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
《商业银行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导论:1.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以盈利为经营目标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金融企业。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活动范围是货币信用领域,创造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存款货币,可以重复买卖同一金融产品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区别于中央银行:服务对象不同,地位不同,职能不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银行不同,与专业银行不同。2.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产生。第一家股份制银行:1694年英格兰银行;两种产生途径: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化而来,直接组建股份公司。变化中的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从传统存、贷、汇向金融服务与表外业务发展;组织结构:并购浪潮风起云
2、涌;人员结构: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的结合。银行业的未来。存在的社会条件:中介职能;社会职能:资金分配、风险分散、收付结算;自身的业绩:三次大的冲击:股市大崩溃、债务危机、泡沫经济3.商业银行的功能。信用中介:提供期限转换,将社会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提供风险转换,为客户和自身分散和降低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支付中介:传统职能;社会信用链的枢纽;功能的发挥早于信用中介 信用创造:派生功能;创造流通工具与支付手段;影响社会信贷规模与货币供给 金融服务:充分利用银行信息与管理优势;服务性收入在银行收入中比重日渐增多;种类繁多,如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现金管理调节经济。4.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3、 单元制 优点:防止银行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利于银行与地方政府协调,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银行自身经营的灵活性、独立性、自主性;利于央行管理与货币政策的执行 外部组织形式 缺点:不利于网络优势与创新发展;不利于风险抵御;不利于经济的外向发展 总分行制 优点:系统与网络优势;风险抵御优势;竞争力优势 缺点:加速垄断;增加管理层次和难度 含义:一个经济法人发起成立一家股权公司,再由该公持股公司制 司控制或者收购若干独立的银行,不能从事银行业务,但允许从事与银行业务相关的非银行业务,持股公司是银行的“附属机构” 优点:有效扩大资本总量,增强银行实力;提高抵御风险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缺点:易形成集中
4、与垄断,不利于银行间开展竞争;限制银行的经营自主性;不利于银行创新活动。 连锁银行制。两家或两家以上相互持股的银行组织起来,围绕一个地区的大银行组成。 缺陷:不利于资金来源扩大;容易被某一自然人和法人控制 决策系统 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听取审议银行业务报告并有权提出咨询;对银行经营方针、管理决策、重大 内部组织结构 议案进行表决。 董事会(决策机构):确定银行经营目标与经营决策;选择银行高管人员;设立各种委员会以贯彻董事会决议;通过稽核委员会对银行业务进行检查。 执行系统 总经理:执行董事会决定;组织银行业务活动。 副总经理及职能部门 业务部门:贷款、信托与投资、营业、会计等 职能部门:
5、人事、公共关系、研发等。 监督系统 监事会: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对银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与检查;检查比稽核委员会更具权威。 银行稽核部门 管理系统:全面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5.三性原则。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盈利性是目的,安全性是根本,而流动性是前提条件。 协调:(1)负债的平衡: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存款负债与其他负债之间保持适当比例。(2)资产的平衡:长期资产与短期资产,信贷资产与其他资产之间保持适当比例。(3)资产与负债的总量平衡:资产与负债要建立在经济合理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 衡积极平衡,既坚持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负债业务:6.负债业务。作用:是银行开展经营
6、的基础和前提;是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手段和实现盈利水平的基础;提高资金资源配置效率;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联系社会各界的主要渠道。 构成:存款、同业存款、同业拆放、借入款项、发行债券、其他负债。7.存款。种类&特点 一、活期存款:也称交易账户或支票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 特点:具有货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 二、定期存款:是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特点:利润高于活期存款营业成本较低 三、储蓄存款。 影响存款的因素 宏观:宏观经济发展水平货币政策银行监管其他金融产品的发展 微观:银行本身的财务状况存款利率金融服务项目和质量贷款是否便利银行的资产规模及信誉银行的网点设施和营业设
7、施 提高存款稳定性策略 含义:存款的稳定性,也称存款沉淀率,是形成银行中长期和高盈利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衡量指标:活期存款稳定率=(活期存款最低余额/活期存款平均余额)100% 活期平均占用天数=(活期存款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存款支付总额银行存款类型:易变性存款、准变性存款、稳定性存款。经营策略:提高易变性存款和稳定性存款;努力延长稳定性存款和易变性存款的占用天数 存款创新工具 创新原则:创新必须符合存款的基本特征和规范检查效益性原则持续创新坚持社会性原则 创新工具:活期存款工具创新、定期存款工具创新、储蓄存款工具创新 利息成本:银行按约定事实上的存款利率与存款金额的乘积,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
8、 给存款者的报酬。 成本构成 营业成本:也称其他成本或服务成本,指除了利息之外的所有开支。 资金成本:指为服务客户存款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为利息成本和营业成本之和。 可用资金成本:也称银行的资金转移价格,指银行可用资金所应负担的全部成本。 可用资金成本=(银行已吸收存款的全部成本+营业成本)/(存款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相关成本:与增加成本相关的支出,主要包括风险成本和连锁反应成本。 加权平均成本 边际存款成本8.借款。短期-特征:时间和金额上的流动性需要明确流动性的需要相对集中面临较高的利率风险主要用于临时调剂头寸。-作用:为银行提供了绝大多数非存款资金来源是满足银行周转资金需要
9、的主要手段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效率扩大了银行的经营规模,加强了外部的联系和往来。-主要渠道:一、同业借款:同业拆借转抵押借款转贴现借款 二、向央行借款:再贴现再贷款(信用借款) 三、其他短期借款渠道:回购协议大面额存单境外借款 中长期-作用:突破了银行原有借贷关系的束缚提高了筹资效率着眼于增长长期资金来源和满足特定用途的资金需要,使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在期限上保持对称,有助于提高资产负责管理水平。 -主要种类:一、资本性债券。是为了弥补银行资本不足而发行的,巴塞尔协议称之为附属资本。如可转换后期偿付债券、浮动利率后期偿付债券等。 二、一般性债券。是商业银行为筹集用于长期贷款、投资等业务的资金
10、而发行的债券。包括按债券是否担保的担保债券和信用债券,按利率是否浮动的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等等。 三、国际金融债券。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的面额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券。包括外国金融债券、欧洲金融债券和平行金融债券。9.资本金。构成: 一级资本 股本 公开储备 二级资本 未公开储备 资产重估储备 普通准备金 具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 次级长期债务 加强资本充足性的意义:加强资本充足性管制有利于银行间的公平竞争。有利于控制信贷规模,提高资产质量。可以保障存款人的利益。有利于促进银行内部改革,改善银行的盈利状况。有利于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资本金管理分子对策。目标:提高资本总量,改善和优化资
11、本结构。 内源:股息分配后的留存收益。渠道 特点:成本较低;红利分配减少导致股价下跌,使银行资本实际价值损失;受制于三个限制因素:股利政策、盈利能力、适度资本额。 外源:主要由投资者超缴资本和资本增值构成。 一般策略:核心资本不足时,发行新股; 核心资本充足时,发行债务。 优劣对比。 分母对策。 压缩资产规模。 调整资产结构,加强表外业务管理,降低风险资产额。 计算风险总资产: 表内风险加权资产=表内资产数风险权数 表外风险资产=表内资产信用转换系数表内相应资产风险权数 资本充足率: 资产业务: 一、库存现金:指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主要用于应付10.现金资产。构成: 客户提现和银
12、行本身的日常零星开支。 二、在中央银行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定比率向央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存款准备金账户中,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存款。 三、存放同业存款:商业银行存放在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 四、在途资金:也称托收未达款。 作用:保持清偿力:防范支付风险,维护银行信誉。保持流动性:确保原有贷款和投资的易变现性;有利于银行及时获取新的贷款和投资机会。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同业清算及同业支付。 管理原则:一、适度存量控制原则:将银行现金存量控制在适度规模上是现金资产管理的首要目标。存量过大,银行付出的机会成本就会增加,从而影响银行赢利性目标的实现。存量过小,客户的流动性
13、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会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直接威胁到银行的经营安全。总量控制:现金持有总量。 结构控制:四类资产合理结构。 二、适时流量调节原则:商业银行资金始终处于运动的动态过程之中,最初的存量适度状态会被新的不适度状态所替代。银行必须根据业务过程中的现金流量变化情况,适时调节现金资产流量。 当一定时期内现金资产流入大于流出时,银行的现金资产存量就会上升,因而需要及时的将多余资金运用出去。 当一定时期内现金资产流出大于流人时,银行的现金资产存量就会减少,因而银行应及时筹措资金以弥补现金资产的不足。 三、安全保障原则: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主要由其在中央银行和同业银行的存款及库存现金构成。银行在现金资
14、产特别是库存现金的管理中,必须健全安全保卫制度,严格业务操作规程,确保资金的安全无损。 计算库存现金:运钞成本 最适运钞量测算:T=CQ/2+AP/Q 其中,T:总成本; A :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收入(或支出)量;Q :每次运钞数量;P :每次运钞费用;C :现金占有费率;A/Q : 运钞次数; Q/2 : 平均库存现金量;PA/Q :全年运钞总成本; CQ/2 :库存现金全年平均占用费 例:工商银行某市分行在距中心库30公里处设一个分理处,根据往年有关数据测算,年投放现金量为1 825万元,平均每天投放5万元。每次运钞需支出燃料费、保安人员出差费约50元,资金占用费率为年利率6.6%,代入公式
15、得: 即每次运钞16.63万元,大约每3天多送一次,按此计算的总费用为: 现金调拨临界点的确定:银行从提出现金调拨申请到实际收到现金需要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另外,为了应付一些临时性的大额现金支出,也需要有一个保险库存量。那么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多大的库存量时调拨现金,这就是一个现金调拨的临界点问题。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这个临界点: 现金调拨临界点=平均每天正常支出量提前时间 +保险库存量 保险库存量=(预计每天最大支出平均每天正常支出)提前时间 在上例中,该分理处的最适运钞量是16.63万元,提前时间为一天,平均每天正常支出为5万元,预计每天最大支出量为7万元,则: 保险库存量=(75)1=2万
16、元 现金调拨临界点 = 51+2=7万元 因此,当该分理处的库存现金降到7万元时,就应当申请调拨现金16.63万元。 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根据商业银行存款余额,按照法定的比率向中央银行 交存的准备金。 滞后准备金计算法:适用于对非交易性账户存款的准备金计算。 根据前期存款负债的余额确定本期准备金的需要量的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银行应根据两周前的7天作为基期,以基期的 实际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准备金持有周应持有的准备金的平均数 同步准备金计算法:适用于对交易性账户存款的准备金计算。 是指以本期的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本期的准备金需要量的方法。 超额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帐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业银行 管理 期末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29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