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计算机基础》 .doc
《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计算机基础》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计算机基础》 .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容简介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异军突起。这不仅在聘用机制上体现了更透明、更公平的理念,同时也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社会状况下为广大待业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因而,这些招聘考试受到众多大学毕业生以及其他社会人员的特别青睐。在这些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活动中,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尤为引人注目。自2004年以来,山东、河南、辽宁、河北、四川、湖南、湖北、贵州、江苏、内蒙古、青海、吉林、福建、甘肃等省、自治区的农村信用社机构在公务员考试机制逐渐成熟的基础上,相继面向社会公开开展招聘考试活动。相对于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活动发展的蓬勃之势,其相关辅导用书却是匮乏不堪,这给众多致力于报考信
2、用社招聘考试的同仁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针对这种状况,以方便各位的宗旨出发,在市场调查、综合研究的基础之上,参看了该行业相关大量资料,并对近年来各省信用社招聘考试的考试大纲(要求),总结了信用社招聘考试的命题规律,探讨了未来的考试命题趋向,并以此为基准,及时组成精锐的丛书编写了这套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共含金融基础知识、法律、计算机基础知识、三册)。它以简练的行文体例,实用的知识要点,众多的历年真题,采用手把手的方式,教会各位同仁如何获得高分的技巧。归结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权威性本系列资料是在组织行业内各大论坛内的相关资料,在充分调研各省市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的考试大纲(
3、要求)、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组织编写的。不论从知识内容讲解方面,还是体例安排和考点预测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权威性。2针对性我国农村信用社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相对而言,其招聘考试的命题方向与公务员、村官等考试的命题方向有很大不同。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编写时,特意立足于农村信用社的工作实际,在公共基础知识之上,着重讲解信用社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内容。毋庸置疑,这些内容也大都是农村信用社选拔考试的重要考点所在。3实用性本系列资料不论是在体例安排方面,还是在内容讲解方面,均以方便各位同仁高效率备考复习为宗旨,务求实用。在体例安排上,为了提高对考点训练的实效性,特意在每编知识内容后面设置了真题实训
4、与详解、考点强训两个板块,以便考生熟悉农村信用社考试命题情况,准确把握考试命题方向。在内容讲解方面,除了详尽的知识讲解外,还根据每位自学的特点,内含每一章节的考点自测题库及众多实用备考辅助学习资料,学练结合,事半功倍。4超值性编写会根据考试的不断变化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及时在对资料陈旧内容进行修订、补充,并提供最新的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讯息,以及最新的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让考生读者花最少的钱,享受最超值的服务。目 录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概述第二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第三节微型计算机第四节数制与编码第五节计算机的使用及维护第二章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一节操作系统概述第三章Word2003
5、第四章Excel2003第五章数据库系统原理第六章数据结构与算法第七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2009年A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计算机专业试卷以及参考答案与详解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自动地、高速地、精确地、具有记忆 (存储)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能的数字化信息 处理电子设备。二、计算机的发展史自1946 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得到迅猛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和应用最广的科技领域之一。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着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是历史上任何一种
6、科学技术和成果所无法比拟的。概括地说,电子计算机是一种高速进行操作、具有内部存储能力、由程序控制操作过程的电子设备。电子计算机最早的用途是用于数值计算,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电子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 的诞生1946 年2 月15 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举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的揭幕典礼。这台机器命名为“电子数字积分机和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ENIAC,如图1-1 所示。图1 ENIAC计算机ENIAC 计算
7、机总共安装了16 种型号的18000 个真空管,1500 个电子继电器,70000个电阻器,18000 个电容器,占地面积170 平方米,总重量达30 吨,耗电140 千瓦,堪称为“巨型机”。ENIAC 能在1 秒钟内完成5000 次加法运算,在3/1000 秒内完成两个10 位数的乘法运算,其运算速度至少超出马克1 号1000 倍以上。例如,计算炮弹发射到进入轨道的40 个点,手工操作机械计算机需710 小时,ENIAC 仅用3 秒钟,速度提高了8400倍以上。因此,ENIAC 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预示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2.约翰冯诺依曼( John Von Nouma,19031957)
8、美藉匈牙利人约翰冯诺依曼(见图1-2)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秘鲁国立自然科学院和意大利国立林且学院等院的院士。1954 年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委员;1951 年1953 年任美国数学会主席。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在计算机内存储程序的概念,使用单一处理部件来完成计算、存储及通信工作。“存储程序”成了现代计算机的重要标志。图2 冯诺依曼冯诺依曼在EDVAC 报告中提出了以下三点:新型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原来采用十进制)。采用二进制可使运算电路简单、体积小,由于实现两个稳定状态的机械或电器元件容易找到,机器的可靠性明显提高。采用“存储程序”的思想。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统一存放在存储器中,由机器自动执行。不
9、同的程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了计算机通用计算的功能。把计算机从逻辑上划分为5个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3.阿兰图灵(Alan Turing)阿兰图灵(见图1-3)1912 年6 月23 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是世界上公认的计算机科学奠基人。图3 图灵图灵机把程序和数据都以数码的形式存储在纸带上,即“存储程序”。通用图灵机实际上是现代通用数字计算机的数学模型。图灵机的思想奠定了整个现代计算机发展的理论基础。4.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根据使用的逻辑元件来划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表1-1 列出了计算机发展中各个阶
10、段的主要特点比较。表1 各个发展阶段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比较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根本上说也就是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微型计算机的换代,通常以其微处理器的字长和系统组成的功能来划分。从1971 年以来,微型计算机经历了4位、8 位、16 位、32 位和64 位微处理器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各种应用背景的大力支持下,从20 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人们开始了对人工智能计算机的研究。人工智能已成为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发展趋势看,未来的计算机将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超导技术和电子仿生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集成光路、超导器件、电
11、子仿生技术等将进入计算机。计算机将会发展到一个更高、更先进的水平。三、计算机的分类及特点1.计算机的分类根据用途及其使用范围,计算机可以分为通用计算机与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的特点是通用性强,具有很强的综合处理能力,能够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专业计算机的功能单一,配备了解决特定问题的软、硬件,能够高速、可靠地解决特定的问题。根据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指标,计算机可以分为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网络计算机等。2.计算机的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程序运行自动化。四、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计算机以其卓越的性
12、能和强大的生命力,在科学技术、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计算机的应用几乎包括人类的一切领域。根据计算机的应用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类:1.科学计算;2.信息处理;3.实时控制(或称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系统;5.系统仿真;6.办公自动化;7.人工智能;8.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第二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一、计算机系统概述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二、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计算机的硬件一般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微机配以输入输出设备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其组成框图如
13、图1-4 所示。图4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示意图三、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指令是对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的最小单位。 由操作码与地址码组成。程序就是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用一种特殊语言来编写的计算机指令的有序集合。文档是描述程序操作及使用的有关资料。软件是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扩大计算机功能的程序、数据和文档的总称。通常软件分为两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软件中的重要部分,它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一组程序的集合。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Dos 、Unix、Windows)、程序设计语言(机器、 汇编 、高级 、非过程 、智能语言)、语言处理程序(源程序
14、、 目标程序、 编译、 解释)、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 、Oracle 、Access)、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系统服务程序(或称软件研制开发工具、支持软件、支撑软件、工具软件主要有编辑程序、调试程序 、装配和连接程序、 测试程序)。 操作系统: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为用户提供一个使用计算机的工作环境,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就是用户用来编写程序的语言,是人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的工具。它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非过程化语言以及智能化语言。 目标程序:用机器语言编的程序。汇编语言源程序:用汇编语言编
15、写的程序汇编程序:将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源程序:用高级语言编的程序。翻译程序: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程序。有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为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包括两部分内容:用户自己编写的,专用的软件包。专用的软件包通常由计算机专业人员与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完成。如财务管理软件、图书管理软件、绘图软件等。常用的工具软件有文字编辑软件Word、WPS、电子表格软件Excel、瑞星杀毒软件以及多媒体软件等。图5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四、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工作原理采用的是“存储程序”原理,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J.VonNeumann)提出的。
16、“存储程序”原理核心内容如下:(1)计算机硬件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部分。(2)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都用二进制数表示。(3)程序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自动执行程序中的指令。计算机运行程序的过程就是执行程序中指令的过程,执行指令有以下3个步骤:(1)取指令:CPU根据其内部的程序计数器的内容,从存储器中取出对应的指令,同时程序计数器增加一个数,使其为下一条指令的地址。(2)分析指令:CPU分析所取出的指令,确定要进行的操作。(3)执行指令:CPU根据指令的分析结果,向有关的部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相关的部件进行工作,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 第三节微型计算机一、主机主机箱中有
17、系统主板、外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电源等。图6 微型计算机的外观二、外存储器(也称“外存或辅存”)速度慢,容量大,不能直接与CPU进行信息交换,须将外存内容调入内存;存放暂不用的数据和程序。(例如:硬盘、光盘)三、输入设备是外部向计算机传送信息的装置,其功能是将数据、程序及其它信息,从人们熟悉的形式转换成计算机能接受的信息形式,输入到计算机内部。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四、输出设备功能是将计算机内部二进制信息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或者其它设备能接受和识别的信息形式。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五、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当今计算机软件发展的一个热点。多媒体
18、技术使得计算机可以同时交互地接收、处理并输出声音、图形、图像、文本、音频信号、视频信号等信息,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等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乐趣。(1)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媒体(Medium)在计算机领域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载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和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设备;二是指表示信息的载体(或称信息的表现形式),如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示形式,可向人们传递各种信息。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多媒体(Mulimedia)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媒体集成到同一个数字化环境中,形成一种人机交互、数字化的信息综合媒体。多媒体是多种信息的集成应用
19、,其基本元素主要有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处理多种信息媒体的综合技术,包括数字化信息的处理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和多媒体人机界面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数字化、可控制性、实时性、非线性等特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产生了许多新的应用领域。多媒体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压缩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制造技术、CD-ROM大容量光盘存储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等。(2)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设备多媒体计算机除了计算机本身必备的硬件组成部件(如CPU、主板、内存条、硬盘等)外,还有用于处理、存储多媒体数据的一些专用设
20、备。第四节数制与编码一、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规律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首先必须要使计算机能够识别信息。信息的表示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人类可识别、理解的信息形态;一种是电子计算机能够识别和理解的信息形态。电子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代码,即用0 和1 表示的二进制数据。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时,必须将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后,才能方便地进行存储、传送、处理等操作。冯诺依曼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编码形式,即用“0” 和“1”两个基本符号的组合表示各种类型的信息。虽然计算机的内部采用二进制编码,但是计算机与外部的信息交流还是采用大家熟悉和习惯的形式。二、进位计数制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计算,称为进位计数制。常用的进位计数制
21、有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等。1.进位计数制的基本特点:逢N 进一:N 是指进位计数制表示一位数所需要的符号数目,称为基数。例如十进制数由0,1,2,3,4,5,6,7,8,9 等十个数字符号组成,需要的符号数目是10 个,基数为十,逢十进一。二进制由0 和1 两个数字符号组成,需要的符号数目是2 个,基数为二,逢二进一。采用位权表示法:位权和基数是进位计数制中的两个要素。在计算机中常用的进位计数制是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其中二进制用得最广泛。2.进位计数制的表示方法在十进制计数制中,333.33 可以表示为:333.33=3(10)2+3(10)1+3(10)0+3(10)-1+
22、3(10)-2一般来说,任意一个十进制数N 可表示为:N(Kn-1(10)n-1Kn-2(10)n-2K1(10)1K0(10)0K-1(10)-1 K2(10)2K-m(10)-mn-1 Ki(10)i i=-m式中m、n 均为正整数,Ki 可以是1、2、9 十个数字符号中的任何一个,由具体的数来决定;圆括号中的10 是十进制数的基数。对于任意进位计数制,基数可用正整数R 来表示。这时,数N 可表示为:n-1N KiRi i=-m式中m、n 均为正整数,Ki 则是0、1、(R-1)中的任何一个,R 是基数,采用“逢R 进一”的原则进行计数。二进制数数值,字符,指令等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存放、处
23、理和传递等,均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对于二进制数,R=2,每一位上只有0、1 两个数码状态,基数为“2”,采用“逢二进一”的原则进行计数。为便于区别,可在二进制数后加“B”,表示前边的数是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对于八进制数,R=8,每一位上有0、1、2、3、4、5、6、7 八个数码状态,基数为“8”,采用“逢八进一”的原则进行计数。为便于区别,可在八进制数后加“Q”,表示前边的数是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微型机中内存地址的编址、可显示的ASCII 码、汇编语言源程序中的地址信息、数值信息等都采用十六进制数表示。对于十六进制数,R=16,每一位上有0、1、9、A、B、C、D、E、F 等16 个数码状态,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基础 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计算机基础 农村信用社 招聘 考试 专用 系列 教材 计算机 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28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