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3G网络的比较分析.doc
《毕业论文 3G网络的比较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 3G网络的比较分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G网络的比较分析【摘要】 2009年新年伊始,国内期待已久的3G牌照终于发放,三大国际3G制式均各有归属。中国移动获得国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运营牌照;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融合成新联通后获得了WCDMA运营牌照;而中国电信也首次被正式获准移动业务运营权,获得CDMA2000 EVDO运营牌照。几年来,一直悬而未决的3G运营牌照终于尘埃落定,但是三大运营商围绕3G技术带来的全新市场的竞争则才刚刚开始。【关键词】WCDMA,cdma2000,TD-SCDMA,异步BS,导频辅助的相干解调, 开销,FDD,TDD目 录第一章 主流3G技术的标准8第二章 三种3G技术各自的优缺点12第三
2、章 三种3G技术的比较15第四章 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软切换技术19第五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上、下行链路业务量不等时频带资源的分配24第六章 3G技术带来的移动视频通讯时代28第七章 展望32参考文献 343G技术的比较分析一、主流3G技术的标准三种主流的3G技术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在技术上各有千秋,至于谁能在3G时代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关键是看哪个技术标准更符合市场需求和竞争的需要。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cdma2000、WCDMA和TD-SCDMA同属3G的主流技术标准,但是仍然可以将其分为两类:cdma2000、WCDMA并作一类,TD-SCDMA则和
3、前两者分开讨论。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因为在技术上cdma2000和WCDMA是FDD的标准,而TD-SCDMA则是一个TDD标准。2000年5月,国际电联(ITU)在土耳其召开全会,经对IMT-2000无线接口技术标准的10个候选方案的频谱效率、网络接口、QoS、技术复杂性、覆盖率、灵活性和设备体积等诸多方面的全面评估,正式确认了五种标准,分别是MS-CDMA、DS-CDMA、TD-CDMA和SC-TDMA、MC-TDMA,这是一个以CDMA技术为主体,兼顾TDMA技术,包含FDD和TDD两种双工方式的多元化体系标准。从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和可实现业务功能分析,基于CDMA制式的3种标准被普遍
4、看好,分别对应cdma2000、WCDMA和TD-SCDMA三种技术,它们被认为是3G的三大主流应用技术标准。目前,中国的3G即将进入商用化应用阶段,对技术标准的取舍选择也成为移动运营商要仔细考虑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三种主流技术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3G标准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1、cdma2000cdma2000是从cdmaOne演进而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事实上,cdma2000标准是一个体系结构,称为cdma2000 family,它同样还包含一系列的子标准。其技术特点如下:前反向同时采用导频辅助相干解调;在扩频码选择采用相同M序列,通过不同的相位偏置区分不同的小区和用户;射频
5、带宽从1.25MHz到20MHz可调;快速前向和反向功率控制;下行信道中采用公共连续导频方式进行相干检测,提高系统容量;在下行信道传输中,定义直扩和多载波传输两种方式,码片速率分别为3.6864Mcps和1.22Mcps,多载波方式能很好地兼容IS-95网络;支持F-QPCH,可延长手机待机时间;核心网络给予ANSI-41网络的演进,并保持与ANSI-41网络的兼容性;支持软切换和更软切换;设计了两类码复用业务信道,基本信道用于传送语音、信令和低速数据,是一个可变速率信道,补充信道用以传送高速率数据,在分组数据传送上应用了ALOHA技术,改善传输性能;在同步方式上cdma2000与IS-95相
6、同,基站间同步采用GPS方式。cdma2000的发起者主要以美国和韩国为主的以IS-95 CDMA为标准的制造商和运营公司,cdma2000继承了IS-95窄带CDMA系统的技术特点,网络运营商同样可以在窄带CDMA网络中更换或增加部分网络设备过渡到3G.2、WCDMAWCDMA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慢速移动时384kb/s,室内走动时2Mb/s),异步BS,支持可变速传输,帧长10ms,码片速率3.84Mb/s.其主要特点如下:基站同步方式:支持异步和同步的基站运行方式,组网方便、灵活;调制方式:上行为BPSK,下行为QPSK;解调方式:导频辅助的相干解调;接入方式:DS-CD
7、MA方式;三种编码方式:在话音信道采用卷积码(R=1/3,K=9)进行内部编码和Veterbi解码,在数据信道采用ReedSolomon编码,在控制信道采用卷积码(R=1/2,K=9)进行内部编码和Veterbi解码;适应多种速率的传输,可灵活地提供多种业务,并根据不同的业务质量和业务速率分配不同的资源,同时对多速率、多媒体的业务可通过改变扩频比(对于低速率的32kb/s、64kb/s、128kb/s的业务)和多码并行传送(对于高于128kb/s的业务)的方式来实现;上、下行快速、高效的功率控制大大减少了系统的多址干扰,提高了系统容量,同时也降低了传输的功率;核心网络基于GSM/GPRS网络的
8、演进,并保持与GSM/GPRS网络的兼容性;BTS之间无需同步因BS可收发异步的PN码,即BS可跟踪对方发出的PN码,同时MS也可用额外的PN码进行捕获与跟踪,因此可获得同步,来支持越区切换及宏分集,而在BTS之间无需进行同步;支持软切换和更软切换,切换方式包括三种,即:扇区间软切换、小区间软切换和载频间硬切换。WCDMA的发起者主要是欧洲和日本标准化组织和厂商,WCDMA继承了第二代移动通信体制GSM标准化程度高和开放性好的特点,标准化进展顺利,网络运营商可以通过在GSM网络上引入GPRS网络设备和新业务,培育数据业务消费群体,逐步过渡到3G.3、TD-SCDMATD-SCDMA较前两种技术
9、标准略显稚嫩,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信号带宽为1.23MHz;码片速率为1.28Mchip/s;采用智能天线技术,提高了频谱效率;采用同步CDMA技术,降低上行用户间的干扰和保持时隙宽度;接收机和发射机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采用联合检测技术,降低多址干扰;多时隙,具有上下行不对称信道分配能力,适应数据业务;采用接力切换,降低掉话率,提高切换的效率;语音编码:AMR与GSM兼容;核心网络基于GSM/GPRS网络的演进,并保持与它们的兼容性;基站间采用GPS或者网络同步方式,降低基站间干扰。TD-SCDMA目前主要是西门子公司和中国大唐集团在开发,较前两个技术标准而言,对TD-SCDMA进行大力支持和
10、结成产业联盟的企业还比较少。二三种3G技术各自的优缺点1、中国移动TD-SCDMA:优点:属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优势就是政府支持。 缺点:1)技术不成熟,整个产业链都不成熟,导致从机房,基站到手机中端都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2)传输速度慢且不稳定。理论峰值速度384k/s。大家要知道,目前edge的峰值速度都已经达到480k/s了。 3)网络问题最为致命。由于其基站设备庞大(单部基站:2m左右,500kg-800kg),辐射严重,必将给其将来布设全覆盖率的网络带来重大障碍。据我所知,从4月试商用以来,接近一年,在北京主城区还有部分地区网络覆盖的不是很好,只要由于基站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布设。 4)
11、正因为TD网络的覆盖不能达到无缝,所以在没有TD网的地方手机用户需要通过GSM网(目前移动和联通用的2G网络均属于GSM网)来进行通信。所以目前的TD手机均采用了GSM和TD双模结构。这种结构的一大缺点是耗电,这是双模手机的通病。另一大致命缺点是目前为止,TD手机还没能很好的解决TD到GSM和GSM到TD之间网络切换死机的问题,包括目前市面上最好的TD手机-三星i688 。在网络切换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死机。也就是说你开车穿越TD覆盖区时,下到地铁或进入地下车库TD没有信号时,或者不知不觉,手机就已经死机了,因为网络没切换成功。 5)不能国际漫游。TD的手机到欧美去,根本就不能用3G。全球漫游最广
12、的3G网络是WCDMA,包括欧美,澳大利亚,港澳台,日韩,中东,南美和非洲等较发达地区。而CDMA2000目前只有美国,日韩拥有,拥有CDMA的印度和澳大利亚均表示其3G的发展方向是WCDMA。 6)手机终端问题。目前市面上的TD手机均为TDGSM双模,而且只有中兴,联想,酷派等国产品牌和三星唯一一个国际品牌。LG,多普达各出了一款此类产品还未上市。2、中国联通WCDMA: 缺点:除了是国外的技术外,想不出来了。其实中国的华为也拥有7%的WCDMA的核心专利技术。跟其他制式比较,WCDMA的优点有: 1)通过10多年的发展和6年的商用,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3G技术。 2)上网速度快。目前
13、上海布设的HSUPA网络(WCDMA的高级版)理论峰值下载速度是14.4M/s,上传速度是6.8M/s 。实际应用目前还没试过,但是估计一下应该在1M以上。 3)信号覆盖率高。现在的WCDMA基站最小的可以直接打在墙上,跟壁灯大小差不多。欧美发达国家很多都是家庭基站,直接家里跟无线路由器一样的一个设备,很小很轻巧,兼顾无线上网和辐射电话信号的功能。如果说是要建像TD那样2米长左右,重500公斤的基站设备,人家会反对的话。那直接在小区的路灯上挂上一个跟灯箱差不多大小的WCDMA基站说能提高电话通话质量而且辐射小,还会有人反对吗?从长远来看,WCDMA在中国的覆盖和信号都将是3G里面最好的! 4)
14、网络质量好。由于覆盖好,WCDMA能保证你在主城区均能任意享用3G业务。当你出差旅行,或者驾车驶出3G覆盖区也没关系,手机能平滑过渡到GSM网,跟现在的G网到E网一样。因为WCDMA本来就是GSM的升级版。不会出现掉线,网络切换问题。 5)国际随意漫游。前面已经说过了,WCDMA在欧美,中东,南美及非洲等发达地区,包括日韩,港澳台均能漫游享受3G服务。 6)手机终端丰富。目前世界上有3000种以上WCDMA制式的手机可供消费者选择,而且价格较其他两种都要便宜。目前世界上的明星手机iphone,谷歌G1,三星i968e,nokiaE61,多普达P860等,均是WCDMA手机。中低端产品就更不用说
15、了,nokia,三星,MOTO,LG等的低端WCDMA产品是琳琅满目。3、中国电信CDMA2000: 优点:这种技术是美国的技术,技术基本没有问题,但跟WCDMA比起来,还是有些不足。 1)网络覆盖达不到很高的程度。目前CDMA基站只有4万个左右,覆盖率是所有网络中最低的,大部分乡镇基本没有信号。升级后虽然可以覆盖主城区,但是肯定达不到WCDMA那种程度,因为CDMA2000的基站基本上还是很庞大的,建设起来面临跟移动同样的困境。而且由于3G网络的绕射性(信号穿墙)能力比2G要差很多,所以室内,尤其是大型写字楼,地下商场估计覆盖起来都会很困难。 2)传输速度较快,目前发布的数据是峰值速度2-3
16、M/s。比起WCDMA的14.4M/s显然要逊色很多。 3)手机终端较贵。因为“高通”(CDMA2000芯片商)收取的高额专利费,而且由于销量一直赶不上WCDMA手机,相比之下,CDMA2000制式的手机价格偏高,且缺少手机巨头nokia的加入,使消费者少了很多选择的余地。三. 三种3G技术的比较cdma2000、WCDMA和TD-SCDMA同属3G的主流技术标准,但是由于技术上cdma2000和WCDMA是FDD的标准,而TD-SCDMA则是一个TDD标准。我将其分为两类:cdma2000、WCDMA并作一类,TD-SCDMA则和前两者分开讨论。1. WCDMA与cdma2000WCDMA和
17、cdma2000都满足IMT-2000提出的全部技术要求,包括支持高比特率多媒体业务、分组数据和IP接入等。这两种系统的无线传输技术均基于DS-CDMA作为多用户接入技术,单就技术来说,WCDMA和cdma2000在技术先进性和发展成熟度上各具优势,但总体来看,WCDMA似乎更胜一筹,以下是WCDMA相对cdma2000的一些优势所在:(1) WCDMA使用的带宽和码片速率(3.84Mcps)是cdma2000 1x演进家族的三倍以上,因而能提供更大的多路径分集、更高的中继增益和更小的信号开销。此外,更高的码片速率也改善了接收机解决多径效应的能力。(2) WCDMA在小区站点同步方面的设计是使
18、用异步基站,而cdma2000基站则通常通过GPS实现同步,这将造成室内和城市小区(采用室内天线)部署的困难。(3)由于支持1xEV-DO的TDM接入系统采用共享时分复用下行链路,它具有固定时隙,因此cdma2000物理层兼容性较差。(4) WCDMA较cdma2000能够更加灵活地处理话音和数据混合业务。(5) WCDMA进行功率控制的频率几乎是cdma2000的两倍,达到每秒1500次(1.5kHz),因而能保证更好的信号质量,并支持更多的用户。(6) cdma2000的导频信道大约需要下行链路总传输功率的20%,相比之下WCDMA只需要约10%,因而可以节省更多的公用信道的开销。(7)为
19、支持基于GSM的GPRS业务而部署的所有业务(如计费、安全、漫游等)也支持WCDMA业务,而为了完善新的数据/话音网络,cdma2000 1x必须添加额外的网元或进行功能的升级。(8)在混合话音和数据流量方面,WCDMA的系统性能比cdma2000也表现得更加出色。因此,从技术的角度来讲,WCDMA具备一定优势,各家电信企业也因此更加倾向于采用该标准。另外,在传统网络基础和市场推广上,WCDMA占据着更大的优势。由于全球移动系统有85%都在用的GSM系统,而GSM向3G过渡的最佳途径就是历经GPRS演进到WCDMA,所以传统网络上的绝对优势使cdma2000难以对WCDMA望其项背。2. TD
20、-SCDMA TD-SCDMA与WCDMA和cdma2000相比,具有如下的特点和优势:(1)频谱利用率高:TD-SCDMA采用TDD方式和CDMA和TDMA的多址技术,在传输中很容易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设置上、下行链路转换点,因而可以使总的频谱效率更高。(2)支持多种通信接口:TD-SCDMA同时满足Iub、A、Gb、Iu、IuR多种接口要求,基站子系统既可作为2G和2.5G的GSM基站的扩容,又可作为3G网中的基站子系统,能同时兼顾现在的需求和未来长远的发展。(3)频谱灵活性强: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频谱灵活性强,仅需单一1.6M的频带就可提供速率达2M的3G业务需求,而且非常适
21、合非对称业务的传输。(4)系统性能稳定:TD-SCDMA收发在同一频段上,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无线环境一致性很好,更适合使用新兴的“智能天线”技术;利用了CDMA和TDMA结合的多址方式,更利于联合检测技术的采用,这些技术都能减少了干扰,提高系统的性能稳定性。(5)与传统系统兼容性好:TD-SCDMA支持现存的覆盖结构,信令协议可以后向兼容,网络不必引入新的呼叫模式,能够实现从现存的通信系统到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平滑过渡。(6)系统设备成本低:TD-SCDMA上下行工作于同一频率,对称的电波传播特性使之便于利用智能天线等新技术,这也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无线基站方面,TD-SCDMA的设备成
22、本也比较低。(7)支持与传统系统间的切换功能:TD-SCDMA技术支持多载波直接扩频系统,可以再利用现有的框架设备、小区规划、操作系统、账单系统等,在所有环境下支持对称或不对称的数据速率。当然,与前两种标准相比,尤其是与WCDMA比起来,TD-SCDMA也有“尚显稚嫩”的地方。比如,在对CDMA技术的利用方面,TD-SCDMA因要与GSM的小区兼容,小区复用系数为3,降低了频谱利用率。又因为TD-SCDMA频带宽度窄,不能充分利用多径,降低了系统效率,实现软切换和软容量能力较困难。另外,TD-SCDMA系统要精确定时,小区间保持同步,对定时系统要求高。而WCDMA则不需要小区间同步,可适应室内
23、、室外,甚至地铁等不同的环境的应用。另外,WCDMA对移动性的支持更加优质,适合宏蜂窝、蜂窝、微蜂窝组网,而TD-SCDMA只适合微蜂窝,对高速移动的支持也较差。尤其是在从GSM网向3G的过渡过程中,WCDMA的优势更加明显。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TD-SCDMA和WCDMA虽然各具优势,但WCDMA更应成为3G过渡的主流标准。四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软切换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区别于现有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概括为12: (1)全球普及和全球无缝漫游的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一般为区域或国家标准,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将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覆盖和使用的系统。它将使用共同的频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3G网络的比较分析 3G 网络 比较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