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 (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B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C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于脂双层D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有流动性答案:D解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在磷脂双分子两侧有球形蛋白质分子覆盖在其表面,或镶嵌贯穿于其中。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这种特点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对于细胞完成各种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因此对细胞完成各种生理功能起非常重要作用的结构特点是细胞膜的流动性。2关于细胞膜分子结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双层磷脂分子B分布在表层的蛋白质
2、与嵌插、贯穿的蛋白质是均匀对称的C构成细胞的蛋白质、磷脂分子大都可以运动D膜上除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外还有多糖答案:B解析:外层表面镶嵌有糖蛋白,而内表面没有,所以蛋白质不是均匀分布的。3渗透作用是指 ( )A物质分子从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运动B溶液中溶剂分子的运动C溶剂分子通过透性膜的扩散D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答案: D解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4在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能证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的是 ( )A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浅B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深C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D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深答案:C解析:发生
3、质壁分离时,液泡内的水渗透到环境中,但色素无法通过膜结构,浓度变大,颜色加深。质壁分离复原时,液泡吸水由小变大,液泡中色素浓度降低,颜色变浅。5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把人和鼠的两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融合后的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保持其活性,会发生的现象是 ( )A细胞表面发红色荧光B细胞表面发绿色荧光C细胞表面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D细胞表面红、绿色荧光均匀分布答案: D解析: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流动的。所以红绿两个半面在流动中相互交换,均匀分布。6(改编题)雄性激
4、素是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很容易穿过细胞膜。睾丸每天分泌的雄性激素约7毫克,其中约2% 呈游离状态,其余在血液中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下列叙述是有关雄性激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作用,其中错误的是 ( )A使其不容易通过肾脏排出B使其不容易进入细胞C使其有效浓度保持特定水平D抑制雄性激素,使其失去活性答案: D解析:D项错,血浆蛋白与其结合,控制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使其更好发挥作用。7(改编题)将新鲜的菠菜叶放置在清水中过一段时间,细胞会逐渐涨大,稍后不再涨大。原因是 ( )A水分不能出入细胞B细胞已基本死亡C受细胞壁的束缚,出入细胞的水分达到动态平衡D水分代谢停止答案: C解析:由于菠菜细胞液的浓
5、度比清水高,可以吸收水分使细胞涨大,但由于受细胞壁的束缚又不能无限吸水,所以出入细胞的水分达到平衡。而菠菜叶一直有呼吸作用,不断被氧化,可知细胞此时并没有死亡。8(改编题)大肠杆菌在繁殖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是培养液的300倍,若在培养液中加入箭毒素(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立即下降,而其他物质的量不变,此物质可能 ( )A使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变成全透性B抑制膜上载体的活动C影响有氧呼吸,能量供给不足D彻底改变了大肠杆菌的遗传性答案: B 解析:已知箭毒素不影响线粒体功能,不选C项。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依靠主动运输实现的,即不断通过载体蛋白把K+ 运到细胞内,以保持
6、离子浓度差,当载体活动被抑制时,无法继续保持浓度差,细胞内K+ 浓度就下降了。若细胞膜变成了全透性,那么其他物质的量也应改变。9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 ( )尿素通过细胞膜人的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A B C D答案: C解析:尿毒为自由扩散;人的红细胞几乎没有线粒体,吸收葡萄糖,属协助扩散;两项为主动运输,需线粒体供能、核糖体制造载体蛋白。10将甲乙两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不发生
7、质壁分离复原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甲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答案:B解析:由于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所以均发生质壁分离,但乙放入的是甘油溶液,甘油可以自由地通过细胞膜,使其内外浓度平衡,从而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质壁复原,可是蔗糖分子不能自由进出甲细胞,所以不发生质壁复原。11下图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分子量为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水溶液(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 )Aa、b两液
8、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B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Da 液面低于b液面,b侧为红色Da 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答案: D解析:由于渗透作用b侧清水向a侧色素浓度高的地方扩散,使a液面高于b侧,但色素c无法通过半透膜,b侧无色。12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 )AxyzByxzCzyxDzxy答案: D解析:细胞由于渗透作用吸水,在y浓度中细胞破裂,故xy,同理zx,所以zxy。13根据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可知 ( )A蛋白质与磷脂形成有一定规则的重复结构B膜是一刚性结构C脂
9、质形成双分子层,其极性头部对顶着D蛋白质可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进行侧向移动答案: D解析:由细胞的流动镶嵌模型可知蛋白质可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进行侧向移动。其实,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和脂质分子在膜中可作多种形式的移动,膜整体结构也具有流动性。脂质形成的双分子层,极性部分亲水基因在外表面,而疏水的非极性部分头顶着头。14.(06上海)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溶 液 质量变化率 I +8% II -6% III-4% IV 0%A、I的浓度最低 B、II的浓度较III低C、IV的浓度最高 D、IV可能是蒸馏水答案:A解析
10、: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的原理及相关信息的处理能力。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可知,质量变化率为正值,说明植物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而渗透吸水;质量变化率为负值,说明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而渗透失水;质量变化率不变,说明植物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既没有吸水,也没有失水。因此由表中数据可知(假设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为V0),I IIIV0,IV =V0。15(09浙江卷)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用某种荧光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
11、即有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答案:C解析: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但不能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因为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物质跨膜运输。所以C不正确。16(09广东卷)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 ( )A.没有载体参与 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 D.为主动运输答案:D解析: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向高浓度
12、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否是是据表可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所以选择D。17.(09辽宁、宁夏卷)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D解析:液泡膜是一层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积累大量的离子。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使细胞液的浓度增大防止质壁分离。18.(09海南卷)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
13、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 )答案:B解析:鱼鳔内是20%的蔗糖溶液,烧杯内是10%的蔗糖溶液,所以鱼鳔内的溶液浓度大于烧杯内的溶液浓度,导致烧杯内的水流向鱼鳔内,使烧杯内的溶液浓度增大。19.为了检测麦种的质量,将麦种100粒浸入红墨水2h后用刀片纵向剖开,发现胚乳被染红95,胚被染红30,因而断定麦种发芽率太低不宜作种。下列对此检测原理最正确的解释是 ( )A胚和胚乳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不需要的色素不会被吸附和吸收B胚如果是活细胞,红色素就不会被选择吸收C胚乳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是淀粉,
14、可吸附色素D胚乳的活细胞少,对色素不具选择吸收作用答案:B解析:种子萌发的前提条件是要保证胚的完整性和必须是活的,如果胚是活细胞,红色素就不会被选择吸收,这里胚被染红30,说明胚中30的细胞已死亡,故断定麦种发芽率很低。20. 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中,表皮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然后发生自动复原的原因是 ( )A.原生质层破坏 B.尿素分子进入细胞C.细胞壁破坏 D.尿素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答案:B 解析: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中,表皮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这说明尿素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尿素分子比水分子大,但仍属于小分子物质,能够通过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而
15、被吸收。但尿素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的相对速率比水分子慢,故开始时先发生质壁分离。当尿素分子缓慢地进入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中,使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细胞液中水分子向外扩散的速率逐渐减慢。当细胞液的浓度与尿素溶液的浓度相等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的扩散达到平衡。当细胞液因尿素分子的增加而使其浓度大于外界的尿素溶液时,该细胞就吸水,原生质层和液泡逐渐恢复成原状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能够导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物质除了尿素外,还有乙二醇等物质,在解题时遇到此类题目,应认真分析。21变形虫的表面任何部分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
16、的 ( )A.选择透过性 B.一定的流动性 C.保护性 D.主动运输答案: B解析: 变形虫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它的形态改变很明显与细胞膜有关,同理白细胞能吞噬病菌也与细胞膜的改变有关。而细胞膜的改变是由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运动,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也就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而选择透过性则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22.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下列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 .蛙的红细胞C .皮肤的角质层细胞 D .洋葱的表皮细胞答案: D 解析: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离,一是必须具备渗透系统,二是必须具有细胞壁,在此基础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细胞 物质 输入 输出 单元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