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务犯罪讲稿信用社.doc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信用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职务犯罪讲稿信用社.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到职务犯罪,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谈得最多的是贪污贿赂犯罪,的确反贪部门自1988年成立以来查办了一批具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典型案例,说起贪污贿赂犯罪,人们都知道,也都能说上两句,但职务犯罪不仅仅是贪污贿赂犯罪,还包括渎职侵权犯罪,总共涉及56个罪名。从现阶段来看,这两种犯罪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危害程度是不一样的,贪污贿赂犯罪由于检察机关近二十年来的宣传和打击,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一般人都知道将公家的钱揣进自己兜里,给别人办事收取好处费是犯罪。但对什么是渎职犯罪,渎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有多大,都不是十分了解。所以在某些干部心中就会产生“我是一名普通干部,只要我一不贪污,二不受贿,再说我也没有贪污
2、受贿的机会,我就不会有事”这种错误认识。还有的人认为,我不贪不占,都是为了工作,就是没干好,出了点差错,也不是故意的,怎么会是犯罪?所以当他被查处的时候,觉得冤屈。我们在办案中经常会遇见这种情况,犯罪嫌疑人不理解,说情者也不以为然,认为我们检察机关小题大做。其实,不贪不占就不是犯罪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而渎职犯罪不需要具有贪和占的情节,它需要看的是你是否正确履行职责,(从职责二字来看,职字左边是耳朵的耳,也就是要听明言。责字上边是三横一竖,可以说是横平竖直,可以理解为做事必须按规定来不能走斜路。)二要看是否违反规定处理公务,三要看是否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从危害的后果来看,渎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要远
3、远大于贪污贿赂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比如渎职行为引起的矿难事故,既有人员伤亡,又有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这种社会危害性远远大于贪污贿赂犯罪造成的那种财产的单一损失。今天与大家一起学习职务犯罪的有关知识,就是想让大家了解职务犯罪,认识职务犯罪,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这是我们共同学习的目的。首先我讲一下什么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是指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与其职务相关的各种犯罪。也就是指具备一定职务身份的人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触犯刑律应受刑法惩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从主体上看职务犯罪是要求主体具备一定的职务身份为前提的犯罪。职务是构成职务犯罪的前提和基础。职务犯罪就是具备一定职务身份者利用其
4、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或者对其职务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而构成的犯罪。从内容上看,职务犯罪是犯罪行为与行为人的职务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犯罪,这是职务犯罪的最基本的本质特征,职务犯罪的犯罪行为与职务之间的联系,一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所实施的,即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实施犯罪,这种犯罪形式是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象贪污、受贿、私分公款、挪用公款等犯罪。二是虽然没有利用职权,但犯罪结果的发生与其职务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类犯罪主要是行为人在职务活动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而导致犯罪结果的发生。如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定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等,都是属于过失犯罪。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来
5、说,与履行职务行为有关的犯罪有两种,一种是贪污贿赂犯罪,一种渎职侵权犯罪,总共涉及56个罪名,其中14个罪属于贪污贿赂犯罪,42个罪属于渎职侵权犯罪。这56个罪名涉及工作人员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稍不留意就会触犯刑法身陷牢笼。今天我重点讲一下银行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范对策。银行是金融管理货币资金的行业,干部员工整天与现金、票据打交道,责任重大。银行工作的特殊,其工作人员既有各岗位各职级相关职责及权利,同时又存在各岗位各职级人员利用职务进行非法活动的土壤。因此,在预防高科技、高智能犯罪的同时,仍不能忽视职务犯罪。下面结合“利用职务”而走向犯罪的点型案例,浅谈银行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
6、、原因及防范对策。一、银行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一)具备现金来源和接受现金的便利,打“现金”的主意。银行一线工作人员,每天从早到晚都和现金打交道,工作中经手的钱和班后自己兜里消费的钱反差特别大,环境的熏染和金钱的诱惑,往往会使个别从业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治思想上的免疫功能。于是,个别人在“钱来钱去”中寻机作案。案例:1、如上海某支行出纳负责人辛某利用职务之便做阴阳帐,盗用密码,互划帐款等手法,使帐款相符、帐面假平,掩盖库存余额实存数。6年中辛在其岗位,累计窃取库房现金256万元,已被法院无期徒刑。2、2011年因涉嫌挪用公款罪被汉中市检察院决定逮捕的镇巴
7、县农行工作人员王晓平、陈小江。2005年8月至2009年3月,王、陈二人分别担任镇巴县农行建兴分理处主任和柜员。在此期间,王晓平迷恋上了投注彩票,中过几次小奖后,王晓平认为“自己的博彩本事大,发财的机会来了”,遂开始较大金额地购买,梦想能够中大奖。在将自己的几万元积蓄买彩票打了水漂后,王晓平心有不甘,便打起了银行公款的主意,想先用公款买彩票,等中了奖赚了钱后再还回来。之后几年间,王晓平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授意下属陈小江违规操作,采用伪造虚假支出凭证、空支空转等手段,共挪用公款819.8万元,全部用于购买彩票。(二)具备资金划拨和业务操作的便利,打“票据”的主意。银行业务操作流程更换代较快,特别是
8、综合处理系统和储蓄处理系统上线后,“5031辖内往来”科目的核算和管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个别人在系统升级后钻“5031辖内往来”报单当日未达到空子,在“报单往来”中寻机作案。如某银行上半年通报的6起案件中,多数是利用职务及综合柜员操作之便,通过储蓄与对公“5031辖内往来”票据挪用资金,累计涉案总金额1518、3万元。案例:1、某银行成都蜀都大道支行营业部储蓄员唐某,利用担任银行营业部储蓄员的职务之便,在办理客户定期转存业务时,采用跳号开具存单的欺骗方法窃取银行资金56.3万元。采用无折强制支取客户定期“一本通”的方法窃取银行资金42.4万元。采用编造储户存折的方法窃取银行资金10万元,共窃取
9、银行资金108.8万元。唐某将以上款项主要用于购房、买车、购置家具等生活消费。案发后,公安机关追回赃款折价62.2万元,唐退回赃款22.6万元。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贪污罪判处被告人唐某有期徒刑13年,并对其未退回的赃款继续予以追缴,退还被害单位。2、中国工商银行邯郸市车站支行郜某在担任柜员工期间在为储户办理定期储蓄存款业务过程中,采取以其本人或他人名义存入小额定期存款等手段,套取空白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单,以“打印机故障,没打上”为名,用手工填写取款手续,先后私自将储户宋某、米某等9人的定期存款9笔共计23.2万元提前支取,全部归个人使用。最终郜某以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
10、利3年。 (三)具备“贷款发放权”和参与(三查)的便利,打“回扣”的主意。随着世行项目的开发运用,银行的信贷业务进一步趋于完善,贷款操作的安全系数明显提高。但由于贷款生效后,贷款资产质量在帐面反映存在滞后性,潜在风险形成的最终损失,要在贷款发放若干年后才能为显现出来。这样,给心存侥幸见钱眼开、“胳膊肘往外扭”录求既得利益的个别从业人员,利用其职务帮助企业对付银行,套取银行信用。案例:1、如某支行信贷员张某负责贷前调查,为企业贷款二百万元,放款后的第三天便收受该企业20万元。事隔一年半后,张某的腐败行为才暴露,现已被法院以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2、原宁夏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于学文
11、,从年月至年间,该于指使信用社其他工作人员,违反贷款程序规定,以直接发放贷款或调剂资金等形式,先后向杨自亮、哈忠义、张学林以及杨自亮所在的宁夏润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违规发放贷款共计万元。法院审理一致认为,被告人于学文的行为已违反了贷款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有关规定,属贷款手续审查不严、贷款贷前调查、贷后跟踪调查不实,且违反正常的贷款程序,其行为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最终于学文被判处有期徒刑年,并处罚金万元。(重点强调违法发放贷款罪)所谓违法发放贷款,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的行为。本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最
12、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2单位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本罪的主要特征: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体是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发放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金融业务,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为了规范贷款行为,提高贷款质量,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加速信贷资金周转,我国制定颁布了商业银行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防 职务犯罪 讲稿 信用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