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doc
《教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板书标题: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 三圈环流(1) 、单圈环流(2) 、三圈环流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2、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二、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1、 原因2、 移动状况3、 根据图中反应的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球表面的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其相应的节气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教学目标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3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以及移动范围。二、教学重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3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以及移动范围。三、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
2、程;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以及移动范围。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地理课堂,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那么,(一)1、什么是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2、它的具体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画一幅图来展示一下:(手绘图)(画完了图和学生一起回顾)由于A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于是,在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A地向气压低的B、C两地扩散;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后向外流出,这就使得A地
3、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又从B、C地流回A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气流,从而形成热力环流。综上所述,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导致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气压差异又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问)风是怎样形成的?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近地面和高空两处大气作水平运动,即近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问)近地面的风和高空中的风分别受哪些力的影响?运动方向有什么特点?高空大气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大气的运动方向与等压线平行。而近地面的大气运动除了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外,还受地面的摩擦
4、力的影响。大气的运动方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地球上的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尺度很小的最简单的热力环流,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那么,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又是怎么样运动?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我们知道: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本节课主要讲述最具典型意义的两种环流形式之一:三圈环流。至于季风环流,我们下节课再讲。下面我们先来学习三圈环流。1、三圈环流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而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即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那么,地球表面的大气是怎样运动的呢?
5、我们以北半球为例(绘图),此时,因为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因而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在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大气冷却收缩下沉。这样,在高空,赤道形成高气压,而在极地上空形成低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极地,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地面,赤道地区形成低气压,两极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回赤道。因此,在北半球,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了单圈环流。(1)、单圈环流在南半球也一样。在高空,大气由赤道向南极运动,在近地面,空气由极地向赤道地区运动。(绘图)以上情况的出现,只局限于地球不动、地表均匀,形成的是单圈环流。但实际上地球是在时刻不停
6、地自转的,大气一开始运动,马上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我们把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的影响考虑进去,大气的运动又是怎样的呢?现以北半球为例,说明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大气运动的情况。(2)、三圈环流首先要了解低纬环流和信风带的形成。(1)、低纬环流和信风带画图讲解,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根据我们课前复习的热力环流知识来看待三圈环流:赤道地区温度高,形成上升的暖气流(画箭头),极地地区温度低,形成下沉气流(画箭头)。由于赤道地区形成上升气流,使高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而在同一水平面上南北的气压较小,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7、由南风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画箭头),到30N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变成了西风。这样气流就不能继续向北流向北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了。由于赤道地区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N附近上空堆积,空气密度加大,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气流(画箭头),这样使得低空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低空,由于赤道附近气流上升并向外流出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副热带高气压指向赤道低气压带,大气在向南流动过程中逐渐向右偏转,形成了东北信风(画箭头)称为东北信风带。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向赤道低压带流去。另一部
8、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也叫盛行西风(画箭头) 称为盛行西风带。与此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画箭头)称为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由于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气流相对运动,所以形成上升气流,在低空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一部分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上空(画箭头)成为补充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来源之一(画箭头)。这样在30N与60N之间形成一个中纬环流圈,称为中纬环流。(2)、中纬环流和西风带北纬60附近的上升气流,另一部分流向极地上空(画箭头),补充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
9、流(箭头)。这样在60N与极地之间形成一个高纬环流圈。(3)、高纬环流和东风带 由此可看出,北半球不同纬度的地区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带,并盛行不同方向的风。我们来看看黑板上的题目:低纬环流圈形成的纬度范围;在北纬30和赤道的近地面间形成的盛行风向及风带名称;在赤道和北纬30的地区是否容易形成降水?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的纬度范围分别为多少?在北纬3060和北纬6090的近地面间形成的盛行风向及风带名称是什么?在北纬60与北纬90的地区是否容易形成降水?题目的答案赤道和北纬30之间。信风带:在近地面,空气则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右偏成为东北风,形成东北信风带,同理,在南
10、半球,则形成东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与东南信风带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形成两个低纬环流圈的同时,又形成了南北半球的两个信风带。赤道地区为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北纬30地区为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中纬环流形成于北纬3060,高纬环流形成于北纬6090。在北纬3060盛行从副热带高气压吹来的西南风,形成西风带;在6090盛行从极地高气压带吹来的东北风,形成极地东风带。因为在北纬60有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形成锋面,所以容易产生降水。北纬90因为盛行下沉气流,因此不容易产生降水。同样的,在南半球也存在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展示图片)。有:副热带高气压、副极地低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全球 气压 和风 分布 移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