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下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及规避措施.doc
《浅析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下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及规避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下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及规避措施.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在我国,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在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诉讼案件中的使用只是初步阶段,在众多案例中,审判结果并不能均衡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和法律权利。由于是初步的使用,所以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对我国关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法律体系造成了一些大的变动。大的变动中之下,就会有缺陷,所以能够研究出在这些缺陷之下的规避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出有效地法律责任规避措施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在搜集大量资料、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和概括,阐述了我国以及国外在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体系中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制定及使用的历程、现状、利弊及相关规定,最重要的是与国外以及先前国内法律环境的比较,研究出现行
2、法系下的缺陷,从而总结并提出如成立独立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严格剔除行政干预等的法律责任外部规避方法和如建立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鉴定委员会等的法律责任内部规避方法。关键词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法律责任;规避措施ABSTRACTIn China, the allocation of the burden proof in the CPAs civil litigation is the use of the initial stage, in many cases, trial results cant balance the CPAs legal responsbility and legal
3、 rights. Because of the intitial use, the allocation of the butden proof has caused some big changese to our countrys law system about the CPAs legal responsbility. The big changes always causes defects, studys out the avoidance measures next this defects is very important, so study out the effectiv
4、ely legal responsibility avoidance measures are the final purpose of this paper.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tudy, concludes,synthesized and summarized on the basic of collecting a large number of data and literature, states the estabilish and use of the history, status quto, a
5、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about the allocation of the burden proof in China and abroad leg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CPA.Compared with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legal environ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udying out the defects of cuttent legal system, summarized and put
6、s out legal responsibility external avoidance measures such as estabilish the PCAOB, eliminate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strictly, etc, and legal responsibility internal avoidance measures such as estailish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CPA Appraisal Committee, etc.Key words:Allocation of the burder
7、n proof;Liability;Avoidance measures目录第一章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概述11.1 全球范围内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现状11.2 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21.3 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21.4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31.5 现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规定的缺陷4第二章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概述62.1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含义62.2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在国外法系中的应用72.3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在我国法系中的应用8第三章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在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体系中的应用113.1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在国外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体系中的应用113.2 举证责任分
8、配原则在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体系中的应用133.2.1 应用的原因133.2.2 责任体系的相关变动14第四章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下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体系的缺陷164.1 缺乏公共公司会计的监督164.2 审计底稿不能作为庭审证据164.3 举证推定原则与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混乱执行174.4 法官与检察官的不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17第五章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下注册会计师规避法律责任的方法185.1外部规避法律责任的方法185.1.1 不断完善有关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法律、法规185.1.2 成立独立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185.1.3 在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中剔除专家保证责任原则的各种法律要素19
9、5.1.4 建立政府、行业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195.1.5 建立使用会计师审计底稿作为庭审证据的规则体系205.1.6 对部分使用举证责任推定原则的业务改变为使用举证责任分配原则205.1.7 在审计准则中建立明确的注册会计师“合理保证”的范围205.1.8 严格剔除独立审计中的行政干预215.2 内部规避法律责任的方法215.2.1 建立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鉴定委员会215.2.2 签订详细明确的业务约定书,界定事务所承担的业务责任和范围225.2.3 在事务所内推行常设法律顾问制度225.2.4 保留审计底稿,必要时作为证明会计师无错误的证据22第六章 结论23参考文献25致谢26第一
10、章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概述1.1 全球范围内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现状按照CPA法律责任的时间轴来看,由于企业规模扩大,业务全球化以及企业经营的错综复杂性,造成审计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在此基础上,会计业务更加复杂,审计风险也有所增长。同时,立法单位为了切实保护投资者的相关利益,加强了会计责任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加大了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处罚力度。总体来说,上述现象的社会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消费者利益保护主义的兴起。随着20世纪30年代证券法的通过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财务报表逐渐成为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重要投资依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在获得急速增长的期望值的同时,又增强了投资
11、者和债权人在遭受损失而向注册会计师获取补偿的期望;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被期望成为财务报表的“保证人”, 社会大众认为注册会计师是担保人而不是独立、客观的审计者和报告者。当利益关系第三者在遭遇相关损失时,就会向“保证人”索取赔偿。近十年来,企业经营失败或者因管理层舞弊造成破产倒闭的事件屡有发生,投资者和债权人因此蒙受了重大损失,损失方认为注册会计师未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就应该对其负有赔偿责任。因此,许多国家的法院判决也开始倾向于扩大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这一现象就是后来俗称的“诉讼爆炸”。“诉讼爆炸”为什么会产生?因为注册会计师履行责任的对象随着其法律责任的扩大而拓宽,注册会计师也很容易被指控为
12、民事侵权。在这种背景下,诉讼赔偿成为了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问题,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在提供鉴证服务时也应当考虑到这些问题。这就引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会计师事务所诉讼的直接费用支出占其审计收入的20%,诉讼赔偿不仅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提供鉴证服务应当考虑的问题。在美国,在对执业不当的审判中,凡涉及大额赔付的,陪审团裁决的基础就是认为赔偿金额通常由保险公司而非被告承担。这种现象就是“保险危机”,是注册会计师责任加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种现象概括来说就是:执业过失造成保险赔付急剧增长,而保险赔付的增长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保险费用的攀升。因为,在陪审团眼中,保险金额的支付
13、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随着法律的的转变,注册会计师对已知的第三方使用者或财务报表的特定用途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这就导致赔偿金额的持续上涨,在和高额保险费用的共同作用下,引发了提供的服务价格持续上涨。纵观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历程,就现今的状况同西方比较而言:我国的法律环境仍不够完善!在西方,审计准则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它是判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在我国,审计准则的地位在法律上却没有得到清晰的确认。目前,我国关于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裁定和执行权完全归属于人民法院。独立审计准则其实只是作为纯粹的行业标准而存在,它在法律相关方面可以说是具有零效力,完全不能作为注册会计师的辩护依据。更严
14、重的问题是:涉及CPA行业的诉讼案件往往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极高的技术复杂程度,法院是难以独立对案件作出合理的界定。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是现阶段CPA法律责任方面有待解决的。在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效果在社会上是具有很高的期望值的,各方使用者都希望注册会计师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所有错弊,社会不断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委托单位的会计记录差错、管理舞弊承担检查和报告责任,却严重混淆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区别,事实上,这是一个不现实的要求。1.2 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按照法律规定,注册会计师犯有违约、过失或欺诈行为并对被审计单位或关联第三者造成损失的,可判其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三种
15、责任可追加一并处罚。注册会计师承担的行政责任包括警告、暂停执业、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行政责任包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业等;与一般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一样,注册会计师所承担的民事责任主要就是赔偿受害人损失;承担的刑事责任包括罚金、有期徒刑以及各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等。1.3 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审慎执行,保证业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否则,一旦出现审计失败,就有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普通法中,如果因为过失或违约而没有提供服务,或没有提供合格的服务,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在一些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能要对客户以外
16、的其他人承担责任,如“已预见”将依赖财务报表的有限第三者承担责任。无论按照普通法还是成文法,注册会计师都可能因为执业原因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法律责任,通常是由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失败所引发,但是这还不属于实际损失,如果执业过程中没有持有相应的职业谨慎,就会出现审计失败,审计风险就会变成实际损失。往往注册会计师被诉讼,是因为诉讼者混淆了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的定义。经营失败是指:企业由于经营或经营条的变化(如经济衰退、不当的管理决策或出现医疗之外的行业竞争等)而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预期经营要求;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在这里一定要指出,如果被
17、审计单位管理层精心策划和掩盖舞弊行为,尽管注册会计师完全按照审计准则审慎执业,有时还是不能发现某项重大舞弊行为,这就是审计风险。当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重大错报并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时,就可能产生注册会计师是否恪守应有的执业谨慎这一法律问题。但是,判断注册会计师未能尽到应有的谨慎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如果未能恪守应有的职业谨慎,将会承担法律责任,并可能导致事务所也遭受损失。1.4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通常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包括三种类型,即:违约、过失和欺诈。(一) 违约同一般的违约责任一样,所谓“违约”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所承担的法律后果。例如注册会计师
18、违反了与被审计单位审计业务协定书、保密协定书等。注册会计师违约给他人造成损失时,应负违约责任。注册会计师法第四十二条就规定了注册会计师违约给被审计单位造成损失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合同关系的相对性决定了违约责任的相对性,即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责任,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对但是人之间的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具体而言:(1)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的责任,不是合同当事人的附属人(如代理人)的责任;(2)合同当事人对于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的违约承担责任。合同法第12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在这
19、里,为了更好地和以下两种法律责任作出区别,需要明确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1)有违约行为;(2)有损害事实;(3)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无免责事由。根据不同标准,可将违约行为做以下分类:(1)单方违约与双方违约。双方违约,是指双方当事人分别违反了自己的合同义务。合同法第120条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可见,在双方违约情况下,双方的违约责任不能相互抵消。(2)根本违约与非根本违约。以违约行为是否导致另一方订约目的不能实现为标准,违约行为可作为分类。其主要区别在于,根本违约可构成合同法法定解除的理由。(3)不履行、不完全履行与迟延履行。(4)实际违约
20、与预期违约。 (二) 过失注册会计师的过失行为就是在特定条件下,注册会计师未持有职业谨慎。一般认定注册会计师是否有过失行为的方法就是用合格会计师在同样的条件下所能完成的谨慎程度为标准。若相比此标准,会计师有过失行为,且其过失对他人造成损失时,就可以认定注册会计师应负过失责任。按照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持有的职业谨慎程度,可将过失区分为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如果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没有完全遵循会计准则及审计准则的要求,则为普通过失。比如,审计报告是在不充分的审计证据下出具的,就是普通过失。如果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根本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及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则是重大过失。(三) 欺诈会计欺诈是会计
21、主体在会计活动中,故意形成虚假会计信息,或者故意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不法行为。如果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虽无故意欺诈的动机,但是却有极端或异常的过失行为,法律将其认定为“推定欺诈”。在现行法律中,对于推定欺诈和重大过失的区分是很难的,而且近年来,有些法院放宽了欺诈的范围,使得推定欺诈和欺诈具有了等效的意义,那么判定负有重大过失责任的会计师及事务所就很可能还要承担“推订欺诈”责任。1.5 现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规定的缺陷在现行法系中,由于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衔接,以致对同一违法行为的规定不尽相同。比如,证券法和注册会计师法强调的工作程序与应承担法律责任之间的因果关系
22、,然而公司法、刑法以及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中强调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结果与应承担法律责任之间的联系。按证券法与注册会计师法规定要求,只要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程序符合有关专业标准的要求,即使其工作结果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注册会计师也不一定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其他法律则是按工作的实际结果与实际情况来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这些法律的不同规定,而相关的司法解释又不一致,使实际司法判决不一,所以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规定的最大缺陷就是各法之间的矛盾。我们国家虽然先后出台了刑法、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公司法,在这些法律中间都涉及到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有关的规定,可以说这些法律为维护市场机制的正常运
23、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超出预期,注册会计师行业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法律就相比之下滞后了。如上一段所说,这些法律条款中还存在着矛盾之处,因为没有以犯罪客体为线条进行分类规定,造成了尺度的不一致,最终导致了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复杂化,但是独立审计准则在大众范围内只能算是行业规范,没有法律效用。可以说现今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相关规定中的最大缺陷就是:诸多立法与独立审计准则之间极强的矛盾性,造成了注册会计师执业参照物的混乱。第二章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概述2.1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含义关于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是一种法律裁定方法,它的定义似乎总是随着它在不同法律环境和
24、不同法律案件中而产生细微的变化,所以在这里只能给出它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含义。在古罗马时代,举证责任有两条分配原则:一条是,原告有举证的义务;另一条是,提出主张的人有证明的义务,否定的人没有证明的义务。前者是基础,后者是补充,后者便是“谁主张,谁举证”这一公式的渊源。近现代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学说,都可以溯及到古罗马时代的上述两条原则。到近代资本主义时期,形成了较有影响的三大学说:待证事实分类说、法律要件分类说和法规分类说。法规分类说认为,任何实体法的条文都有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原则性的规定;一部分是例外规定。凡要求适用原则性规定的人,应就原则性规定所包含的要件事实负举证责任;凡要求适用例外规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举证责任 分配原则 注册会计师 法律责任 规避 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9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