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特教中心教师值班房初步设计说明.doc
《重庆市特教中心教师值班房初步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特教中心教师值班房初步设计说明.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庆市特教中心 教师值班房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初步 设 文 计 字 说 明 重庆市轻工业设计院设计证书号:A1500009802011.10项目名称:重庆市特教中心教师值班房委托单位:重庆市特教中心设计单位:重庆市轻工业设计院院 长: 娄文友 高级工程师副院长: 刘承勇 结构工程师总 工: 张才喜 一级注册建筑师项目负责:张才喜 一级注册建筑师设计人员:张睿 建筑师 彭礼茂 结构工程师 彭阳 给排水工程师唐堂 电气工程师 袁晓冬 节能工程师温秀治 一级注册结构师魏富国 给排水工程师张渝平 电气工程师肖婉璐 经济师目 录第一章 总述 6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 8第三章 建筑设计 10第四章 结构设计
2、12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 18第六章 电气设计 21第七章 建筑节能 26第八章 概算 28第九章 消防设计 32第一章 总 述1.1 设计依据1.1.1甲方及相关部门提供的用地红线图、地形图等资料;1.1.2甲、乙双方签订的设计合同及甲方提出的设计委托书;1.1.3甲方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1.1.4重庆市规划局渝规南岸方案函【2011】0037号关于重庆市特教中心(重庆市特教中心教师值班房)建设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1.1.5其它相关批文;1.1.6方案设计审查已通过的图纸及批复;1.1.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1.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1-2006
3、;1.1.9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 118-88;1.1.1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 50033-2001;1.1.11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 50353-2005;1.1.12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JGJ 36-2005;1.1.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1.14国家和重庆市现行有关规范、规定、条例。1.2 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主要针对重庆市特教中心教师值班房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和通风设计。1.3 建筑物类别、等级 本工程中教师值班房为多层民用公共建筑,建筑物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1.4 设计指导思想1.4.1在满足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及重庆市规划管理条例的
4、原则下,力求将该建筑建成具有民居特色的新型景观建筑。1.4.2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结合区域内的环境特色及功能要求,设计着眼于创新运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满足现代使用功能的要求。1.4.3结合地形高差保证良好的建筑朝向,力求最大限度良好的通风和采光。1.5 建筑风格. 该项目功能定位民居式的教师值班房。总建筑面积2000m。方案中建筑形式主要以民居结构风格为主。建筑立面要富有节奏感,比例协调,远、中、近三种视距效果处理得当。建筑设计应提炼并采用民居风格的文化艺术的符号。建筑屋面以灰色调为主,墙面以白色为主,柱为灰色,窗为白色透明玻璃,以穿斗形式,坡屋面整体展现民居建筑的特色。结构采用全框
5、架形式。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2.1 拟建场地及地形地貌2.1.1项目位置重庆市特教中心教师值班房位于重庆市特教中心校内。2.1.2地形地貌 该地貌属于浅丘山地地形。高差约5米。2.1.3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保护自然环境实行预防为主,严格控制污染源,增强法制观念和环境意识,建立健全环保制度,完善环保设施设备,积极治理各种污染,切实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植被,维护生态平衡。2.1.4气候 该场地属于亚热带气候区,不考虑采暖。2.2 总平面设计2.2.1工程规模: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000m2。2.2.2环境布局:充分利用校区内部绿化环境与外部市政绿化有机结合。2.2.3总图布置: 重庆市特教中心教师值班房为
6、重庆市特教中心二期工程,该项目位于重庆市特教中心1号楼旁,地势较为平整。2.2.4环境绿化及景观设计:根据地块不同用地性质和发展目标,绿地指标(尤其是公共绿地指标)应达到或超过本设计规定的标准。设计要求以主、次干道绿化带为骨架,并于原由自然绿地相结合,形成整个绿化系统。绿地系统应与防洪、防震、高压走廊、防护隔离带相结合。2.2.5本设计主要考虑在为学生提供快捷、方便的帮助之余,更能够为老师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充分体现学校温馨的学习环境。2.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建设用地面积:32851 总建筑面积:20158.11 一期建筑面积:18158.11 二期建筑面积:2000 容积率:0.6
7、1 建筑密度:16.56% 绿地率:47.46%2.4 无障碍设计2.4.1建筑物外部设有3条无障碍通道通向建筑物内部。 无障碍坡道的坡度为8%,净宽度为1.2米,由无障碍通道通向建筑外部平台,进入建筑物内部;无障碍扶手设置有无障碍标志。2.4.2建筑内部设有无障碍房间、无障碍卫生间。 建筑内部走道无障碍物;无障碍房间布置合理,方便使用;距洗手盆两侧和前缘50MM设有安全抓杆,洗手盆前有1.50MX1.00M乘轮椅者使用面积。无障碍厕所位面积3.00MX2.40M,入口净宽0.80M,门扇内侧应设关门扶手。坐便器高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设高1.4M的垂直抓杆。2
8、.4.3安全抓杆。 安全抓杆直径应为30-40mm,安全抓杆内侧应距墙面40mm,抓杆应安装牢固。第三章 建筑设计3.1 平、立、剖面设计3.1.1.1设计思想 教师值班房本着为学生提供快捷、方便的帮助之余,同时为老师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突出学校的人性化管理。3.1.1.2平面设计教师值班房平上面设计了标准间、会议室、公共卫生间、保管室、值班室。每层按容纳100人的标准进行设计。3.1.1.3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采用仿古手法,建筑屋面以灰色调为主,墙面以白色为主,柱为灰色,窗为白色透明玻璃,以穿斗形式,坡屋面整体展现民居建筑的特色。3.1.1.4剖面设计 教师值班房层高均为3.6米,共4层
9、,总高度达14.4米。3.2 建筑装修及构造3.2.1内外墙体 教师值班房内外填充墙体均采用轻质填充材料砌筑,看台内外墙体均按结构专业要求执行。3.2.2门窗 所有外墙窗均采用塑钢窗,门均采用多功能节能门,楼梯间采用乙级防火门。3.2.3防水工程3.2.3.1屋面防水:所有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所有屋顶均采用刚柔结合双重防水。3.2.3.2楼地面防水:卫生间楼地面均设柔性防水层。3.2.3.3室内装修:名称楼地面内墙面卫生间防滑地砖白色瓷砖墙面,满贴第四章 结构设计4.1 工程概况重庆市盲人学校拟在重庆市南岸区南山小学校附近建设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项目。根据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及各单体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10、,本工程由原规划中的2号宿舍楼为现拟建教师值班楼,建筑物结构高度、类型等结构参数另详项目结构概况一览表(表4.7-1)。4.2 设计依据4.2.1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4.2.2自然条件:本地区基本风压值: 0.40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4.2.3 本工程采用的现行国家和地方主要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
11、3-20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4.2.4经批复的方案阶段设计文件和由总图、建筑、给排水、电气和暖通等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4.2.5建设单位提供的重庆市地科工程勘察设计院对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整体新建工程勘察报告(直接详勘)(二九年五月)进行设计。4.3 设计安全标准4.3.1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本工程的建筑
12、结构安全等级:二级。4.3.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本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4.3.3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划为乙类。4.3.4结构抗震等级:另详项目结构概况一览表(表4.7-1)。4.3.5建筑防火分类等级与耐火等级: 本工程属住宅建筑,防火分类为二类,耐火等级为二级。具体说明另详消防专篇。4.4 场地分析和地勘报告分析4.4.1场地分析勘察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总体北西高南东低,坡角1028,最高点位于北西侧山包上,高程540.15m,最低点位于南东侧公路旁,高程508.25m,
13、相对高差31.90m,场地地形地貌简单,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拟建房屋附近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断层等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也无地下硐室,故区内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4.4.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拟建场地主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较少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降雨量1107.1mm,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约90mm,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5%,与长江主汛期相对应;相对湿度8085%。因此地下水对该区域的施工带来影响不大,施工加强基坑排水措施。场地勘察区位于南温泉背斜南东翼,椐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勘察查明,区内岩层为单
14、斜构造,产状13513,勘察区及附近无断层通过,岩体内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产状21083,裂隙间距25m,局部张开度13mm,裂面平整,见红褐色铁锰质浸染物,延伸长度2.35.8m,贯通性较差;产状32050,裂隙间距12.5m,闭合,无充填,延伸长度1.53m,贯通性差。区内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结构面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勘察区地质构造简单。综上所述,本场地适宜建筑。4.5 主要荷载(作用)取值:4.5.1楼(屋)面活荷载、特殊设备荷载标准值见下表: 序号荷载类别标准值(kN/m2)备 注1上人屋面2.02不上人屋面0.53疏散楼梯3.54阳台、走道2.55卫生间2.56标准间楼面
15、2.04.5.2风荷载:本地区基本风压值:0.40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4.5.3地震作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附录第A.0.1条,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划为乙类。4.6 地基基础及环境设计4.6.1基础持力层为中等风化砂岩。4.6.2中等风化泥岩取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23.59MPa。4.6.3基础选型说明:根据地勘报告,根据地勘建议,本工程2号宿舍楼,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4.7 结构设计 4.7.1
16、各单元结构概况:各单元结构概况详见表4.7-1。(表4.7-1) 项目结构概况一览表层数3F层高(m)3.60m结构高度(m)14.40m自然地面标高(m)523.50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结构类型框架抗震设防类别乙结构抗震等级四级基础设计等级乙基础型式桩基础4.7.2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说明:教师值班房: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平面、竖向均规则。4.7.3 结构计算分析1 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开发的SATWE软件(2010年版)进行整体计算分析。2 主要计算参数的取用教师值班室:振型组合方法 CQC(耦联)计算振型个数 9个地震烈度 6度场地类别 类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特征周期
17、0.35s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0.04活荷载质量折减系数 0.5周期折减系数 0.7结构阻尼比(%) 5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是3 主要结构构件材料1 柱、梁、板砼等级取值见表4.7-3:表4.7-3 项目结构柱、剪力墙砼等级一览表项目名称柱梁板教师值班室C30C25C252 主要梁板砼等级: C253 砌体材料及强度等级:内、外隔墙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密度级别不小于800级,强度等级不低于MU3.5),M5混合砂浆砌筑。4 钢材(钢筋、型钢)及焊接材料的选型:钢筋HPB300,HRB335, HRB400;型钢、钢板Q235-B级;焊条:E43系列用于HPB300级钢筋焊接;E50系列用于H
18、RB335、HRB400级钢筋焊接。不同类型钢材之间焊接随较低强度钢材定焊条。5 主要构件截面(初步计算截面)见下表:(表4.7-4) 项目结构主要构件截面一览表项目名称教师值班房柱截面(mm)一般500500最大400600梁截面(mm)一般300600最大3001000板厚度(mm)标准层100 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5.1 设计依据5.1.1 国家、地方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5)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特教 中心 教师 值班 初步设计 说明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8479.html