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 会计·基础班·第一章总论.doc
《注册会计师 会计·基础班·第一章总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会计师 会计·基础班·第一章总论.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内容是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对全书后续章节具有统驭作用。近3年考题为客观题,分数不高,属于不重要章节。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年度题型2010年2009年(新制度)2009年(原制度)2008年(原制度)题量分值题量题量题量分值题量分值单项选择题11.5合计1.52011年教材主要变化本章删除了“第六节 会计科目”一节的内容。本章基本结构框架会计概述财务报告目标的重要作用会计的作用 企业会计改革与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目标的主要内容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及时性重要性 谨慎性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的定
2、义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会计基础 可靠性 财务报告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财务报告及其编制财务报告的构成总论第一节 会计概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组成。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
3、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
4、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二、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
5、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二)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例题1多选题】下列项目中,不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的有( )。 A当无形资产
6、价值恢复时,将以前年度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B由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全额转回C由于资产购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借款费用由资本化核算改为费用化核算D某项专利技术已经陈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E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改为成本模式【答案】CD 【解析】会计处理只要符合准则规定,就不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选项A、B和E不符合准则规定,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
7、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例题2单选题】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实质重于形式 B谨慎性 C相关性 D及时性 【答案】A【解析】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从法律形式上,该资产属于出租人的资产;从经济实质上,承租人对该资产能够实施控制,所以承租人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六、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七、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
8、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例题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A.将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B.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C.企业设置秘密准备D.或有应付金额符合或有事项确认负债条件的确认预计负债E.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答案】BD【解析】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
9、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选项B和D体现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八、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例题4单选题】下列各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着制约作用的是( )。(2010年考题)A及时性 B谨慎性 C重要性 D实质重于形式【答案】A【解析】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者其他方面做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就失去了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率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一)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
10、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二)资产的确认条件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如何理解资产的账面余额、账面净值和账面价值?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例题5单选题】根据资产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2007年考题)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
11、源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答案】D【解析】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例题6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 A发出商品 B委托加工物资 C待处理财产损失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答案】C【解析】“待处理财产损失”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属于企业的资产。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一)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注册会计师 会计·基础班·第一章总论 会计 基础 第一章 总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