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23儿童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doc
《05823儿童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823儿童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一、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二、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如牛郎织女葫芦兄弟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如元代卢韶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 如千家诗、神童诗古典文学中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如西游记三打白骨精、
2、水浒武松打虎三、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家在现代自觉的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或影响下创作的供儿童阅读的作品四、儿童读物 广义:包括了儿童读物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版物五、“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联系与区别共性:成年人为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改编、出版的精神产品区别:两者性质不同,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一种有机的、整体性的审美构成,而不只是传达知识内容的形象化手段。儿童读物并不具备独立的、完整性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结论: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是两个内涵和范围都不相同的概念六、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一类成人读者是出于“身份”或“职业”的需要走向儿童文学。在家庭中,家长的身
3、份需要;在学校里,老师的职业需要;在儿童文学的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中,编辑、评论家的职业位置需要。另一类情况是有些成人读者在阅读天性上、在文学心灵的深处与儿童、儿童文学有一种沟通、默契和认同感。在这类阅读中,成人读者摆脱了文学以外的种种功利目的和戒备心理,而进入到一种与儿童文学的纯净的艺术交流和对话之中他们在这里重温了久已失落的童年的梦幻,唤醒那潜埋着的童年生命感觉,仿佛又寻回了那随生命的消逝而变得十分遥远了的精神家园。七、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生理层面心理层面文化层面八、儿童读者的多样性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年龄因素所导致的儿童读者的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一
4、个方面:性别差异。儿童读者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其文学阅读兴趣和能力会显示出性别差异。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与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力发展水平有关。心理个性差异。导致儿童读者多样化的原因还可能来自其心理个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儿童读者在文学阅读动机、态度等方面的差异。 文化差异。文化常常归属于特定的民族、阶层或集团,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差异乃至对峙来。九、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儿童文学的具体形态,主要特点幼儿文学(3-6岁)形象直观;语言的音乐美、色彩美;以游戏为主童年文学(7-12岁)故事性强;主题思想浅显;艺术手法增强少年文学(13-15岁)深刻性;艺术性十、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即儿童文
5、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其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这几个方面。纯真:例李其美的鸟树,几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把死了的小鸟埋在地里,插上一根葡萄枝条,他们认为会长成大树,会开出鸟花,会结出鸟果,鸟果熟了,会跳出很多小鸟。这种美好的愿望和想象正是儿童心灵纯真的自然流露,也构成了作品纯真之美的内在质素。稚拙:稚拙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艺术本能,一种美学天性,也是一种富于魅力的美学特质和形态。它主要表现在内容方面,如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一个男孩捡走了小女孩的一只大拖鞋,还说等他将来有了孩子的时候,他可以把它当摇篮使。这种生命初始和成长阶段中的稚拙情态,是儿童文学稚拙美的主要内容。形式方面,如
6、张天翼大林和小林中的叙述语言:“.后来乔乔的鼻子常常要掉下来,后来乔乔说话的时候一不小心,乔乔的鼻子就各笃掉下来,乔乔上火车的时候,乔乔的鼻子就掉下来了.”在这里,鼻子掉下来的情态由于语言不断重复的叙述组合方式,产生了一种幼儿搬稚拙的口语形式风格。欢愉:儿童不喜欢枯燥的故事和乏味的叙述,因此儿童文学总是洋溢着浓郁的谐趣和欢愉之美。如木子的童话长腿七和矮腿八中,作者巧妙额运用夸张和变形手法,设置了长腿七和矮腿八这样两个浑身透着喜剧味儿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对比和互动,使故事处于极不协调的滑稽状态。这种喜剧手法,造成趣味性和幽默效果,构成一种轻松,清新的欢愉之美。变幻:儿童富于幻想和探究性的心理特
7、点,决定了儿童文学总是更富于幻想,更多惊险色彩和神奇意味。这样就构成了儿童文学作品迷人的变幻之美。如郑渊洁杰克和贝塔历险记中,两只可爱的小老鼠当上了勇敢的飞行员和坦克员,作者时而让飞在空中飞机和开在地上的坦克展开惊心动魄的大战,时而又让他们联合起来,制服猫王国的国王。作品所塑造的滑稽有趣而又神奇勇敢的形象和上天入地的情节运动,充分满足了儿童读者喜欢幻想,追求新鲜,刺激的审美心理,充分展示了儿童文学的变幻之美。质朴:质朴美就是本色的自然、淳朴之美。儿童文学的质朴之美,来源于儿童生命、精神中所蕴含的质朴品格和儿童文学创造者质朴的人格品质。在儿童文学作品中,质朴既表现为作品形式方面简洁、朴素的表达风
8、格,也表现为作品心理内含的朴素。因此,质朴拒接雕琢、矫饰和华媚,并成为儿童文学天然拥有的美学特质。 第二章一、儿童文学作者应具有的条件要有对儿童的爱心好责任感。要有独特的生活积累。要有特殊的审美意识。 要有特殊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二、从创作动机看,儿童文学作者的分类(一):自觉型 即他们具有明确“为儿童创作”的目的。教育型。 例张天翼社会使命型。 例如曹文轩娱乐型。 例郑渊洁(二):自发型 即他们并没有的“为儿童创作”的目的。 童心型。儿童崇拜型 。 童年回忆型。 例陈丹燕中国少女三、儿童文学的创作过程有哪几个阶段?和成人文学创作相比 各阶段有什么特殊性?题材,构思,文学表达,四、你是怎样理
9、解两种审美意识的协调作用的?试以你自己的儿童文学创作实践的例子说明之P38-39文学创作是一种审美活动。如前所说,儿童文学作者的创作心理共存着两种审美意识:成人审美意识和儿童审美意识。两种审美意识的协调作用自始自终支配着整个儿童文学创作过程:一方面,成人审美意识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它清醒地把着审美水平的关,提高和深化着儿童的审美水平;并且自觉而热情地调动着儿童审美方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儿童审美意识又始终发挥着制约作用和能动作用。它随时提醒作者要顾及读者的审美能力,防止成人审美意识的排斥和取代。又当仁不让地处处表现自己在审美方式上的才干,使自己居于台前,而把成人审美意识推到幕后。五、儿童文学有哪
10、三大母题?试举例简述每个母题的特点(表述方式)?P41儿童文学创作的三个最基本的母题是:爱的母题。“爱的母题”所体现的,是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有一种“亲切温馨”(母爱)或“端庄深邃“(父爱)艺术气氛。(成人身份的表述方式)顽童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则体现着儿童自己的眼光,有一种“奇异狂放”的艺术气氛。(儿童身份的表述方式)自然的母题。“自然的母题”所体现的则是人类共同的目的,有一种“悠远率真”的艺术气氛。(人类共同身份的表述方式)第三章一、儿童欣赏文学有什么特点?P44-46 偏重直观感受。 易于情感投入。 善于模糊解读。 拙于鉴别详判。二、文学批评?P46文学批评是指对作家作品心脏各种文学现
11、象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种专门的文学理论 行为。人们总会在文学欣赏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有所判断,并形成整体上的或某一方面,某一点的评价,这就是文学批评。三、文学批评和文学欣赏关系P46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密不可分。批评是以欣赏为基础的。人们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了审美感受,同时也获得了审美理解。文学欣赏比较随意、主观和感性,文学批评比较严谨、客观和理性。四、儿童文学批评的特殊性和标准是什么?P48特殊性:儿童文学批评的特殊性要做到客观、公正,又必须和儿童读者沟通,了解他们对作品的反应。标准: 要让孩子们看了能够得到一些益处要让孩子们爱看,看的进,能够领会五、为什么要进行儿童文学的阅读指
12、导?P50-51能够帮助少年儿童明确文学阅读的目的性,使他们养成正确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引导少年儿童在阅读中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掌握文学欣赏的方法。六、家庭阅读环境和学校阅读环境各有什么特点?P52-53家庭阅读的特点:重视图书的选择,把孩子们的阅读趣味引导到高雅的文学审美上来。重视“亲子共读”,把正确的审美趣味和习惯影响给孩子。牏好文学阅读和电视收看的关系,家长有责任引导孩子摆脱过分迷恋电视中通俗视听文化的偏废现象。学校阅读的特点:带有较强的教育色彩。具有明显的集体性带有更多的实践训练性质。七、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应有哪几个步骤和方法?P54-55步骤:了解指导对象及图书情况。 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图
13、书的可能,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 对作品的推荐和介绍。 组织作品评论。 巩固阅读效果方法: 组织文学兴趣小组。 组织班级图书角 开展读书竞赛活动。 举行诗歌朗诵会活动,故事讲演会等。 组织各种文体的征文活动。第四章一、儿歌:以低幼儿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童谣。(一):简述儿歌的历史演变。P58文字出现前已存在,是祖先教育、娱乐后代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海家们利用儿歌来作为改朝换代的舆论工具,强烈的政治色彩也就成了中国古代儿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迷信色彩也很浓重。 直到明代,儿歌的观念才发生了大的变化,开始突破五行迷信的束缚,从儿歌世
14、代流传的实际情形来解释儿歌的特点, 并且重视儿歌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清代的儿歌观念趋向多元,也有神秘主义倾向出现。至少尊重了儿歌的现实。 真正从儿童文学意义上形成的儿歌观念则是本世纪的事,由于 有新文学化思想的关照,有传统儿歌观念的批判继承,有西方儿歌理论的借鉴,儿歌观念也变得更切近于儿歌的扑鼻,并且具有科学性,民主性的现代精神。创作儿歌的出现,便是儿歌走向自觉的标志。(二):儿歌在艺术上的特点P59-61自然合节的音乐性。天机活泼的稚拙美。歌戏互补的可操作性。(三):儿歌的主要艺术形式1.摇篮曲:催眠曲,是成人哄婴幼儿入睡时所吟唱的儿歌,内容通俗浅显,节奏柔和舒缓,语言柔美流畅2.数数歌:3
15、.连锁调:4.问答歌5.绕口令6.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是一种使用夸张、颠倒的手法来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7.对花调8.谜语歌9.时序歌二、儿童诗:是属于“儿童”的诗,适合儿童阅读、吟诵,为童年所理解、欣赏、喜爱的诗歌。(一):儿童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1. 真率明朗的情感性。2. 形象鲜明的叙事性3. 稚拙活泼的趣味性4. 流畅简洁的音乐性(二):儿童诗与儿歌的异同P68-70儿歌在词语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且有“俗味“。而儿童诗遣词造句在晓畅浅白之中多一些“稚趣”,注重情感的纯度儿歌讲究韵律节奏,注重语音外在表
16、现形式上的音乐感,人称“半格律诗”,而儿童诗可以更自由少拘束,音乐美体现于诗意之中,人称“自由体”。 儿歌追求幽默、机警和谐趣,而儿童诗更关注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儿歌适宜于歌唱游戏,有娱乐性和衫的物质。而儿童诗更适合吟诵听赏,讲求精神性的消费。然而这种区别又是相对的。尤其是儿童诗和创作儿歌之间界线并不分明。它们都是适合儿童接受的诗歌文体 ,周时文体 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在创作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诗化的儿歌 或歌化的儿童诗屡见不鲜。三、童话: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儿童文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它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一):童话的基本特征P77-80最基本的是其丰富多彩的幻想。
17、(童话的幻想必须根据于现实)童话的人物:虚构的幻想人物,有超常的功能和形态。例:皮皮的力大无穷。童话的环境:假设的不受现实环境的限制。例: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中中的花园。童话的情节:与童话人物对立的超常神奇化。(二):童话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拟人:即人格化,指富于人类以外的具体或抽象的客观存在以人的感情,思维习惯和言行举止。夸张:指借助奇妙的想象,将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予以扩大和强调,从而突出其本质特征,增强艺术效果的艺术手法。象征:是指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把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形象可感地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段。(三):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P75-77超人体童话形象 如普希金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格林童话
18、白雪公主、灰姑娘,乔治桑的灰尘仙女拟人体童话形象 如安徒生的丑小鸭,科洛迪塑造的木偶皮诺曹。米尔恩描绘的小熊维尼菩。叶圣陶刻画的稻草人。郑渊洁描写的小老鼠舒克和贝塔。拟人体童话形象 如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中的王葆,格林童话中小红帽姑娘,安徒生的皇帝新装中的皇帝和豌豆上的公主中的公主。四、寓言,它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阐发人生哲理、寄托道德训诫(一):寓言的特点1. 明确的寓意2. 生动的比喻3. 精炼的语言(二 ):童话和寓言的异同:p84-871. 共同点:都源于民间,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 ,都比较广泛地采用拟人、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具有较强的幻想虚构性;都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 ,具有
19、象征意义。2. 不同点:寓言的情节单纯,篇幅短小,而童话的情节比较曲折丰富。结构也复杂多变。更注重对人物的刻画和细节的描写,篇幅相对较长,在象征性上,寓言习惯于用概括性的语言,将寓意点明,训诫的意味比童话明显;对幻想的表现二者也有不同的限制与要求。童话的幻想需要根植于现实生活,遵循特定的童话逻辑,真中求幻,幻中有真,达到真幻的和谐结合。寓言以训诫为主要宗旨,重视的是对现实的讽喻和影射,因而多着眼于现实 事物与虚构事物中找到某点相通之处,并不拘泥于自然逻辑。寓言中的形象是为了表达寓意而存在,因而可以突破“物”性的限制;此外,寓言不一定塑造出性格鲜明的形象,而童话对此则有较高要求,无论是常人体形象
20、,拟人体形象还是超人体形象都必须有鲜明的性格。五、儿童故事,儿童故事是指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阅读的叙事性文学样式,内容单纯、篇幅短小,具有口头性、生动性和完整性的特征。(一):现代概念的故事与民间故事有何区别?P88民间故事:口传性:在民间流传,较书面文学有更广泛的传播性和生动活泼的特色。 集体性:在口头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入讲故事人的各种创作,使之有集体创作的特点。 变异性:在流传过程中产生许多异文和大同小异的同类作品。 佚名性:因口头集体创作的特点形成佚名特征。现代故事:故事范围比民间故事大,继承民间故事的通俗性,故事性。 书面创作 个人创作 固定性 作者(二):儿童故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道德
21、儿童故事是故事的一个分支,它符合故事的一般特征是注重故事性;讲究情节的连贯性,悬念性、戏剧性与故事的完整性;表现手法以叙述为主等。儿童故事自身形成的一些艺术特征主要有1. 结构单纯,脉络清晰2. 情节曲折离奇,趣味性强。3. 主题集中明朗,有针对性4. 语言质朴,明快,口语化(三):儿童故事类型:1. 从内容分:动物故事 生活故事 历史故事 图画故事 传奇故事 科学故事 益智故事 愚人故事 名人故事 寓言故 事 11.童话故事2. 以故事来源,可分为民间故事(包括改编的)和创作故事(或文学)3. 以表现形式分,可分为文学故事,图画故事六、儿童小说(一):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 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儿
22、童故事的作者,大都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比较客观的叙述事件的进程,儿童小说作者的立场则更自由些,可以有更多的主观情感注入作品,或者说更审美化。1. 儿童故事的价值在于故事本身,重视的是精彩事件的叙述结构;而小说的价值则在于人物和主题,重视的是典型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深度。2. 儿童故事讲究的是讲故事的技巧;而儿童小说为要加强 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效果,则必须更注意精雕细刻的描写,换言之,故事是粗线条的;小说则是精细的。(二):儿童小说的主要构成元素三大要素:主题、人物、故事(情节)相关构成元素:主题,人物,故事,情节,题材,语言,时间 、地点、背景(三):儿童小说在主题的表现和题材的选择上应注意应哪些
23、问题?1. 要有一个比较鲜明积极的主题2. 我们决不能把主题误解成作者对读者的一种教训 。儿童小说主题要鲜明、积极,并不簙它就不能揭露生活中阴暗、丑恶,暗淡的一面。社会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万花筒和多棱镜,儿童小说单有主旋律,而无与之相应的多声部和声,同样是单调、乏味的。问题并不在于是否表现生活的阴暗面,而在于能否体现出主题的积极意义。七、儿童散文(一):儿童散文有哪些基本特征? (1) 童心和童趣是儿童散文 的灵魂和核心。(2) 带有故事性的叙述方式 (3) 易于儿童接受的理趣(4) 优美、活泼、朴实、简约的语言特征(二):儿童散文的类型?按叙述的方式 分:(1)叙事型散文(2)状物型散文(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5823 儿童文学 概论 自考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2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