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论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前景.doc
《移动通信论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前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论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前景.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电子信息系移动通信论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前景专业名称通信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时间2012.4.182012.4.25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前景摘要: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目标,是使全球范围内的任何用户所使用的小型廉价移动台实现从陆地到海洋到卫星的全球立体通信联网,保证全球漫游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与任何人进行通信,并能提供具有有线电话的语音质量,提供智能网业务,多媒体、分组无线电、娱乐及众多的宽带非话业务。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以及有可能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五项新兴技
2、术。分析了其应用前景和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关键词:3G;标准;技术;发展1 引言 社会的进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然而人们对移动通信的要求也不断变化,而且越来越不满足现状。人们要求手机不仅仅是用来通话,而且还能上网,收发E-mail,传输数据,提供多媒体业务。而现存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GSM,或 IS-95)也不能满足要求了,可怜的9.6 kbit/s的传输速率让我们只能进行语音通信,对数据通信我们实在不敢奢望。因而能够提供无线Internet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商用化已提上议事日程,这样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应运而生。它应能支持从
3、话音到分组数据到多媒体业务;应能根据需要提供带宽。 ITU规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的最低要求中,必须满足以下三种,即:A 快速移动环境,最高速率达 144kbits ; B 室外到室内或步行环境,最高速率达到 384kbits ; C 室内环境,最高速率达到 2Mbits ; (参考文献1)这样的速率已经能满足我们对无线Internet业务和多媒体业务要求了。 2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如果说无线通信的历史是频率使用效率提高的历史,则移动通信的历史就是频率使用效率提高和用户“位移”扩大的历史。这是符合要实现随时、随地、任何人之间,用任何业务进行通信目标的。众多的复杂的技术发展,归根结底,
4、就是如何更充分地使用有限的、宝贵的频率资源以及实现更高密度的全球活动通信。 提高频率使用效率技术,主要属于信息传输技术范畴(但不仅仅是传输技术),如多址接收技术、调制解调、抗干扰编解码等等,扩大“位移”技术主要属于网络技术范畴(但不仅仅是网络技术),如信息交换、存贮、处理等等,这两大类技术相互发展交叉结合,在市场动力促进下到某个时期出现了具有某种更为鲜明技术特征的应用,这就是所谓“第 X代 ”移动通信了。(参考文献2)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指蜂窝式模拟移动通信,技术特征是蜂窝网络结构克服了大区制容量密度低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 第二代移动通信是蜂窝数字移动通信,使蜂窝系统具有数字传输的种种优点
5、。 第三代移动通信按目前通行的概念是宽带多媒体蜂窝系统。按 ITU众多要求中可以看到,主要是使用频率使用效率更高的体制,能提供高质量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并能实现全球覆盖。技术上从第二代到第三代并无重大的变迁。属于一种平滑过渡,因此也就有了什么 “二代半 ”等出现。 虽然,第三代要解决众多的传输和网络技术问题,但它的“定义”并无反映鲜明的技术特征。更多的是商业应用特征。 鉴于第三代移动通信仍需一个强大的移动“核心网”,其功能能否会被也在不断发展有线智能网取代,这就是正有人研究的“第四代”问题了,如果能取代,在实现全球覆盖上大有好处。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技术特征就很可能是“网络”性的了。 下表为各代典
6、型移动通信系统特性比较: 第几代典 型 技 术 特 性数据速率 第一代 AMPS 小区制蜂窝系统 模拟话音 / 第二代GSM 数字蜂窝 数字话音 9.6kb/s第二代半 GPRS通用分组数字蜂窝 数据在线连接 115kb/s 第三代W-CDMA 宽带码分多址实现宽带多媒体业务 2Mb/s 第四代 EMBS ATM 面 无核心网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 155Mb/s (参考文献3) 3 3G的技术特点 1999 年 11月初,在芬兰赫尔率基ITU会议通过了IMT2000无线接口技术规划建议。将无线接口标准明确为以下五个标准。 1 、IMT2000 CDMAD(对应WCDMA) 2 、IMT2000
7、CDMA MC(对应cdma 2000) 3 、IMT2000 CDMA TDD (对应TMSCDMA和UTRATDD) 4 、IMT2000 CDMA TDD(对应UWC136) 5 、IMT2000 CDMATDMA(对应于DECT) 以上五种标准中,前三种属于CDMA体制,后两种属于TDMA体制。日本(ARIB)、欧洲(ETSI)、美国(TIA)、(TIPI)、中国(CATT)、韩国(TTA)等是众多主要提出者,从双工方式来看大体上FDD与TDD两种方案均会并存,从接入主流技术来看,目前主要是宽带CDMA技术。接着ITU在2000年5月将WCDMA、CDMA2000和TDSCDMA确定为
8、目前3G的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参考文献8)。 带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天翻地覆变化的当然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中所采用的多种高新技术,这些高新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精髓,也是制订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的基础,了解这些技术就了解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下面我们就专门介绍几项有可能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技术。3.1智能天线技术智能天线技术是中国标准TD-SDMA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是基于自适应天线原理的一种适合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新技术。它结合了自适应天线技术的优点,利用天线阵列的波束汇成和指向,产生多个独立的波束,可以自适应地调整其方向图以跟踪信号的变化,同时可对干扰方向调零以减少甚至抵消干扰
9、信号,增加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智能天线的特点是能够以较低的代价换得天线覆盖范围、系统容量、业务质量、抗阻塞和抗掉话等性能的提高。智能天线在干扰和噪声环境下,通过其自身的反馈控制系统改变辐射单元的辐射方向图、频率响应及其他参数,使接收机输出端有最大的信噪比。(参考文献14)3.2 WAP技术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已经成为数字移动电话和其他无线终端上无线信息和电话服务的实际世界标准。WAP可提供相关服务和信息,提供其他用户进行连接时的安全、迅速、灵敏和在线的交互方式。 WAP驻留在因特网上的TCP/IP环境和蜂窝传输环境之间,但是独立于
10、所使用的传输机制,可用于通过移动电话或其他无线终端来访问和显示多种形式的无线信息。 WAP规范既利用了现有技术标准中适应于无线通信环境的部分,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扩展。由于WAP技术位于GSM网络和因特网之间,一端连接现有的GSM网络,一端连接因特网。因此,只要用户具有支持WAP协议的媒体电话,就可以进入互联网,实现一体化的信息传送。而厂商使用该协议,则可以开发出无线接口独立、设备独立和完全可以交互操作的手持设备Internet接入方案,从而使得厂商的WAP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用户对Web服务器、Web开发工具、Web编程和Web应用的既有投资,保护用户现有利益。同时也解决了无线环境所带来的
11、有关新问题。目前,全球各大移动电话制造商,包括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和阿尔卡特在内,都已保证提供支持WAP的无线设备。 (参考文献4) 3.3快速无线IP技术快速无线IP(Wireless IP,无线互联网)技术将是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重点,宽频带多媒体业务是最终用户的基本要求。根据ITM-2000的基本要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提供较高的传输速度(本地区2Mb/s,移动144Kb/s)。现代的移动设备越来越多了(手机、笔记本电脑、PDA等),剩下的好像就是网络是否可以移动,无线 IP技术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将会实现这个愿望。由于无线IP主机在通信期间需要在网络上移动,其IP地址就有可能
12、经常变化,传统的有线IP技术将导致通信中断,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因为利用了蜂窝移动电话呼叫原理,完全可以使移动节点采用并保持固定不变的IP地址,一次登录即可实现在任意位置上或在移动中保持与IP主机的单一链路层连接,完成移动中的数据通信。(参考文献6) 3.4软件无线电技术在不同工作频率、不同调制方式、不同多址方式等多种标准共存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软件无线电技术是一种最有希望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之一。软件无线电技术可将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尽可能地接近天线,即将AD转换器尽量靠近RF射频前端,利用DSP的强大处理能力和软件的灵活性实现信道分离、调制解调、信道编码译码等工作,从而可为第二代移动通信
13、系统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平滑过渡提供一个良好的无缝解决方案。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很多关键性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基于同一硬件平台,通过加载不同的软件,就可以获得不同的业务特性,这对于系统升级、网络平滑过渡、多频多模的运行情况来讲,相对简单容易、成本低廉,因此对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多模式、多频段、多速率、多业务、多环境的特殊要求特别重要。所以在未来移动通信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意义,不仅可改变传统观念,还将为移动通信的软件化、智能化、通用化、个人化和兼容性带来深远影响。(参考文献5)3.5多载波技术多载波MC-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一种新技术。多载波 CDMA技术早在 1993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通信 论文 第三代 技术 现状 前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1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