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在银行中的应用.doc
《公允价值会计在银行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允价值会计在银行中的应用.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允价值会计在银行中的应用一、 导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活动的多样化、物价变动、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提高等,促使会计环境产生了变化。在新的会计环境下,伴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国际金融市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最为引人瞩目。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契约性质,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合同,其交易的目的是降低转移资产价值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可用于避险或投机,同时具有杠杆性和高风险性。衍生金融工具不仅使金融领域发生深刻变革,也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造成巨大冲击。在银行涉及衍生金融工具的越来越多的交易过程中,历史成本财务报告逐渐显示出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于是,包括美国财务会
2、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简称IASB)及我国在内的各国会计准则制定者都开始对金融工具会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均制定出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的相关会计准则。FASB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准则。IASB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颁布了第40号征求意见稿(Exposure Draft NO.40, 简称ED40)金融工具会计、第48号征求意见稿(ED48)金融工具、第
3、32号国际会计准则(IAS NO.32,简称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第39号国际会计准则(IAS39)金融工具书:确认和计量等准则和重要文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的开放,促使衍生金融工具开始陆续在我国出现。在我国境内公开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包括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股票指数期货、国债期货、外币期货、外币远期以及外币互换等。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四项会计准则,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包括银行)范
4、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这些准则详细规定了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尽管各机构规定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一致规定要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笔者基于以上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相关准则的分析,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会计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分五个部分,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部分作为本文的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文章结构;第二部分对公允价值在FASB、IASB的有关准则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第三部分针对公允价值的提出在会计界和金融界产生的争议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对银行业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第六
5、部分为结语部分。二、文献回顾当前,国际银行业使用的会计准则主要是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比较成熟的准则体系包括FASB与IASB两套体系。 (一)公允价值在FASB的有关准则中的应用美国最早的公允价值概念见于1970年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 Board,简称APB)报告书4号(APB Statement No.4)APB Statement No. 4中公允价值概念为“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支付的货币金额, 或在不包括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交换价格的近似值。”这个概念可能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80年代,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问题的研究,使公允价值再次成为争
6、论的焦点。FASB一直是公允价值会计的坚定支持者,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也处于领先地位。于永生(2005)研究指出:从1975年开始的30年来,FASB对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研究始终没有间断过,公允价值在美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截止2004年12月底,FASB共发布了153个财务会计准则,与公允价值有关的会计准则有60个,与金融工具有关的有16个。此后,FASB又陆续发布了一些新的准则。截止2007年,FASB发布的有关金融工具的主要会计准则详见表1:表1:FASB发布的有关金融工具的主要会计准则本表参阅了石本仁,洪泓.对F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情况的总结及借鉴J. 财会月刊,2005,
7、(14),64-65和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译.美国财务会计准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笔者在其文字基础上编制了此表,只罗列了FASB所发布的有关金融工具的主要准则。颁布时间准则编号准则名称1990.3SFASNO.105具有表外风险的金融工具和信用风险集中的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1991.12SFASNO.107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1993.5SFASNO.115对某些债务性和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1994.10SFASNO.119衍生金融工具及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1996.6SFASNO.125金融资产转让和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1996.12SFASNO.126对一些
8、不公开招股实体的金融工具的特定披露要求的豁免(对第107号的修正)1998.6SFASNO.133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1999.6SFASNO.137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一一对第133号准则生效日期的推迟(对第133号的修正)2000.6SFASNO.138某些衍生金融工具和套期交易的会计处理(对第133号的修正)2000.9SFASNO.140金融资产转让和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代替第125号准则)2003.4SFASNO.149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对第133号的修正)2003.5SFASNO.150对拥有负债和权益两种特征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2006.2SFA
9、SNO.155特定混合工具的会计处理(对第133和140号的修正)2006.3SFASNO.156金融资产服务的会计处理对SFAS140的修正2007.2SFASNO.159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对公允价值的选择权包括对FASB115的修订根据上表,可以看出FASB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解决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披露问题;第二阶段,主要考虑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进行确认与计量问题;第三阶段,关注与衍生金融工具及套期活动相关的会计问题;第四阶段,按公允价值计量所有金融工具。披露阶段中,SFAS107认为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代表市场对其未来净现金流量现值的评估,反映现在的利率与现金流量可能
10、发生的风险,定期报告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有助于报表使用者预测实体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因此,SFAS107要求不论是否己在资产负债表中予以确认,所有企业都应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这里所说的公允价值,一般指金融工具在报告日的现行市价。如果无法获得现行市价,可按具有类似风险和特征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市价作为公允价值,或根据其他计价方法,如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或期权定价模型、矩阵模型估计的价值作为公允价值。进行披露。如果不能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切实可行的估计,需说明难以估计的理由,并披露有助于使用者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相关信息,如这些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到期日等。SF
11、AS119对SFAS107做了修正,要求对于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不仅要与非金融工具相分离,而且要同时披露与之相关的主要账面金额,并以附注或汇总表的方式说明这些账面金额是否代表了资产或负债。SFAS105,107和119要求披露表外信息的方式是以附注披露公允价值信息,因此,不影响报表上金融工具的计价和分类,也不影响报告净收益。确认阶段中,SFAS115用于那些易于确定公允价值的债券和权益性证券投资。该准则将这些证券分为三类:(1)持有至到期的证券;(2)交易型证券;(3)可销售型证券。其中第(1)类按摊余价值计价,后两类按公允价值计价。交易型证券计价形成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计入损益表,可销售型证券
12、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计入股东权益中。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限制利得交易行为售出升值证券以确认收益,而那些贬值的证券作为长期投资仍以原成本入账。 SFAS125对金融资产转让和服务以及债务清偿所涉及的确认和计量作了规定,转让人在金融资产转让中承担或取得的负债及衍生金融工具,如果可行的话,应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在后续计量中,应按服务性资产和负债变动后的公允价值计量。SFAS133修正了SFASl07,并取代了SFAS105及SFAS119。该准则最大的突破在于要求企业应将其所有衍生工具都作为资产或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并按公允价值计量。SFAS133发布后,一些企业担心自身是否能够及时修改信息
13、系统以适应新的准则的要求,以及是否能够及时培训管理人员以应用该准则。于是,经过讨论,FASB于1999年颁布了SFAS137,将SFAS133的生效日期推迟了一年。SFAS140虽然取代了SFAS125,但仍保持了SFAS125中要求的公允价值计量,如转让人在金融资产转让中承担负债及取得的衍生金融工具,应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只要这种计量方法可行。石本仁(2005)认为,FASB所制定的有关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1、以规范信息披露为切入点,逐步将准则制定的重点转移到规范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上来。如SFAS105、SFAS107和SFAS119。2、在出台衍生工具会计处理准则之前,先颁
14、布了一些针对特定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如SFAS115和SFAS125。3、在衍生工具的计量上,公允价值计量是一个基本原则,而在所有金融工具的计量上,公允价值计量是FASB追求的一个长远目标。4、在衍生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套期会计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套期会计将一直会是衍生工具会计的核心内容。(二)公允价值在IASB的有关准则中的应用对所有衍生金融工具都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IASB的目标。IASC 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简称IASC),后来被IASB取代
15、。于1995年发布的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对金融工具定义如下:金融工具,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另一个企业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IASC发布的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1998.12)对衍生金融工具作了如下定义:衍生工具,指具有如下特征的金融工具:(1)其价值随着特定利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外汇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和信用指数或类似变量(有时称作“标的”)的变动而变动;(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相对于市场条件具有类似反映的其他类型的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净投资;(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IASC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上的应用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先要求对一些金
16、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表外披露,逐渐要求确认一些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并且确认范围逐渐扩大,以便最终完成对所有金融工具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IAS32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作了如下的规定:(1)对于每一类已确认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企业应当披露其公允价值信息。如果受及时性或成本的限制,当足够可靠地确定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可行,这一事实应连同关于与其公允价值有关的标的金融工具的主要特征一起披露。(2)当企业的一项或多项金融资产以超过其公允价值的金额列报时,企业应披露:单项资产或个别资产的适当类别的账面金额的公允价值;不减少账面金额的原因,包括提供给管理层使其确信账面金额能够收回的证据
17、。IAS39对初始确认所定的标准是:只有当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约条款的一方时,企业才应当在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终止确认的标准是:只有当对构成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一部分合约权利失去控制时,企业才能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或该资产的一部分)或金融负债(或该负债的一部分)。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计量,IAS39规定,当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初始计量时,应以成本进行计量,即为获得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而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就金融资产而言)或收到对价的公允价值(就金融负债而言)。IAS39虽然用了“成本”一词,但此处的成本是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对于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IAS39将金融资产划
18、分为四类:(1)企业源生但不是为了交易而持有的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3)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4)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对不同类别的资产,IAS39作了不同处理规定:初始确认后,除第(1)和第(2)类,应视其是否有确定期限采用摊余成本或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历史成本计量外,企业应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但如果由于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得不能恰当的以摊余成本或历史成本记录某项持有至到期的投资,则企业应当以公允价值对其重新进行计量;或者,如果以前不能以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现在可以可靠地计量,则应以公允价值予以计量。如果由于持有意图和能力发生改
19、变,或出现公允价值不再能可靠计量的情况,则在情况发生变化的当日,该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确定的账面金额作为其新的摊余成本。对于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初始确认后,企业一般应以摊余成本计量各种金融负债。为交易而持有的负债以及属于负债的衍生工具在初始确认后应以公允价值计量。IASC基于金融工具的分类处理,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也分类处理。IAS39规定:(1)将所有因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形成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都计入当期的净损益。衍生金融工具除用于保值外,应认为是为交易而持有。(2)只将那些与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或负债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净损益,直到该金融资产出售,才将己实现损益
20、计入损益。(三)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所有的金融工具仍有一定难度笔者认为,IASB(含其前身IASC)和FASB在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都确立了以公允价值计量所有金融工具的目标。从他们制定的一系列金融会计准则来看,FASB着重以金融工具会计实务为基础来制定准则;IASB一直试图能够将金融工具的披露与计量和确认分开,能够将所有金融工具包括衍生金融工具合为一个综合准则,并力求与FASB保持一致,但将所有金融工具均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仍有一定难度。三、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争议(一)银行界反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原因公允价值的产生起源于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而银行又是涉及到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最多的机构,因此,
21、“公允价值”一被提出,便引起了银行业人士的关注,国际上以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各银行机构对银行业应用公允价值会计均持谨慎乃至反对态度。 银行界反对的理由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银行职能的发挥问题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是一种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混合计量模式,是修正的历史成本模式,由于对不同资产、负债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因而具有很大的不规则性,而公允价值会计模式由于要求所有资产和负债均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和后续计量,故可以减少这种不规则性。但银行界人士认为,修正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可以更好地反映银行业绩。因为银行的职能之一是作为长期资金的提供者,这就要求对收益的计量不能只看资产一时的价格波动,还要看其长
22、期的获利能力。而公允价值会计要求对资产和负债在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因此导致的收益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没有反映出银行在长期资金提供上可能带来的收益。银行长期贷款业务的利润是建立在对借款人的信誉以及客户关系的培养上的,是在整个交易期间逐渐获得的,不取决于短期的变化。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银行的放款决策将不再根据借款人的信誉或出于对客户关系的考虑来做出,而更多考虑的是短期因素对银行利润的影响。由于长期内不确定因素太多,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长期贷款显然是不明智的,这将有损银行作为长期资金提供者职能的发挥。2、信息的可靠性问题许多银行业人士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之所以被认为是必要的,是因为传统的混合计量会
23、计模式本身所固有的不同计量项目在计量属性选择上的主观性,以及与之相连的在衍生金融工具上按两种不同基础进行计量所带来的问题。但是,事实上,当缺少相应市场信息时,对银行业务的公允价值计量包含了过多的主观估计,包括对流动性、信用状况、抵押和客户行为的估计。这些主观估计损害了公允价值的客观性,使其相对于传统会计模式的优越性无法得以体现。许多银行业人士认为,公允价值仅仅是在概念上比较优越,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不能保证其信息的可靠性。3、盈余管理问题如前所述由于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涉及大量的主观判断,极有可能导致重大的企业盈余管理问题。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只要对估价程序作些许改动就可能对计量结果产生重大影
24、响,因此,与历史成本模式相比,利用公允价值会计来进行盈余管理控制变得更容易,不能真实的反映出银行盈余管理情况。4、银行形象问题银行的经营活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人们对其经营业绩的信心的基础上。这就要求银行的业绩应当相对稳定,不要大起大落。而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将由此产生的收益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银行收益波动,不利于稳定经营,有损其财务形象,加大经营风险。5、资本充足率问题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但该比率的确定是建立在传统会计模式之上的。实行公允价值会计,意味着许多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比例将有很大变化,8%的资本充足率是否还合适,如何应对由此可能带来的资本不足问题,至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允 价值 会计 银行 中的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28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