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自考考试提纲.doc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考试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自考考试提纲.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1.从事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是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到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P1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一些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P13.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一种交易的场所;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P24.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以非农业人口聚集和非农业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P35.城市是由于人类在集居中对防御、生产、生
2、活等方面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这些要求的变化而发展。P36.了解古代城市(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的阶段发展及要求:1城市与防御要求(位于今阿尔及利亚的提姆加得城至今保存的最完整)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商都“殷”城以宫廷区为中心)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中国封建城市中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而欧洲封建城市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4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P2-P57.第一、二次产业革命:农业的产生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近代的工业革命,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P68.了解近代城市的发展:1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2城市布局
3、的变化(圈层式的发展模式)3城市与环境(城市成为人类改造自然最为彻底的地方)4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P6-P7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分布形态:城市的外延扩展已成为主要的发展形式:1呈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的形态2单中心沿交通干线的发射发展的形态3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的发展形态4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形态5以中心城为核心形成紧密联系的城镇群的形态等等。P7-P8多选10.工业社会城市发展的模式:人工能源及加工工业的集中造成城市的发展、规模的扩大,是工业城市发展的模式。P911.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化(或城镇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已成为历史的趋势,
4、城市化有其一定的规律,研究各国城市化的历程,结合我国国情,预测城市化的趋势及水平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及迎接下一世纪大规模的城市化由重要的意义。P912.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一般简单的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的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职业的转变2产业结构的转变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P913.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也从一个方面表现社会发展的水平,表示工业化的程度。P914.人口的分类:人口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可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又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业人口。P915.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
5、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4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P9-P1016.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初期阶段-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2中期阶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60%或以上3稳定阶段-大于或等于75%P1017.了解中国城市化道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P1118.了解苏南模式-地方推动型;温州模式-市场推动型;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资促进型P12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了解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6、中国古代书籍中,许多理论散见于周礼、商君书、管子和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第一次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召公和周公曾去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建设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管子: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了商君书更多的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相天法地”的理念,即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中国古代规划强调中轴线对称布局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P13-P172.了解西方古代的城
7、市规划思想: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寻求几何图像与数之间的和谐与秩序的美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P17-P183.了解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乌托邦是托马斯.莫尔在16世纪提出的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方案中财产为公有制傅立叶的理想社会是以名为法郎吉的生产联合会为单位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指出了大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他把城市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联系城乡的关系,提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问题等都提出了见解,今天的规划
8、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由“卧城”到半独立的卫星城,到基本上完全独立的新城,其规模逐渐趋向由小到大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要以国家法律形式保证规划的实现马丘比丘宪章:使私人车辆服从于公共客运系统的发展邻里单位、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给予社区中的弱者更多关怀有机疏散原理:伊利儿.沙里宁提出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评:系统、理性和控制论城市设计研究:城市设计在新的层面上被看做是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工具之一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雅各布斯让规划师开始注意到是在为谁做规划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9、思想全球城和全球化理论。P21-P324.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造成刚性规划思想方法的原因之一是机械的社会观,以机械性代替社会的综合性;原因之二是把规划与设计混为一谈)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P33-P355. 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所谓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包含了两层涵义:其一,思维的单向性,这与现代思想方法的双向联系和多环联系的思想方法相违,是一种最简单的思维方法,否定了思维过程中思维的后一阶段成果对
10、前一阶段成果的作用;其二,封闭型,就是指思想过程中单系统的思维方式,它否定了该系统外的环境对系统的作用。通俗地说,单向性否定了思维过程中的反馈作用,封闭型否定了系统外的作用。P336.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冲击和影响: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城市规划工作将向分析的广泛性、论证的严谨性、成果的弹性方面发展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其内部的工作传递关系是横向的、复合的政府立法执行工作是指确认规划的法律效果,该工作中的传递关系应该是纵向的为主组织开发经营活动的传递关系是相互配合性的P35-P367.了解20世纪80年代初,规划工作的重点向两方面转移,一方面转向区域规划,另一方面转向分区规划、
11、近期建设规划及专业规划。为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式,城市规划工作本身也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包括观念更新、理论的革新、编制内容方法的改革、工作方法的创新及新技术的运用、规划法制体系的建立、专业干部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P398.城市规划面临城市发展趋势的挑战:1城市全球化2空间市场化3信息网络化4全球城市化P39-P40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1.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从更本质的意义上,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P422.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
12、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P42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进行各项建设投资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本质任务是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这项任务包括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的决策意志及实现这种意志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同时也包括实现这种意志的工程技术、生态保护、文化传统保护和空间美学设计,以指导城市空间的和谐发展,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P423.中国现阶段城市
13、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P42-P434.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像和谐的原则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P43-P445.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2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3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4、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5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6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8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通过依据9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P446.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2城市规划是法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5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P467.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一般有三个方面:1现场踏勘2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3分析研究。P478.了解城市规划应具备的基础资料包括下列部
15、分:1城市勘察资料2城市测量资料3气象资料4水文资料5城市历史资料6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7城市人口资料8市域自然资源资料9城市土地利用资料10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11交通运输资料12各类仓储资料13城市行政、经济、社会、科技、文教、卫生、商业、金融、涉外等机构以及人民团体的现状和规划资料14建筑物现状资料15工程设施资料16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文物古迹、优秀近代建筑等资料17城市人防设施及其他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资料18城市环境资料P47-P489.城市规划的层面: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
16、重大问题,表达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属于这一层面;建设控制引导性的规划根据不同的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要求,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种类型。P48-P4910.城市规划法-1989年颁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颁布。P4911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其主要内容如下:1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2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3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
17、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4研究分析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图纸的比例尺是1:2.5万-1:5万。P491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可以为10-20年,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3-5年。总体规划图纸比例尺为
18、:大、中城市为1/10000-1/25000,小城市为1/5000-1/10000,其中建制镇为1/5000.P5013.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编制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地衔接。分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2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围4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
19、、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5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图纸比例为1/5000。P5114.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P51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
20、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4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5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P51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修复性详细规划图纸比例为1/500-1/2000。P5115.城市
21、总体规划的调整。是指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按照实际需要对已经批准的总体规划作局部性变更。P5216总体规划的修改,是指城市人民政府在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发现总体规划的某些基本原则和框架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作出重大变更。P5217.城市规划的审批:1国务院审批:直辖市省会及自治区的首府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国务院指定城市(经济特区)2省、市、自治区审批:国务院审批外的设为市的城市县级人民政府所在的县城3市:市辖的县镇4县:县里所辖的镇(建制镇)5单独编制的城市人防建设规划,直辖市要报国家人民防空委员会和建设部审批;一类人防重点城市中的省会城市
22、,要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大军区人民防空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国家人民防空委员会和建设部审批;一类人防重点城市中的非省会城市及二类人防重点城市需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国家人民防空委员会、建设部备案;6城市分区规划经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城市人民政府审批7城市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已编制并批准分区规划的城市的详细规划,除重要的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外,可由城市人民政府授权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P52-P53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1.城市作为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和综合性2层次性、结构性系统内部诸多要素按不同级别层次有序地组成一个整体3系统的动态性4系统的环境联系性。P5
23、42.城市系统的构成: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事物,是一个典型的巨系统,其所有的系统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结构性、动态性以及与环境的联系性。一般我们可以从城市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空间系统、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等几个主要方面分析城市的构成。3.城市的社会系统构成:政治系统构成、文化系统构成、人口系统构成。P544.了解、会选择狭义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精神文化。城市文化系统是由精神产品的生产、传播、使用和储存四个方面构成,涉及教育科研、文化传媒、咨询服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图书展览、体育卫生等。P555.城市产业系统的构成:1按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分类方法城市产业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原理 自考 考试 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2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