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传输技术研究.doc
《OFDM传输技术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FDM传输技术研究.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摘 要1Abstract11引言12 OFDM系统介绍32.1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32.2 OFDM系统的基本模型52.3 OFDM技术的应用领域62.4 OFDM技术的优缺点73 OFDM关键技术93.1时域和频域同步93.2信道估计技术93.3 信道编码和交织123.4 降低均峰功率比 123.5均衡124 基于Simulink的OFDM通信系统仿真及分析12 4.1 MATLAB/Simulink概述124.2 OFDM通信系统实现 13 4.3 仿真结果分析14结束语17参考文献17OFDM传输技术研究学生姓名:杨京 学号:20095044048学 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
2、:电子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孙秋菊 职称:讲师摘 要: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 OFDM)是一种高效的多载波宽带数字调制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核心技术。由于其克服多径干扰、消除符号间干扰的能力强和频谱利用率高的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概括性地介绍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发展史,然后重点研究了OFDM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并综合分析OFDM的优缺点,最后讨论了基于Simulink的OFDM通信系统的仿真及分析。本文的讨论与结论对准确理解和熟练应用OFDM传输技术有一定参考作用。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仿真The
3、 Research of OFDM Transmission TechnologyAbstract: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is an efficient multi-carrier broadband digital modulation technology,which is the core techniques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technology.For its advantages of good resistance of the frequeney selecti
4、ve declining or clipping interference,high spectrun efficiency,OFDM is applied more and more extensively.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OFDM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generally in this text. Secondly,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the key technology of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 studied essentiall
5、y as well 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inally, th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 discussed. The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of accurate understanding and skilled application have certain reference function on OFDM transmission technology.Keywords: Orthogonal Frequen
6、cy Division Multiplexing;Communication System;Simulation 1引言OFDM的英文全称为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中文含义为正交频分复用。这种技术是HPA联盟(HomePlug Powerline Alliance)工业规范的基础,它采用一种不连续的多音调技术,将被称为载波的不同频率中的大量信号合并成单一的信号,从而完成信号传送。由于这种技术具有在杂波干扰下传送信号的能力,因此常常会被用在容易受外界干扰或者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的传输介质中。其实,OFDM并不是如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O
7、FDM技术的应用已有近4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军用的无线高频通信系统。但是,一个OFDM系统的结构非常复杂,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直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采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来实现多个载波的调制,简化了系统结构,使得OFDM技术更趋于实用化。80年代,人们研究如何将OFDM技术应用于高速MODEM。进入90年代以来,OFDM技术的研究深入到无线调频信道上的宽带数据传输。目前OFDM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广播式的音频、视频领域和民用通信系统,主要的应用包括:非对称的数字用户环路(ADSL)、ETSI标准的数字音频广播(DAB)、数字视频广播(DVB)、高清晰度电视(HDTV)、无线局域网(WLAN)
8、等。现在OFDM已经在欧洲的数字音视频广播(如DAB和DVB)、欧洲和北美的高速无线局域网系统(如HIPERLAN2、IEEE 802.11a)、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如ADSL、VDSL)以及电力线载波通信(PLC)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上个世纪70年代,韦斯坦(Weistein)和艾伯特(Ebert)等人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快速傅里叶方法(FFT)研制了一个完整的多载波传输系统,叫做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OFDM是正交频分复用的英文缩写。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OFDM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其逆变换(IDFT)方法解决了产生多个互相正交的子载波和从子
9、载波中恢复原信号的问题。这就解决了多载波传输系统发送和传送的难题。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更使多载波传输系统的复杂度大大降低。从此OFDM技术开始走向实用。但是应用OFDM系统仍然需要大量繁杂的数字信号处理过程,而当时还缺乏数字处理功能强大的元器件,因此OFDM技术迟迟没有得到迅速发展。近些年来,集成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迅猛发展,以及对无线通信高速率要求的日趋迫切,OFDM技术再次受到了重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已经提出了使用平行数据传输和频分复用(FDM)的概念。1970年,美国申请和发明了一个专利,其思想是采用平行的数据和子信道相互重叠的频分复用来消除对高速均衡的依赖,用于抵制冲激噪声和多
10、径失真,而能充分利用带宽。这项技术最初主要用于军事通信系统。但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OFDM理论迈向实践的脚步放缓了。由于OFDM各个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采用FFT实现这种调制,但在实际应用中,实时傅立叶变换设备的复杂度、发射机和接收机振荡器的稳定性以及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要求等因素都成为OFDM技术实现的制约条件。在二十世纪80年代,MCM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大规模集成电路让FFT技术的实现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一些其它难以实现的困难也都得到了解决,自此,OFDM走上了通信的舞台,逐步迈向高速数字移动通信的领域2。80年代后,OFDM的调整技术再一次成为研究热点。例如,在有线信道的研究中,H
11、irosaki于1981年用DFT完成的OFDM调整技术,试验成功了16QAM多路并行传送19.2kbit/s的电话线MODEM。进入90年代,OFDM的应用又涉及到了利用移动调频和单边带(SSB)信道进行高速数据通信,陆地移动通信,高速数字用户环路(H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及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和陆地广播等各种通信系统。由于技术的可实现性,在二十世纪90年代,OFDM广泛用于各种数字传输和通信中,如移动无线FM信道,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系统(H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线系统(ADSL),甚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系统(HDSI),数字音频广播(DAB)系统,数字视频广播(D
12、VB)和HDTV地面传播系统。1999年,IEEE802.lla通过了一个SGHz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其中OFDM调制技术被采用为物理层标准,使得传输速率可以达54MbPs。这样,可提供25MbPs的无线ATM接口和10MbPs的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口,并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这样的速率完全能满足室内、室外的各种应用场合。欧洲电信组织(ETsl)的宽带射频接入网的局域网标准HiperiLAN2也把OFDM定为它的调制标准技术。2 OFDM系统介绍2.1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OFDM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率传输技术。一般来说,无线信道的频率响应曲线应是非平坦的,OFDM技术的主要思路是把给定信
13、道在频域范围内划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而利用子载波在各个子信道上完成调制作用,各子载波采用并行传输的方式。由于OFDM技术的这种特性,它的子信道的频率响应曲线是平坦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波形间干扰。OFDM系统各子信道上的载波相互具有正交性,且频谱互相重叠,这种方式减小了子载波间的互相干扰,又在一定程度上使频谱利用率提高。本文介绍的OFDM技术凭借其多径衰落能力强、抗窄带干扰、频普利用率高等突出优点正逐步发展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技术。多径效应造成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码间干扰,使得接收端正确解调困难。严重时,单靠增加发射功率提高接收端的信噪比并不能降低误码率,而OFDM技术是目前进行无线高速
14、数据传输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克服多径效应的最有效的方法2。下面将重点介绍OFDM系统的基本框架以及该技术相关工作原理,例如:保护间隔、快速傅立叶变换实现等。OFDM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其中,上半部分对应于发射机链路,下半部分对应于接收机链路,整个系统包含信道编/解码、数字调制/解调、IFFT/FFT、加/去保护间隔和数字上/下变频。图1 OFDM系统框图输入比特序列完成信道编码后,根据采用的调制方式,完成相应的调制映射,形成调制信息序列,对进行IFFT,将数据的频谱表达式变换到时域上,得到OFDM已调信号的时域抽样序列,加上保护间隔(通常采用添加循环前缀的方式),再进行数字变频,得到OFDM
15、已调信号的频带时域波形。接收端先对接收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去掉保护间隔,得到OFDM已调信号的抽样序列,对该抽样序列做FFT即得到原调制信息序列 。(1)信道编码为了提高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信道编码(通常还伴有交织)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在OFDM系统中,如果信道衰落不是太严重,均衡是无法再利用信道的分集特性来改善系统性能的,因为OFDM系统自身具有利用信道分集特性的能力,一般的信道特性信息已经被OFDM这种调制方式本身所利用了。但是,OFDM系统的结构却为在子载波间进行编码提供了机会,形成COFDM(前置编码OFDM)方式。编码可以采用各种码,如分组码、卷积码等,其中卷积码的效果要比分组码好,但
16、分组码的编解码实现更为简单。 (2)子载波调制传输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后,要进行子载波的数字调制将其转换成载波幅度和相位的映射,一般采用QAM或MPSK方式。各子载波不必要采用相同的状态数(进制数),甚至不必要采用相同的调制方式。这使得OFDM支持的传输速率可以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变化,并可以根据子信道的干扰情况,在不同的子信道上采用不同状态数的调制,甚至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调制信号星座在IFFT之前根据调制模式形成。(3)保护间隔应用OFDM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可以有效地对抗多径时延扩展。把输入数据流串并变换到N个并行的子信道中,使得每一个调制子载波的数据周期可以扩大为原始数据符号周期的N倍,因此
17、时延扩展与符号周期的数值比也同样降低N倍。另外,通过在每个OFDM符号间插入保护间隔(GI,Guard Interval)可以进一步抵制符号间干扰(ISI),还可以减少在接收端的定时偏移错误。这种保护间隔是一种循环复制,增加了符号的波形长度,在符号的数据部分,每一个子载波内有一个整数倍的循环,此种符号的复制产生了一个循环的信号,即将每个OFDM符号的后时间中的样点复制到OFDM符号的前面,形成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在交接点没有任何的间断。因此将一个符号的尾端复制并补充到起始点增加了符号时间的长度。(4)数字上下变频OFDM调制器的输出产生了一个基带信号,发射机将此基带信
18、号与所需传输的频率进行上变频操作,接收机需要对中频进行接收,之后进行OFDM基带解调。上下变频部分可由模拟技术或数字技术完成,两种技术虽然完成同样的操作,但是由于数字调制技术提高了I、Q信道间的匹配性和数字I、Q调制器相位准确性,将会使混频结果更精确。另外,上下变频中通常伴有基带成形滤波器和采样率转换器等,采用数字技术更利于实现。2.2 OFDM信号的基本模型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方式,通过减小和消除码间串扰的影响来克服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信号分割为N个子信号,然后用N个子信号分别
19、调制N个相互正交的子载波。由于子载波的频谱相互重叠,因而可以得到较高的频谱效率。近几年OFDM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调制信号通过无线信道到达接收端时,由于信道多径效应带来的码间串扰的作用,子载波之间不再保持良好的正交状态,因而发送前需要在码元间插入保护间隔。如果保护间隔大于最大时延扩展,则所有时延小于保护间隔的多径信号将不会延伸到下一个码元期间,从而有效地消除了码间串扰。当采用单载波调制时,为减小ISI的影响,需要采用多级均衡器,这会遇到收敛和复杂性高等问题。在发射端,首先对比特流进行QAM或QPSK调制,然后依次经过串并变换和IFFT变换,再将并行数据转化为串行数据,加上保护间隔
20、(又称“循环前缀”),形成OFDM码元。在组帧时,须加入同步序列和信道估计序列,以便接收端进行突发检测、同步和信道估计,最后输出正交的基带信号。当接收机检测到信号到达时,首先进行同步和信道估计。当完成时间同步、小数倍频偏估计和纠正后,经过FFT变换,进行整数倍频偏估计和纠正,此时得到的数据是QAM或QPSK的已调数据。对该数据进行相应的解调,就可得到比特流。OFDM提高频谱效率FDM/FDMA(频分复用/多址)技术其实是传统的技术,将较宽的频带分成若干较窄的子带(子载波)进行并行发送是最朴素的实现宽带传输的方法。但是为了避免各子载波之间的干扰,不得不在相邻的子载波之间保留较大的间隔(如图(a)
21、所示),这大大降低了频谱效率。因此,频谱效率更高的TDM/TDMA(时分复用/多址)和CDM/CDMA技术成为了无线通信的核心传输技术。但近几年,由于数字调制技术FFT(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发展,使FDM技术有了革命性的变化。FFT允许将FDM的各个子载波重叠排列,同时保持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以避免子载波之间干扰)。如图(b)所示,部分重叠的子载波排列可以大大提高频谱效率,因为相同的带宽内可以容纳更多的子载波。2.3 OFDM技术的应用领域(1)移动通信领域OFDM技术的数据传输速度相当于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C
22、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技术标准的10倍。从理论上讲,OFDM技术要优越于当前的全球移动运营商所采用的标准技术。预计第三代以后的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将是OFDM技术。但问题是其成本和兼容性等问题与当前技术相比是否具有竞争力。近年来,OFDM开始与CDMA技术相结合,产生了MC-CDMA。该技术除了继承了DS-CDMA的优点外,还具有灵活、高系统容量、强抗干扰、无需复杂的均衡等优点。(2)数字传输领域OFDM在数字广播领域也有杰出的表现。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数字语音广播)/DMB(Digital Mul
23、timedia Broadcasting,数字多媒体广播)具有音质好(CD质量)、可实现多媒体接收、可加密、并可利用卫星大幅度提高广播的覆盖率等优点,是广播事业发展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采用OFDM技术后,系统发射功率减小、可高速移动接收、频谱利用率高、有很强的抗干扰和在恶劣环境下接收的能力,有效的实现了数据高速可靠的传输。(3)计算机网络领域近年来,Internet以惊人的速度发展,Internet的用户众多,分布广泛,传统Modem仅能提供56Kbps的速度,ISDN业务最多也只能提供128Kbps的速度,这些都难以满足Internet飞速发展的需要。宽带技术开始兴起,OFDM则以其良好的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OFDM 传输 技术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