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doc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语言】【言语】【语言符号】【语言系统】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最可靠的标志;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指“说话”或“说出来的具体的话”。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的一般理论的著作是德国学者洪堡特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1876-1880)。他已经注意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音形式和内容的结合等问题。【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语言符号即是使用声音这种物质实体来表
2、达语言意义内容的一种符号系统。(故只有表达语言意义的声音,才是语言符号,即语音。象人感冒时发出的咳嗽声、或者几个人相互约定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咳嗽声,都不能算是语音。因为前者没有代表什么语言意义,后者所代表的意义没有经过社会的约定俗成。)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指)及其所代表意义(所指)之间的关系,见图11。系统性: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等子系统组合而成,每个子系统又由不同层次的更小系统组成。系统性表现为相对的封闭性和自主性。层次性:指整个语言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语素和语素可以组合成“词”,词是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
3、位,句子和句子可以组合成语篇,语篇是最大的交际单位。语素有一定的语音形式和相应的语义内容。从语言系统的角度来说,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不能再分,但从语音学和语义学的角度来说,还可以进行分解。见图12。【口语】【书面语】【能指】【所指】【聚合关系/联想关系】【组合关系/句段关系/句法功能】语言的第一客观存在形式。指有声的口头语言。语言的第二客观存在形式。指有形的书面语言,即文字记录的语言的书面形式。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即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指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即“能指成分”。指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聚合类是句法功能
4、相同或相近的功能类如词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之中。【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1.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口语是语言的口头存在形式,书面语是语言的书面存在形式。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许多语言存在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的情况。3.两者在多数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严重的“言文脱节”现象在现代社会是维持不下去的。4.书面语是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可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语言和言语的区别】1.语言“言语活动”“言语”,是指言语活动中
5、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具有规律可寻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个均质的系统,有内在一致的规律。2.言语是个人“说话”的具体的行为和结果,具有个人特色,很难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语言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其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E.g不同语言和方言用不同的声音符号来表示同一意思。强制性和可变性:细微偏离的漫长时间累积,是语言演变产生的主要原因,甚至完全演变成为另一种“话”。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可以重新组合,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具有重大意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1.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或曰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体
6、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原则。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好像几何学中的横轴和纵轴,如图13:(三个句子中的每个词依次出现,各自形成横向的组合关系;(6)三栏内的词分别可以在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上互相替换,各自形成纵向的聚合关系。【综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1.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2.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许多语言存在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的情况。3.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
7、。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综区分语言和言语有什么意义?】1.对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语言学是必需的。只有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严格限制在一个内部一致的均质的系统的范围内,才能建立科学的语言学体系。2.对研究具体语言也有重大的理论意义。3.对语言研究也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根据语言和言语的区分理论,两者应该分开研究。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次要的,从属的,研究时,可以先搞清语言本体,建立语言体系,再研究言语及相关的问题。【综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1.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任何符号都是约定俗成的,其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也具有“任意性”,即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8、(语音)和所表示的意义(语义)的结合也是由社会约定俗成,二者没有本质的必然联系。不同的语言和方言用不同的语音形式来表示相同的意义,或者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和方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都可以说明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是任意的。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其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是就绝大多数的语言符号的特性而言的。极少数的语言符号如拟声词、另外还有复合符号则都是有理据的。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是说人人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语言符号,或任何语言符号都是“任意”的,都是没有理据的,或每个人可以任意改变语言符号的声音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以及两者
9、之间的结合关系,而是应该理解为单纯的初始的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综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有什么重大意义?】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指语言符号可以分解的特点;线性特征指在时间轴上先后成线性排列的特点。2.离散特征使语言符号可以分解成一个个小单位;线性特征使语言符号可以重新组合,形成大小不等的单位和各种不同的关系。3.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使语言符号在供人们使用时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将音义结合稳定的词语组合成长短不等的任何单位,用来传达任何信息和思想感情。4.根据这两个特征,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时,可以先掌握一些小单位和组合规律,再根据
10、组合规律生成大单位,以简驭繁,以少制多,从而说出无限的不同的“话”来,可以传递无限不同的信息,表达无限不同的思想感情。图11声音(物质实体)“所指”意义(意义内容)“能指”语言符号图12(语音学语音形式)音位音素义项/位(语义学语义内容)义素语素图13组合关系(我们爱祖国(大家讲卫生(他学英语祖国卫生英语我们大家他(爱讲学(6)聚合关系第二章语音概览1.语音的性质语音本质上是社会现象,这就是语音的社会属性。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理基础,并且具有一系列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二者都具有物质性。1.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指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
11、一定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1.2语音的物理属性【声音的四要素】指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这四个方面的物理属性。【音高】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大小决定。【音强】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大小决定。【音长】指声音的长短,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音质】又称音色,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基本特征,由声波的形式决定。【响度】指人们听觉上所感到的声音的强弱【基音】指在复合声波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陪音】指复合波中除去基音外,由其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乐音】指当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
12、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乐音。【噪音】指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就叫噪音。1.3语音的生理属性由人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决定。发音器官包括三部分:发音的动力源(肺)、发音体(喉头、声带)、共鸣腔(咽腔、口腔、鼻腔)。【主动的发音器官】指能够活动的发音器官,如唇、舌头、软腭等【被动的发音器官】指不能活动的发音器官,如上齿、齿龈、硬腭等【口音】当软腭和小舌向后上升并抵住喉壁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鼻音】指气流完全从鼻腔呼出时发出
13、的音【鼻化音】指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时发出的音1.4语音的心理属性指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1.5语音的社会属性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是语音的社会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首先并主要体现为:语音是和语言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语音的社会属性还体现为语音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任何民族语言自语音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系统,这是特定社会独特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由人的生理条件决定的。语音的地域性同语音的民族性有相似之处,即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方有可能有不同的语音系统,如北方方言和吴方
14、言。语音的这种地域特征同样是由社会而不是由人的生理条件决定的。2.音素【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构成各种语音片断的基本元素2.1音素和音标【音标】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目前国际上最为通行的是1888年国际语音协会制定的“国际音标”。最后一次修订是1989年。国际音标的书写方法一般是在字母符号外加上方括号,如y等。【国际音标的制订原则】1.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2.它的符号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只有当拉丁字母不够用时才采用希腊字母和别的符号,、等。3.国际音标的符号比较完备,不仅可以标写各种音素,而且还有一套附加符号,可用来标写语音在音高、音强、音长以及各
15、种特殊色彩(如舌位、鼻化等)方面的特征。【国际音标的书写原则】1.在国际音标中,一个字母的不同形体就是不同的音标,代表不同的音素。如a、和A都表示不同的音。2.要注意将形体相似的音标区别开来。如z等。3.国际音标记录语音有宽式和严式之分。【宽式音标/音位音标】是一种比较概括的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不必反映。【严式音标/音素音标】是一种详尽反映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严式音标和宽式音标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界限。2.2元音和辅音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a、o、e、i、u、代表的音属于元音,其它字母代表的音属于辅音。2.3元音的分类2.4辅音的
16、分类3.音位语音差别在语言中只有一种功能,那就是把不同的意义区别开来。语音的这种社会功能可能和自然属性上的差别是对应的,也可能是不对应的。3.1什么是音位【音位】指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的标写方式是在国际音标符号的两侧各加一条斜线,如“a音位”标写为/a/。音位的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2.音位不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且是具有这种辨义功能的最小单位。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
17、而成的音类。如汉语普通话aA三个元音音素可以看作是同一个音类的成员,归并在同一个/a/里。4.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总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处于不同语言系统中的音位是各不相同的。这种不同表现为:不同的系统里具有不同的音素,因而有不同的音位;不同语言或方言表面上相同的音位实际上并不能对等。由此可见,具体语言或方言里数目繁多的音素可以归纳为一套为数有限的音位,从而使语音系统的结构特征得以呈现出来。这就是【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3.2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指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具有辨义作用的功能音类
18、,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音位变体可分:【条件变体】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如【,a,】。【归纳音位条件变体的2个原则】1.音素的“互补原则”;2.音素的“语音相似原则”。【自由变体】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如汉语兰州话里的n、l可以自由变读,而不会引起意义的改变。在这种话里,“泥”“犁”同音,可以读作ni或li等。3.3区别特征【区别/区别性特征】指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音位的辨义功能归根结底是由区别特征担负的,因此,音位也可以定义为一组区别特征的集合。一个音
19、位具有什么样的语音特征是由其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即自然属性)决定的,但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则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由其周围所有的其它音位决定的。音位区别特征的分析结果可以用区别特征矩阵表来反映。4.音位的组合4.1音节【音节】指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是听觉上最最然、也就是最容易分辩的最小语音单位。【音节的划分理论或办法】尚未定论,目前大约可以有:1.肌肉紧张度说;2.发生在音节内部的音渡(又叫音联)和发生在音节之间的音渡会有所不同,因此音渡可以帮助分辩音节的界限;3.音节的划分除了要根据音节在发音机制上的特性之外,还要受到语音社会性的影响。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节结构
20、,不同的音节结构会使语音划分产生不同的结果。如peid,说英文的人会认为是paid,是一个音节;说汉语普通话的人会听成“配的”,是两个音节。因为普通话的音节结构不允许塞音出现在一个音节的末尾。【音节的基本类型】一般的音节都是以元音为音节核心。以元音为核心的音节共有四种基本结构类型:1.V;2.C-V;3.V-C;4.C-V-C。其中的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像V型、C-V型这种以元音收尾的音节叫【开音节】;像V-C、C-V-C型这种以辅音收尾的音节叫【闭音节】。在这四种音节基本类型中添加进若干元音或辅音,就可以扩展成各种不同的音节结构类型。如V可以扩展成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组成的元音群VV和VVV
21、;C也可以扩展成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组成的元音群CC和CCC。每种语言的音节结构类型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大多数语言都有开音节和闭音节,但有的语言只有开音节没有闭音节,如我国的彝语、哈尼语等。每种语言的音节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包含辅音群的音节在印欧语系的语言中很常见,但汉语普通话中的辅音C是不能扩展的。普通话闭音节中的收尾辅音C只能是鼻音,英语却没有这样的限制,鼻音、塞音、擦音、边音等都可以作闭音节的收尾辅音,如gategeit、lifelaif等。普通话音节中的元辅音最多不能超过4个,像“光”kua这样的音节就是普通话里构成成分最多的音节,英语的音节没有这样的限制。如sprintssprin
22、ts就是由7个成分构成的音节。【音节结构的分析法】1.元辅音分析法。这种分析法以音节的四种基本结构类型为分析单位;2.声韵调分析法。是我国传统的音节分析法。这种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整个部分,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韵头】又叫介音,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前的成分;【韵腹】指韵母中开口度最大或听起来最响的成分,是韵母核心,通常是元音;【韵尾】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后的收尾部分。每个韵母必须有韵腹,但可以没有韵头和韵尾。【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汉语声韵调分析法特点】汉语的韵母可以按照韵头的不同分为四类,即所谓
23、的“四呼”。凡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i、u、y的韵母叫“开口呼”,如韵母a、ou等;凡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叫“齐齿呼”,如韵母i、ia等;凡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叫“合口呼”,如u、ua等;凡韵头或韵腹是y的韵母叫“撮口呼”,如韵母y、yn等。在汉语里,声母和四呼配合组成音节有很强的规律性,这是汉语音节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表明汉语中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主要是由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开头元音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声韵调分析法可以较好揭示汉语音节内部的组合规律和整个语音系统的面貌,长期以来是汉语音节分析法最基本的方法,而且在整个汉藏语系语言研究中广泛运用。4.2复元音【复元音】指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 概论 第一章 语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