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资料集 .doc
《CA资料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资料集 .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CA资料杂集CAS的组成包括有:用户管理系统SMS、业务信息生成系统SIG、节目管理PMS/SI编辑系统、节目调度处理EIS、用户授权管理系统SAS、条件接收CA等。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管理用户的SMS,一块是管理节目的CA。CA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信号加扰部分,它是通过一个随机码发生器所产生的随机码(称为控制字CW)来控制加扰器对信号的加扰;二是加密部分。(1)节目管理/EPG编辑系统(PMS/EPG):对节目进行定义、编辑、编排、查询,产生节目时间表。(2)用户管理系统(SMS):对用户信息、用户设备信息、节目预定信息、用户授权信息、财务信息等进行处理、维护和管理,同时可为其它相关系统
2、提供用户授权管理的基本数据。(3)前端条件接收系统(CAS):完成用户授权控制消息(ECM)及用户授权管理消息(EMM)的获取、生成、加密、发送等处理。(4)业务信息生成(SIG)系统:自动提取节目数据库中的节目描述信息,并转化为DVB的SI信息,同时按一定的周期发送这些信息给复用器。(5)复用加扰处理系统:定义了SCS、EMMG、SIG的接口,加扰采用了标准的DVB加扰算法。(6)加密单元/模块:使用单密钥算 法,密钥长度为128b。需加密的信息包括ECM消息、EMM消息、CW控制字等。(7)加扰模块:采用DVB Common Scrambling算法,使用统一算法后,可以保证多个CA系统的
3、同密,便于运营商同时选用多个CA系统。需要加扰的信息为视频流、音频流、数据流等,加扰用的密钥(即控制字CW)通常长度为64b,控制字生成器一般由加扰设备自带或者由外接输入。数字电视的加扰是:在前端复用器中的控制字发生器随机产生的密钥(一般称为“控制字CW”,每5-20秒要变换一个控制字)通过前端加扰器利用DVB通用加扰算法对多个视音频和数据流同时进行加扰,从而形成加扰后的视音频和数据流,然后送到网络中传输,有条件接收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将CW安全可靠、及时地传递到客户端,使客户利用该CW完成解扰,从而收看正常的电视节目以及数据服务。ECM的生成:有条件接收系统将控制字CW利用某种算法(一般采用某
4、种对称算法)进行运算,运算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加密的过程,运算的结果就得到所谓的ECM,即授权控制信息,此信息中包括了加扰用的控制字或着同控制字有关的加扰信息。对CW进行加密传送,这种加密是一种多层加密机制,从而增加CW传送的安全性,直接对CW加密的第一层所产生的密文称为授权控制信息ECM,通过复用器与加扰的码流一起传送,ECM还含有时间、节目价格、节目授权控制等信息,因此ECM是面向节目的管理信息。EMM的生成:客户通过用户管理系统(SMS)向用户授权系统(SAS)提出申请,从而生成一个用户的授权,此授权包括了该用户收看电视节目以及享受其它各种服务的信息,该信息对一个CAS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
5、加密技术的关键就是对此类信息的处理。该用户的信息经过加密算法的运算(一般采用Triple-DES和RSA算法)从而生成EMM,即授权管理信息,EMM中包含了用户节目观看的权限以及用户的地址等。a. 前端工作原理 经过数字化的视音频节目通过ASI接口传送到复用/加扰器中,为了使CA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必须在复用/加扰器中预先完成各项初始设置,使CA系统通过标准接口与复用/加扰器建立好通讯连接,并建立相关的PMT、CAT表等。复用/加扰器开始加扰时,首先产生加扰控制字CW,并在使用CW加扰TS流之前,先将CW通过标准接口传送给ECMG,并等待ECMG返回ECM消息,此ECM消息已经将CW及有关节目属
6、性信息以密文形式封装到数据包内,复用/加扰器接收到ECM包并通过SCS同步后,按照特定的时序关系将ECM插入到TS流当中,将CW传送给加扰模块,而加扰模块按照事先预定好的规则使用CW加扰相关的视音频节目。同时复用器还可将已经收到的EMM消息、SI信息插入到TS流中,并将复用好的包含ECM、EMM和SI的TS流通过ASI接口传送到调制器中,然后通过Cable传送到用户端,至此完成了前端的加扰控制工作。最后ECM、EMM以及加扰后的视音频和数据流一起送到复用器中经复用后形成TS流经过调制后送入网络中传输。在用户端,用户使用机顶盒从收到的TS流中取出EMM和ECM并将其送入到用户的智能卡内,智能卡将
7、符合自己特征的EMM信息通过自身的解密算法解出用户的服务信息,然后利用此服务信息对ECM进行解码,从而取出控制字CW,最后将CW送入到用户机顶盒的解码器中实现对TS流的解码,从而还原出原始的视音频和数据流。从原理上看,CW是由前端复用设备产生的,加扰也是由前端设备完成,CAS只是完成CW的安全传输,从而保证用户合法的收看。(1)接收端CA系统:接收端CA系统可以接收并处理前端CA系统发送来的ECM、EMM信息,并通过标准的通讯接口与智能卡进行数据交互,获取解扰控制字,传给解扰器完成解扰工作,同时提供有关CAS的辅助信息给接收设备,供接收设备显示。 (2)采用芯片:一般情况下机顶盒的核心芯片包含
8、了CPU、解扰、解复用、解码、智能卡IO等功能,是一个集成多功能于一体的芯片。为了保证机顶盒的互换性,一般采用统一的解码和解扰算法,并与前端系统采用的算法一致,即解码为MPEG-2算法,解扰使用DVB Common Scrambling算法。(3) IC卡认证:可采用单密钥算法,也可以采用公钥算法,但是由于卡的计算能力有限,建议采用单密钥算法,认证协议可由CA厂家自定义。 (4)加解密算法:应与前端系统采用的加密算法一致,从而保证解密信息的正确。 (5)IC卡接口:由于采用了带CPU的智能卡,其接口可以采用ISO-7816标准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需满足ISO-7816-1、2、3等协议规范,
9、至于其它更高层的协议设计可作为选项,或者由专门的组织协调并制定可行的规范细则。b. 接收端工作原理 接收端使用机顶盒接收加扰节目,机顶盒通过Cable接收到已经加扰的TS流后,按照智能卡提供的参数过滤出ECM、EMM消息,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要求将ECM、EMM消息传送给智能卡。智能卡接收到ECM、EMM消息后,分别对其进行相关的处理,将授权写入智能卡的用户授权数据区,并根据授权条件及指定的密钥解出加扰控制字CW,同时将CW传送给机顶盒。机顶盒接收到CW后,将其传送给解扰器,如果解扰控制字CW正确,则可解出加扰节目,否则将收看不到节目。安全机制 一个条件接收系统涉及到两个加密系统,一个是节目加密系
10、统,对播出的节目内容进行加密,习惯上称为加扰,它的作用是扰乱节目信号,使得未经授权的用户不能收看加密节目。另一个加密系统是分层密钥加密系统,其目的是使用一环紧扣一环的层次加密,保护控制字的安全。 对于节目的加扰,通常采用DVB Common Scrambling算法,该加扰算法使用的是基于密钥的算法,控制密钥是CW,为了保证加扰的安全可靠,CW通常510s变化一次,并且保证充分的随机性,有效地抵抗黑客的攻击,由于前端采用了标准的通用加扰算法,为接收设备的统一提供了基础,只要接收设备配备了同样的解扰算法,并完成了CA系统集成,即具备了收看加扰节目的条件,如果有授权即可收看加扰节目。 而对于分层加
11、密技术,在密码学中,它已经成为一项公认的成熟的技术,至于其安全性是不容质疑的。在一般的条件接收系统中,采用了多层加密的机制,其中CW用于加扰节目内容,该密钥是经SK(工作密钥)加密后通过ECM传送给用户端的,而SK、PDK(节目分发密钥)、IK(节目发行商密钥)等依次使用PDK、IK和PPK(个性化密钥)加密后通过EMM发送到用户端。在用户接收端,接收控制智能卡中按照相反的次序依此解开IK、PDK、SK、CW,如果用户拥有收看节目的授权,将解出CW明文,并传送给接收设备,由接收设备完成最终的解扰工作。分层密钥结构如图3所示。同密处理技术 一旦电视台采用了条件接收系统,并开展付费业务后,对于电视
12、台或运营商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既有自编的节目,又有转发的节目,而且它们都需要加扰,而且可能采用不同的CA系统进行加扰,那么它们是否可以兼容呢?是否会影响用户对节目的收看呢?答案是:如果采用同密技术,这种影响就会减小或者不会出现,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那么什么是同密呢?它是如何定义的?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在DVB有关CA系统的标准中,定义两种加扰方式,即同密(SimulCrypt)和多密(MultiCrypt)。同密要求前端可以使用多个CA系统,每个CA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加密系统加密各自的相关信息(CW、ECM、EMM等),但对节目内容的加扰必须采用同一个加扰算法和加扰控制字,这样可以保证
13、接收端使用不同的接收设备而同时又能接收相同的数字电视节目。由此可见,使用同密技术后,可以方便多级运营商的管理,为多级运营商选择条件接收系统提供了灵活性。 与同密方案不同,多密技术主要是针对接收端而言的,用户可以采用多密的方式接收不同的加扰/加密系统所加密的不同节目,在接收端完全可以使用Common Interface接口协议,采用PCMCIA卡就可完成对不同节目的解密/解扰的处理工作。 由于DVB中的同密与多密都规定了标准接口,这样一来方便了多个CA系统的集成,同时也方便了用户。 但就目前技术而言,同密的实现是有条件和代价的。在前端,要求进行同密的CA系统要遵循DVB 同密标准,并有标准的EC
14、MGMUX、EMMG MUX接口。在接收端,用户必须使用支持各自CA系统的机顶盒,也就是说用户可能要拥有多台机顶盒,将来,如果机卡分离的标准能够制定,保证一台机顶盒能够集成多个CA系统,那么这一问题将得到解决。 多个CA系统是如何进行同密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图4进行说明,图4表示多个CA系统同密时的连接关系,尽管图中仅画出了两个,但对于多个CA系统其原理是相同的。 图4 图4描述了两个CA系统,A 和B 。实际上,两个CA系统进行同密集成时,大量工作集中在其中的两个主要模块上,即ECMG和EMMG,ECMG是通过ECMSCS标准接口与复用器进行连接通讯的,而 EMMG是通过EMM MUX标准接口
15、与复用器连接的。同密时, SCS(同步同密处理器)模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负责将加扰控制字传送给ECMG,并从ECMG获取AC(访问控制)条件,同时负责调整各个ECM消息之间的时序,控制ECM与CW之间的同步关系等。对于一些增强型的SCS,还具有对CA加扰组的控制和管理功能,可以通过标准的EISSCS接口与EIS(时间调度器)连接并完成对加扰组的自动控制。与CA系统密切相关的SCS和CWG(控制字生成器)通常被放在复用/加扰器中,当然也可以单独放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 目前,实现同密的CA系统与复用/加扰器的连接通常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采用固定的AC(访问控制)条件进行控制;另一种是采用动态
16、的AC条件即通过EIS传送加扰组条件完成自动控制。第一种情况,目前采用的比较多,也容易实现,AC条件可通过手工输入方式存于复用/加扰器中,复用器仅需要提供标准的ECM、EMM接口即可完成。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就比较复杂了,首先需要复用/加扰器必须提供标准的EIS接口或者有专用EIS接口,同时要求CA系统也要有EIS生成模块,从而增加了集成的难度,不过,用此种集成方式,可以实现CA系统与复用/加扰设备的自动连接和控制,为CA系统的复杂的功能及扩展功能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通道。 同密技术可以解决如下问题:当运营商已经使用了一个CA系统后,又要选择一个新的CA系统,从而增加系统的灵活性并扩大运营范围;运
17、营商的节目来自不同节目商,各节目商采用不同的CA系统,并要保证多个节目同时播出。使用同密技术后,能够保证前端多个CA系统能够共同工作,使用同一种加扰算法对节目加扰,并保证用户能收到各个CA系统加扰的节目。DVB CA技术有多密(Multicrypt)和同密(Simulcrypt)两种,DVB规定了一个通用加扰算法(CSA),旨在使符合DVB标准的CAS具有通用性。同密模式的核心是采用一个通用加扰算法,不同的CAS厂商可以对各自的密钥数据采用各自的加密算法,但都要用通用加扰算法来加扰信息,这就为在一个传输系统中运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CAS提供了条件。将前端处理模块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主前端元素;另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A资料集 CA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9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