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强化管理的思考.doc
《银行系统论文: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强化管理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强化管理的思考.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行系统论文: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强化管理的思考农村信用社自建立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取得一定发展。同时,在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层网点逐步从农村撤出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地位、作用日益重要。但关于其体制改革问题也探索了几十年,至今仍未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体系。现结合闽侯县农村信用社在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当前农村信用社由于受组织体系定位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关系不清晰;市场定位存在偏差;基础环境不佳;人员素质低下等六个因素制约,造成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缓慢。针对以上不利因素,本文拟从明确组织体系;理顺管
2、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服务“三农”,找准市场定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基础环境;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强化管理,以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基础力量。自1996年行社脱钩以来,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基层网点从农村部分撤出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为此,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以及当前经营中所面临的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本文拟从福建省闽侯县农村信用社当前改革和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强化管理,从根本上解
3、决农村信用社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一、当前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信用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从闽侯县农村信用社发展来看,截止2001年末,全县农村信用社机构总数46个,其中法人社14个,全县农村信用社职工人数达317人;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6.07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存款的20.1%,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达5.25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储蓄存款的21.1%;各项贷款余额4.15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32.1%。其中农业贷款余额2.13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82.6%。以上数据及本文中其他数据均来源于闽侯县金融统计月报(2001年12月份)以上分析表明,农村
4、信用社已成为闽侯县金融系统的主力军,在支持闽侯县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但由于农村信用社网点遍布全县各个乡、镇以及部分村,总体规模很大,个体规模很小,以及自身资本金不足,管理偏离合作制等诸多因素,造成闽侯县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面临很多问题。(一)现行组织体系定位不明确,组织架构不统一。合理的组织体系是农村信用社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规范和约束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的制度。现有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实际上仍处探索和论证阶段,特别是在组织体系改革方面。其改革取向是走规范化的合作制道路,还是走股份公司制的规范化商业银行道路,还有待于理论在实践中的进一步论证。但不管如何
5、,当前组织体系定位上的不确定性,必然使农村信用社在某种程度上“迷失方向”,对其经营产生负面影响,并直接影响其进一步健康发展。同时,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农村信用社存在着“地方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以上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合作金融组织架构,在中央、省、市三级无直接的、紧密的、与农村信用社具有内在联系的组织机构,这使农村信用社合法权益的维护、结算网络的建设、支付风险的化解、人员的培养等都遇到许多困难。(二)管理体制不顺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一是两级法人管理体制不合理。现行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虽实行两级法人管理,但承袭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县联社完全充当着基层农村信用社上级主管部
6、门的角色,从人事到财物一统到底,基层社无自主权,达不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缺乏积极性。二是央行监管与行业管理之间职责不明确。目前由于监管与行业管理未能完全分离,均集中于人民银行,相互职责界限不清,由此相互制约了各自功能的发挥。三是“三会”制度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履行管理和监督。由于社员代表素质参差不齐,合作金融意识淡薄,参与管理的知识和能力较差,许多社员对信用社的经营漠不关心,监事会中的监事长多是副主任兼任,大小事均由理事长兼主任说了算。社员代表大会也是形同虚设,缺乏民主管理。(三)产权关系不清晰。我国农村信用社初始产权框架的最初确立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造成了农村信用社产权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清晰
7、的界定,在此后的改革中,社员对其出资组建的信用社仍然只是名义上的产权归属关系。而实际上的产权所有者却是国家或集体,即并非由全体社员组成的一种集体。而是一个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比较含混的集体。同时,社员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薄弱,而且也不愿为少量的股金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关心和监督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与发展,造成广大农民入股积极性不高,农村信用社股金越来越少,2001年末,闽侯县农村信用社股本金为869万元,比年初减少385万元,资本充足率为7.3%,一直无法达到8%的规定比例。另外,由于产权关系模糊,有些地方把农村信用社的历年积累都算成集体股,掩盖了农村信用社资产的真正所有者。(四)市场定位与实际存在偏差。
8、农村信用社就其性质而言是面向农村、服务农业、支持农户的合作制金融机构,这一性质决定了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应在于服务“三农”。但从现状来看,一些农村信用社已背离合作金融性质,偏离了为“三农”服务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前几年发展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大量信贷资金投向非农行业,转向城市和异地,“垒大户”现象极为普遍,带来巨额的不良资产。诸如此类,致使农村信用社潜伏着巨大风险。据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1-12月,闽侯县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累放额为17,722万元,仅占贷款累放额34,064万元的52%,另外2001年末,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9,352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2.5%,其中:最大十户贷款户产生的不
9、良贷款3,696万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39.5%,最大十户贷款户全部投向非农行业和异地企业。为此,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背离合作金融的性质带来巨额不良资产的清收和盘活已是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五)基础环境不佳。一是农村经济不仅面临着市场风险等,而且还要承担来自自然条件影响再生产过程可能带来的风险压力,这种农村经济的双重风险导致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倍加。二是农业是弱质产业,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做为服务农业主体的农村信用社,理应得到国家利率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利息没有补贴。目前农村信用社大部分农业贷款利率高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的50%,(按人民银行规定
10、其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50%)加重了弱质农业的负担,影响了农业资本的积累,加剧城乡间发展不平衡,最终影响到农村信用社赖以生存的环境。另一方面税收扶持也没有得到太多的优惠。农村信用社经营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一样要缴纳营业税、所得税。从闽侯县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分析,每年大约需缴纳营业税、所得税200多万元,大大加重了农村信用社财务负担。三是在农村市场中,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等与农村信用社争资金问题非常严重,一方面农村信用社结算渠道不畅,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硬件设施严重滞后,电脑联网还未普及,储蓄通存通兑业务还未全面开通。因此在结算方式日趋电子化的今天,闽侯县部分山区信用社却仍在沿用原始的手工操作模式,
11、且长期以来无法实现跨区联网结算,使农村信用社在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处于极度不利的境地。2001年末闽侯县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在基层农村中吸纳的存款达98,169万元,是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的1.6倍。四是近年来,股票证券市场兴起使群众性资金通过银行银证联网,聚集后进行一级股票申购,中签收益后以资金数额为权数进行收益分配的理财业务产生,由于该项业务均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对农村信用社存款造成巨大冲击。一级股票申购理财业务以其风险性小、收益率高(一般月收益率可达10左右),深受广大农民的认可,迅速分流了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由于受代客理财业务影响,2000、2001年闽侯县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分别下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 系统 论文 关于 深化 农村信用社 改革 强化 管理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30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