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评分.doc
《全国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评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评分.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2014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具体劳动【 】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C(1 分) 解析:具体劳动过程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 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 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2.马克思
2、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 】A 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 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 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 正确答案:A(1 分) 解析: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 3.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 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 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 正确答案:D(1 分) 解析:股份资本实施突破了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 4.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首先要经过【 】A.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C.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D. 战时共产主义阶段 正确答案:A(1 分) 解析: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首先要经过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5.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是指【 】A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普遍化 C经济一体化与集团化 D市场经济的法制化和计划化 正确答案:A(1 分) 解析: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 这主要是指生产全面社会化。 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 正确答案:B(1 分) 解析: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
4、泉;(2)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形 式和状态;(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4)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 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向。 7.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D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正确答案:B(1 分) 解析: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 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8.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生产工具 B运输设
5、备 C传动装置 D动力系统 正确答案:A(1 分)解析: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社会生产力是包括多种要素并呈现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劳动者、以劳 动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管理等是智能性要素。劳动者是 一般生产力的承担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它本身不能作为判定先 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劳动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劳动者加工改造劳动对 象的过程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劳动对象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 前提。劳动对象的质与量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
6、 9.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种社会形态的标准是【 】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正确答案:D(1 分) 解析: (1)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社会形态。人类历史上有五种不同性质的 生产关系依次占统治地位,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 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 (2)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根据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 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 1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
7、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感觉概念感觉 D实践认识实践 正确答案:D(1 分) 解析:注意区分几个过程。 (1)完整的认识过程:实践认识实践; (2)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 (4)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四个知识 点不要混淆。 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1 分) 解析:本题要区分理论来源和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 19 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 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 19 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
8、论来源。还包 含其他一些思想成果。 12.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 】A竞争目的相同 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 C竞争范围扩展 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 正确答案:C(1 分)解析:在自由竞争时期,竞争的场所主要是在国内市场。而垄断竞争的范围则由国内扩展到国外,并扩张 到了政治、军事、文化各个领域 13.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 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 D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正确答案:A(1 分) 解析: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者,他们是一定历史事件的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加速或延缓 历史任务的解决,对社会发展起促进和阻碍作用。 14
9、.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A成正比 B成反比C不成比例 D反向变化 正确答案:A(1 分) 解析: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但是,所形成的价值总量不变,从而单位商 品包含的价值量越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 生产率成反比。 15.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就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这是因为【 】A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 B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C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D杰出人物既有功绩又有错误 正确答案:C(1 分) 解析: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
10、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 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16.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土地的有限性 D土地的等级差别 正确答案:B(1 分) 解析: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好土地资本家都获得超额利润;可以长 期稳定获得超额利润。 17.绝对地租是【 】 A. 农业品价值和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 B. 农业品价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C. 农业品社会生产价格和成本价格的差额 D. 农业品社会生产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正确答案:B(1 分) 解析:绝对地租不是农产品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而是农产
11、品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18.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正确答案:C(1 分) 解析: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 料的总和。 19.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它决定社会进步的程度 D它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正确答案:D(1 分) 解析: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发展起影响和制约作用。 2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
12、者是【 】A产业资本家 B商业资本家 C大土地所有者 D金融寡头 正确答案:D(1 分) 解析: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 团称为金融寡头。他们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 21.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 】A. 1917 年 11 月 B. 1918 年春 C. 1921 年春 D. 1936 年 12 月 正确答案:C(1 分) 解析: (1)从 1917 年末的十月革命到 1924 年初列宁逝世仅有短短的六年多时间,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即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自考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试题 答案 评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2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