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考试题目整理.doc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目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考试题目整理.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其中,“专业教育”表明高等教育的性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是讲高等教育的起点或基础,表明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位置是最“高”的。“学术性或职业性”是对“专业教育”的类型及其“有机结合”要求的进一步揭示。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其构成主要包括: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即布局)等。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落实,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
2、要求。具体而言就是指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高教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定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高等学校的微观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微观层次):高教管理体制有宏观
3、和微观层次之分。微观层次是指高校管理体制中的高校各个层次、管理单元间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即高校的内部管理,它可以按管理要素分为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六个要素,也可按管理部门分为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物资管理、后勤管理等,还可以按管理职能分成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激励等。高等学校的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或学校系统,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学校的种类、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主办权、领导管理体制以及学校之间的衔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等。高等学校的学制是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程度上分它属于学制中的最高层次
4、。高等学校学制的制定主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应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8、学位制度:学位是高等院校授予的头衔,它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学位制度即国家为保证学术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衡量标准从而对相应学术程度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制度。9、专业:专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某种职业的劳动特点和职业特征。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专业特色:指所办专业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方式方面,最终表现为专业造就的“产品”大学生
5、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从构成要素看,专业特色具体表现为:第一,专业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科性质的程度高;第二,课程体系合理,能为专业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三,专业教师群体实力强、学术积淀厚,教师个体素养和专业水平高;第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职业适应性,在同类职业中竞争力很强。 从培养方式看,专业特色具体表现为:第一,适应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价值追求;第二,能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和社会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因素和条件;第三,能有机组合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合力。 专业特色有相对性、动态性和积淀性特点。课程: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
6、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高教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和结果,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的一切条件和一切活动的总和。教学大纲:指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条目、基本论点和进程叙述该课程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教学大纲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说明、本文和附录。它的意义在于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和指导学生自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纲要。教材:又称教科书或课本。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某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它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大学教材分为两大类:基本教材(正式出版的教科书、未正式出版、自编自
7、用的教材或讲义、讲授提纲)和辅助教材(学术专著、习题集、学习指导书和课外读物)。高等学校的教学: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设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发展智力和体魄,树立科学世界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个性品格的专业性、探索性、过渡性的高层次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其内涵包括:构成要素、主要任务、基本特征和活动方式。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指教学管理者遵循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实施、协调、检查、总结等活动,合理运用教学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因素,使教学工作者有序高效地运转,以
8、保证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新增)主要指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我过目前的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为三个能级:(1)设有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2)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3)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院校。通才教育:以培养通才为目的的教育,又称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学制: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学校的种类、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主办权、领导管理体制以及学校之间的衔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教师专业化基本含义是: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
9、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结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转台,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学位制度:即国家为保证学术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衡量标准从而对相应学术程度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结构主要指高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构成状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
10、等。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经济因素文化传统因素科学技术因素教育因素区域因素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纵向结构,由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所决定: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科类结构与专业结构:横向结构,由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社会分工状况决定:从总体看,高等教育按学科门类可划分为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 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共11个学科门类。 高等教育科类与专业结构的优化 1 优先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类本科专业。优先发展适应加入WTO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类本科专业,适当调整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比例。2 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 用
11、型专业。3 建立交叉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机制。4 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5 重视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6高等学校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革和改造。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及其基本发展规律。1)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现象。2)研究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按高等教育自身的运行形态,可将其分为高等教育活动(包括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教育活动)、高等教育事业(指与社会其他事业相区别的事业,通常包括高教目标、高教规模、高教结构、高教制度、高教管理等)、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的观念形态),三者分别属于实践形态、制度形态和观念
12、形态,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3)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学要研究的基本规律主要有以下三条: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律,以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规律。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演变及其内涵: (1)培养人才(以传授知识为主):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后到19世纪初,大学一直沿着培养人才这一办学方向缓慢发展着。(2)注重科研:柏林大学的创立把学术研究引入大学,大学活动的范围扩大了,大学的职能随之发生了变化,大学至此开始具有了第二种只能发展科学的职能。(3)服务社会:威斯康星大学是另一所在美国高等
13、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赠地学院,它以“威斯康星思想”而著名。此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地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第一,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会工作的公民;第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第三,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基本途径包括:第一,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第二,专家服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内涵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学说的思想内涵包括以下三层涵义:第一层次是指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可以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以
14、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个性。第二层次是指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第三个层次是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全面发展,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地、历史地把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调整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在新的世纪,各个国家的高校都在调整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调整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强调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这是出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知识成为资本的考虑。第二,要培养大量复合型人才。因为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推动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职业更新加快。第三,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应变适应能力和交往协调能力。社会变动加快,人际交往加速,竞争性增强,不确定性增多,时代要求人才的各种能力得到加强。
15、高等学校要主动适应社会,发挥其能动性,要在教育学生正确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主体精神,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共处。高校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答:专业建设主要是指专业内涵建设,专业内涵建设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设施建设;专业管理的建设。上述五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也不能平均用力,其中最关键的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怎样促进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发挥?答:(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是高等教育对个人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它也是高等教育的功能体系中最基础的功能,可分为促进个
16、人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的功能,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功能,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使受教育者政治化、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人才法律和促进政治的民主化三方面。(3)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指高等教育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生产发展提供专门人才的支持;作为科技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重要更直接;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4)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高等教育
17、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首先,高等学校是社会上从事精神生产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其次,高等教育具有吸收、融合各种文化的功能,再次,在人才培养方面,比较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已有文化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5)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这两个功能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二者本质上没有什么矛盾。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答:(1)高校教师是一种职业。一般地,衡量一种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人们通常以经济待遇、社会权益和职业声望三方面作为评价标准。三者之中,又首重经济待遇。但从教师
18、本人方面讲,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教育专业水平和教育成就。教师的职业声望是其社会地位的综合体现,直接影响着教师群体的职业权利的实现和教师个体的心理状态。从总体上看,高校教师的地位是比较高的。(2)高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校教师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是科技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实现者;是知识、技术应用的重要参与者;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要考虑哪因素?答: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培养方向、使用规格和相应质量要求。培养目标指明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所对应的职业种类;使用规格指明同一类专业中不同人才在层次上的差异;质量要求包括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两个方面。制定专业培养
19、目标要考虑以下因素:第一,专业培养要与教育方针、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国家的学位条例相一致;第二,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要求,要充分体现德与才、身与心、知识与能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协调与和谐;第三,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高等学校层次、规格的差异性;第四,要使专业人才质量规格具有国际可比性。高等学校教学有哪些基本形式?社会实践教学有哪特征?答: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形式有四种: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社会实践教学有以下特征:第一,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根本目的;第二,以参与为最基本的实践方式;第三,教育教学内容具有定向选择性;第四,能与其他教学形式相互促进。高
20、等学校开展科研的意义或必要性答: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高等学校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2)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3)是发展新学科的坚实基础;(4)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5)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新增答:(1)有利于增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2)有利于深化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3)有利于提高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答:根据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在吸引前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科学成分的基础上,我们提出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原则如下:(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保证教
21、学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先进性,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武装学生,又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知识的能力。(3)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是决定整个教学过程成败的关键,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双边共同活动,教师是使教学有效进行、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主要保证,而学生则是
22、决定教学能否收到实效的根本,因而,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学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共同特性,对全体学生提出必要的共同要求,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使每个学生地才能和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5)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原则:使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教学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培养能力,通过培养能力促进学生独立地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一原则是知识与能力相互促进的规律的反映。(6)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地科研态度和从事科学研究地能力。这一原则,既是高
23、等学校教学过特点地体现,也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相互作用关系地反映。以上各原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整体,它们是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所必须遵循的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运用各项原则,发挥原则的整体作用,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把教学工作推向前进。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答: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就是根据高校科技方针、任务、特点以及长期实践经验概括而成的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性原则;(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3)研究组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4)不同层
24、次的科研规模与组织方式相统一的原则;(5)自定选题与课题组研究相结合的原则;6)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十六大提出的教育方针内容是?(中国教育的目的)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答:与专门的科研机构比较,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是独具特色的,这些特点是高校科研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其有能力承担各类研究的根本原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齐全的学科门类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研究以及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 教育学 考试 题目 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8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