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CDMA直放站设备统一监控管理技术规范——监控接口分册.doc
《中国电信CDMA直放站设备统一监控管理技术规范——监控接口分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CDMA直放站设备统一监控管理技术规范——监控接口分册.doc(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电信CDMA直放站设备统一监控管理技术规范监控接口分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二零零八年七月修改历史版本日期作者修改内容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移动通信办公室的项目而编制的。本规范是根据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及当前直放站设备监控技术发展水平而制定的。本规范属于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系列规范的一部分,该系列规范包括了中国电信CDMA直放站统一监控管理技术规范监控系统功能分册和中国电信CDMA直放站统一监控管理技术规范数据集分册等与CDMA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相关的规范。本规范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提出并归口。目 录1范围52规范性引用文件53定义和缩略语53.1
2、定义53.2缩略语54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方案65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南向接口功能需求75.1配置管理功能需求75.1.1配置参数的查询和设置功能75.1.2开站上报功能75.1.3巡检上报功能75.1.4配置变更上报功能75.2性能数据采集功能需求75.2.1性能数据的采集75.3故障告警功能需求85.3.1告警实时上报功能85.3.2告警同步功能85.3.3故障修复上报功能85.4远程升级功能需求86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南向接口数据需求97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南向接口技术要求97.1时延要求97.1.1告警时延要求97.1.2上报时延要求97.1.3查询时延要求97.1.4设置时延要求107.1.
3、5远程升级要求107.2通信保护定时器要求107.3容错要求107.4安全要求117.5接口要求117.6数据通信能力要求118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南向接口功能分析118.1配置管理功能分析118.1.1配置参数的查询功能分析118.1.2配置参数的设置功能分析128.1.3开站上报功能分析138.1.4巡检上报功能分析148.1.5配置变更上报功能分析148.2性能数据采集功能分析148.2.1性能数据采集功能分析148.3故障告警功能分析148.3.1告警实时上报分析148.3.2告警同步功能分析168.3.3故障修复上报分析168.4远程升级功能分析168.4.1远程升级的两种方式168.
4、4.2MCP:B方式的远程升级功能分析168.4.3FTP方式的远程升级功能分析278.4.4远程升级安全性308.4.5切换设备上运行的监控软件版本308.5PS域通信方式的功能分析318.5.1监控系统通信组网318.5.2通信交互方式328.5.3流程328.5.4异常处理338.6Ethernet通信方式的功能分析358.6.1通信交互方式358.6.2流程359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南向接口设计369.1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南向接口通信协议概述369.2承载层369.2.1RS-232接口379.2.2PSTN MODEM(data)方式379.2.3MODEM(SMS)方式379.2.4
5、MODEM(PS域)方式379.2.5Ethernet方式379.3接入层协议379.3.1接入层协议的使用379.3.2接入层协议A(AP:A)389.3.3接入层协议B(AP:B)399.3.4接入层协议C(AP:C)409.4访问层协议429.4.1访问层协议A(VP:A)429.5监控控制层协议449.5.1监控控制层协议A(MCP:A)449.5.2监控控制层协议B(MCP:B)469.6通信交互原则479.7通信安全的设计529.8功能需求与设计的对应关系529.8.1查询设备的监控数据列表529.8.2配置参数的查询549.8.3配置参数的设置功能559.8.4开站上报569.8
6、.5巡检上报579.8.6配置变更上报589.8.7性能参数采集功能599.8.8告警实时上报609.8.9告警同步功能609.8.10故障修复上报619.8.11查询设备使用的远程升级通信方式629.8.12MCP:B方式的远程升级639.8.13FTP方式的远程升级679.8.14切换监控软件版本699.8.15软件更新上报709.8.16PS域通信方式登录719.8.17PS域通信方式心跳749.8.18Ethernet通信方式心跳7610与远程升级功能相关的监控数据定义7610.1与MCP:B方式相关的监控数据7610.1.1设备监控软件运行模式7610.1.2AP:C协议最大长度76
7、10.1.3MCP:B采用的交互机制7610.1.4运行模式切换时间7610.1.5设备执行软件升级的结果7610.1.6文件数据块7710.1.7数据块长度7710.1.8文件数据块序号7710.1.9下一个文件数据块序号7710.1.10文件标识码7710.1.11文件传输控制7710.1.12文件数据帧应答7710.2与FTP方式相关的监控数据7810.2.1FTP方式文件传输进度指示7810.2.2FTP方式文件传输控制7811站点编号的编号规则7812MCP协议监控数据格式及编码要求8012.1监控数据格式8012.2监控数据的长度(L)8012.3监控数据的标识(T)8012.4监
8、控数据的值(V)8012.5对通信处理出错时的表示8012.6对监控数据的数据说明8112.6.1种类8112.6.2数据组织8212.6.3传输比例8312.6.4监控数据补充说明8312.7MCP:A监控数据标识的分配(表中未列出的编号是系统保留资源,厂家不能占用)8312.7.1监控数据标识范围的约定8312.7.2设备信息(只可读取,不可设置)8412.7.3网管参数(可以设置,可以读取)8612.7.4告警使能(可以设置,可以读取)8712.7.5告警和状态(可上报,可读取,不可设置)8812.7.6设置参数(可以设置,可以读取)9012.7.7实时采样数据(只可读取,不可设置)93
9、12.7.8系统保留与厂家自定义9412.7.9对带通道号的监控数据使用说明9412.7.10载波池切换数据定义9512.8MCP:B监控数据标识的分配(表中未列出的编号是系统保留资源,厂家不能占用)9712.8.1设备的远程升级信息(只可读取,不可写入)9712.8.2远程升级文件信息(可以读取,可以写入)9813通信报文格式及编码举例9813.1查询单个监控数据(短信)9813.2查询多个监控数据(短信)10013.3设置单个监控数据(短信)10213.4单个告警及告警应答(短信)10314直放站设备告警处理机制10514.1告警产生机制10514.2告警发送机制10614.3告警重发处理
10、机制10614.4告警使能处理机制10714.5告警特殊情况处理机制10714.6告警屏蔽处理机制10715编制历史1081 范围本规范主要规定了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CDMA无线网络直放站设备(含EV-DO直放站设备,以下统称为“直放站设备”)与监控中心的通信接口协议,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1 中国电信CDMA直放站统一监控管理
11、技术规范-系统功能分册2 中国电信CDMA直放站设备统一监控管理技术规范-数据集分册3 定义和缩略语3.1 定义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范:CDMA直放站设备:指各种类型的CDMA直放站、CDMA干线放大器、CDMA塔顶放大器、CDMA基站放大器等。主站:即监控主站,主站的作用是为监控中心与监控从站提供数据和信息的中继和转发,用来直接和监控中心通信的设备。从站:即监控从站。是指在一个由多个设备组成的本地直放站设备监控子网络中,不能和监控中心直接通信的设备,从站所有与监控中心的通信帧必须经过监控主站的转发。数传:即电路交换数据(circuit switch data缩写为CSD)。3.2 缩略语下列缩
12、略语适用于本规范: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解释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接入MODEMModulator-Demodulator调制解调器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消息服务PSPacket Switched分组交换MODEM(data)使用PSTN MODEM提供的数传方式建立通信MODEM(SMS)使用CDMA MODEM提供的SMS方式建立通信MODEM(PS域)使用CDMA MODEM提供的分组交换域的方式建立通信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
13、ne Network公用电话交换网CRC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IPInternet Protocol网间互联协议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OMCOperate Maintenance Center监控中心OMTOperate Maintenance Terminal本地维护终端ACKAcknowledge确认应答DTE数据终端设备4 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方案直放站设备可以通过PSTN数传、CDMA短信、CDMA 1x PS域和以太网等通信方式接入到监控
14、中心。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图 41 监控系统组成结构图5 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南向接口功能需求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南向接口应提供对直放站设备的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告警管理、远程升级等功能的支持,具体内容包括:直放站设备的参数查询、参数设置、故障告警、事件上报和设备监控软件升级。5.1 配置管理功能需求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南向接口配置管理功能需求包括:配置参数查询、配置参数设置、开站上报、巡检上报、配置变更上报。5.1.1 配置参数的查询和设置功能配置参数的查询和设置功能由监控中心发起,用于读取和修改直放站设备的参数。设置的内容应被保存在直放站设备的掉电可保存的存储器中,在设备重新
15、启动时,根据这些数据来重新恢复各项设置值。5.1.2 开站上报功能当工程人员安装并调试好了设备后,在现场通过操作直放站设备(设备上应具有相应的物理接口,如RS-232接口、按键等)向监控中心发送开站上报,以通知监控中心建立该站点。5.1.3 巡检上报功能设备维护人员在现场进行设备巡检时,在现场通过操作直放站设备(设备上应具有相应的物理接口,如RS-232接口、按键等)向监控中心发送巡检上报,通知监控中心已对该站点进行巡检维护。5.1.4 配置变更上报功能当工程人员改变设备的硬件配置或更换设备后,现场通过操作直放站设备(设备上应具有相应的物理接口,如RS-232接口、按键等)向监控中心发送配置变
16、更上报,通知监控中心该设备的配置已改变。监控中心将对设备的配置进行查询,更新监控中心数据库。5.2 性能数据采集功能需求5.2.1 性能数据的采集性能参数的采集功能由监控中心发起,用于读取直放站设备的性能参数。5.3 故障告警功能需求直放站设备应具备告警实时上报、告警同步、故障修复上报功能。5.3.1 告警实时上报功能当设备发生告警或告警恢复时,应及时向监控中心发送直放站设备的相应的告警或告警恢复信息。5.3.2 告警同步功能当监控中心查询直放站设备的告警信息时,应返回设备当前的告警状态。当设备的监控模块掉电前,应将得到监控中心确认的告警状态保存在设备的不挥发存储器中,以便监控模块恢复正常工作
17、以后的告警状态与监控中心保持一致。5.3.3 故障修复上报功能当设备维护人员在修复设备后,现场通过操作直放站设备(设备上应具有相应的物理接口,如RS-232接口、按键等)向监控中心发送故障修复上报,通知监控中心该设备已修复。5.4 远程升级功能需求对支持EV-DO的设备,通过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南向接口,可以对设备上运行的设备监控软件进行远程升级。即,在OMC可以针对选定的设备,通过远程下载的方式升级其监控模块中运行的设备监控软件,以实现新的监控功能或解决软件缺陷。对不支持EV-DO的设备,设备可不具有远程升级功能。升级过程中,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具有从断点处恢复的功能:1.OMC取消软件升级。
18、2.远程通信中断。即:当再次对设备进行远程升级,OMC和设备可从上次中断处继续升级,而不需要再次传输上次成功写入到设备的文件。每次进行远程升级时,OMC也可以选择不从设备提供的断点处继续,而是再次从文件开始位置进行升级操作。通过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南向接口,成功升级了设备的软件后,操作人员应能通过监控中心控制设备回退到升级前的版本运行。设备上应保存远程升级前、后这两个版本的监控软件。6 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南向接口数据需求各类直放站设备对应数据需求详见中国电信CDMA直放站设备监控管理技术规范监控数据集分册。7 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南向接口技术要求直放站设备监控系统南向接口要求监控单元必须具备各项技
19、术能力,包括通信响应及时性、网络安全保证、信息安全保证、数据帧容错处理、数据传递能力等。7.1 时延要求以下有关短信的时延要求所针对的场景为:监控中心与设备之间收发短信是通过短信网关,而不是无线MODEM。直放站设备应支持短信方式与监控中心通信。PS域、Ethernet和PSTN数传通信方式作为短信方式的补充,仅在特定场景下使用,不要求直放站设备必须具备。但在采用PS域、Ethernet和PSTN数传方式与监控中心通信时,应满足本规范的要求。7.1.1 告警时延要求在网络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告警传递时延(即由设备发生告警,至监控中心接收到告警上报的时延)要求见下表:通信方式短信PS域Ethern
20、et方式PSTN 数传时延要求3分30秒3分10秒3分10秒3分50秒注:对于位置告警、外部告警产生后必须立即上报,传递时延要求比表格中对应值减3分钟。对于主从结构的设备,从设备的时延相应增加10秒。对于Ethernet方式和PS域,网络应保证ping时延不大于500毫秒。7.1.2 上报时延要求在网络连接正常的情况下,上报传递时延(即由设备启动上报,至监控中心接收到上报的时延)见下表。通信方式短信PS域Ethernet方式PSTN 数传时延要求30秒8秒8秒50秒注:对于主从结构的设备,从设备的时延相应增加10秒。对于Ethernet方式和PS域,网络应保证ping时延不大于500毫秒。7.
21、1.3 查询时延要求在网络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单帧的查询传递时延(即由监控中心发送单个查询命令,至监控中心接收到返回的时延)要求如下表:通信方式短信PS域Ethernet方式PSTN 数传时延要求35秒8秒8秒30秒注:对于主从结构的设备,从设备的时延相应增加10秒。对于Ethernet方式和PS域,网络应保证ping时延不大于500毫秒。PSTN数传的时延要求不包含建立链路时间;7.1.4 设置时延要求在网络连接正常的情况下,设置传递时延(即由监控中心发送单个设置命令,至监控中心接收到返回的时延):通信方式短信PS域Ethernet方式PSTN 数传时延要求45秒10秒10秒35秒注:对于主从
22、结构的设备,从设备的时延相应增加10秒。对于Ethernet方式和PS域,网络应保证ping时延不大于500毫秒。PSTN数传的时延要求不包含建立链路时间;7.1.5 远程升级要求对监控主站和带有MODEM的独立站点(如:无线宽带直放站设备,光纤直放站设备近端机等)远程升级的时间要求:在网络连接正常的情况下,15分钟完成下载,升级成功率不小于90。7.2 通信保护定时器要求通信过程中要使用保护定时器。采用保护定时器的目的是在时序上保证消息或命令的可靠到达。本协议规定:在收到应答之前,通信的发起端必须设置保护定时器。定时器超时之前收到的应答为有效应答,否则为无效应答。保护定时器的长短与所使用的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电信 CDMA 直放站 设备 统一 监控 管理 技术规范 接口 分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5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