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汇总.doc
《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汇总.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汇总一、之1、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愚公移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曹刿论战)默而识之。(代学习所得。)(论语.)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桃花源记)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小石潭记)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马
2、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醉翁亭记)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代齐军)(曹刿轮战)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相当于“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道之行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夫专诸之刺王僚也(3)宾语提
3、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宋何罪之有?公输(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马之千里者。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5)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公将鼓之曹刿论战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3、动词“到”、“往”、“去”等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 指示代词,“这、这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二、其1、副词。“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
4、去。其真无马邪? 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其真不知马也。 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大概”。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反问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表愿望2、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的”、“他们的”、“它(们)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他们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他的,代“屠户”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他的,代“渔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他们的,代齐军。(2)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惧其不已也他们愚公移山(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其人视端容寂那个核舟记(4)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其
5、一犬坐于前。 狼三、而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之职分也。出师表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十则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十则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相委而去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学而不思则罔。却,但是,表转折关系。论语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千里马常有,
6、而伯乐不常有。马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朝而往,暮而归 5、表因果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四、以1、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以其境过清,不可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2)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发生的根据、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策之不以其道马说以残年余力,曾
7、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根据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3)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把”、“拿”、“用”等。屠惧,投以骨狼把必以分人。曹刿论战把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2、作连词,(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皆以美于徐公五、于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18 文言 虚词 用法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2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