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doc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B.暴风骤雨C.四季如春D.电闪雷鸣【答案】C 【解析】【分析】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稳定的大气状况,以上四句话中,“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和“电闪雷鸣”表示的是天气状况,“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气候状况。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关键是学生掌握天气是短时间发生的,气候是长时间的变化。2兰州市规划生态绿地以南北两山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为主体,形成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据次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之一是( ) A.气温比市区低B.物价比市区便宜C.交通比市区方便D.便于野炊(2)下列行为符合
2、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的是( ) A.在林区开垦耕地,种植粮食B.在林区修建高档私家别墅C.保护林区植被D.在林区修建中央商务区【答案】 (1)A(2)C 【解析】【分析】(1)夏季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使得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和森林公园。因此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是公园的气温比市区低。故选A。(2)在林区开垦耕地,修建高档私家别墅和中央商务区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都不符合兰州生态绿地规划;保护林区植被符合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故选C。 【点评】(1)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
3、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该现象属于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人口工业集聚,交通工具及工业生产等释放大量人为热,使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市区仿佛一个“热岛”漂浮在周边温凉的海洋上。 (2)要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污染,就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加以调整,保证绿地在城市中所占有的比例。城市规划法应当对这样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法律规范,对在城市规划中的绿地面积做出明确的要求,并对破坏绿地和城市水体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同时还需要对各种热源的布局做出合理规划的要求。 3 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4、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 A.农业生产B.交通C.人们生活D.旅游(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 ) A.B.C.D.(3)每年的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漫画最能反映气候变暖的是( ) A.B.C.D.【答案】 (1)C(2)B(3)B 【解析】【分析】(1)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阅读题干可知,寒
5、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小雪,B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C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D表示的天气是雷雨;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台风,故选项B符合题意。 (3)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 故答案为:(1)C;(2)B;(3)B; 【点评】(1)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如,晴天可以晒干衣物,雨天影响人们的出行,晴朗的天气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大雾、大雪、大雨可以使交通瘫痪,引起灾害造
6、成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等。 (2)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4读德州市7天天气预报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多云为主,5月28日和6月1日晴B.最高气温是37C,出现在周日中午12时C.空气质量以优为主,周五气温日较差最大D.以南风为主,天气预报中,表示
7、南风四级【答案】 A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 A.以多云为主,5月28日和6月1日晴,A符合题意; B.最高气温是37,出现在周日约14时,B不符合题意; C.空气质量以优为主,周日气温日较差最大(372314),C不符合题意; D.以南风为主,天气预报中表示南风四级的符号是,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识记,牢记即可。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5如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B.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C.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D.位于南半球
8、热带地区(2)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约是() A.1300米B.300米C.1800米D.500米【答案】 (1)B(2)B 【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示位于范围为2930N30N.可判定,其位于位于北半球、低纬度、温带地区。ACD不符合题意
9、,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ab两处温差为27243.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为800米3/0.6100米300米。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依据经纬度变化规律,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可以判断出左图纬度是北纬度。然后再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规律确定其在北半球;根据高中低纬的划分,确定其在低纬度;根据五带的划分界线确定其在北温带。6“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
10、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下图是 2019 年某次“回南天”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由图可知,本次“ 回南天”现象发生在( ) A.长江流域B.四川盆地C.闽赣地区D.粤桂地区(2)“ 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 A.B.C.D.(3)本次“ 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 A.多雾,影响交通出行B.多暴雨,发生水灾C.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D.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答案】 (1)D(2)A(3)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本次“ 回南天”现象发生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是粤和桂;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题意
11、可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读图可知,A的天气符号是小雨或大雾,B的天气符号是降雪或大雪;C的天气符号是晴或沙尘暴;D的天气符号是阴或雨夹雪;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根据题意可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多雾,影响交通出行,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回南天(简称回南)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
12、的现象。华南属于典型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每当每年3月至4月时,从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岭南形成准静止锋,使华南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期间有小雨或大雾,回南天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就开始在物体表面凝结、起水珠。7关于世界降水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中纬度地区降水少B.大陆西岸降水少C.回归线附近降水多D.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答案】 D 【解析】【分析】解: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
13、降水少。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故D正确。 故答案为:D【点评】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8如图是地中海气候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下列关于地中海气候特点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全年高温多雨C.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D.全年炎热干燥【答案】 C 【解析】【分析】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
14、雨、冬季温暖湿润。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地中海气候的特征,A属于季风气候特征,B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属于热带沙漠气候。9如图所示兰州水车,起源于明朝,到解放前后,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水车350多轮。在解放前,水车的作用是( ) A.水上航运B.防洪排沙C.防止凌汛D.灌溉农田【答案】 D 【解析】【分析】解:兰州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 故答案为:D。【点评】甘肃省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东南部年降水量大于8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向西北依次是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西北部年降水量少于200mm。甘肃省重要的农业区是河
15、西走廊,尽管这里降水较少,但依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这里发展了灌溉农业,主要农产品有冬小麦、棉花等。10读下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B.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C.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D.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气流比乙气流干燥B.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没有差异C.A,B两地气温相差约16D.B地比A地气温低,原因是降水多【答案】(1)B(2)C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受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分布不均匀,在同一座山上,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1)关于图中地形
16、对降水的影响,南坡是迎风坡,暖湿气流在爬升过程中,慢慢冷却成云致雨、降水多,北坡是背风坡,暖湿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慢慢蒸发,降水少,故选B。(2)由图分析,甲气流比乙气流湿润,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有很大的差异;A、B两地海拔相差2600米,气温相差约16;B地比A地气温低,原因是海拔高,故选C。故答案为:(1)B;(2)C;【点评】(1)考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被风坡降水少,学生主要记住这点即可。(2)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读图获取信息能力,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大,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平时要养成多读图的习惯。11读非洲地形图和马达加斯加岛 A、B 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三题。
17、(1)有关非洲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B.平原面积广大C.海岸线曲折破碎D.平均海拔最高(2)与甲河相比,乙河( ) A.长度长B.水量季节变化小C.水量大D.支流多(3)影响 AB 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答案】 (1)A(2)A(3)C 【解析】【分析】(1)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非洲海岸线平直;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故答案为:A。(2)甲是刚果河,乙是尼罗河。与甲河相比,乙河长度长,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支流
18、少。故A符合题意。(3)读图可得,A地位于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B地位于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影响两地降水的因素是地形地势,故答案为:C。 【点评】(1)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形以高原为主,包括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大型高原地形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整个大洲西北部和东南部有两列山脉,整体上海岸线十分平直,岛屿、海湾数量少。 (2)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为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刚果河又称扎伊尔河,位置位于非洲中西部,为非洲第二长河,仅次于尼罗河,是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地理 初中 地理 天气 气候 练习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