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技术报告.doc
《XX县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技术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技术报告.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项目山西省长治市XX县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技 术 报 告长治市XX县国土资源局二一二年九月目录一、目的意义1二、任务2三、原则2四、区域概况2(一)自然条件2(二)经济社会概况5(三)土地利用现状6(四)耕地现状6五、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对象7六、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的技术依据7七、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的技术方法7八、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的技术程序8九、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基础图件的制作与确定11十、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过程11(一)确定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11(二)生产潜力指数与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的确定11(三)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
2、分与分等因素确定121. 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方法122. 编制分等因素指标区图123. 分等因素权重确定及完善分等因素图12(四)编制各分等因素指标规则表13(五)分等单元的划分13(六)外业补充调查141. 调查内容142. 农用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状况调查143. 农用地利用状况与农用地经营状况调查15(七)自然质量分与自然质量等指数151. 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152. 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16(八)土地利用系数计算与等值区划分161. 初步划分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162. 计算样点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173. 计算等值区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174. 修订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18
3、5. 编制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19(九)农用地利用等指数的确定19(十)土地经济系数计算与等值区划分191. 初步划分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192. 计算土地经济系数193. 计算等值区土地经济系数204. 修订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205. 编制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图21(十一)农用地经济等指数的确定21(十二)分等成果的检验211. 初步分等212. 校验223. 等别调整与确定22(十三)面积统计22(十四)编制图件23十一、省级等别转换国家等别与面积统计23(一)转换国家等23(二)面积量算与统计汇总23十二、省级农用地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别分布特点及规律23(一)XX县省级自然质量等
4、的分布特点及分析23(二)XX县省级利用等分布特点及分析25(三)XX县省级农用地经济等别分布及分析27十三、XX县国家级农用地分等成果及分析29(一)省级等指数向国家级等指数平衡转换的相关参数29(二)省级等别转换国家级的方法29(三)XX县国家级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分布30(四)XX县国家级利用等分布32(五)XX县国家级农用地经济等分布34十四、与上轮分等成果的对比分析36(一)与上轮自然质量等对比分析36(二)与上轮利用等别对比分析38(三)与上轮经济等别对比39十五、数据库建设41十六、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措施与建议42(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应用42(二)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5、42(三)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42(四)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等级的建议42XX县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技术报告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保护、管理耕地资源,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是我们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1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与年度变更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11115号)和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2年度全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的通知(晋国土资发201279号)文件要求,在上一轮农用地分等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二调成果的耕地等级质量成果补充完善工作,将农用地分等成果转录到“二调
6、”的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在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XX县国土资源局开展了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XX县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自2012年5月开始至2012年9月,历时5个月时间,按照规程及其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要求细则,先后完成了外业补充调查、划分等别、图件制作、数据汇总等项工作。通过本次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对全县耕地面积20450.54hm2,划分为1等、2等、3等、4等共四个等级。本次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对全面掌握和科学量化耕地质量等级状况建立耕地分等成果数据库,实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耕地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逐步建立耕地质量等级定
7、期调查评价制度、耕地质量等级与产能年度报告制度,实现耕地保护工作由数量管理为主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转变,切实提升耕地资源保障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目的意义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工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耕地占补平衡、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业务基础。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是对耕地质量进行等级划分,是在分等定级工作的基础上对其经济价值的核算。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依法、科学、合理、统一管理农用土地,为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市场的培育,提供完整、科学的土地等级和土地使用价格体系
8、标准。因此,开展这项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进行土地管理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可为农用地流转、农税改革、征地补偿等提供价格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的主要目的:一是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农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统一、严格管理,提高农用地管理水平提供依据;二是为科学贯彻农用地数量、质量和分布,实施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提供依据;三是为理顺土地价格体系、培育完善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产合理配置,开展土地整理、土地征用补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等工作提供依据。二、任务本次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的任务是要在“十五”期间完成的耕地分等成果
9、的基础上,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形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底图,调查划定耕地质量分等单元,将原有分等单元更新到二次调查形成的耕地图斑上。对于本县近年来耕地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数据发生较大变化的分等单元,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及农用地分等工作确定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更新评定、重新划分了等别。同时建立了与最新土地调查成果相配套的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三、原则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综合分析原则;(二)分层控制原则;(三)主导因素原则;(四)土地收益差异原则;(五)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四、区域概况(一)自然条件1. 地理位置图1-1 XX县地理位置图XX县位
10、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区东翼南端,地理坐标东经1131111335,北纬36113553。东接河北省涉县,南连平顺县、潞城市,西与襄垣县、武乡县交界,北与晋中市左权县毗邻。县境西北山耸沟深,东南丘陵起伏,中部地势较为平坦,属太行山小型山间盆地,海拔在6001500m左右。纵观全县地貌为六山、三丘,一分川。南北长约50km,东西宽约30km。总土地面积为1113.3270km2,居长治市第七位。XX县地理位置见图4-1。 图4-1 XX县地理位置图2. 地形地貌XX县位于太行山东翼南段,属黄土高原一部分,以中等构造剥蚀侵蚀山地为主。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系复杂的山脉盘结而成。纵观全县,四面环山
11、,中间低凹,山多川少,地形复杂,是太行山中的一个小型山间盆地。县境内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的全榆洼顶,海拔为2020m;最低的黄崖洞镇清泉村清漳河谷地,海拔为622m;县城海拔为750m;全县平均海拔800m。全县山区约占总面积的58%,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1%,平川约占总面积的11%。(1)山地地貌:位于我县西北部,海拔1212-1560m,相对高差在1000m以上。山体主要由石英砂构成。山岭顶部及缓坡上覆盖着深浅不均的黄土。该区山峰突起,地形险要,雄伟壮观。XX县较著名的大山有76座,县境东部有东大寨脑、大雨槐脑、马鞍山等18座,以东大寨脑为最高,海拔1,360m;南部有瓜皮岭、洪山、桃儿山、
12、东向交等4座,以东向交为最高,海拔1273.5m;西部有全榆洼顶、马尔背、广志山等20座,以全榆洼顶为最高;北部有黄岩脑、牛王盘、板山等34座,以黄岩脑为最高,海拔2008.5m。境内诸山,均属太行山的余支。(2)丘陵地貌:主要为边山残存的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分布于山地和山间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560-970m,相对高差200m左右。丘陵区黄土覆盖深厚,坡度较大,森林覆盖较差,故侵蚀严重,沟壑交错,梁峁纵横。(3)河谷平原地貌:分布停河铺乡、南枣镇、西仵乡、程家山等乡(镇)的河谷地带。海拔560-770m。由于河谷狭长坡度大,三级阶地和洪积扇发育不好,一级阶地分布较为普遍,是河谷地貌的主要单元
13、。3. 气象XX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半湿润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热而多雨,秋季有时涝有时旱一般比较凉爽。(1)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0.7,最热月为7月份(历年平均23.6),最冷月为1月份(历年平均-4.3);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9.3,历史极端最低气温-22。气温的全县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等温线的走向与等高线的走向基本一致,最暖的地方为清泉、漳河沿岸,最冷为樟树垴。(2)降水量:历年平均降水量519.0mm,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最高年760mm,最少年仅有340mm。年内分布亦不均,主要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到全年降水的60%以上,日最大降水量10
14、8.2mm。降水量的区域分布为: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量也随之增大,山区比平川年降水量偏多100mm左右。(3)其它气象要素:历年平均无霜期184天,最多风向为东北风,最大积雪深度22cm,最大冻土深度60cm,全年平均大风日数为8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548.5时。(4)主要气象灾害:干旱是影响该县农业生产的最大自然灾害,群众中有“十年九旱”的说法,春旱几乎年年都出现,只是程度不同,较为严重的春旱平均一年半一次,伏旱平均二年半一次,其次气象灾害是干热风、冰雹、大风、雷电等。4. 水文、水利XX县主要河流有海河流域的浊漳河和清漳河,分别从南北由西向东过境,以横岭为界,流入浊
15、漳河的有平头河、中庄河、原庄河、小东河,流入清漳河的有龙王庙河、大南河、白寺交河、南委泉河、柏官庄河、源泉河、香炉交河。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7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851亿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储量0.97亿立方米,重复水量为0.88亿立方米。(1)地表水:全县共有大小河流近600条,其中常有清水流出,且有一定流量的有17条。仅小股山涧泉水流量约0.8立方米/秒。较大的河流为清漳河、浊漳河。以横岭为界,南为海河流域浊漳水系,流域面积610km2;北为海河流域清漳水系,流域面积510km2。浊漳河流经XX县西仵乡、程家山乡,25个村,进入平顺县,境内长达39.6k
16、m,正常年平均流量20.4m/s,最大洪峰流量为3780m/s,最大含沙量达361kg/m,实测年径流量当频率97%时,为1.05亿立方米。枯水季节基本上年年都出现干枯断流,但时间比较短。清漳河流经东崖底2个村,进入河北省涉县。境内长达6.2 km,年平均流量为8m/s。平均年径流量4.42亿立方米。全县现有小型水库为3座,塔坡水库、阳南河水库、三联坝水库,总库容400万立方米。沿浊漳河兴修的三大灌渠,年引水量1.08亿立方米,可浇灌9333hm2良田,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一半。(2)地下水:XX县的地下水储量约为0.97亿立方米/年,动储量约0.88亿立方米/年,调节储量约0.27亿立方米/年
17、。XX盆地与周围山区的地下水比较充足,可开采量达0.77亿立方米。由于盆地覆盖层比较厚,有足够的补给水源,可充分开发利用地下水。5. 土壤全县土壤划分为二个土类(褐土、草甸土),三个亚区,20个属,59个土种。其中以褐土为最多,占总面积96.8%,遍布在全县各乡镇。其次是草甸土,占总面积的4.2%,分布在清漳河、浊漳河及其支流两岩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上。6. 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境内有清、浊两漳河,过境水量10.86亿立方米;小泉小水40多处,年总流量1800多万立方米;地下水丰富,可采储量0.2-0.4亿立方米。漳北、漳南、勇进三大灌区实际控制灌溉面积8667hm2。(二)经济社会概况XX县现辖5
18、镇、4乡,参与农用地质量补充调查的共有250个行政村、国营XX县红旗苗圃、国营XX县小麦原种场、黎侯镇大八山林场以及停河铺乡乡农场,2010年常住人口158652人。本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县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胆改革,艰苦创业,经济建设成效显著,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据本县2010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全县地区生产总产值21.285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1750亿元、第二产业9.8799亿元、第三产业9.2303亿元。2010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9080hm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445hm2,粮食总产量63048t,播种面积平均单产3614.10
19、kg/hm2。境内长邯铁路(境内长42km)、长邯公路(309国道,境内长24.44km)斜贯东南,黎左公路(207国道,境内长46km)、涉武公路(境内长3.8km)交汇县中,阳涉铁路(境内长2.7km)、长邯高速公路(境内长26km)穿县而过;乡乡镇镇通油路(乡镇公路6条,82km),村村通水泥路(229个村通水泥路,293km)。全县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为主干线,县、乡、村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三)土地利用现状XX县土地面积111332.70hm2,其中,耕地面积22571.30hm2,园地面积1070.82hm2,林地面积34594.33hm2,草地44399.49hm,交通用地212
20、.88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083.78hm2,其他土地2540.36hm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859.75hm2。图4-2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图(四)耕地现状XX县耕地面积20450.54hm2,其中水浇地4578.98hm2,旱地14700.59hm2。耕地面积最大的是黎侯镇3906.36hm2,其次是东阳关镇3205.30hm2、西井镇3069.63hm2、上遥镇3044.56hm2,其他乡镇耕地面积相对较小。五、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对象XX县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的对象是本县行政辖区内20450.54hm2耕地和可调整地类。工作范围涉及黎侯镇、东阳关镇、上遥镇、西井镇、黄
21、崖洞镇、西仵乡、停河铺乡、程家山乡、洪井乡,包括耕地19279.57hm2、园地1034.15hm2、林地136.82hm2。六、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的技术依据1. 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2.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金土工程试行3.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部署2011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与年度变更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厅函【2011】115号4. 山西省关于开展2012年度全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的通知(晋国土资发201279号)5. 农用地分等成果要求细则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2004年7月26日6. 山西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
22、实施方案技术七、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的技术方法以第二次土地调查的耕地图斑作为分等单元,套合上一轮农用地分等因素图、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和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图,获取相应的属性值,并赋予分等单元产量比系数、光温或气候生产潜力指数,重新进行分等单元等指数计算,确定耕地质量等别。技术方法主要有:1. 通过对土壤及其环境因素的收集、调查评价,得到农用地自然质量分(CL);2. 通过对气候因素的收集、调查评价,确定标准耕作制度、农用地光温或气候生产潜力指数(用表示);3. 通过对土地利用因素的评价,得到土地利用系数(用KL表示);4. 通过对土地经济因素的评价,得到土地经济系数(用KC表示);5. 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耕地 质量 等级 补充 完善 技术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22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