。应该尽量使天线与目标覆盖区域之间无墙体等阻挡。若需穿透墙体实现覆盖,原则上只考虑穿透一堵墙体,天线入口功率一般不低于10dBm。对于后期扩容需求,可以考虑对分布系统进行多支路改造,将分布系统主干向前端延伸,增加目标覆盖区域的分布系统支路数量,降低每个支路的覆盖面积,将AP合路到各支路末端,提高目标覆盖区域的AP数量,提升网络容量。2.2 室外分布系统合路室外分布系统合路是将WLAN信号通过合路器与GSM/TD共室外分布系统,各系统信号共用天馈系统进行覆盖。l 方案描述室外分布合路主要采用2.4GHz室外合路型大功率AP,若AP安装在室
7、内也可采用室内型AP。一般GSM/TD信号是在天馈系统主干进行馈入,AP通过合路器将WLAN信号馈入天馈系统的支路末端。该方式一般选择室外定向天线。室外分布系统可用于覆盖室外和室内。当用于覆盖室内时,可以考虑在用户侧采用CPE(WLAN客户端设备),提高覆盖能力。CPE设备上行通过WLAN接入到AP,下行通过WLAN或网线接入终端设备。该方案示意图如图2-2所示。 l 方案特点该方案优特点基本同室内分布系统合路方案相同。另外,由于2.4GHz频段信号衰减和穿透损耗都较大,实现室内深度覆盖难度较大。l 适用场景该方案适用于室外已有或未来需建设室外分布系统的场景。覆盖室内时,一般适合目标覆盖区域的
8、建筑结构简单、穿透损耗较小的建筑物,例如:建筑结构简单的居民区;覆盖室外时,一般适合目标覆盖区域较为空旷的区域,例如:工业、科技园区等。l 注意事项室内分布系统合路方式的注意事项也基本适用室外分布系统合路方式,此外,还需要注意:AP安装在室外时,需要做好相关设备、线缆等室外设施的防护措施,包括防水、防雷、防尘、防盗等。通过室外分布系统覆盖室内时,一般考虑只穿透一堵墙体为宜,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严格的模测。2.3 室内放装建设方式室内放装AP采用自带天线时一般使用2.4GHz、5.8GHz或2.4GHz+5.8GHz双频室内型100mW AP;采用简单天馈系统方式时一般使用2.4GHz室内型100
9、mW AP。由于AP功率较小,WLAN覆盖范围也较小,覆盖范围受到建筑物内部设施、房间分隔的影响,实际应用中一般以不穿透墙或只穿透一堵墙为宜,在不同楼层一般需要使用不同的AP进行覆盖。该方案示意图如图2-3所示。 当采用简单天馈系统时,可根据覆盖区域的具体情况,选用全向吸顶天线或者定向板状天线。该方案示意图如图2-4所示。l 方案特点该方案的特点是AP的部署位置比较灵活,网络容量较高;但工程量较大,后期维护相对复杂。l 适用场景该方案适用于覆盖区域比较小,室内放装AP即可覆盖整个区域,例如酒店中的会议室、商场里的咖啡馆等或区域内WLAN容量需求比较高,例如宿舍楼等。l 注意事项可以利用房间墙壁
10、等的隔离效果,降低单AP发射功率等方式,增加AP数量,缩小单AP覆盖范围,提高网络容量。同时应做好频率规划与网络优化,降低干扰。2.4 室外布放建设方式室外布放建设方式主要分为室外型AP+定向天线、AP共用室外基站设施布放两种。2.4.1室外型AP+定向天线该方式中AP主要采用2.4GHz室外型大功率AP,若AP安装在室内也可采用室内型AP,定向天线主要采用高增益板状天线。AP或定向天线一般安装在目标覆盖区域附近的较高位置,如灯杆、建筑物上端等,向下覆盖目标区域或室内。该方案示意图如图2-5所示。图2-5 室外型AP+定向天线覆盖室外示意图l 方案特点该方案的特点是部署简单,成本较低。但系统容
11、量较小,一般以信号覆盖为主;通过室外覆盖室内时,室内深度覆盖难度大;业主协调工作量较大。l 适用场景该方案适用于用户较为分散、无线环境简单的区域,如公园等;对单体较小、排列比较整齐的楼宇也可采用该方式,如居民区等。l 注意事项AP安装位置应该选择视野开阔的区域,目标覆盖区域与天线之间最好为视距环境。当通过室外覆盖室内时,可以通过使用CPE设备来加强室内覆盖。AP安装在室外时,需要做好相关设备、线缆等室外设施的防护措施,包括防水、防雷、防尘、防盗等。通过室外覆盖室内时,一般考虑只穿透一堵墙体为宜,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严格的模测。室外天线可考虑选择窄波束天线,降低干扰。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考虑采用
12、楼房两侧分别覆盖等方式,提升覆盖效果。2.4.2AP共用室外基站设施布放AP共用室外基站设施布放方式的技术特点与“室外型AP+定向天线”方式类似,具体建设方式可参考“室外型AP+定向天线”方案。AP共用室外基站覆盖时可以在基站铁塔上安装室外型AP,也可将AP安装于机房内,在基站铁塔上安装WLAN天线,AP与WLAN天线之间通过馈线连接。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基站局房、铁塔、传输和电源等资源。该方案充分利用了已有基站设施,施工简单,投资成本较低,覆盖范围大,建设周期较短。该方案示意图如图2-6所示。图2-6 AP共用室外基站覆盖室外示意图l 适用场景该方案适用于位于基站附近的用户较为分散、无线环境简
13、单的区域,如公园、居民区和乡镇、村庄等开阔区域。l 注意事项该方案注意事项也基本同“室外型AP+定向天线”方式,此外,还需要注意WLAN与其它系统之间的隔离度,做好天线的空间隔离; AP与天线之间的馈线不宜过长。2.5 其他建设方式除上述几种主要WLAN覆盖方式外,还有WOC(WLAN Over CATV)和WLAN基站等覆盖方式。2.5.1WOCWOC是将WLAN AP与CATV系统合路,WLAN和CATV信号通过WLAN/CATV合路器混合后一起输入到现有的CATV线路,利用CATV线路同轴电缆在全屏蔽无干扰下直接输送到每一房间内,最后通过WOC分离器将信号分开,实现房间内WLAN覆盖和电
14、视功能。两套系统工作频率不同,WLAN和CATV信号一般互不干扰。该方案原理图如图2-7所示。图2-7WOC原理示意图该方案中AP集中安装在走廊或设备间,工程施工简单,无线信号不用穿墙,通过CATV线路直达房间内,需要协调CATV资源,且WLAN信号在CATV电缆中损耗大(50米CATV电缆对WLAN系统2.4GHz信号的损耗为25dB左右)。该方案适用于建筑复杂,采用传统方式不具备施工条件的站点。2.5.2WLAN基站该方案是在建筑物顶部架设WLAN基站,对目标区域进行覆盖。WLAN基站采用空间自适应波束赋形技术以及空分多址技术,采用多套智能天线阵列射频发射装置,提高AP的覆盖范围。该方案示
15、意图如图2-8所示。图2-8 WLAN基站覆盖方案示意图该方案采用智能天线,接收灵敏度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但单AP的容量没有增加,故该方案一般以信号覆盖为主。该方案主要针对覆盖范围较大、容量较低的区域。3 WLAN网络室内合路的问题和要求3.1 多系统合路优点多系统合路是利用分布系统工作频段的兼容性搭载多个系统进行合路覆盖。即GSM、TD、WLAN共用一套天馈系统。多系统合路具有如下优点:1)各个系统独立主干模块化设计; 2)主干独立易于模块化设计; 3)平层天馈共享易于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4)各系统工作互不影响;5)各系统维护和升级调整互不影响;3.2 多系统合路的要求l 分布系统作为一个
16、共享平台,工作频段支持兼容多个系统 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全网的室内分布系统的各中无源器件支持8002500MHz,兼容多系统。l 分布系统作为一个共享平台,各系统须能满足自身差异化的要求 1)必须满足各系统差异化的覆盖要求;2)必须要求各个系统都能正常工作互不干扰;3)必须考虑建设成本压力3.3 多系统合路需要解决的问题l 覆盖指标差异问题 TD/2G/WLAN各个系统所要求的覆盖指标存在差异,TD系统的覆盖要求为-85dBm,GSM系统的覆盖要求为-85dBm,而WLAN系统的覆盖要求为-75dBm。l 无源设备电气性能问题 多系统合路采用一套分布系统,因此分布系统中的无源器件物理上使用同一
17、个设备,这些器件对不同的频段表征不同的电气特性,从而导致各个系统在分布系统中存在差异。l 覆盖性能的差异问题TD/2G/WIFI融合组网,能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能够低成本快速的部署网络。但WLAN输出功率低,损耗大,覆盖要求高,TD室内覆盖系统较GSM,网优需要克服26.4dB的差异,WLAN室内覆盖系统较GSM,网优需要克服46.1dB的差异。系统设备功率器件损耗1/2馈线损耗空间损耗选择性衰落合路损耗覆盖要求可允许的路径损耗GSM43dBm0.4dB0.7dB51.500.3-85基准TD33dBm1dB1.2dB58.580.6-85+26.4WLAN27dBm1dB1.2dB60100
18、.8-75+46.1TD/2G/WIFI网络覆盖差异l 天线覆盖范围的差异问题在合路点、天线口和用户接收处,三个节点由于系统性能差异太大,要么以WLAN为覆盖基准,TD和GSM过覆盖为代价换取WLAN的覆盖合格,要么以WLAN覆盖指标不合格为代价换取网络建设成本的性价比最高。l 天线密度和天线功率的差异问题原有的分布系统是以典型场景GSM系统的频段和覆盖特性设计的天线密度和功率,与WLAN系统的特点存在较大的差距。 TD系统由于频段较高,分布系统的损耗、穿透损耗和自由空间的损耗远大于GSM系统,所以TD室内分布多系统合路建设的主要方式是以天线分裂为主要手段的“低功率、高密度”的覆盖方式。 而W
19、LAN系统的工作频段较TD系统高,损耗更大,同时WLAN系统覆盖指标远大于TD系统,所以WLAN系统合路到已有的分布系统需要进行严谨的分析和验证。4 WLAN多系统合路覆盖优化分析4.1 多系统合路共覆盖分析l WLAN多系统合路共覆盖关键点控制多系统合路时各个系统共用天馈系统,由于各个系统在室内覆盖建设中的差异,系统合路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天线的覆盖半径和天线出口功率。1)多系统合路时天线覆盖半径3G系统的天线覆盖半径要明显小于2G系统,WLAN系统最早出现覆盖受限,由于WLAN系统的覆盖往往集中在办公区域,因此多系统合路时以TD系统典型场景下的覆盖半径为依据,通过各个系统天线出
20、口功率匹配解决多系统合路时的共覆盖的问题。对于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多系统合路时天线覆盖半径MIN(GSM900、TD),在满足上述条件下,通过增大WLAN系统天线口功率实现GSM、TD、WLAN系统天线口功率的匹配程度,实现多个系统的共覆盖;多系统合路时分布系统没有因为TD系统做天线分裂,而是依然采用2G典型场景的天线覆盖密度,WLAN合路后覆盖效果远无法达到网络建设目标,不建议采用这种合路方式。 2)天线口功率匹配多系统合路天线覆盖半径MIN(GSM、TD-SCDMA);通过提高WLAN天线口功率的方式实现功率匹配。若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选择直接合路。若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则采用天线分裂
21、或者WLAN独立天馈的建设方式部署WLAN。3)分布系统差异平衡室分分布系统所有的结构全都为星总线型结构,多系统合路时共用的部分越长(器件越多),无源器件的电气特性引起的差异越不利于合路。 基于WLAN覆盖需求,每AP(500mW)覆盖天线56个既可以满足覆盖需求同时可以降低分布系统电器特性差异带来的不利于合路的因素。 4)合路方式分裂基于天线口功率匹配和分布系统的差异平衡 合路方式分裂一级合路改两级合路 5)设备功率匹配方式共享主干系统无法满足天线口功率匹配、分布系统差异平衡、合路方式分裂的要求,不利于各个系统的独立维护。 共享主干建设独立主干建设。 4.2 天线密度和功率根据多系统合路可行
22、性分析要求,选取杭州校园网热点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站点进行研究测试,可得到如下结论:1)2G天线密度可以很好的满足GSM系统边缘覆盖-85dBm的要求。 2)2G天线密度无法满足TD和WLAN系统的覆盖效果。 3)在GSM系统天线密度下WLAN网络单独通过提高天线口功率的方法效果有限,依然难以满足覆盖要求。4)多系统合路时可以以TD系统典型场景下的覆盖半径为依据,通过各个系统天线出口功率匹配解决多系统合路时的共覆盖的问题。5 WLAN多系统合路覆盖干扰优化分析通常,扩频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而且抗干扰能力随着带宽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传输速率的增高而减弱。任何其它系统的离散型干扰对扩频系统而
23、言都可化作噪声的增加从而转化成系统容量的下降或覆盖区减小。干扰从理论上来讲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加性噪声干扰、交调干扰、阻塞干扰、ACS邻道干扰。因为WLAN频段和GSM以及TD-SCDMA频段相差太大(与TD相差大于300MHz),因此系统间不存在ACS邻道干扰,可以不予考虑。5.1 WLAN多系统合路引起的干扰风险分析WLAN多系统共室内分布合路覆盖必须考虑到如下方面的干扰风险:l 隔离度对网络的影响通过提高多系统的隔离度可规避多系统共室内分布系统带来的加性噪声干扰。若系统间隔离度较差,将会导致:1)系统间干扰加剧;2)信噪比恶化,影响接收解调;3)上行干扰加剧;4)业务质量下降。l 三阶互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移动 浙江 公司 WLAN 网络 优化 指导 原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